APP下载

省级党报做好国家战略融媒体报道的策略探讨

2022-04-14侯冲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国家战略媒体融合

摘要:2020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高度,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作为四川省委机关报,四川日报承担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报道、宣传、阐释任务。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中,锚定这一“落子”西部的国家战略?如何立足川渝两省市实际,报道好这一国家战略为巴山蜀水激发的新活力、催生的新机遇、开启的新征程?如何与兄弟省份党报牵手合作?这既是摆在四川日报全媒体面前的责任,也是省级党报做好国家战略落地报道的一次绝佳实践机会。文章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年来,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的新闻报道、新媒体产品、运维活动等,分析背后的业务实操和传播效果,旨在探讨省级党报如何立足区域特色,做好国家战略全媒报道这篇“大文章”。

关键词:省级党报;国家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2-0124-03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下简称“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近年来,长江、黄河两大母亲河发展新战略,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三大新增长极等国家战略先后“落子”,这既为省级党报做好党的舆论宣传工作提供了新舞台,也带来了新课题。作为四川省委机关报,四川日报责无旁贷的使命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笔者以四川日报全媒体为例,探讨媒体融合视角下,省级党报如何报道好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

一、深化认识,对于双城经济圈建设既做价值区分,又做价值排序

2020年10月1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再次标注双城经济圈建设“含金量”——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1]。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路是报道的指南。如何认识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看待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紧迫性?作为四川省委机关报,四川日报做好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报道前,必须深化认识,认真回答好这些问题。

(一)深化认识,要具备一种位置感

宣传报道好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求四川日报全媒体必须“站在天安门去思考”这个问题,即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真正认识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首先是提高所有报道人员的思想意识、认知水平、知识储备、专业素养。从国家层面到省级层面,只要有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最新动态,四川日报全媒体就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让大家从思想上提高对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认识,心怀“国之大者”,从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时代意义、重大价值和具体任务。

(二)深化认识,要突出一股力量感

勤于学,笃于行。双城经济圈建设千头万绪;双城经济圈建设报道多如牛毛。该从哪里下手?是四川日报全媒体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报道中,四川日报全媒体既做价值区分,避免“丢了西瓜拣芝麻”;又做价值排序,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具体而言,就是围绕双城经濟圈建设中“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

四川日报全媒体紧紧围绕上述目标定位,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生态宜居等领域,加大报道力度。一方面紧盯省级层面,关注全省出台的政策法规、具体举措;另一方面紧盯基层,对省内各市州在上述领域的创新举措、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等,第一时间跟进报道。

(三)深化认识,要找到一种节奏感

四川日报全媒体一手抓国家和省级层面重要会议,如中央财经委员会、省委全会、川渝党政联席会议等,做好重磅报道,浓墨重彩地宣传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手抓常态化报道,通过在川观新闻客户端开设频道、报纸版面开设专栏的方式,细水长流地关注双城经济圈建设。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双城经济圈建设“天天见屏、周周见报”,既确保双城经济圈建设宣传热度全年不减,还根据不同阶段、不同重点,有的放矢、精准“滴管”,做好差异化报道,持续掀起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宣传高潮。

(四)深化认识,要保持一份距离感

站在成渝看双城经济圈建设,更跳出成渝看双城经济圈建设。首先是跳出来,走到双城经济圈外。2020年7月,四川日报推出了“行走三极 成渝问道”大型系列报道,分派三路记者东到长三角、南下粤港澳、北上京津冀,对于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中的实践重点和存在难题,到上述三个发达地区寻经问道。

其次是走进去,深入成渝看双城经济圈建设。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两年多以来,四川日报全媒体和重庆日报组织了多次联合采访,先后探访过成渝古驿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等,探究毗邻地区如何协作、塌陷地带如何崛起、科技创新如何协同等问题;同时先后关注了极核城市打造、寻找成德眉资同城化支点、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等问题,探究四川省委提出的“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如何支撑双城经济圈建设。

二、强化优势传统,端出“新闻盛宴”,制作“文化大餐”

省级党报素以新闻报道见长,这是其看家本领,更是报道国家战略的“杀手锏”,是必须用活用好的“关键一招”。

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两年多来,四川日报全媒体端出了一盘盘“新闻盛宴”,制作了一道道“文化大餐”,既有观点之麻、评论之辣,也有人物之鲜、故事之香。透过这些新闻作品,读者不仅可以看到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热度和速度,更能体会到涌动在巴蜀大地上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力度和强度。

(一)端出“三餐”,做好及时性、常态化报道

有观点认为,对于国家战略落地报道,增加版面频次、区分版性和根据重点时段集中刊发,不仅突出媒体报道内容的丰富性、整体性、连贯性,更能够清晰传递政策动向、新闻事实[2]。围绕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日报全媒体做好及时性、常态化报道。

从新媒体领域看,2020年7月8日,川观新闻“第四极”频道上线,该频道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与重庆日报共办,旨在以更高站位、更优传播、更强联手讲好双城经济圈故事,更好地发挥舆论阵地主力军作用。

从报纸版面看,在四川日报版面上开设了“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 第四极”栏题,专题报道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举措、进展、成效等;2021年3月10日,《西部金融中心》月刊亮相四川日报,以月刊形式关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这一重要使命。

(二)精美“加餐”,结合重大节点做好重头报道

一日三餐之外,还有加餐。

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年多来,四川日报全媒体围绕重要节点、重大会议等,推出一系列重磅报道。2021年1月3日,双城经济圈战略提出一周年,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长篇报道《启航,中国经济第四极》,并用一个连版的规模细数一年来川渝合作之变。今年,再次推出重磅报道《乘风破浪两年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记》,关注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势见效。

2020年7月10日,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召开,专题部署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兵分多路,深入会场内外,采访与会嘉宾读信号、谈布局、划重点,第一时间向读者解读全会精神,传递发展信心。

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印发前,四川日报全媒体便组织采编人员积极联系厅局、专家采访,全方位、系统性、多角度對《规划纲要》进行解读。《规划纲要》甫一印发,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系列解读,从“新地位”“新使命”“新路径”等视角,做好《规划纲要》的第一落点报道,得到广泛好评。

迄今为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已召开四次,四川日报全媒体精准结合历次会议议题,采访参会人士,记录川渝合作不断向前的脚步。

(三)烹饪“硬菜”,自主策划打造重磅新闻产品

如果仅有三餐和加餐,显然过于平淡。四川日报全媒体还会不定期推出自主策划,端出“硬菜”,为双城经济圈建设热度添柴加薪。

上文提到的“行走三极 成渝问道”全媒系列报道推出后迅速在全网引发热议。统计数据显示该报道在全网的曝光量超过了5000万,并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群体内引发强烈反响。

“《成渝问道》,虽然是以报道的形式呈现的,但其内容的价值,说是一本地方经济发展的‘智库’也不为过。”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如此评价[3]。

北京交通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董媛媛则评价,“这组报道践行‘四力’,有故事、有细节、有生动的群众语言,也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其理论的厚度、现实的热度和观点的锐度,深刻展现了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转改’的实践成效”。

此外,四川日报全媒体先后推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调研行、寻找成德眉资同城化支点、重走成渝古驿道等策划报道,记者用纸笔和镜头,记录巴蜀大地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劲的脉动。

三、优化融合创新,通过“智能+智慧+智库”实现智媒体赋能生产

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以来,四川日报全媒体尝试数据驱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应用到新闻业务全场景,实现全时段发布、多平台运营、多版本适配、多线程任务、一体化运作[4]。

做好双城经济圈建设报道,正是四川日报全媒体探索智媒体赋能的一次实践。

(一)媒体融合进程不断走深走实,一批读者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在川渝两地问世

两年多来,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了一些轻松活泼、有趣有料的新媒体产品,符合川渝两地年轻读者的胃口,既讲好国家战略的“普通话”,又讲好落地见效的“四川话”。先后推出创意海报《川川渝渝再次牵手发糖》《“川渝CP”锁了》等,凸显川渝两地地缘相近、山水相依、人文相亲的特点;打造视频产品《看!成渝》《万米高空看成渝》等,拓展媒体融合报道边界;制作数据产品《“双城记”观察》、拍摄MV《双圈达拉嘣吧》等,让媒体融合持续“破璧”“出圈”……

(二)积极设置热点议题,增强读者用户的使用黏性,探索“从线上到线下,再回归线上”的产品模式

2019年10月,有重庆地区微信公众号发布“重庆向成都学什么”的系列文章,在成渝各界引发强烈反响。2020年7月15日,该公众号又发了一篇《成都可以向重庆借鉴什么?》的文章,再次引发网友讨论。

置于双城经济圈建设大背景下,成渝互相向对方学什么的文章瞬间引爆网络。四川日报全媒体第一时间跟进,结合上述两篇文章,及时制作了《从口水仗到龙门阵》这一全媒体报道产品[5]。

《从口水仗到龙门阵》全媒报道改变了新闻产品生产理念,从之前“记者写什么读者看什么”改为“网友评论什么记者跟进什么”。既采访了“重庆向成都学什么”“成都向重庆学什么”两组文章的作者,也及时摘录了网友评论,反映两地网友如何看待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烘托两地热议国家战略的浓厚氛围。同时还组织记者实地探访资阳市安岳县、广安市武胜县等位于双城经济圈规划中的点位,通过实地采访、专家支招、业内分享等多种方式,将网友建议落地落实。可以说这一组报道实现了从线上引出话题、线下探访求证,再回归线上讨论的闭合传播路径,是一次线上线下媒体融合的大练兵,更是一次舆情、民情、政情相交融的大合唱。

(三)通过信息技术规模化应用重塑传媒产业生态,实现从“传媒”到“传媒+”

回望两年多来,两地党报联手打造川渝地区众多新的活动IP,持续提升新媒体客户运营成效。2020年3月24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再次签署深化战略合作的协议,共同为唱好“双城记”聚力赋能;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客户端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携手推出“成渝CP 辣么甜me”大型全媒活动;由四川省教育厅、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川观新闻、重庆日报主办的《偶像老师,来了!》已连续举办两届,成为川渝两地教育界一大IP;在成渝高铁直达复兴号动车组正式上线前夕,川观新闻联合重庆日报共同推出“川越2020 渝你相遇 成渝高铁云中音乐节”,用家乡歌曲,温暖川渝旅途……

四、结语

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放眼全国、经略西部、事关全局的重要部署。面对这一国家战略,省级党报必须“高点”站位,在完整把握新发展阶段、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深化认识、细化报道、优化产品;必须“落点”精准,紧扣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这一施工蓝图,聚焦双城经济圈建设进程、重大节点等,把双城经济圈建设报道作为报社“头等大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必须“亮点”频出,借势媒体深度融合、借力新媒体矩阵、借智跨部门之间的强强联手,才能不断“破壁”“出圈”,以高流量带动大声量,以大声量弘扬正能量。通过扎实厚重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的媒体产品、花样繁多的运营活动,持续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巴蜀大地落地落实,在川渝读者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N].四川日报,2020-10-17(001).

[2] 李如意.浅析地方党报在报道国家战略进展中的作为[J].新闻研究导刊,2018(2):165-166.

[3] 四川日报全媒体.成渝问道[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1-2.

[4] 陈岚.“智媒+”赋能新发展[J].新闻战线,2021(7):61-63.

[5] 黄志凌.创新全媒体传播,赋能“双城经济圈”:省级党媒共建频道“第四极”的探索[J].青年记者,2021(12):71-72.

作者简介 侯冲,硕士,记者,四川日报全媒经济新闻部主任助理,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国家战略媒体融合
文化产业发展:国家战略新境界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协同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网络强国战略下的媒体融合问题研究
日本颁布“国家战略”帮助“老年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