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直播”传播实践及发展创新探析

2022-04-14许康宁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发展特征创新路径媒体融合

摘要: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和5G技术的广泛应用,“慢直播”这一视频传播新形式迎来了高速发展期。本文结合国内主流媒体对“慢直播”的实践应用,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慢直播”;媒体融合;新媒体;发展特征;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2-0067-03

“慢直播”中的“慢”,是相较传统视频直播而言的。“慢直播”是无剧本、无剪辑、无后期、无主持的长时段固定镜头视频直播,其视频表现内容通常为固定主体的完整连续活动状态,且处于无干预状态下的自然状态[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央视频对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造过程进行24小时直播,由此,“慢直播”这一传播新形式被公众熟知,并成为网络热点。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和5G技术的广泛应用,“慢直播”迎来了高速发展期。截至2021年1月,全国所有省级主流媒体都在网络平台进行地域景观的“慢直播”。在大量实践应用中,“慢直播”改变了传统视频直播的“短平快”特点,展现了互联网时代多元文化的交融以及巨大的延伸价值和发展前景。

一、“慢直播”的早期发展特征

2010年前后,“慢直播”这种传播形式就在北欧电视台播出的“慢视频”中出现。这些电视视频花费几小时,展现钓鱼、火车行驶旅程等内容。与如今主流的“慢直播”相同,它们都是长时间的固定镜头。

当时,北欧电视台制作的“慢视频”虽已具备“慢直播”的雏形,但仍属于先录后编再播的传统电视节目,如挪威广播公司推出的电视节目《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就利用7小时的长时间固定镜头,毫无任何后期处理地展现了挪威的文化景观。这部长片虽被视为现代“慢直播”的开山之作,但从严格的电视技术来说,还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直播”[2]。即便如此,这部长片极具意义的探索是值得关注的,片中展现的景观虽不断变化,却抛弃了以往叙事中的矛盾、冲突、转折,用看似无聊的纯记录方式,带给受众低信息量的旅程体验。在消费时代的背景下,用超长时间的“慢电视”解构了消费主义的快速获得与欲望满足。

伴随商业电视不断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慢直播”日渐在天气、防灾类电视节目中出现。例如,日本NHK电视台制作的东京铁塔24小时“慢直播”。NHK电视台作为日本的国家公共电视平台,具有地质灾害通报的义务和权威性。东京铁塔24小时“慢直播”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并非制作者的追求目标,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地震消息和传播受灾画面,才是其最主要的功用。东京铁塔24小时“慢直播”提供了宝贵的画面,独家展示了地标建筑,彰显了NHK电视台的品牌价值和媒体实力。这对中国媒体的“慢直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慢直播”在中国的新聞传播实践

(一)传统文旅展示

“慢直播”在中国的发展源于互联网,并伴随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发展。自2020年起,全国各地的景观成为各融媒体单位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开展“慢直播”的主要选题。例如,北京时间制作的《北京朝阳区国贸CBD》、重庆广电第1眼制作的《重庆两江汇流》等。这些主流媒体制作的“慢直播”都将镜头对准了所在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或景点。以重庆广电第1眼制作的《重庆两江汇流》为例,该产品在第1眼手机客户端、抖音、微信等网络平台,仅2021年5月的日均播放量就达到了10万次。

媒体发展至今,受众市场细分已成现实。以往的新闻直播以时效性为追求目标,一个“快”字足以成为竞争的利器。而随着互联网传播媒介的兴起,受众对“慢”的需求日渐成为市场新的蓝海。没有后期剪辑、加工,原生态呈现事物发展变化的细节,就是对“真实”的另一种诠释。同时,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给“慢直播”建构起社交场的环境,让看直播的观众不孤独,观众之间可通过留言评论实现互动,达到相互陪伴的目的。这对于社交功能需求较高的网民来说,尤为重要。2020年劳动节,重庆广电第1眼在抖音平台进行了“慢直播”《洪崖焕彩》,仅5月1日和2日两天,抖音直播观看量就达到了118万人次。一方面,直播画面展现了洪崖洞的美丽景观和游客人潮;另一方面,引发互动评论区大量网友讨论“为什么外地人甘愿来重庆拥挤”这一话题。这样的“慢直播”既从洪崖洞景区的现场人流变化中体现出新闻的时效性,又为网民在互动中构建起一个彼此陪伴的场域。

(二)新闻传播实践

1.中国媒体“慢直播”的里程碑事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央视频设置现场近景、全景两个固定摄像机位,对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造过程进行24小时不间断“慢直播”,这是中国媒体“慢直播”的里程碑事件[3]。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造成为社会大众关切的重要事件。“慢直播”这一形式,让观看者在评论区构建起群体共鸣、共情、治愈、互助的朋友圈,进而形成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正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将重大事件作为“慢直播”的选题,决定了此类“慢直播”的发布单位几乎是全国各地主流媒体,因为选题资源的获得、播出安全的把控、评论内容的监看,都需要主流媒体的责任意识、把关意识和把关能力。

2.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的“慢直播”应用

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主流媒体已普遍将“慢直播”应用于新闻传播中。尤其是针对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慢直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优秀创意。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看看新闻Knews在全网推出了观看量上亿级的新媒体“慢直播”《“永远跟党走”浦江光影秀》;长江云新媒体集团聚焦建党百年,联合多家地方单位,推出了“慢直播”《百米高空,我们踏线而来》,总点击量达1.32亿。

2021年9月23日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重庆广电第1眼来到重庆大足区,利用“慢直播”与新闻直播充分结合的方式,以《袁爷爷,我们来收谷子啦!》为题,全程直播了大足区拾万镇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试种的第一批巨型稻收割、测产的全过程,庆祝巨型稻试验成功,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崇敬和感恩之情。整场直播精心策划系列相关环节,聚焦巨型稻,传递丰收喜悦,多屏联动,吹响致富号角。

3. 5G技术赋能“慢直播”

5G技术的发展,既为长时段高清视频画面的持续传输提供了技术条件,也为受众通过移动互联网设备观看直播降低了流量成本。媒体融合背景下,技术的加持让“慢直播”从电视端走向互联网移动端,成为主流媒体彰显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仍以重庆广电第1眼为例,2019年,即便仅开设“慢直播”《渝中半岛》,在当年已极具创新性。2020年,重庆广电第1眼的“慢直播”镜头增加《两江汇流》《奉节夔门》,吸引了四川观察等媒体前来交流学习,“慢直播”这一方式得以进一步推广。2021年,“慢直播”已发展成各媒体的必备技能,重庆广电第1眼凭借“慢直播”的丰富經验,着手提档升级。重庆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新增《朝天扬帆》《洪崖焕彩》等多个极具影响力的“慢直播”机位,同时在画质方面摈弃了传统的监控镜头,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启了5G传输广角高清画质时代,从直播技术上进入“慢直播”2.0时代。

三、“慢直播”的融合传播特征

(一)整体特征

“慢直播”中的“慢”,是相对于传统直播的“快”而言的。随着媒体融合深入推进,“慢直播”的优势逐渐显现,即较低廉的制作成本、真实无添加的实时画面、无需专人看管。

相较传统直播,“慢直播”镜头无须剪辑、声音无须人力介入、受众观看不受干扰。“慢直播”的内容具有极强的真实性,观众通过观看“慢直播”,容易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成为沉浸在事件中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时至今日,“慢直播”发展日趋成熟,陪伴、见证日渐成为观众观看的核心情感,直播选题也进一步拓展。例如,许多动物园安装了24小时监控镜头,各地景区争相设置景观镜头等。据央视网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媒体制作的“慢直播”在央视网播出场次达224场,播放量达8.3亿。

(二)新闻传播特征

以孟晚舟回国事件为例。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乘机离开加拿大,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等候,她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央媒的新媒体以及广东省主流媒体的新媒体,纷纷抵达机场,对此进行“慢直播”。同时,全国各地主流媒体新媒体端纷纷对“慢直播”信号进行转播。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孟晚舟回国事件对中国新闻报道中“慢直播”的运用具有多重意义,呈现出以下特征。

1.重大事件中的高引流效应

从新闻价值角度分析,孟晚舟回国属于重大新闻选题。如果采用常规报道手法,等到孟晚舟走下飞机才有可能拍摄到新闻画面,再写稿、编稿、发稿,观众看到新闻时,至少是在孟晚舟走下飞机数分钟后。而“慢直播”的运用,将新闻的发布提前至孟晚舟走下飞机的数小时前。媒体在获知孟晚舟在国外登机后,就在机场架设了“慢直播”镜头。一方面,虽然等待时间的画面并不具实际意义,但给足了各大网络平台将“慢直播”推送至观众的时间,有效吸引观众了解事情梗概、吸引共同等待;另一方面,在等待过程中,观众的留言评论形成了新的舆论场,进一步提升了事件热度,将引流作用无限放大。

2.赋予观众临场感和仪式感

如前文所述,“慢直播”更易赋予观众临场感。孟晚舟回国组成了一场完整且盛大的媒介仪式,全媒体直播营造了“共同在场”的体验氛围。仪式感方面,孟晚舟走下飞机、发表演讲、上车离开,整个过程仅半小时,对于长时间直播来说,原本具有诸多劣势。但孟晚舟平安回国,对于中国外交、综合国力、民族自信等方面而言意义非凡,不同于普通的新闻现场,是一个相当具有全体民众仪式感的媒介事件。

3.“慢直播”中的议程设置

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在《舆论季刊》上发表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标志着议程设置理论概念和理论框架的正式形成。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体对某一问题强调得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就越高。

“慢直播”的过程和细节,是公众议程设置的主要来源。“慢直播”对孟晚舟回国事件的完整记录,给予公众议程设置的空间,公众通过网络端进行讨论、传播、发酵,推动事件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并促使公众持续关注事件的最新进展。而国家有关部门和主流媒体在事件进程中发声,对事件进行深度解读,将议程设置的话语权重新收归。

4.“慢直播”的陪伴作用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慢直播”普遍具有两大信息流,视频画面为事实流,留言评论为情绪流。这两大信息流的交叉互动,实现了“慢直播”对观众的陪伴作用。在孟晚舟登上回国航班时,直播间里的评论内容主要是“好期待”“终于等到这一天”等。而当孟晚舟到达深圳走下飞机时,直播间里评论内容主要是“仿佛是自己的亲人回来”“为强大的祖国点赞”。虽然“慢直播”没有主持人或记者的话语引导,但网民的评论交互给慢节奏、弱叙事的直播,带来了更多的互动性和陪伴式社交。

四、“慢直播”创新路径

(一)内容监管严格化

如今,全国各大网络平台普遍在网络直播中将“慢直播”作为重要引流内容,但也暴露出过度娱乐化、内容低俗化、导向偏差化的问题。如不严加监管,低成本的“慢直播”极易成为违规内容传播的“温床”。在此方面,抖音平台就对“慢直播”权限进行了限制,目前仅开放政务、媒体类账号的“慢直播”,对个人、企业类账号限定了“慢直播”功能。未来,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细化“慢直播”的审查规则,明确“慢直播”的主体责任。

(二)预警功能拓展化

伴随“慢直播”的发展,其将在灾害预警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例如,在2020年7月长江流域特大洪灾中,央视记者将小型直播摄像头设置在救援队伍的冲锋舟上,通过直播画面带领观众跟随救援人员深入受灾地区,最大程度保证所呈现画面的真实、无剪切,既让观众身临其境了解受灾地区的现场状况,又给相关部门提供了第一手现场信息,为制定下一步救援计划提供依据。同时,在“慢直播”的长时段在线过程中,观众参与其中,对灾情变化做出判断,对救灾过程进行监督。

(三)新技术带来新样态

2021年,全国5G基站数量超100万个,预计2025年将突破200万个。随着5G传播技术与VR技术的逐步升级,VR直播、4K直播等新样态成为现实。这给教育、医疗、旅游、文化、体育等诸多领域带来新的机遇。5G技术的成熟,为VR直播的流畅呈现提供带宽大、传输高、延时低的保障,意味着观众可以获取更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例如,新华社在70周年国庆阅兵直播中就运用了“5G+VR”技术,带给观众一场激动人心的视觉盛宴。

五、结语

“慢直播”诞生发展的意义在于为新闻传播服务,无论是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效果,都应以新闻价值为衡量标准。随着5G、4K、VR、AI技术的日趋成熟,“慢直播”将在代入感、伴随感、功能性等方面不断增强。媒体应充分认识“慢直播”的发展前景,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把握机遇,发挥“慢直播”的优势,不断创新直播内容和直播方式,从而促进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庆豪.基于受众心理的“慢直播”研究[J].青年记者,2020(29):28-29.

[2] 徐小珺.“慢电视”类直播节目收视率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5):106-108.

[3] 杨晨炜.现象级“慢直播”的生成逻辑及思考:以亿万“云监工”观看慢直播事件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0(14):28-29.

作者简介 许康宁,本科,主任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发展特征创新路径媒体融合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包装设计的发展特征(1978—2000年)——消费心理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