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肌锻炼对妊娠晚期产妇盆底肌肌力和排尿功能的影响

2022-04-13曾翠娥唐亦臻

智慧健康 2022年35期
关键词:排尿功能尿潴留盆底

曾翠娥,唐亦臻

深圳市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0 引言

妊娠、分娩为女性特有的一个生理过程,而分娩后可出现盆底肌力下降、支持组织松弛改变,导致盆底功能异常,发生尿潴留、尿失禁等膀胱功能障碍的风险高[1]。上述并发症虽非致命性问题,但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的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目前针对未分娩的妊娠晚期孕妇,仅给予常规产检、健康宣教等干预,对于产后盆底肌肌力下降、膀胱功能障碍相关并发症的无预防改善措施,产妇产后发生尿潴留、尿失禁发生率较高[2]。盆底肌锻炼因其安全性高、花费低、不限制时间地点等优势被临床广泛用于盆底功能康复,但通常在产后才进行盆底锻炼[3-4],对于妊娠晚期即开始进行盆底功能训练的报道鲜有。在妊娠晚期进行盆底肌锻炼,通过收缩盆底组织、大腿肌群以改善盆底肌力,或能减轻孕妇产后的盆底功能异常程度,减少尿潴留等发生。基于此,本研究将讨论盆底肌锻炼对妊娠晚期产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深圳市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丹竹头社康中心在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收治的70例妊娠晚期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便利抽样法分为C组和O组,各35例。其中C组年龄48~72岁,平均(58.37±8.93)岁;体质指数(BMI)23~26kg/m2,平均(24.80±1.16)kg/m2;孕周28~32周,平均(28.90±0.65)周;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例,高中及中专20例,大专及以上12例。O组年龄46~75岁,平均(59.42±9.22)岁;BMI 22~26kg/m2,平均(24.65±1.25)kg/m2;孕周28~32周,平均(28.71±0.68)周;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及中专18例,大专及以上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接受规律产检的孕妇;②妊娠周期在28~32周;③拟行阴道分娩;④单胎初产妇。排除标准:①合并妊娠期严重并发症;②既往有盆腔手术史或泌尿系统手术史;③伴有泌尿系统感染者;④伴有神经肌肉病变引起的膀胱功能异常;⑤先兆流产、或早产者;⑥前置胎盘者。剔除标准:因胎儿或孕妇原因必须提前终止妊娠者。

1.2 方法

C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前干预,内容包括:①产前检查指导:协助产妇完成彩超和血糖、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②健康宣教:告知产妇日常需适当进行锻炼,需均衡摄入饮食,保证睡眠充足;③随访指导:要求产妇一个月随访接受产检一次。

O组在C组基础上进行盆底肌训练。于妊娠晚期开始训练,内容:①训练前的宣教:将35例孕妇分成7人一组,共五组,于入组后在本院接受宣教,通过幻灯片、视频、文字或图片等方式,讲解盆底肌的生理功能、盆底肌在妊娠期间的变化、盆底肌训练的意义、目的,详细讲解训练的动作,旨在提高训练时的参与性、依从性。②训练方法、步骤:需排空膀胱,选择卧位、站位两个体位分别进行训练,双腿屈曲,略分开不超过双肩宽度,吸气时收紧臀部和腿部肌肉,坚持3~5s,呼气时放松臀部和腿部肌肉,坚持3~5s。缓慢呼吸配合动作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注意力集中于感受肛门、会阴、尿道的收缩与放松状态。③训练频次:肌肉放松收缩的一个过程为一组,每次训练十组,早中晚各训练一次,直到分娩前。孕妇最开始三次训练时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呼吸与盆底肌训练。

观察至产后72h。

1.3 观察指标

(1)盆底肌力手测分级:于产后72h评价,根据Oxford评分[5],由同一位医师进行阴道指检与盆地深层肌肉接触评估,Oxford 评分共分为五级,评价标准依次为:0级无收缩,收缩颤动、持续时间短于1s为1级;不完全收缩可持续2s,收缩2次为2级;完全收缩且无对抗,保持3s,收缩3次,为3级;完全收缩且轻微对抗,保持4s,收缩4次,为4级,完全收缩且持续对抗,保持时间超过5s,收缩5次,为5级。

(2)盆底肌电压值:于产后72h评价采用法国PHENIX仪器检测I、Ⅱ类肌纤维的肌电压。

(3)排尿功能:于产后72h采用尿动力学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UDS-600)测定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

(4)膀胱功能障碍:统计尿潴留、尿失禁等发生率。产后8h孕妇出现排尿困难,经腹部触诊、叩诊膀胱发现膀胱充盈,经B超检查提示膀胱参与量超过50mL,则为尿潴留。在产后72h内,如孕妇出现非意愿性漏尿则评估为尿失禁[6]。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n(%)]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盆底肌力手测分级对比

O组产后盆底肌肌力优于C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盆底肌电压值对比

O组的盆底肌I、Ⅱ类肌纤维电压值大于C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盆底肌电压值对比(,μV)

表2 两组盆底肌电压值对比(,μV)

2.3 两组排尿功能对比

O组的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大于C组小于C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排尿功能对比()

表3 两组排尿功能对比()

2.4 两组膀胱功能障碍对比

O 组的尿潴留、尿失禁发生率小于C 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膀胱功能障碍对比[n(%)]

3 讨论

妊娠晚期孕妇通常进行产检、健康宣教等常规干预,而阴道分娩后孕妇会伴有盆底组织功能改变,包括直接机械损伤和阴部神经受损造成的间接损伤,而上述损伤可进一步造成产后并发尿潴留、尿失禁,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而常规干预缺乏针对盆底功能障碍的预防性措施,多在产后确诊盆底功能异常之后再开始康复训练,不能有效减少产后膀胱功能障碍并发症的发生[7]。在妊娠晚期进行盆地功能锻炼,旨在分娩前通过锻炼提高产妇的盆底组织肌力,这种预防性的功能锻炼或能有效减少产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

结果发现:O组产后盆底肌肌力优于C组,O组的盆底肌I、Ⅱ类肌纤维电压值大于C组(P<0.05),说明在妊娠晚期行盆底肌锻炼可显著改善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力,与曾纪仪等人[8]的研究结果类似,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后盆底肌力的正常率82.86%高于参照组的57.17%。盆底肌锻炼通过收缩耻骨、尾骨周围的盆底肌群,肌肉被牵拉收缩,大肌群带动尿道、肛门周围的小肌群运动,增加尿道、括约肌、盆底肌的紧张度和收缩力,从而促进盆底肌力的恢复。

盆底肌的功能是维系盆底脏器的位置和生理功能,正常排尿功能是盆底组织外层的浅层筋膜、内衬提肛肌、筋膜等组织相互作用完成的,盆底组织收缩时可使尿道缩短、尿道压力增加、防止尿道下降,从而实现正常的尿控作用。妊娠期间子宫重量逐渐增大,子宫压迫盆底组织,盆底肌筋膜、肌肉、神经被动拉伸,张力增加,同时上推膀胱,造成膀胱尿道位置上升;以及生产过程中盆底肌肉群会受到过度牵拉,肌肉及筋膜失去原有的弹性,严重造成肌肉纤维撕裂、断裂,盆底组织无法参与完成正常的排尿过程,最终诱发排尿功能障碍。结果显示:O组的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大于C组,O组的尿潴留、尿失禁发生率小于C组(P<0.05),说明在妊娠晚期行盆底肌锻炼可显著改善产妇产后的排尿功能,减少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孙慧[9]的研究一致,其结果表示在妊娠晚期进行盆底肌训练的产妇产后排尿正常比例为92.86%,高于产前常规干预产妇的71.43%,均证实了产前盆底肌训练在预防产后排尿功能异常的有效性。笔者分析,盆底肌锻炼主要进行臀部和腿部肌肉收缩与放松训练,可锻炼到以肛提肌为主的骨盆肌肉群,反复有意识的收缩、舒张动作可刺激盆底肌肉的肌力、肌张力和压力增加,增强尿道括约肌的肌力、控制力、协调性,预防膀胱功能障碍。同时可使得腹压增加,升高膀胱颈、尿道近端的压力,实现负压平衡状态,在尿道内腔受到压迫时会闭塞,从而改善储尿和排尿的生理过程,控制尿液自溢出尿道现象[10]。于分娩前即进行盆底肌锻炼还可早期提高盆底肌群肌力,改善盆底肌韧性,减少分娩过程中肌肉超负荷状态所致的盆底肌损伤,降低产后尿潴留、尿失禁发生[11]。

综上所述,于妊娠晚期进行盆底肌训练可显著改善产妇产后的盆底肌肌力,从而改善其排尿功能,显著减少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

猜你喜欢

排尿功能尿潴留盆底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广泛子宫切除对排尿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35例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排尿功能训练的护理
治排尿功能障碍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近期排尿功能的影响分析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