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资金监管 深耕绿色沃土

2022-04-13王立强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柘城县粪肥种养

王立强

(柘城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柘城 476200)

柘城县于2021 年5 月被确定为2021 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县,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实施,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 项目资金实施

1.1 资金分配及补贴标准

柘城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资金1 200 万元。资金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对项目环节专业化实施主体进行打包奖补,每亩撒施有机粪肥200 kg,每亩补贴98.54 元、沼液每亩3 000 kg,每亩补贴50 元。主要种植作物小麦,共计1 100 万元。

项目工作经费100 万元,其中:县农业开展技术服务、田间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宣传资料印刷、试验示范、监测评估、粪肥监测、田间试验、试验示范区标牌、督导检查、项目设计、验收、交通等费用共计76 万元;县乡村供肥期间工作费用24 万元,主要用于供肥期间实施项目的乡镇乡村两级负责宣传发动、建立台账、公示公告监管、督导等工作,技术指导员负责有机粪肥的撒施技术指导、粪肥质量监测、督导等工作,确保有机粪肥足额发放到位,县、乡、村三级人员产生的服务等费用24 万元。按照每亩1.8 元标准作为县乡村基础奖励资金,合计21.6 万元,2.4 万元作为绩效考核资金。对完成好的乡镇村实施表彰,优秀的提高奖励标准、差的提出批评,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在2021 年10 月3 日以前完成的为优秀,每亩在1.8 元基础上另外奖补0.4 元;2021 年10 月3 日至6 日完成的为良好,每亩在1.8 元基础上另外奖补0.3 元;2021 年10 月7 日至10 日完成的为合格,每亩1.8 元基础奖励;2021 年10 月11 日以后完成的每亩扣罚0.2元,按照每亩1.6 元。项目验收后奖励资金打到县乡村相关人员的个人账户,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1.2 资金申报流程及监管

实施主体申请(提供供应粪肥单子证明)→提供村公示(影像资料)→提供供肥台账(农户或合作社签字确认并按指印)→乡审核(出示足额完成证明,乡、村两级领导签字盖章)→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领导办公室(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领导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进行验收)→县农业、财政部门联合确认→县财政部门发放→实施主体法人账户。

1.3 注意事项

实施主体供粪肥结束后提出申请,乡、村提供供粪肥台账、公示资料,实施主体提供各村供肥量明细以确保有机粪肥足额完成任务。

村级公示,对享受撒施粪肥的农户(合作社)在所在村进行公示,公示每一户实施面积和供粪肥量,做到准确无误,农户(合作社)签字确认并按指印,无异议后报乡镇政府。

乡镇政府对实施的村面积、供有机粪肥数量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乡镇签字盖章,乡、村两级出示项目足额完工证明,报到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办公室。

柘城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领导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验收结束后,根据验收报告由县财政部门发放补贴,打到实施主体法人账户。

2 绿色种养工作总结

2.1 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主抓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2.2 认真组织实施主体遴选

根据县长办公会议纪要的精神,柘城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首先在柘城县人民政府网站公开遴选项目实施主体,采取主体申报、乡村两级推荐、县绿色种养循环办公室审核、专家调研走访、实际考察、论证、评审等环节,确定了7 家实施主体,并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

2.3 科学编制项目方案

为了确保项目科学规划、顺利实施,柘城县编制了《柘城县2021 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方案》,方案根据实施面积和资金额确立两种实施模式:一是有机粪肥还田10.3 万亩;二是沼液还田1.7 万亩。通过实际检测有机粪肥和沼液养分含量确定了堆沤固态有机粪肥每亩使用200 kg、沼液每亩使用3 000 kg 来替代10%的氮肥,全部采取全链条补贴的模式,方案于2021 年7 月15 日上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资源利用处。为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柘城县农业农村局会同柘城县财政局制定了《柘城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资金实施细则》,制定了两种模式补贴标准(奖补原则不超过成本的30%),有机粪肥每亩补贴98.54 元、沼液每亩补贴50 元。

2.4 积极开展技术宣传和培训

为了项目顺利实施,提高农民群众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认识度和知晓率,柘城县按照方案的要求以村为单位开展技术宣传和培训,采取室内培训和室外集中培训的模式进行(见下图)。先后编制了《有机肥和化肥的区别》《有机肥的腐熟技术》宣传彩页,印制《肥料品种性质与合理施用》《现代农业绿色生态种植与生态养殖技术》《粮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生产技术》《现代农业绿色碎层实用技术》等书籍。举办培训班20 余次,发放材料2 万余份,培训农民1 500 余人次。

图 柘城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技术培训会

2.5 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管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成立了柘城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技术指导及监管小组:技术指导组成员由高级农艺师、农艺师组成,结合“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行动”,确保每个村有2 名技术员负责所在村庄的技术培训、粪肥技术指导、粪肥质量监管等工作;每个村组成由乡镇驻村干部、农业技术人员、村干部以及村民代表为成员的监管小组,确保粪肥质量、数量按期足额还田,如果在抽检中发现质量或数量问题有权拒收,第一次提出警告,第二次向项目领导组提出建议取消供肥资格;项目进展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农业技术人员每天下午五点准时汇报各乡镇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掌握项目进度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明确由6 名高级农艺师组成的田间试验组每组2 人,负责监管第三方田间试验从安排到收获的全程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和监测点取样,确保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项目结束后每个村由乡镇分片领导、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村干部、村民代表共同在供肥清册上签字,然后由所在乡镇主职签字盖章,方可提交供肥清册;建立县乡村奖励机制,实施项目的乡镇,乡村两级负责宣传发动、建立台账、公示公告监管、督导等工作,县技术指导员负责有机粪肥的撒施、技术指导、粪肥质量监测、督导等工作,确保有机粪肥足额发放到位,项目验收后奖励资金打到县乡村相关人员的个人账户,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6 积极组织验收和资金拨付

为了保证项目实施的质量,柘城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领导组办公室制定了《柘城县2021 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验收办法》,成立了项目验收组,项目验收组由县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县农业农村局财务股等单位联合组成,依据各乡镇粪肥发放汇总表和各村粪肥发放清册,由验收组按照不低于30%比例进行抽村,每村抽查不低于10 户农户。

2.7 科学安排试验田和效果监测点

编制《柘城县2021 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技术要点》,成立了柘城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领导小组、柘城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技术指导及监管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技术指导及监管小组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监管以及粪肥的抽检工作,确保粪肥保质保量及时还田,制定了《柘城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试验效果监测方案》。现在3 个试验田和22 个效果监测点已经安排完毕。试验地应选择平坦、齐整、肥力均匀、有代表性的地块,遇坡地时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地块。避开道路、堆肥场所或前期施用大量有机肥、秸秆集中还田和有土传病害的地块。试验田设置5 个处理(处理1 为空白对照区、处理2 为常规施肥区、处理3为化肥优化施肥、处理4 为替代10%氮肥区、处理5 为替代20%氮肥区)3 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30 m2,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保持相对一致;每个监测点分别设置常规施肥与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模式2 个处理,每个小区面积20 m2。各处理除施肥外其他农事操作应相同。

猜你喜欢

柘城县粪肥种养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畜禽粪肥在草地上的应用
柘城县村镇规划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
蛋肉鸡养殖粪肥利用以及土地承载能力测算应用研究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柘城县卫计委召开全县卫计系统脱贫攻坚及健康扶贫迎检会
试论粪肥的合理利用及阻控流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