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RCEP协定与出口多元化:来自中国的证据

2022-04-13沈国兵沈彬朝

关键词:流向关税多元化

沈国兵 沈彬朝

(1.复旦大学 世界经济研究所,上海 200433;2. 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

一、问题提出及文献综述

在国际经贸摩擦频发的当下,大力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变得刻不容缓。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引导企业深耕传统出口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规模,稳定国际市场份额”,“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1]。由此,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能否实现这些目标,以应对中国出口多元化需求?实践中,优化自由贸易区布局作为“十四五”规划推行的重要对外开放政策,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据商务部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统计,截至2022年1月,我国已签订协议的自贸区包括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东盟(10+1)升级、中国-澳大利亚等21项协议,正在谈判的自贸区有10项。2020年11月15日,中国与东盟十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RCEP协定。2021年3月22日,中国批准了RCEP协定。11月2日,RCEP保管机构东盟秘书处发布通知,宣布中国、日本等十国达到RCEP协定生效门槛,于2022年1月1日对十国开始生效(1)数据根据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mofcom.gov.cn)相关数据整理。。由此,探究实施RCEP协定会对我国对外贸易多元化产生怎样的影响,变得愈发重要。

中国出口多元化可划分为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和出口技术结构多元化。关于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出口技术进步,以及应用GTAP模型分析贸易政策对贸易多元化冲击效应的相关文献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贸易和经济稳定性的影响。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是指出口市场在不同地区间的分散程度。疫情全球蔓延叠加经济衰退致使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出于对价值链安全与出口稳定增长的考虑,中国需要拓展出口市场地理流向广度,通过分散市场来规避国际政治经济风险。Richmond发现,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可以通过降低货币的风险溢价来增加经济稳定性[2]。Abreha等认为,在面对危机时企业会通过转移贸易市场和扩大出口多样化,超越核心产品和市场来应对风险[3]。特别地,面对出口转向中国等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更好的出口增长绩效。

第二,对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的研究更多关注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是指出口产品种类的多样化程度。Hirsch和Lev认为,除了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也对抵御外部冲击、促进贸易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4]。Harvey等发现,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从依赖初级品出口转向多样化的制造品出口,发展中国家出口若集中于单一化的初级品,则其贸易条件会恶化[5]。Al-Marhubi等认为,出口多元化的外部性也可能导致出口结构多样化的国家在长期内增长快速,与出口多元化有关新的生产技术很可能通过知识外溢、获得新的组织和企业技能以及鼓励资本形成等途径使企业的其他活动受益[6-7]。Cadot等发现,产品种类多元化主要发生在新产品出口的扩展边际上,并且与Imbs和Wacziarg发现的生产模式相类似,出口多元化呈驼峰型模式[8-10]。Dennis和Shepherd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研究发现,改善贸易便利化可以提升发展中国家出口多元化[11]。上述文献均从整体结构多元化指标出发进行了分析。而黄先海和周俊子对单个产品和出口目的地贸易流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出口地理流向和产品种类范围扩张的决定因素[12]。

第三,关注中国出口技术结构变化和出口技术水平研究。出口技术结构多元化是指不同技术含量的出口产品间结构优化。Koren和Tenreyro认为,技术的多样化有利于应对冲击和稳定产出波动[13],Garcia-Vega证实其也有利于创新投入[14]。Hausmann等构建出技术复杂度指标,证实出口技术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15]。倪红福认为,尽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的出口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目前中国出口技术含量仍处于世界低端[16]。姚洋和章林峰基于产品结构变化分析发现,中国本土企业出口技术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且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技术水平之间差距缩小,存在一定的出口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17]。不过,周升起等认为,在全球价值链(GVC)分工下,中国制造业整体及其各部门的地位仍处于较低水平[18]。在中国高技术出口品竞争力不强的情况下,需要保持中低技术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以避免总体出口受挫。

进一步地,使用世界贸易分析模型(GTAP)的贸易政策研究愈发凸显起来。GTAP模型是由Hertel建立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19],被广泛应用于贸易政策模拟与分析[20-22]。目前已有文献使用GTAP模型对RCEP协定效应进行了分析。许玉洁等模拟发现RCEP生效可推动中国、东盟、韩国等成员国经贸增长,同时也会对俄罗斯、印度、加拿大带来一定负面冲击,并且将显著扩大伙伴国制造业贸易规模,促进中国优势制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3]。张恪渝和周玲玲分析了实施RCEP对中国内部区域经济的影响[24]。但是,现有文献尚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改进。

第一,大部分使用GTAP模型的文献对自贸区的贸易政策假定过于简单,普遍采用零关税条件作为贸易冲击。这会造成两个问题:一是高估自贸区的实际效应,二是无法准确对自贸区内各个国家和各部门产品进行异质性分析。特别是在研究贸易结构的文献中,贸易结构的模拟结果依赖于对各产品部门冲击的衡量,这样简单地假定零关税贸易条件是无法被应用于分析贸易结构的。对此,本文使用RCEP协定中各国的《关税承诺表》数据,对RCEP的关税冲击进行较为准确的衡量。张光南等也使用了类似的做法,对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规定的HS编码关税,通过按贸易量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出GTAP模型部门分类(即GSEC编码)的关税冲击[21]。但是,由于贸易流内生决定于关税,这样,关税增加会导致贸易量下降,因而可能导致有偏估计。为此,本文使用Bou⊇t等的计算方法[25],将关税按出口国向进口国所在“参照组”的出口量加权平均来减少内生性问题,更科学地对关税冲击进行了模拟分析。

第二,已有文献对RCEP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模拟分析,但由于模型设定的主观性问题,其得出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汤婧将世界各国加总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产品部分加总为14类,得出在RCEP实现贸易完全自由化(零关税)冲击下,中国GDP会增加0.15%,出口增加12.77%的结论[22]。刘冰和陈淑梅将数据加总为10个地区与10个产品分类,在相同的冲击下得出中国GDP增加0.33%和出口增长3.31%的结论[26]。这些文献主要使用GTAP7数据库,数据基年为2004年,用于分析RCEP建立的影响显然不具有时效性。我们使用GTAP10数据库,数据基年为2014年,涵盖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共65个部门。同时,为避免数据加总过程中的主观性导致的偏差,本文对地区和部门不进行加总整合。

与先前文献相比,本文边际贡献在于:第一,尽管已有文献对中国贸易结构中出口产品多元化和出口技术进步做出研究,但我们分别从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和出口技术结构多元化三个视角对中国出口多元化进行了更细化的分析,避免了加总扭曲。相比于出口多元化文献[27],本文构建出三类出口多元化指标,拓展了对我国出口多元化细化分析,为出口结构分析提供了更全面的理解。第二,已有文献多使用零关税条件模拟自贸区的关税冲击[22,26],或者人为主观定一个关税减让幅度[23,28],本文使用RCEP协议文件中真实的关税削减数据进行模拟。在关税冲击计算上,我们使用了Bou⊇t等提出的以“参照组”贸易量加权平均方法,这与张光南等使用双边贸易量加权平均方法相比内生性更小[21,25]。第三,此前应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自贸区政策的文献主要分析GDP、贸易量和福利等指标[28],本文从贸易政策对出口多元化的冲击视角,揭示出RCEP协议真实关税削减对中国出口地理流向、出口产品种类、出口技术结构等多元化目标的影响,为评价中国实施RCEP协定的贸易政策效果提供了借鉴参考。

二、中国出口多元化指标构建与统计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匹配

本文使用来自UN Comtrade数据库关于中国HS1992-6分位产品的出口数据。由于后续模拟时使用数据来自GTAP10数据库,其中的产品根据Aguiar等编制的GSEC3编码进行分类[29],为了实现前后统计分析的一致性,我们使用Aguiar的匹配方法[30],将5000余种HS1992-6分位产品与65类GSEC3产品进行匹配。HS编码体系仅包含商品贸易,不对服务贸易进行编码,而GSEC3产品中包含了部分服务产品。据此,有46类商品贸易品实现了匹配,另有17类服务贸易品以及生乳和水(2)Aguiar将HS1992-6分位产品中与动物乳品相关的产品(040110至040690、210500)并入GSEC3编码的乳制品(mil)中,导致生乳(rmk)未能与HS1992-6分位产品匹配[30]。同理,将HS1992-6分位中的水(220110、220190、220210)纳入GSEC3的饮料和烟草(b_t)中,导致GSEC3编码的水(wtr)未能与HS1992-6分位产品匹配。本文参照了GSEC3编码这一设定。未能与HS1992编码相匹配。表1展示了匹配的结果。已有文献主要分析商品贸易多元化问题,构建的多元化指标均以HS编码或SITC编码的商品贸易品为基础[8],我们的分析将集中在这46类商品贸易品之上。

表1 GSEC3编码产品与HS1992匹配结果

(二)出口多元化指标构建

1.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

文献中常用的地理流向多元化指标有:前五或前十的出口市场在总出口额中的占比、出口市场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目的地市场数量等[31]。但是,第一,由于中国出口市场数量较大,因比前五或前十的出口市场在总出口额中的占比不能很好地反映整体出口结构的变化;第二,由于中国已与世界大多数经济体建立贸易联系,并且中国多边和双边出口量的变动都主要由集约边际造成,因此扩展边际的贡献不大[32]。根据世界银行世界综合贸易方案(WITS)数据库统计,加入WTO以来中国出口市场数量仅增加10个。由于RCEP等自贸区基本不会导致出口市场数量变化,因此市场个数指标不适用于分析RCEP对中国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的分析。据此,我们选择出口市场集中度指标HHI的倒数作为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指标,将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指标EXGD界定为:

其中,si表示中国向地区i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EXGD数值越大,则表示中国向其他地区出口结构在不同目的地之间的分散多元化程度越高。

2.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

常用刻画产品种类多元化的指标有:出口产品种类数目[11]、产品层面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Gini系数、Theil指数[8]和标准化的HHI[6]。由于本文使用GTAP模型进行多元化分析,以GSEC3编码的65种产品为单位,在这一水平上中国出口不存在广延边际变化,因而产品数目指标不适用于本文分析。相比来看,HHI更适合描述中国的出口产品种类分布。参照Dennis和Shepherd[11],本文采用HHI的倒数来测算中国的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

其中,sk表示中国出口产品k占总出口额比重。EXVD1越大,表示出口结构在不同产品种类之间的分散多元化程度越高。并且,参考Cadot等和Papageorgiou等的做法[8,33],本文引入Theil指数作为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的第二种衡量方式,其表达式为:

其中,sk表示中国出口产品k占总出口额比重,wk表示产品k占世界总贸易量的比重。EXVD3越大,表示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水平越高。与Theil指数相比,相对Theil指数体现了中国相对世界平均的出口产品多元化水平,因而更具参考价值。综上,EXVD1和EXVD2体现了绝对水平上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分散多元化程度;EXVD3则体现了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出口产品的分散多元化水平。

3.出口技术结构多元化

目前中国正面临日益增加的贸易摩擦风险,开拓多元化生产技术对于应对技术封锁、防止技术脱钩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技术多样化和技术升级的目标可能存在一致性,因为Krishna和Levchenko发现发展中国家往往专注化于技术水平较低同时产出波动较高的商品,技术结构转向高技术产品同样意味着多样化的提高[34]。鉴于现有文献对技术多样化与技术水平提升的关系讨论尚不充分,且缺乏良好指标用以衡量技术多样化水平,本文将分别探究中国出口产品各技术结构的出口额及其份额变化。由于技术结构分类数目较少(5类),因此,无需复杂的构建指标来探究其内部结构变化。我们按照出口产品分类,将不同产品根据固有属性分为高中低技术产品等。文献中较为常用的是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基于Lall提出的方法[35],将SITC-3分位编码的产品按照产品技术水平分为5大类:高技术制造品(HTM)、中等技术制造品(MTM)、低技术制造品(LTM)、劳动与资源制造品(LRM)和初级品(PC)。由于GTAP10数据库使用GSEC3编码,本文参照McDougall方法进行匹配[36]。表2展示了46类GSEC3编码产品按照技术分类的结果。

表2 GSEC3编码产品技术分类

(三)区分出口多元化指标的统计分析

1.基于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的分析

图1展示了以EXGD衡量的2001年以来中国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的变化。在加入WTO后,中国出口地理多元化水平快速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和开放范围增大,中国与更多经济体的贸易关系得到发展。美国次贷危机后,中国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部分年份甚至出现了下降。2018年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后,中国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有了新的拓展。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企业为规避贸易壁垒而转移市场,产生了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偏转效应[37]。

本文将世界各地区划分为10个经济区域,图2中我们选取了2001年(中国加入WTO当年)、2006年(美国次贷危机前一年)、2010年(美欧金融危机爆发后底谷,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2015年(人民币升值)、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起关税贸易战),以及2019年最新数据,作为代表性年份分析中国出口地理流向的变化。结果显示,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出口流向的增长主要是向北美、东亚、欧盟和东南亚这四个区域市场,并且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2001年入世后至2015年人民币升值前这一段时间。2015—2019年中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对东亚和北美的出口出现了负增长,而对欧盟和东南亚出口在此期间仍有较大的增加。入世后中国对拉丁美洲、中东、北非、大洋洲、亚撒哈拉、南亚和世界其他地区等出口增长远不如对上述四个主要市场出口。据图1和图2可知,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中国出口向北美和东亚都出现了下滑,在此期间主要转向拓展欧盟和东南亚市场,这使得这一期间中国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仍有提高。

图1 中国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EXGD)数据来源:UN Comtrade,作者经计算得出

图2 中国向世界主要地区出口额的演变数据来源:UN Comtrade

2.基于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的分析

图3展示了2001至2019年分别以HHI指数、Theil指数和相对Theil指数三者的倒数表示的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水平(EXVD)。结果表明,以绝对水平(EXVD1和EXVD2)衡量,入世后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水平呈先显著下降、后波动中微幅上升态势,这两种指标均显示出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呈集中化趋势,这与钱学锋等发现的特征事实相一致[27,32]。而且,使用HHI和Theil指数的倒数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这说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进一步地,我们以相对水平(EXVD3)衡量,与世界贸易平均水平比较,中国出口产品多元化EXVD3同样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是2013年后上升幅度显著高于EXVD1和EXVD2。这说明尽管中国在2013年后绝对水平的产品种类多元化仅出现小幅上升,但考虑与世界贸易的产品种类多元化的比较,其相对水平仍有较大的提高。这为分析我国出口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参考,不仅需要参考绝对水平,也需要考虑相对于世界贸易产品多元化的变化。

图3 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水平(EXVD1、EXVD2和EXVD3)数据来源:UN Comtrade,作者经计算得出

进一步地,我们分析导致上述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变化的原因。据UN Comtrade数据库HS 1992-6分位产品与GSEC3编码的匹配结果,在中国出口的所有46大类商品中,有12大类出口额合计占总出口比重超过85%。图4展示了这12大类主导产品自加入WTO以来出口份额的变化。另外的34类非主导产品合并计入“其他”类别。我们采用相同做法,取2001、2006、2010、2015、2018年和2019年作为代表性年份。结果显示,2001年入世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不大,主要商品种类并未发生大的改变,这12大类产品在总出口中的占比一直稳定在85%左右。其中,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一直是最主要出口品,其占比从2001年的19.9%快速增加至2006年的30.6%,之后出现小幅下降。服装、皮革制品和纺织品的出口占比在2001年至2006年出现了明显下降,2006年后皮革制品和纺织品的出口占比已平稳,而服装出口占比仍在持续下降。电气设备、其他机械设备和其他制成品出口占比在中国加入WTO后大多数年份表现出上升趋势。据此,2001年入世后,不同产品在中国出口增长中的贡献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出口增长主要集中于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以及其他机械设备等产品上,这导致了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日趋集中化、出口产品种类日趋单一化。2010年后,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的出口份额缓慢下降,其他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其他制成品和化学产品的出口份额增加,使得出口产品种类单一化趋势有所缓解。

图4 中国主导出口品(占总出口85%)的份额变化注:图中12大类主导产品占比是指占46大类商品比重,“其他”类别占比包含了34类非主导产品份额数据来源:UN Comtrade数据库,括号内为GTAP商品类别编码

3.基于出口技术结构多元化的分析

图5 中国各技术水平产品出口份额的变化数据来源:UN Comtrade。注:单位为百分比,产品分类为GSEC3编码

按照上述技术分类,图5展示了中国加入WTO以来各种技术水平产品出口占总出口份额的变化。在2006年前,中国高技术制造品的出口占比快速上升,但在2016年后出现微幅下降;中等技术制造品的份额在加入WTO后稳定上升,且在2016年后增幅加大;低技术制造品的份额较为平稳;劳动与资源制造品的份额持续下降,从占比最高降至第三;初级品的份额也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总体而言,中国的出口技术结构从原先的聚集于劳动与资源制造品的结构,转变为以高技术制造品和中等技术制造品为主的结构。从占比来看,2016年后中国高技术制造品的出口份额出现下降,以此为指标,即中国的出口技术水平出现了下降。但这主要是由于中等技术制造品出口增长高于高技术制造品,导致后者出口占比下降。

三、RCEP贸易政策冲击模型设定

(一)衡量真实关税冲击的方法

本文使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拟RCEP实施的一般均衡影响。GTAP是由Hertel建立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而来[19],在文献中常被用于贸易政策冲击的模拟分析。为了从真实关税数据得到GTAP模型中各产品的关税冲击,本文采取以下方法:

1.计算等量从价税(AVE)

GTAP模型中的关税采用冰山贸易成本的形式表示,按照从价税(ad valorem tariff)形式征收。但在现实中,除了从价税之外,还有从量税(specific tariff)、关税配额(quota)等其他形式。为此,需要将其他形式的关税换算成用从价税表示的等量从价税(ad valorem equivalent,AVE)形式。

对于从价税与从量税的换算,一种简单方法是用双边从量税直接除以双边贸易品单价。但是,这种算法会导致内生性问题,因为外生关税对贸易品价格存在明显的影响[38],导致对外生的贸易保护水平有偏估计。与之相比,Bou⊇t等使用了“参照组”方法计算[25]。具体方法是:对于某一出口国,选取与其相似的国家为参照组,参照组的建立是根据人均GDP(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和贸易开放度,通过聚类的方法得出。选择进口国从参照组进口商品单位价格的中位数作为从量税相除的分母,便可计算出等量从价税。这种方法大大减小了内生性误差。

关于关税配额的等量从价税计算,其内生性问题更为严重。若进口量仅占配额量的一部分,那么关税配额便不是一个紧约束,配额内关税(IQTR)可以衡量贸易保护水平;若进口量接近配额总量或更高,那么关税配额就应视为一个紧约束。此时,即使没有配额外进口,配额外的关税壁垒(OQTR)也会对贸易量造成影响。因此,仅使用配额内关税会造成贸易保护水平的低估。Bou⊇t等根据配额约束是否为紧,分别选取配额内、配额外的关税作为“影子税率”,使用“影子税率”进一步估计等量从价税[25]。

2.加总关税水平

刻画关税冲击的另一个困难是协议文件的商品分类与GTAP模型中的商品分类不同,一个GTAP部门产品(GSEC编码)涵盖了多个征税的商品单位(HS编码)。为了计算多个商品加总水平下的关税,常用方法有简单平均法和按双边贸易流加权平均法[21]。不过,简单平均法无法体现产品贸易流之间异质性,缺乏经济学含义;按双边贸易流进行加权平均,又由于贸易流内生于关税水平,会导致估计的内生性,往往低估贸易保护水平[39]。为此,Boumellassa等和Bou⊇t等采用了与上述“参照组”法类似的手段,使用出口国向进口国所属的参照组的出口额作为权重计算等量从价税的加权平均值,从而避免了内生性偏误[25,39]。据此,本文采用此方法计算关税冲击,使用RCEP的真实关税削减构建出用于GTAP模型的贸易冲击影响分析。

(二)设置RCEP的贸易政策冲击

Horridge和Laborde建立了TASTE(经济学家的关税分析和模拟工具)模型[40],将CEPII MAcMap-HS6(version 2)数据库的HS-6分位关税、贸易数据与GTAP模型的GSEC分类相匹配。TASTE按照Boumellassa等的计算方法[39],将HS-6或HS-4层面的各类关税冲击(包括用实施税率和约束税率表示的从价税、从量税、关税配额等)换算为GSEC分类的等量从价税。根据此法,本文以RCEP协议附件一《关税承诺表》为数据,使用TASTE计算出RCEP的真实关税冲击。《关税承诺表》中各国对RCEP成立1年至20年的每年内,在HS-8或HS-10分位水平上的双边和多边关税做出相应承诺。为了提高模拟结果的时效性,本文使用RCEP第1年的承诺关税数据。由于计算能力限制,我们将HS-8分位或HS-10分位的双边关税按照简单平均法求出HS-4分位的平均关税,共计得出1301类HS-4分位产品。

同时,考虑到RCEP中降低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内容,我们对非关税壁垒冲击进行了设置。在应用GTAP模型的文献中,对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基本不符合事实。曹亮等假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内技术壁垒及其他非关税壁垒不存在[20]。汤婧假设RCEP内全面实现贸易便利化等[22]。为此,本文参考Hertel等对日本-新加坡贸易协定(日本与新加坡新时代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研究,以进口品价格变化来衡量非关税壁垒变化的大小,结果显示日本和新加坡之间的海关程序贡献了0.214%/天至2.016%/天的冰山贸易成本,电子商务减少了0.02%至1.3%的冰山贸易成本[41]。由于RCEP的非关税壁垒削减范围相较于2002年签署的日本-新加坡贸易协定范围更广,由此我们参考并设定RCEP内部非关税壁垒削减5%。对RCEP内部非关税壁垒削减的效应更精确的估计需要做进一步实证分析。

四、实施RCEP对中国出口多元化的影响

(一)对中国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的影响

表3展示了GTAP模型模拟实施RCEP对中国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指标和产品种类多元化指标的影响。第一行结果显示以出口市场的HHI倒数来衡量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模拟发现实施RCEP关税削减使得中国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增加了1.34%。这说明实施RCEP将改善中国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的状况,有利于中国降低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风险。

表3 实施RCEP对中国出口地理流向和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指标的影响

表4中展示了实施RCEP后中国向出口占比达80%的27个国家以及RCEP协议内国家出口的变化。结果显示,实施RCEP给中国出口将带来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具体来看:

第一,实施RCEP后中国向RCEP协议内国家的出口均出现了显著的增长,最大增幅为中国向新加坡出口增长19.53%,并且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大的地区依次是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经济体,而对东盟内的发展中国家如老挝、缅甸、柬埔寨等贸易创造效应相对较小。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与上述发达国家之间具有较好的贸易互补性,中国向其出口的中等技术品和低技术品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而中国与东南亚发展中国家间贸易互补性较差,在中低端技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激烈的竞争关系。

第二,实施RCEP后中国向RCEP域外国家或地区出口出现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及贸易创造效应。从降幅分布来看,中国对20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降幅在-2.5%至0%之间,对83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降幅在-5.3%至-2.5%之间,对2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降幅超过-5.3%。其中,实施RCEP后中国向最大的海外市场美国的出口将下降2.72%,且其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下降了0.88%,是中国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出口占比下降幅度最大的。这说明实施RCEP对中国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的提高主要是来自出口市场从美国部分转向了亚太地区,实现了出口市场布局的优化。并且,实施RCEP对中国向协议外国家出口的贸易转移效应明显小于向域内的贸易创造效应,结果有利于中国总出口增加。

上述结论符合国际贸易中区域贸易协定(RTA)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的观点[42]。当世界中部分国家间的贸易壁垒降低时,局部均衡效应将使得协议国之间的贸易量上升;而在一般均衡效应下,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技术使得协议国向非协议国的出口降低,协议国内更强的进口竞争使得协议国从非协议国的进口降低[43]。本文的模拟结果进一步印证了这些机制的存在。

表4 实施RCEP后中国向RCEP域内国家和RCEP域外主要目的地出口变化 单位:百万美元

(二)对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的影响

如表3显示,使用HHI的倒数测度发现,实施RCEP使得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水平下降了2.36%;使用Theil指数的倒数衡量发现,实施RCEP后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下降了0.84%;使用相对Theil指数的倒数衡量发现,实施RCEP后中国出口产品的多元化水平降低了0.07%。尽管三种指标衡量的变化幅度有所不同,但是都表明实施RCEP会降低中国出口产品种类的多元化水平。据此,实施RCEP并没有改善中国出口产品种类的多样化问题,反而会加重原有的出口产品种类高度集中化问题。

为反映各个产品出口额的具体变动,我们选取占出口总量85%的12大类代表性产品来分析它们的出口变化。表5展示了实施RCEP这些产品面临冲击前后的出口额和出口占比变化。结果显示,主要产品中服装、其他制成品、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的出口额出现了下降,其中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的降幅在1%左右,其他制成品出口下降了0.08%。这主要是由于RCEP域内的东盟国家在生产这些产品上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中国在这些产品上与其贸易互补性不强,导致实施RCEP的贸易创造效应不够明显。其他主要出口品出口额出现了增长且增幅不同,这说明实施RCEP对中国这些产品出口增加的影响在产品间存在异质性。具体地,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的出口增长量与增长率均最高,其出口增幅为4.01%,其他类别产品的出口增幅在0.64%至3.25%之间。从出口占比来看,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其他机械设备、化学产品、其他运输设备、其他食品占总出口的比重均增加,其中,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的出口占比增加显著高于其他类别产品。除了12大类主要出口品外,其他出口占比下降了0.02%。这说明实施RCEP将使中国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向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为主导的产品集中,意味着我国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出现下降。

在理论上,影响出口产品结构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生产专业化,二是由多样化偏好和规模经济导致的生产多元化。两者的作用范围受产品定义的细化水平影响。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可以推进HS-6分位层面上的产品多元化[11]。而在更高层面的部门下,部门间比较优势成为贸易结构的主导因素。许玉洁等将GTAP数据划分为4个部门[23],刘冰和陈淑梅将其划分为10个部门,发现RCEP在这些水平上对贸易结构的影响由比较优势导致的专业化分工主导[26]。本文使用46类部门产品,充实了上述文献的结论,并发现在这一产品层级上专业化效应和多元化效应并存,且专业化效应的影响更大。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我国的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机械设备等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RCEP下出口增长显著高于其他产品,而服装等比较优势较小(和东盟相比)的产品出口下降。二是,除了12类主要产品外,34类其他产品的出口量出现了增长,不过其影响小于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带来的集中化效应。

表5 实施RCEP后中国主要出口品的出口额及出口占比变化 单位:百万美元

(三)对中国出口技术结构多元化的影响

为了分析出口技术结构各部分的变化,避免单纯分析比重造成对整体出口技术水平变化来源的不明确,我们根据UNCTAD的产品技术分类,对实施RCEP前后高技术制造品(HTM)、中等技术制造品(MTM)、低技术制造品(LTM)、劳动与资源制造品(LRM)和初级品(PC)的出口进行对比分析。

表6展示了各技术结构产品在实施RCEP冲击后的出口变化。第一,LRM出口并未出现增长,反而下降了0.58%,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在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制造品上与RCEP域内的东盟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贸易竞争,导致贸易创造效应不明显。第二,HTM出口出现了明显增长,增幅为3.70%,这说明实施RCEP后中国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高技术制造品出口上。第三,MTM和LTM的出口出现了小幅上涨,增幅分别为1.70%和1.11%,但不及高技术制造品的出口增幅。第四,PC出口也有了较大增加,增幅为2.70%。参照表2和表5,中国主要产品出口中属于高技术制造品的是出口额最大的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其出口增量达290.6亿美元,贡献了中国高技术制造品出口增量313亿美元中的绝大部分。从出口占比来看,高技术制造品出口占比从36.36%增加至36.98%,同时中等技术和低技术制造品的出口占比分别从23.78%和13.63%下降至23.72%和13.52%。据此,实施RCEP在未明显损害中国低技术产品出口的情形下,将提升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从占比来看,中国总体出口技术水平呈现出向高技术出口产品集中的态势。

表6 实施RCEP冲击后中国各技术结构出口额与出口占比变化 单位:百万美元

(四)异质性分析

1.各产品种类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

对于不同产品的出口地理流向,本文选取了占中国出口80%的代表性贸易伙伴,对各主要产品出口地理流向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主要产品向RCEP域外国家和地区基本上表现为出口下降,而向RCEP域内国家和地区表现为出口增加,但是不同产品在不同国家的出口变化率存在着显著差异。以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和电气设备为例,前者向新加坡的出口增幅最大,达23.28%,后者向韩国的出口增幅最大,达21.03%,向西班牙出口下降幅度最大,为4.25%。不过,对于部分产品和国家而言,实施RCEP的效应并不完全表现出贸易转移效应。例如,在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贸易上,中国向RCEP域外国家如墨西哥和阿联酋的出口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分别增加了0.11%和0.13%。

我们再以每一个GSEC3分类产品为单位,使用与贸易总量相同的方法,分别计算它们的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指标(1/HHI)。因为根据表3,使用三类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指标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为简化起见,在这里我们选取文献中最为常用的HHI的倒数作为衡量出口多元化指标进行异质性分析。图6展示了模拟实施RCEP前后中国主要出口品(占比85%)的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

图6 实施RCEP前、后中国主要出口品(占比85%)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

对比表3可见:第一,与RCEP冲击前整体贸易流的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17.404相比较,其他运输设备、纺织品、化学产品、金属制品和其他机械设备的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较高;而电气设备、服装、橡胶和塑料制品、其他食品、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皮革制品和其他制成品等7类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较低。由于其他类别的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指标也高于总体水平,因而造成阻碍我国出口产品地理流向多元化的主要是这7类产品。第二,实施RCEP后,与我国总体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17.637相比较,其他运输设备、纺织品、化学产品、金属制品和其他机械设备的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仍较高,但其中只有其他运输设备、金属制品、其他机械设备出现小幅上升,而纺织品、化学产品出口多元化出现小幅下降。第三,实施RCEP后,另外7类产品中,除了其他食品出口多元化出现下降之外,电气设备、服装、橡胶和塑料制品、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皮革制品和其他制成品等6类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都出现了提高。这从产品层面进一步支撑了表3中实施RCEP后我国整体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出现增加的结论。但是,各大类产品之间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各技术结构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

我们计算出各技术结构分类的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指标,图7展示了实施RCEP前后中国五大类技术结构出口多元化水平。在实施RCEP之前,我国高技术制造品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四类产品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这主要是由其中的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的出口地理集中程度过高,且出口占比最大所致。劳动与资源制造品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也较低。从五大类技术结构来看,实施RCEP之后,除了初级品之外,其他四种技术结构分类的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均出现了提高。

图7 实施RCEP对中国各技术结构分类的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的影响

进一步地,细分各技术结构向世界主要地区的出口地理流向,变化如图8所示,发现:各技术结构产品出口均向东亚、大洋洲和东南亚地区出现增长;向南亚、中东与北非、亚撒哈拉、北美洲、拉丁美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出口出现下降,其降幅主要在-5%以内。这与前述统计分析的结论相一致。并且,各技术结构之间和出口地理流向之间存在异质性。在RCEP内部,中国向东亚地区的中等技术制造品的出口创造效应最大,向大洋洲地区的低技术制造品的出口创造效应最大,而向东南亚地区的高技术和中等技术制造品的出口创造效应相对最大。这主要是由中国与RCEP内各地区贸易互补性的差异造成的。此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技术先进国家倾向于从中国进口低技术制造品,而东盟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从中国进口高技术和中等技术制造品。在RCEP外部,中国的高技术制造品出口转移效应最小,显著低于其他四类技术结构。

图8 实施RCEP后各技术结构向世界主要地区的出口地理流向变化

3.各地理流向的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

这里再模拟了以HHI的倒数测算的中国向各地区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实施RCEP后中国向大部分地区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水平会出现下降,包括主要市场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相比来看,实施RCEP后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上升的地区主要为RCEP协议国家,其中除了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外,中国向其他9个协议国家的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均出现上升。据此,实施RCEP后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出现了将向域内9国增加,向域外主要市场美国、加拿大和欧盟下降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贸易壁垒的下降,因此更多生产异质性产品的厂商参与出口,使得产品多样性得到提升[11]。这也为出口市场转移与出口产品多样化目标的内在一致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五、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当今世界经济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贸易摩擦形势严峻。新时代下我国需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开放,大力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变得愈发重要。本文基于出口地理流向、产品种类和出口技术结构多元化,使用GTAP模型探究RCEP真实关税削减对我国出口多元化的影响。研究发现:

第一,实施RCEP将提升中国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造成这一变化归因于中国出口将部分从美国市场转向了RCEP域内国家。实施RCEP后,预计中国向美国出口下降约118亿美元,降幅为2.72%,美国市场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从19.08%将降至18.20%。实施RCEP后,中国向域内国家的出口将出现明显上升,增幅在4.87%至19.53%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预计出口向日本的增量最大,增加了316亿美元,增幅17.20%;其次是向韩国出口,增量和增幅分别为177亿美元和16.71%。相比来看,实施RCEP后中国向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出口增幅将大于向东盟国家的出口增幅。

第二,实施RCEP将降低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水平,以HHI的倒数和Theil指数的倒数测算分别下降了2.36%和0.84%,造成出口产品种类集中化的主要成因是中国最主要出口品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在总出口中的占比从31.13%增加至31.75%,其出口增加291亿美元,增幅为4.01%。实施RCEP后中国大多数主要出口品的出口额将上升,其增幅在0.64%至3.25%之间,而中国出口中的服装、其他制成品、纺织品类和皮革制品等4大类出口将出现下降。

第三,实施RCEP将使得中国的出口技术结构向高技术制造品出口集中。实施RCEP后中国高技术制造品无论是出口额增长还是出口占比增长都将是最大,分别为3.70%和0.62%,而劳动与资源制造品的出口额和出口占比都将出现下降,分别为-0.58%和-0.50%。从整体出口技术结构来看,除了高技术制造品出口占比增加0.62%之外,中等技术制造品、低技术制造品和劳动与资源制造品出口占比都将出现下降。在高技术制造品中,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对出口增加的贡献最大,它带来了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下降和出口技术结构向高技术制造品集中。

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国不同产品和技术结构在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上存在着差异。中国主要出口中的其他运输设备、纺织品、化学产品、金属制品和其他机械设备的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较高,而电气设备、服装、橡胶和塑料制品、其他食品、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皮革制品和其他制成品等7类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较低。实施RCEP后,除了纺织品、化学产品和其他食品出口多元化将出现下降之外,其余主要出口品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都将出现提高;除了初级品之外,其他4种技术结构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都将上升;实施RCEP后中国向域外主要市场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将出现下降,而向RCEP域内9个国家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将上升。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需要拓展实施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推动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从优化整体出口布局出发来安排贸易伙伴关系,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高应对贸易摩擦和经济冲击的能力。由此,积极开拓RCEP中的东盟市场,以及南亚、中东与北非、亚撒哈拉、拉美和其他新兴市场,进一步提升我国出口地理流向多元化水平。(2)需要重视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布局,以拓展出口产品种类多元化和出口产品结构高端化为目标,重点开拓医疗产品、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高端制造业装备出口,以实现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3)将出口扩张从高度依赖部分产品过于集中式增长模式,转变为在一定专业化分工下多元化发展模式。由此,需要拉伸产业链、价值链,发挥出上下游行业间外溢效应,提升我国出口技术水平和总体竞争力。同时,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合,形成多维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协同发展。(4)积极实施RCEP协定。通过培训来帮助企业充分“享惠”“避险”,通过海关流程信息化来保障贸易协定条款被落实,通过建立自贸区实施服务平台来落实RCEP协定服务于更多的企业,进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式发展。

猜你喜欢

流向关税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多元化研究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欧盟对美输欧飞机征收15%关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试行开展 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的公告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幅、换手、振副、资金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