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及实施路径

2022-04-12信晓瑜

纺织服装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思政考核

饶 蕾, 信晓瑜

(新疆大学 纺织与服装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单元,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根据不同课程的学科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明确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设计师梦想、工程师智慧、艺工融合特质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及服装产业发展。“服装设计基础”是我校(新疆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基于工程技术知识,注重艺术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政教学目标不清晰,课课趋同,没有根据学科专业、课程特点,提出差异化、针对性的思政建设要求;二是思政内容较分散,对课程思政元素缺乏内容整合、主线贯穿及重点凝练;三是课程融入不充分,虽普遍重视课程思政的教学组织,但缺乏切实可行的考核与评价方法,教学效果无法评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为例,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服装专业思政建设思路及实施路径。

一、围绕课程特色与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思政目标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专业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抓手。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不是教学内容的增加或课程体系的调整,而是立足学科特点及课程特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服装设计基础”课程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艺术与工程融合的特色。其教学目标和任务是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产业发展变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意识,初步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具备基本的服装设计能力和思维方法,能够根据设计命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感知和表现文化内涵、人文关怀和技术素养。一直以来“服装设计基础”课程采取知识模块化教学+实践能力训练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单元知识,但对于学生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为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实现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我们从顶层设计入手,根据“服装设计基础”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明确“围绕关注产业发展、塑造职业理想,坚定文化自信、创造美好生活,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实践能力”的课程思政建设总目标,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理论教学重知识运用、实践教学重能力培养,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思路,见表1。

表1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思政目标设计

二、基于课程思政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组织与教学设计

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把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是课程思政顺利开展的基石。立足“服装设计基础”课程特色,围绕课程思政目标,以引导性、多样性、实践性为原则,进行课程思政的内容组织和教学设计,见表2。在课程的各个章节中展开细节内容,有侧重地强化组成总目标的元素,形成多元素、多尺度的课程思政全程式教学设计[1]。引导性是指在课程思政教学组织上要做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教师通过政策解读、行业分析、经典讲解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与行业发展,以及传统文化与当代传承等,通过学生分享、师生互动、参观展览等方式激发学生感知生活变化,理解大众需求与自己专业学习之间的联系,并明晰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以及努力方向。由宏观认知到微观认同,增强课程思政教育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引导,避免“两张皮”问题。多样性是指在课程思政案例教学中要古今融合、中西结合,兼顾本土、本校实际,将教师科研、毕业生成果等有机融入教学,学生形成立足时代、深入生活的设计观念。实践性是指在了解、掌握一定的设计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和主题训练,指导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当代设计的价值,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表2 课程思政内容组织与教学设计

三、以促进学生自我成长为导向,确立课程思政定性考核与评价方法

考核评价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显性成果与隐性成果并存的。显性成果可通过考试成绩、对知识的掌握等体现,隐性成果则体现在学生素质的提高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3]。“服装设计基础”课程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平时成绩占40%)和大作业考核(期末成绩占60%)两部分,课程思政的考核以“隐性考核”为主,采取定性方式进行。通过兼具专业考核和思政考核的考核设计,在强化专业基础知识、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在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对应“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例如:课堂出勤率是对学生基本素养的考核;单个知识性考核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方式开展;课后作业、小组作业等阶段性考核方式,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转化应用能力开展。同时对照课程思政目标,根据课程整体考核情况确定课程思政考核的融入形式及所占比重。例如:根据本课程第一、二章教学内容设计布置课后作业“谈谈你所了解的‘国潮热’,并举例分析中国服装品牌及其产品系列中的中国文化”。这一考核内容既考察了学生对服装产业热点的关注和理解,也考察了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现实设计产品的能力,同时融入了课程思政定性考核指标,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文化自信、设计观念的认识和提升等。分析学生对此类问题的回答,可使教师掌握学生对课程思政元素的理解和接受度,并做出相对客观的教学评价[4]。

成功的课程思政教学,其成效往往体现在学生的评价中。一般而言,这些评价往往含有学生对本课程教学影响他们认识世界、认识国家、认识专业等方面的个人感悟[4]。学生在“服装设计基础”课程开课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服装结构、工艺知识和能力,但欠缺艺术表达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设计理论知识,理论教学采用模块化依次进行,而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依靠大作业形式的实践训练,这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考核方式,具有周期长、多阶段、全程性的特点。根据课程实践教学目标要求,由老师下发大作业设计任务,内容可涉及传统文化、非遗技艺、旧衣再生等不同主题方向,将服装设计项目的全流程拆解成设计主题、设计表达、设计实现、设计总结四个实践环节。学生按照设计主题分组进行,同一小组内主题设计任务一致,但组员各自独立开展工作,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互动、阶段总结,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不断深入。把大作业考核中的设计总结环节设置为课程思政考核指标,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课程学习成效,关注自身成长,强收获、重感悟,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技术执行力,实现艺术修养与技术素养的无缝衔接,可有效验证课程目标与思政目标的达成效果,实现课程思政价值引领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见表3。

表3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考核与评价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抓手,课程建设也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通过对“服装设计基础”课程目标分析与教学内容梳理,从顶层设计入手确立课程思政总目标,开展思政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设计,探索思政教学的定性考核与评价方式,从而形成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持续改进,取得一定的建设成效,可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思政考核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内部考核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