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建设

2022-04-16叶清珠邱国鹏罗奋涛

纺织服装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新文科文科专业课程

叶清珠, 石 琼, 李 晶, 邱国鹏, 罗奋涛

(三明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新文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新时代所需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一场重要改革,是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形成交叉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及交叉专业的一系列建设工作,对我国高等教育将带来深远影响。2020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新文科”建设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要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三个基本原则,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1]。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课堂教学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核心环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应深入到决定学生培养质量的学科领域中去,并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实现[2]。课程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最基本因素,是学校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新文科”建设下人才培养的质量。

目前我国服装行业受益于终端消费的逐渐复苏,已进入转型调整期,面临着消费不断升级、需求趋向多元的新变化。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成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从业者能够在本行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除了应具备过硬的设计与技能水平外,还必须具有多维的、立体的设计理念以及良好的文化素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指出,社会大变革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要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而服装与服饰贯穿了人类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与国家、民族在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息息相关,是人类文明的显性表征。因此,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新文科”建设尤为重要性。

一、课程建设理念

1.艺、文、工相融合

“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相融、课程提质,我校(三明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质为突破口,将艺术、文学、工学相互融合,贯穿于专业课程建设全过程。艺术是指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传授课程所应有的审美价值与艺术神韵;文学是指服装专业教学内容中融入的服饰文化、人文信息与时代潮流,并达成文化自信及守正创新;工学是指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应遵循工科技术原理以及服装的适体性与舒适性,以人体工学为基础,满足服装穿着的各项生理、心理及环境融合需求。将艺、文、工三者融合进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的教与学,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并做到学深、悟透、用精,实现学生从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以学生为本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施教理念,开展学情分析,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逻辑方式、个性特质、学习积极性、兴趣爱好等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学生情况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建设课程资源,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发挥各自所长,主动探索知识与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向思维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的持续学习与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以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服装行业的发展需求。

二、课程建设内容

1.构建以设计开发、工艺技术为硬核,艺术、文化为软装的课程体系

在学科平台专业课程部分,以设计类、结构类、工艺类为核心课程,以三大构成、服装画技法、中西服装史、服装美学与心理学等为基础艺术与文化课程,以服装CAD制板、服装材料应用、面料印染工艺、生产工艺与营销等为技能基础课程,以服装电子商务、专业英语、服装跟单理单、国际版型与高级定制、民族服饰手工艺、服装舒适卫生学等为专业拓展课程[3]。在通识课程部分,增加公共艺术修养类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并获得相应学分,以提升公共艺术素养。总之,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除了注重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的提升外,应深刻认识到人文属性才是“新文科”的本质属性,而我国服装与服饰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宝贵资源,是“新文科”建设的有力基础。因此强调以艺术神韵和文化底蕴为设计素养,将课程内容体系中所涉及的艺术、文化与工学彼此借重、容纳、互渗、互衬、并肩发展[4]。

2.建设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大纲

建设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大纲,大纲以学生毕业要求为依据,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专业课程属性,注重课程教学手段的创新,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5]。成果引导,项目带动,将学生的学习成效引向课程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例如: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男装结构设计”教学大纲中,以掌握男装服饰文化、男性体型特征、男装款式与结构之间的关联、男装结构设计原理与技巧为课程知识目标,以掌握各种男装款式的结构设计与开发应用为技能目标,使学生达到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实务技能、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强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大纲中,应注重课程内容中艺、文、工的融合,尤其是工学技术的内容。对于工学内容,“男装结构设计”应确定平面状态下的衣片结构线与立体状态的人体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男装自身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和吻合状态,结合男装材料的特性及工艺制作特点,以适体、舒适的男装结构设计与绘制为实训要求,以服装二维与三维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结构的分解和构成规律为结构原理[6]。

3.建设多元化的专业教材体系

联合开发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材,建立以纸质教材与数字教材相结合的现代多元化教材资源库,推动数字化教材及配套资源的建设,并提炼出典型教学案例形成案例库[7]。同时,灵活把握“新文科”建设中科技手段之“术”与学科建设之“道”之间的关系,一是充分发挥电子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二是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专业技能与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的联合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整合各种课程教材资源,拓展教学渠道,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例如:“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将采用服装CAD制图软件设计出来的服装结构线分层移植至多媒体文稿演示软件中,开发步骤清晰易懂的服装结构设计数字教材,使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有序地分步演示,学生对哪个步骤或细节没掌握好,可将教学过程进行回放,从而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掌握,也便于学生开展课后延伸性学习[8]。同时将数字教材制作成电子课件,学生除了课堂时间学习外,还可在手机等其他移动设备上打开课件进行学习,扩展了学习场所[9],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模式也更加灵活。

4.打造“产、教、研、用”创新型师资梯队

“新文科”背景下的服装与服饰专业课程建设,要传授艺、文、工相融合的课程内容,首先要求教师队伍具备艺、文、工三方融合的教学能力与素质。专业带头人或专业负责人应带领全体专业教师领会并践行“新文科”建设总体目标,要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打造质量文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打造艺、文、工三方素质均比较高的综合型优秀教师个体,二是建设特长互补的教师团队。目前高校服装专业教师在“艺”与“文”这两方面,在已有学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学习较容易提升,而在“工”这方面则需加大建设力度。目前国内高校服装教育普遍重设计而轻工艺,重外观形态的呈现而轻科学技术的应用,但对于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工科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不可忽视。因此,要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研究水平以及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经济的能力,教师应将教学与企业、行业的实际发展结合起来。能够带领学生参与行业技术开发实践,用具体的工作任务来引领教学,以校内第一课堂为主体打通内外课堂。同时与企业建立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把符合企业生产设计需求的竞赛项目引入课程教学,通过课堂教师项目化教学与辅导,提高学生的参赛获奖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走出课堂,开展社会实践、行业服务活动,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在企业或社会设计机构中主动寻找项目,营造开放式教学平台,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加实例教学,尽量减少虚拟课题的设计操作,以培养专业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10]。

三、课程建设的主要途径

1.成果导向教学模式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结合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艺、文、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运用多学科相互贯通的理念构建教学模式,拟定教学成果目标,并通过成果引导、项目带动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学的成果导向性。同时,引用预先设置好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教师给定课程项目内容,学生自行组队开展项目方案的制定、调研、实施,小组成员在探索学习中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项目任务。除了促使学生理解和把握课程知识外,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社会责任感以及团队精神[11-12]。同时,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注重过程学习与创新应用,最终使学习成果与课程教学目标相一致。“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面料印染”、“服装专题设计”和“服装立裁”等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一般采用成品设计作为结课作业,因此容易建立明确、具体的课程教学成果目标,实施性较强。同时可结合项目化教学方式,将实现成果的过程作为一个项目,以项目带动课程教学,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一课双师”教学方式

全面深入开展“一课双师”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引入校外导师,从行业、企业聘请具备较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人员参与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密切结合,为校内师生补充较为前沿的行业技术、行业发展状况以及成熟的产品开发技术,精化授课内容,强化专业技能,促进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需求[13]。“一课双师”教学方式也丰富、充实了教学内容,尤其是从事前沿设计与生产的校外导师,给课堂带来前沿技艺,学生接触到较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为学生课程作品增添特色。另外通过企业教师的指导,缩短学校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内容的距离,避免传统教学模式脱离实际,缩短毕业生就业上岗的周期。同时,企业兼职教师进校授课,校内教师也参与企业学习,大大提升了校内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行业服务能力。

3.“三创”教育与课程教学相结合

在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背景下,我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组织模式创新变革的号召,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文化创意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等项目,深化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课程内容与参赛项目紧密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此推进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目标、课程管理等各方面的有机调整,使创造、创新、创业(“三创”)教育贯穿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构建“市场+课程知识与实践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做到“三创”教育与课程的深度融合[14],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4.加强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监督举措,使各门课程教学有序开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质量监控机制,对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实施全方位有效监控。严格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以及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包括教材选用、课程目标、授课方式、授课内容、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课程考核方式等。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督导队伍,对日常课程教学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建立完善的评教、评学制度。

(3)做好专业培养质量分析工作,对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指标,例如生源质量、学生学习状况、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工作状况和成就感以及用人单位的反映等,进行定期分析。

(4)抓“有效”课堂教学,积极推动“金课”、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示范课、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建设,针对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立纠正与改进措施,并对有效性适时评价。

四、课程建设解决的问题及成效

1.解决了专业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学科融合不够深的问题

将专业课程的设计开发技术与艺术美学、文化素养相结合,提高学生服装与服饰设计能力的整体素质,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多元化发展需求的服装专业人才,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面对行业不断更新的知识与技能更能融会贯通,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2.解决了教学方式与手段较单一的问题

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综合应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网络信息技术等手段,更加有效地传授课程内容。学生能够利用各种途径、媒介更加灵活有效地学习。

3.解决了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的问题

丰富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乐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与技能进行主动创新。

4.课程教学实现了四个转变

经建设与实践,我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逐步向“新文科”建设方向发展,课程教学实现了四个重要转变:①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由传统的知识、技能提升转变为学科综合素养提升。②课堂教学方式由教师主导的讲授、示范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调研、分析、实践的探究式学习。③学生由课堂灌输式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通过网络、电子技术等多渠道的创造性学习。④实现了教师回归本分、奉献讲台和学生回归常识、乐于学习的目标。

五、结语

《新文科建设宣言》从提升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文科教育融合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成为“新文科”建设的重点之一。结合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融合发展,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应注重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强调艺术、人文与工科技术之间的交叉,构建“大文科”格局,打破服装学科壁垒,对知识与技能实施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应用发展,促进学生的多向思维,使学生既具有工科的理性应用思维,又具有文科的人文思维以及艺术的感性思维,达到新时代服装与服饰设计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猜你喜欢

新文科文科专业课程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