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融合发展
2022-04-11张勤
张 勤
(深圳大学 体育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2)
1.导言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体育非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我国已经陆续出台相关学校体育非遗文化传承的政策,显示出国家期望借助学校教育的功能作用和现代教育方式手段,一方面实现“在传承中教育,在教育中传承”的非遗教育传承理念,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发扬光大;而另一方面,则是将体育非遗教育传承作为开展学校体育教育的一种途径与方法,促进“健康第一”教育目标的实现。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校园体育非遗教育传承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出现了诸如:校园体育非遗教育传承重技能技艺传授,轻文化精神的教导;教育传承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单一,未能有效地结合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传承影响乏力;缺乏专门的校园体育非遗传承教材,校园教育传承活动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等问题。[1-2]这些问题的存在揭示了目前体育非遗进入校园,没有重视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非遗教育传承这两个系统的融合问题,或者说对两者如何有机结合的认识尚处初级阶段,以致当前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结合是一种“硬融合”,并未真正发挥两个系统整合后的效能作用,也最终影响了学校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目标的实现。这也反映出我们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滞后,不能有效地指导学校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实践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非遗教育传承都属于教育活动,它们在价值诉求方面具有共性,都承担着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二者在各自内涵、特性、功能,以及活动的构成与活动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如果有针对性地探寻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非遗教育传承之间的共性诉求与内在关联、契合点(耦合点),建立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耦合系统,将充分激活这两大系统的内在潜能,并能够推动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互动演化,实现两者实质上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主要场域的功能。
2.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关系梳理
按照系统耦合理论的观点,课外体育教育系统与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系统是构筑学校课外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系统的两个子系统,任何一个子系统中的要素都很难单独对学校课外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系统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有加强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关注其中主要的关联关系与差异属性,避免差异性的错位,提高它们相互作用的效果,使其充分实现耦合功能,发挥耦合效应,才能提高体育非遗在学校课外体育教育中的传承质量。
2.1 关联关系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校教育都属于人类教育的分支系统,它们都承担了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任务。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入到学校的教育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分支系统,它应该服务于学校的教育目标。同样,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支——体育非遗传承进入到学校教育中分支领域的课外体育,体育非遗传承也应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总目标及其课外体育教育的目标,即服务于培养“有体育文化素养的身心健康的人”的教育目标。
在这样的目标关系下,体育非遗教育传承与学校课外体育教育两个系统产生着相互影响的作用关系,即:
一方面,体育非遗传承可以促进课外体育教育的功能发挥,如增加学生体育方面的知识和运动技能、影响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同时,体育非遗教育传承中对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的培养,以及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体育技能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又对学校课外体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学校课外体育教育也会对体育非遗传承产生促进作用,如促进体育非遗的保存和积淀,强化优秀的体育传统文化的选择、丰富体育非遗的文化内涵,促进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价值观等精神内容的提炼。同时,课外体育教育的教育及其管理水平也会对体育非遗的传承效能有全面、系统的提升作用。
2.2 支离属性
虽然,课外体育教育与体育非遗教育传承在教育目标上具有相似性,但在实现目标的途径、方式以及内容的结构上都具有差异性。
自古以来,体育非遗传承一般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师徒制传承和无血缘关系的非家族师徒制传承两种方式,它是基于接受教育和实施教育者自身的一种愿望而开展的一种社会(民间)教育活动,并不具有正式性和官方性特征。[3]其传承内容具有整体性和不易分离性,且其中大部分具有一定的宗教性和内隐性,其传承地点多不固定、较为随意,其传承方式以口耳相传为主,手段较为单一,而其受众面也因此较为狭窄,等等。
现代的学校教育是一种正式性、官方性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为社会系统地培养接班人。相对于传统体育非遗教育传承这一社会(民间)教育活动,学校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一是它的所有教育活动都要受到学校特定的“物理空间、制度空间、精神空间”的制约,即学校的教育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物理空间中进行,其教育活动受到学校相关制度的制约,其活动都要依据特定社会要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订相应的教育目的,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定教育总目标。二是现代学校教育受人类现代工业文明以及追求技术效率的影响,采用的是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和考试评价机制,其教育内容特别关注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采用的是班级授课的组织模式,授教方式多样化,受众面较广。
作为学校教育的分支——体育教育,其主要组成之一的课外体育教育也具有它特有的“物理空间、制度空间、精神空间”,即:重视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强调现代体育运动的知识及技能的培养;课外体育活动是由“两操”、课外体育兴趣小组、社团、代表队、运动会、体育节等整齐的固定活动体系构成,其活动体系是依靠其各自不同的活动内容、组织方式来进行运作;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和一定校园体育活动的文化氛围来支持。
虽然,我们对学校课外体育教育与传统体育非遗传承各自具有的自身特殊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并未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促进其融合,解决二者之间的差异性问题,这就使得体育非遗传承在进入学校课外体育教育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支离性问题,如:受到学校教育时间与空间有限性的制约,我们没有对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体育非遗内容进行有效精选,未能使非遗传承内容适合课外体育活动的时空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体育非遗教育原有内容体系的割裂;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育注重运动技能教育的习惯影响,没有十分尊重体育非遗文化在技能与内涵上的全面传承,使得现有的课外体育非遗传承“过于”关注运动技能这种文化外在性的“微末”传授,忽略体育非物质文化本身的内涵、意蕴与生命价值,造成体育非遗传承被简化成传统体育运动技能的传承。同时,由于我们并未将课外体育活动固有的结构体系与体育非遗传承内容进行相关整合,也使得体育非遗教育传承具有了“碎片化”的活动效应等。可以说,这些支离性现象的存在最终造成了当前学校课外体育非遗传承的效果和质量不佳。
2.3 耦合思路
“耦合”一词源于物理学,主要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演变而获得效果提升的结果。耦合并非不同系统要素及属性的简单叠加,耦合理论认为,如果两个相近相通又相差相异的要素(或系统),不仅在静态上具有相似性、亲和性,在动态上也存在互动关系,那二者就具有耦合关系。[4]若系统要素间紧密依存,相互促进,则系统耦合;若系统要素间相互干扰、相互破坏,则系统相悖。前者将扩大系统功能,有利于系统进化或升级;后者将缩小系统功能,导致系统衰减或停滞。[5]因此,为提升系统功能应该注意使系统内各要素形成互动耦合的优质状态。
学校课外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系统应该是课外体育教育系统和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系统通过某种中介或运作机制而形成的一个整合系统。它主要是由课外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目标、课外体育活动体系结构、体育非遗教育传承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相关课外体育非遗教育传承活动资源、相关课外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管理保障、评价反馈等模块或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互动。这些系统及要素虽然分工不同,有所差异,但具有动态的互动性,通过某种互动机制(或模式)实现校园体育非遗的教育传承目标,使它们之间存在着良好的耦合关系。
所谓的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系统与课外体育活动系统的耦合思路,体现为在恰切的课外体育非遗传承目标的统领下,根据现有课外活动体系的类型,形成相应的课外体育非遗传承目标体系,并依据该目标体系,配置相应的体育非遗传承内容,搭配形成相应的传承教育方法。同时,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配置相应的组织方式、学习方式、资源共享与监管评价等,最终形成长效的学校课外体育非遗教育传承机制。这个耦合思路的目的是要将课外体育活动体系中各个体育非遗传承场形成一个“多子场域”的场力耦合体系,最终合力实现学校课外体育非遗教育的传承目标。
3.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融合发展模式
3.1 双螺旋耦合系统
诺贝尔的生物学奖荣获者克里克和沃森在1953年提出了极具影响力的“DNA双螺旋模型”。“DNA双螺旋模型”的“螺旋逻辑”呈现的是深藏于宇宙人生万事万物之间的动态规律。由“阴阳二元”的互动作用为基础 ,再经“移位”形成“秩序”,“转位”形成“变化”,“包孕”形成“联贯”,然后由“对比、调和”形成“统一”,使其具有层层“生灭转化”之“螺旋逻辑”,而形成庞大的“多*二*一”的双螺旋系统。[6]DNA双螺旋结构揭示了生命演化的神奇奥秘,同时也隐喻了社会学领域诸多良性系统的内在机制,双螺旋结构中的两个链条存在协同递进、正反互补、统一稳定的结构属性。
根据前面的探讨,我们认为双螺旋耦合逻辑正好适用于学校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系统,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融合发展应该以双螺旋耦合系统的建构为实现路径,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非遗教育传承正如双螺旋结构中的两个链条,将形成协同递进、互动自反的双螺旋耦合动力,进而带动、形成系统内各要素的良性耦合状态。
3.2 学校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双螺旋耦合系统的建构
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需要有两种重要的作用力,一是来自互补碱基的“氢键”,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另一个是来自DNA分子中的碱基堆积力,碱基的堆积可以使碱基缔合,然后再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7]学校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系统的双螺旋结构之内,学校体育部、学校监管部门、学校体育非遗社团和进入校园的体育非遗传承机构等形成协同合作的行动主体,在系统中的作用就如联结两个链条的“氢键”,而对于前面关系梳理中提到的诸多关系,将以双螺旋耦合动力来协调各个关联关系、纠正各类支离错位,形成相应的关键耦合点,其作用犹如DNA双螺旋结构的“碱基对”,参见图1。
图1 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非遗教育传承融合模式示意图
3.2.1 “氢键”的构建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8]各级学校在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非遗项目引入校园的时候,应该关注、落实相关“教育合力”的建构,组建以分管校领导、体育部(组)、宣传部和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体育非遗教育传承领导小组”,对体育非遗在本校的教育传承统筹规划,整体设计,首先在校内各个行动主体之间构建良好的耦合关系,形成“氢键”。
“体育非遗教育传承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并在分工过程中注意构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使得各部门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同时能够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其中,特别关注在学校监管部门、体育部(组)、体育非遗社团和校外体育非遗传承机构等几个关键部门之间形成动力耦合的协作关系。这里,学校监管部门是指领导小组及其下设机构,它是学校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整个耦合动力圈的中轴,它首先负责选择合适的地方体育非遗项目,使其含有适合本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耦合基因”,其次全程负责体育非遗项目在本校教育传承过程中的分工、协作、监管与评价;体育部(组)是校内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具体执行者,亦为学校体育非遗社团的指导教师,其体育教育的专业科研能力将保证体育非遗校内传承在目标、内容、方法、资源等环节上的耦合属性;体育非遗社团是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进行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传承载体与活动组织,其组织构成上应该预设耦合属性,可以在社团设专人负责与学校监管部门、体育部(组)以及校外体育非遗传承机构的联络,及时向外反馈、向内传达,保证社团与学校环境有良好的耦合关联;校外体育非遗传承机构是体育非遗走入校园的原真来源,所传承的是本土文化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精神与智慧,当其走入校园之后,不仅仅要派驻专门的传承人常驻校园之内,同时在其机构之内还应该有专人负责和在校传承人以及学校各传承相关部门的联络,确保传承机构与学校相关部门之间的耦合关联,方便学校相关部门与传承机构在传承开展、考察调研与创新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也方便学校体育非遗社团走出校园,与传承机构合作在社会上进一步拓展其文化影响。
如此一来,构建了以学校监管部门、体育部(组)、体育非遗社团和校外体育非遗传承机构等几个关键部门为核心的耦合动力圈,形成类似“氢键”的稳定作用,并维持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非遗教育传承两个子系统之内良好的双螺旋耦合动力,参见图1。
3.2.2 “碱基对”的缔合
维持学校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系统双螺旋结构的稳定,除了以行动主体之间的耦合动力圈构建“氢键”之外,前面提到的诸多关系上的耦合亦为关键,因其可确保“碱基缔合”,形成“碱基对”,参见图1。
共有六个重要关系上的耦合构建可视为“碱基对”的重点缔合:
第一是目标耦合。文化性和健身性是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非遗传承的共同发展目标,应以之为学校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系统的耦合目标,这也为学校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系统的融合发展确定了方向。过往对健身性目标的侧重、对文化性目标的忽视事实上折损了体育非遗的“文化基因”,影响了学校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内涵发展,进而影响了整个教育传承的质量。
第二是内容耦合。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其科研队伍,首先选择内容上适合学校传承的体育非遗项目,其次,在尊重体育非遗项目原真性的基础上,剔除危险、封建、迷信的内容,挖掘其精神和文化内涵,并做适合学校推广的相关内容革新,使其既适合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也适合向全社会推广,而且,还要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建设好适合小学、中学、大学有序传承的分学段内容。
第三是组织方式耦合。除了体育教师与传承人“1+1”的教师备置之外,还要将体育非遗单一的传承人组织方式融入课外活动的体系构成之中,结合体育非遗社团的课外体育活动中的技能传承,遵循“课内外一体化”的理念开发相关选修课,从而加强体育非遗的文化传达、内涵提升,使得体育教师与传承人互助合作、课内外相辅相成,传承人组织方式与课内外活动的组织方式耦合相生。
第四是学习方式耦合。将体育非遗原有的口传身授之下的习得方式与校园“课内外一体化”理念下的课外体育活动学习方式相结合,从而满足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情境、协作、交流与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以选修课与文化讲座等实现体育非遗文化与精神内涵的传达,而“情境、协作与交流”是指深入传承地感受原生环境,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习得相关技能,以及举办“传承月”“文化节”来提供协作与交流的文化氛围。
第五是资源耦合。成立学校领导小组领导下的体育非遗文化中心,收集、展示体育非遗相关实物、资料;组织学校相关专业人士与传承机构的传承人积极合作编写传承专用教材,教材内容应该是文化内涵与技能传授并重,应该是学校相关专业人士与传承机构的传承人智慧的共同结晶,是学校科研开发内容与传承项目原真内容的资源耦合;建立校内外共享的体育非遗的网络教育平台,网络教育平台不仅有体育非遗的文化内涵与技能传授的相关内容介绍,还有收录完整的体育非遗的网络教学课堂。
第六是监管评价耦合。体育非遗走入校园之后,其教育传承的监管评价是由之前提到的“体育非遗教育传承领导小组”负责,该领导小组包括了校内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校外传承机构的相关人员,这也决定了在监管与评价过程中所执行的标准应该既有利于校内的传承也有利于校外的推广,既不会往学院派走偏而多了学究气、少了原真味,也不会往怀古风走偏而多了陈腐气、少了勃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