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辅助-控制通气联合BiPAP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2-04-11马天威李宁肖秋生苏懿张兴胜

黑龙江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肺心病几率呼吸衰竭

马天威,李宁,肖秋生,苏懿,张兴胜

1.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佛山市中医院(佛山 528000)

临床上对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多采用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借助呼吸机维持患者机体氧气摄入量,以此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当前临床上通气方式较为多样,辅助-控制通气与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均能够对患者呼吸状态起到调节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辅助-控制通气作为有创操作方式,可使患者出现呼吸肌疲劳、循环波动等情况,对患者预后呼吸系统功能造成影响[1]。BiPAP是以引导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为目的的通气方式,实施过程中能够对患者呼吸状态及胸腔静脉回流起到促进作用,恢复患者呼吸功能的同时,降低呼吸系统对机械通气依赖性,从而使患者呼吸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将辅助-控制通气与BiPAP进行联合,对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前者促进心肺功能,后者改善患者自主呼吸,由此可显著缩短患者通气时长,提高患者疾病康复几率,具有显著应用效果[2]。本文就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辅助-控制通气联合BiPAP治疗的效果开展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86例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开展课题研究,设立常规组和观察组,分组采用随机平均方式,单组患者各43例,常规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46岁至72岁,年龄平均值(57.94±1.06)岁,疾病病程4年至11年,病程平均值(6.16±1.24)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8岁至71岁,年龄平均值(58.12±1.38)岁,疾病病程5年至10年,病程平均值(6.25±1.25)年,资料比对,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辅助-控制通气:通气参数设定:潮气量8mL/kg至11mL/kg,吸呼比1∶2,给氧浓度35%左右,呼吸频率调节15次每分钟至20次每分钟,至患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通气结束。

观察组实施辅助-控制通气联合BiPAP治疗:两组辅助-控制通气参数设定相同,待患者心肺功能有所恢复后,更换至BiPAP通气,参数设定:潮气量7mL/kg至10mL/kg,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撤机。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通气前后,采集组间患者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等血气指标,比较分析组间通气实施效果。

汇总两组通气后,患者出现口咽不适、腹部胀气、口腔组织受损、局部皮肤受损等并发症,计算发生几率,分析组间通气实施安全性。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通气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通气前,观察组和常规组血气指标各项均无明显差异,通气后,观察组指标各项均较常规组患者更为良好,数据比对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2.2 通气后并发症发病几率对比

经统计,观察组行联合通气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数据比对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后并发症发病几率对比 [n(%)]

3 讨论

重症肺心病是指心肺并进入失代偿期,以心肺长期处于代偿消耗、机体出现营养不良情况引发病情进展所导致,在临床上重症肺心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衰竭是重症肺心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受疾病因素影响,患者自主呼吸丧失,由此加剧组织器官缺氧,具有较高致死几率[3]。

辅助-控制通气在临床上属常用通气方式,多应用于呼吸障碍患者临床治疗当中,经有创操作,可使患者因呼吸功能异常所致呼吸不畅、缺氧等症状快速得到缓解,同时引出呼吸道中分泌物,以此保持患者呼吸通畅,促进其呼吸功能恢复。但在临床中,辅助-控制通气的开展期间,气道峰压可出现明显升高,因此易导致呼吸道气压性损伤,对患者预后恢复造成影响[4]。BiPAP通气是当前临床上较为先进的通气方式,通气期间预设压力,依据患者自主呼吸情况调节通气压力值,以此刺激呼吸肌功能,使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自主呼吸[5]。为使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够尽快康复,将辅助-控制通气与BiPAP进行联合,应用于临床诊疗当中,应用辅助-控制通气抑制呼吸衰竭病情,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在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采用BiPAP进行通气治疗,引导肺部功能恢复,优化心脏功能,能够进一步缩短患者通气时长,从而降低机械通气对患者机体状态影响作用,以此促进患者疾病康复[6]。相比单一辅助-控制通气,辅助-控制通气与BiPAP联合通气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在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取联合通气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较常规组患者更为良好,且观察组行通气后,患者口咽不适、腹部胀气、口腔组织受损等并发症发病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由此可见,辅助-控制通气联合BiPAP治疗的开展,对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具有显著通气效果及应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采用辅助-控制通气联合BiPAP对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通气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患者经治疗后自主呼吸能够得到有效恢复,维护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保障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上值得使用推广。

猜你喜欢

肺心病几率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啁啾激光场对电离及解离的影响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应用探讨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