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分析
2022-04-11尹升艳
尹升艳
(莱州市工人文化宫,山东莱州 2614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传统文化体系中,传统民众文化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民俗文化的“民”指广大基层人民群众,“俗”则是习俗、风俗。因此,传统民俗文化也是与普通百姓关系最密切、日常生活中最常态化的存在。正因如此,新时期建设群众文化事业格外需要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通过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加快当代群众文化事业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发展进程。
一、群众文化建设渗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一)丰富形式和内容
中华上下五千年漫长历史造就了异彩纷呈的传统民俗文化体系,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也因各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民俗而产生强大吸引力,成为时下繁荣旅游经济的焦点与热点之一。仅以饮食为例,各种传统节日期间南北方饮食差异就足以证明传统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时下每到端午,甜粽和咸粽之争常常会成为南北端午民俗的趣谈内容。而在新春佳节之际,北方挂灯笼贴窗花吃饺子,南方点鱼灯跳傩舞食汤圆也体现了地区差异产生的民俗文化之不同。
与此同时,各地群众文化艺术场馆、工人文化宫、活动中心等专业机构与组织越来越意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习惯于利用传统节假日组织本地居民、外地游客共同参与围绕民俗民间文化开展的群文活动。可见,群众文化建设渗透传统民俗文化最直接、显著和突出的意义正是以多姿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和繁荣地方群众文化建设的形式与内容。
事实上,传统民俗文化的群众性、世俗性、生活性与常态化本身已经具有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因素与特色,只是参与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基层群众更加具有自发和原始的特点,相对缺乏组织系统性与活动规范性,其参与活动的目的性也较不明确,且往往以娱乐消遣为主而教育引导次之。从这一角度讲,地方群众文化建设与传统民俗文化其实存在相当大比重的交集与穿插。而这些特点也是新时期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之时代背景。
(二)巩固群众基础
除了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外,各地传统民俗文化漫长的发展历史也决定了其具有十分牢固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在某些相对特殊的时间点,例如春节,全国各地都会有形式内容虽异但共性极强的节庆民俗,也就是合家团圆享用美食并共同参与庆祝活动等。而地方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渗透的又一重大意义正是巩固群众基础。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这决定了不同地区群众文化建设存在较为显著的基础差异。通常情况下,经济基础扎实、实力雄厚的省市地区往往也是群众文化建设水平更高、发展速度更快的地区。反之,较不发达或不发达地区则受众基础相对薄弱,群众文化建设迟滞、缓慢、品质低、效果差等问题也更为突出。
因此,群众文化建设渗透传统民俗文化的又一重要意义就是巩固群众基础,基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和悠久提高地方群文建设的吸引力、影响力,从而逐步增加受众数量,进而达到夯实群众文化事业基础的目的。
二、群众文化建设渗透传统民俗文化的可行性
(一)受众面广、基数大
应当说,每个中国人其实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或至少会受到影响,各地多种多样且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早已融入了国人日常生活。更有一些传统民俗文化超越了地区限制,扩展到了全国范围乃至全世界,比如农历新年,越来越多域外国家开始将中国农历新年作为法定节假日在国家层面予以认定。
受众面广、基数大不仅是传统民俗文化的典型特征,也使现代群众文化建设中对它的渗透成了可能。正是由于绝大多数国人早已熟识传统民俗,地方群众文化建设中的渗透才能更少阻碍、更加顺畅、更为便捷。而在实践过程中,不少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其实已经存在相当比重的传统民俗成分。特别是在那些拥有知名“非遗”项目的地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常常会紧紧围绕“非遗”项目展开,或借“非遗”项目不断拓展群文活动的外延与内涵。这些都是地区群众基础牢固基础之上群文建设与民俗文化相互渗透的缩影,也是新时期地区群众文化建设渗透传统民俗可操作、可实行的佐证。
(二)认同度高、接受度好
不仅是群众基础牢固,各地传统民俗文化得到基层群众高度认可与接受也是促使群文建设渗透民俗文化的根本原因。地区性传统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除了客观层面经历了漫长时间检验与实践打磨外,在主观思想上的归属感、融入感也是传统民俗文化深得民心的根本原因。而极高的认同度与良好的接受度则是让群众文化渗透传统民俗文化的又一可行性因素。绝大多数地方群众在面对熟识的形式、熟悉的内容时常常更快适应,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其中。
与此同时,高度认同和良好接受还能产生迅速扩大传播面、拓展影响范围的积极作用。即,某地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中突出了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其在本地群众口口相传或者利用传播工具过程中往往能迅速产生涟漪效应,将影响力扩散到周边及更远地区的更多人群。这不仅是此地群众文化扩大建设效果的有益渠道,也能进一步反哺基层群文活动与地方传统民俗相互交融、持续发展。从这一角度讲,群众文化建设渗透传统民俗文化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很有必要。
三、群众文化建设渗透传统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一)群文建设传统模式刻板单调缺乏吸引力
现代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出现始于新中国成立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投入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改革开放前的群众文化建设其实相对原始、简陋,且较少系统性与规范性。即使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各地群众文化建设也存在刻板单调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地方群文事业所受重视程度较为有限,常常只能在极其有限的资金支持下以极低水准勉强维持。这种情况往往导致群文建设长年一成不变、原地踏步,从而对年轻受众的吸引力每况愈下,格外需要包括传统民俗在内的其他元素加以补充和丰富。
(二)局部性、片面化问题制约群文建设扩大影响力
多年来,地方群众文化活动大多依赖文化馆、工人文化宫、艺术中心等专业机构主导、牵头,造成群众文化建设局部性、片面化问题长期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群文建设扩大影响力。尤其较偏远落后地区的群文建设受限程度更加严重,以至于出现碎片化存在的不利倾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仅有硬件设施设备的匮乏,也包括工作思想上故步自封,没有意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与作用。这也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渗透的必要性所在。
四、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途径
(一)立足本地,在现有群文设施中新增、改扩建民俗文化展示点
对多数地区而言,传统民俗文化长期处于自发、自主、相对随意的传播与生存状态,与各地群众文化建设事务间的关联不甚紧密。这种相对疏离的状态不仅造成地方群众文化建设事务难以与传统民俗文化实现融合式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力量、割裂其影响范围。显然,事不关己无益于群众文化建设与传统民俗文化发展双方。唯有二者形成合力相互渗透、彼此互促互进才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因此,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当以有步骤、分阶段地强化硬件设施起步。即,立足本地,在现有群文设施中新增、改扩建民俗文化展示点。
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在地方群众文化艺术馆、工人文化宫、服务中心、广场、公园等机构、设施中开辟出一块专门场地、场所,专用于宣传、演示、展示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其实已经具备一定实践基础。例如每逢传统节日或长假期间,各地均有数量不等的地标性建筑周边或中心位置开设有民俗民间文化展览或游乐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用于节日庆典的助兴环节不仅可以发挥宣传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作用,也具有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辅助功能。不过,由于时间过于短暂且娱乐性质过于突出,参与其中的群众或游客很难意识或领悟到其中的教育性和引导意义。因此这些临时性措施对群文工作的支持力度较有限。
而相对固定、长期和常态化的场所则能逐渐产生带动和辐射效应。随着越来越多周边群众及外地游人的参观访问,本地群文设施中的传统民俗文化展示将成为突出地方特色文化的代表符号。一方面,来访者能够获得文化休闲等娱乐享受。另一方面,群文设施中系统性的宣传讲解能够产生更为鲜明的教育引导作用,有助于来访者在思想性、精神性等方面得到促进与升华。这既是让地方群众文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传统和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有益探索,还是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渠道。
(二)依托“非遗”保护,扩大民俗文化知名度、传播范围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渐成热点,全国各地都有越来越多传统民俗民间文化项目争相申遗。这固然是受到发展地方文化旅游事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目的驱动,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扩大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的推动力量。因此,地方群众文化建设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不妨依托“非遗”保护,扩大民俗文化知名度、传播范围。
比如,尝试将地方成功申请的“非遗”项目作为加快本地群众文化建设的引导品牌,利用品牌吸引力、影响力快速聚集基层群众加入群众性文化活动。一方面,该地区群众文化服务机构可以利用本地“非遗”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活动,让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参与“非遗”学习,领略“非遗”项目的文化性、趣味性、娱乐性。另一方面,地方群众文化机构可以深入挖掘本地“非遗”项目背后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将之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与基地。这对突出地方群众文化事务的教育功能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提高传统民俗文化的严肃性与深刻性。
又如,整合本地多个成功申遗的“非遗”项目,立足该“非遗”系统重塑地方群众文化工作格局,使之成为当地“非遗”项目的集大成者与传播中心。即,以本地“非遗”项目为核心,地方群众文化事业重新布局、架构,成为融入“非遗”基因的全新机制和模式。这种重构模式有助于地方群众文化建设大幅提高个性特色,以高度的排他性和唯一性突出存在感。这不仅有助于地方群众文化事务迅速扩大影响力和影响范围,而且有利于该地群众文化建设成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中心与传承中心,于二者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结合“双减”,推动民俗文化进校园,夯实群文事业基础
随着现代文明、流行文化快速传播,各地传统民俗文化都有不同程度虚化、弱化、边缘化的倾向。许多地方之所以不断加快“非遗”申请,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为了挽救濒临失传的优秀传统民俗民间文化。而导致传统民俗文化失传的既有其不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客观因素,也缘于越来越多新生代受众缺乏对传统文化理解与感知的主观原因。正是由于不少年轻人热衷乃至沉湎于流行文化的浅显直白,许多地方优秀传统民俗民间文化才会由于受众流失、分散而日渐式微直至濒危。因此,从娃娃抓起,结合“双减”,推动民俗文化进校园,夯实群文事业基础已成燃眉之急。
比如,地方群众文化艺术馆、工人文化宫或活动中心应当主动与当地中小学校联系,共同参与学校+群众文化活动的“双减”创新活动。群众文化艺术馆或活动中心负责提供传统民俗文化项目供学校选择,同时定期派出工作人员进校宣传展示,或者与学校教师队伍合作开展辅助教学。有条件或有需要的情况下,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群众文化馆、工人文化宫或活动中心参观学习,或者在场馆或中心中开辟较为固定的中小学生“双减”服务中心等。
又如,为支持本地中小学校“双减”工作,地方政府主管单位如教育局、文化局等与学校、街道或社区共同出资购买群文服务。由群文艺术馆或活动中心负责承揽服务项目,提供活动时间与场地,并联系安排当地包括“非遗”传承人在内的专业人士担任教师或导师。而中小学生可凭学生证或有效证件就近前往多个场馆或活动中心参加活动,以此作为社会层面助力“双减”活动的主要形式等。
传统民俗文化进校园一方面有助于丰富中小学校“双减”活动形式与内容,吸引广大中小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另一方面,让中小学生尽早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对各种濒危民俗文化最好的传承与拯救。同时,随着下一代逐渐了解和喜爱传统民俗文化项目与内容,这些未来的接班人也能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继承与弘扬的积极作用。一旦在广大中小学生群体中培养起热爱传统民俗文化的积极分子,其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也有更大的可能成为地区群众文化事业的中坚力量。由此,地方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便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且有助于地方群众文化建设与传统民俗文化的共同进步。
结语
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既是一项相当专业的技术工作,也是具有高度政治性、人文性的思想工作。一方面,传统民俗文化受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发展等众多客观因素影响,存在极其鲜明的地方特色或区域差异。因此在渗透传统民俗文化过程中要选择最适应当地特色和需求的形式、类别与内容。这需要群文工作机构与人员掌握包括绘画、音乐、建筑、文学、历史等在内诸多专业知识及技术手段,才能在渗透传统民俗文化过程中恰如其分、因地制宜又卓有成效。另一方面,许多传统民俗文化还承担、承载了教育、宗教、政治等更多职能或功能,因而具有极为丰富、厚重的思想性、精神性,需要立足更高层次的哲学思辨角度才能与群文工作实现和谐融入。因此,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既要具有科学思想、发展眼光,又要能够站在前瞻时代的广阔视角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探索一条立足地区特色、突出个性化与针对性的创新之路。这既是群众文化建设中充分渗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形势下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群众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