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多民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2022-04-09张建喜
摘要:在城市多民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文章在调研青海省西宁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个案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其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并据此形成城市多民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关键词:多民族社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
作者简介:张建喜,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青海西宁81000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3-0064-0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主线,它对于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城市多民族社区,要把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社区各族居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从而创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学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个案研究上“以某个地区、社会组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区等的研究案例较少或者是空白”[1],因而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借助多民族聚居这一区位优势,青海省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学界研究提供了样本。本文就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践进行实地调研,并基于调研成果提出在多民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
一、调研对象社区选取缘由及其概况
调研对象选取青海省西宁市的香格里拉社区,主要有以下缘由。第一,社区面积较大,居民人口较多,且是多民族社区。社区位于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西北部,辖区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10户9258人,流动人口461人,有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土族等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共计531户1508人。第二,社区建有党组织。中共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香格里拉社区委员会目前共有党委成员4人,其中党委书记1人,副书记1人,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各1人,全部为女性,平均年龄39岁。社区内在册中共党员154名。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分别为第一党支部(学习型党支部)、第二党支部(志愿服务型党支部)、第三党支部(民族团结型党支部)、第四党支部(文体娱乐型党支部)。其中第一党支部书记为藏族人,第三党支部书记为朝鲜族人。近十年来,社区党委先后被授予省级“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廉政文化示范点”“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区级“基层党风廉政先进基层党组织”、南川西路街道“抗击新冠疫情优秀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第三,社区是先进典型社区。其先后被国家商务部评为“商业示范社区”,被青海省委评为省级“绿色社区”,被西宁市政府评为市级“健康社区”,被西宁市总工会评为“社区工会联合会‘会、站、家’示范点”,被城中区委授予区级“社区建设先进集体”“平安社区”“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其中,社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2年被評为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16年被评为西宁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示范单位”;2021年被授予西宁市首批“石榴籽家园”的荣誉称号;2022年被评为西宁市城中区“民族团结示范社区”。2019年,社区党委书记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称号。
二、西宁市多民族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践经验
通过实地察看社区,以及与社区工作人员和各族居民访谈、座谈等可以发现,香格里拉社区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凝结了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一)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与国家间的重要沟通桥梁,他们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香格里拉社区,社区党组织一是把促进辖区困难居民就业作为重点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等各种方式积极组织居民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利用各大招聘平台为困难居民筛选合适岗位,并向用人单位推荐。同时,主动加强与其他街道社区的联系并实现资源共享,积极解决困难居民的就业问题,使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二是组织在职党员、热心人士利用节日节点向社区困难居民送去生活慰问品和慰问金,在社区贫困、孤残、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人群中开展“微心愿”征集活动,组织动员党员和干部按照“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方式积极认领并落实征集到的“微心愿”,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三是经常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和法治宣传教育等活动。如第三党支部(民族团结型党支部)书记利用自己掌握朝鲜族、蒙古族、撒拉族、藏族、土族五种语言的便利开展常态化宣讲活动,或讲解各民族来源与相互融合的历程,或讨论节日习俗及其蕴含的文化传统,或宣讲有关法律法规,以提高社区居民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掌握抵制、反对破坏民族团结进步的法律武器,增强辖区居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亲和力。
(二)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2]香格里拉社区在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氛围方面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是在社区主要位置放置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的宣传展板。这些颜色鲜艳、排版整齐、内容丰富的展板上既有介绍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知识,也有国家关于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法律政策、指示标语,还有各民族共同生活生产场景、共同反抗压迫抵御外辱、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等方面的人物事迹。展板上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使社区内各族居民了解了不同民族独特的风俗文化,学习了国家的民族政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度和力量,从而促进各族居民和睦相处,为更好建设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通过设立表征民族团结进步的标牌和雕塑营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氛围。在香格里拉社区,引人注目的大红石榴造型寓意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还有民族团结宝鼎、7组大型民族风情雕塑等象征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它们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而且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表现,充分体现了社区的民族团结工作主题,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浓厚共同体意识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社区各族居民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通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建设社区文化。香格里拉社区成立了秧歌队、古筝队、模特队等文艺队,每年组织文艺汇演,各族群众演员都会一起排练和表演。精彩的节目不仅丰富了辖区内居民的文化生活,而且使大家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彼此了解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在给社区增添靓丽风景线的同时,也有助于拉近各族居民间的距离,使大家相互了解、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
(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2]。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兴盛和传承创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香格里拉社区通过道德讲堂、书法培训、家长学校、市民学校等多种方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书法这一文化艺术瑰宝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既能反映个人意志和情感,又可体现民族精神和修为。在书法培训练习室练习书法,既可以帮助社区居民修身养性、锻炼意志品格、陶冶高尚情操,亦能更好地增进大家对中国书法的深入了解,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又如,社区有很多互帮互助的动人事迹,通过以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讲自己的事这种方式,达到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的目的,从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社区居民素养。这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典型,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全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至关重要。
(四)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中国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爱党与爱国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香格里拉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对辖区内各族居民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一是通过开展“微党课”促进党员干部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推动党建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二是通过书籍中的爱国故事开展教育活动。社区第一党支部(学习型党支部)书记以自己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收藏至今的千余本小人书中的英雄烈士事迹作为讲解内容,分享给社区的少年儿童,有助于增强少年儿童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三是把社区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各族群众进行义务讲解,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香格里拉社区建有民族博物馆,70平方米左右的展馆既展示着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风俗,也有不同年代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牺牲或作出重大贡献的各民族优秀儿女使用过的遗物,还陈列着社区居民捐赠或社区工作人员收集到的不同年代的勋章、奖章、纪念章等。社区博物馆里丰富的实物遗物等文化藏品资源,展示着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述说着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互助的故事。
(五)构建温馨和谐有序的生活服务设施体系
为推进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践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社区工作努力方向的誓言,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香格里拉社区花大力气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温馨和谐有序的服务设施体系。比如,在“社区学堂”,辖区内的中小学生可以接受志愿者对其家庭作业和其他学习的辅导;在“社区闲置物品捐助站”,社区居民可以随时将闲置物品进行捐赠,既避免了这些闲置物品随意乱放造成环境污染,也实现了资源再利用。面积为75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设有中医馆、中医理疗馆、健康小屋、幸福空间、理发室、文娱室、老年人能力评估室、餐厅等,可为社区老年居民提供专业的健康服务、丰富的娱乐设施和温馨和谐的交流空间。不仅如此,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还以“智慧有服务、贴心润香格”的核心服务理念打造便民服务区,设有“亲子厨房”“绿色网园”“义工之家”“法律服务室”“电子阅览室”等较为齐全完善的服务社区居民的功能室,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舒适的服务场所。
(六)组建较为全面的志愿服务力量
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一是有助于发动民力、汇集民智,引导居民积极投身社区建设;二是有助于倡导新风、普及文明,引导公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有助于化解矛盾、减少冲突、规避风险,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为此,香格里拉社区建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对社区近两百名志愿者实行登记注册制度,建立了职责不同的志愿者分队。比如,宣传党的政策的“红色政策宣传服务队”,法律、科普宣传的“法律服务志愿者服务队”,保护环境的“绿色环保服务队”,医疗卫生方面的“白色卫生服务队”,维护社区治安的“巡防队”等。同时,社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设志愿者低龄时“存”时间、高龄时“换”服务的“时间银行”储户这一志愿式互助养老服务模式。社区向志愿者颁发“时间银行”储蓄卡,服务时间由工作人员存入社区“时间银行”个人账户内,用于将来换取服务。参加志愿服务的既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他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开拓工作领域,引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向着持久、规范、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三、城市多民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一)政治路径:始终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華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引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创新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在脱贫攻坚战的强力推动下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特别是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这其中原因就在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定心丸作用。如今,从雪域高原到塞外草原,从天山南北到西南边陲,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族人民心向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城市多民族社区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在辖区居民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比如,以宣讲、趣味知识竞赛、“党建+”等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以普通居民能够听得懂、入得心、用得着的方式,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底蕴、实践、机制等知识内容宣讲到基层,从而在辖区范围内营造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浓厚氛围。这些举措有助于社区各族居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全面贯彻和维护党的领导,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选择——治国理政理念、制度、道路等”[3]的政治认同。
(二)文化路径:加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宣传教育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更是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根基,也是民族和国家自信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精神命脉和坚实根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中孕育的新的思想文化,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升华。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这一战略任务,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和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既凝聚着民族文明进步和国家发展壮大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也承载着民族和国家魂有定所、行有依归的精神追求,而且提供了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更强调文化特质上的同一性,与之相对的则是异质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2]。这“四个共同”从历史记忆和文化融合认同维度客观、精准地论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形成的历史文化根基。因此,城市多民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充分利用好各类载体、平台、设施等大力宣传教育中华文化深入各族居民心中。一是把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使之成为各民族共同的价值遵循和行为先导;二是把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把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社区工作全过程,塑造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感纽带,从而在各族居民心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社会路径:创新方式方法,不断促进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
各民族由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价值理念、认知能力和视野等。但是,从大的全国范围来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并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使得各族人民在社会生活中联系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加深;从小的单位范围来说,在多民族社区,各族居民共同学习和生活在一个环境下,相互之间的联系交往更加频繁。在这种背景下,应该搭建更加广阔、多样、具体的平台,积极促进各族居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城市多民族社区可以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比如,借鉴调研社区的做法,通过举办各族居民参加的文体活动、构建完善的服务各族群众生活休闲的设施、共同参与志愿服务等多种合作式、参与式渠道,增进辖区内各族居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提升居民的体验感、激发居民的情感、培养居民正确的态度与行为,从而为夯实更深层次的交往交流交融格局奠定深厚坚实的社会基础。
四、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特殊的社会治理基本单元,城市多民族社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理应将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基础性工作抓好抓实。要立足于多民族聚居这一现实,总结多民族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进经验,而后将其提炼为一般理论并用以指导城市多民族社区的日常管理服务活动,探索城市多民族社区铸牢中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吉昌,徐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21,42(1).
[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3]董慧,王晓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现实挑战及铸牢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4).
[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1).
责任编辑: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