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IFR/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

2022-04-08郭俊鑫吴正环杜开辉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22年2期
关键词:硅酸盐热稳定性层状

郭俊鑫,吴正环,黎 振,杜开辉

(1.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天津 300222;2. 汽车模具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天津 300222;3.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0;4. 国家模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 东莞 523841)

聚丙烯(PP)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具有优良的热性能和加工性能,是目前应用广泛的通用塑料之一[1]。PP属于易燃物,燃烧时容易产生熔滴和流延起火[2-3],燃烧后残炭率低,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添加膨胀阻燃剂(IFR)可改善PP的阻燃性能,拓宽其使用范围。阻燃剂的添加量通常较大,会造成复合材料的性能下降。因此,IFR的阻燃效率决定材料的性能,可添加协效阻燃剂来提高阻燃效率。层状硅酸盐是层状硅酸盐类矿物质的聚合体,其结构多为二维平面层状结构,层间含有的Ca2+,Na+等能与溶液中的有机/无机阳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即引入新的阳离子进而对原硅酸盐进行改性[4]。改性后的层状硅酸盐与聚合物复配,可发挥其纳米效应,提升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5]。本工作以PP为基体,微波有机改性的层状硅酸盐为协效阻燃剂,制备了PP/IFR/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研究其热稳定性、结晶和阻燃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等规PP,台塑工业(宁波)有限公司。硅烷偶联剂A-172,广州市中杰化工有限公司。三聚氰胺(MEL),广州泰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季戊四醇(PER),广东翁江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高聚磷酸铵(APP),武汉利瑞化工有限公司。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C),郑州润稼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磺酸钠(SDBS),合肥巴斯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层状硅酸盐,粒径均为45 μm:水滑石(HT),靖江市广胜橡塑材料厂;高岭土(KLN),黏土(CAY),广州亿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蛭石(VMT),石家庄光宁矿产品有限公司。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FCMCR-3C/W型微波反应器,科瑞仪器有限公司; BP-8177-B型双螺杆挤出机,BP-8170-D型平板硫化机:东莞宝品精密仪器有限公司;Q50型热失重分析仪,Q200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美国TA仪器公司;SIGMA 3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德国蔡司公司;INCA X-MAX20型X射线能谱仪,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owaq/S150 RTL-1型离子溅射仪,中山凯旋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60×250×550型氧指数测定仪,东莞市昆仑检测仪器有限公司;CZF-5型垂直燃烧测定仪,南京江宁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3 试样制备

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制备:首先,称取HT,KLN,CAY,VMT各40 g,分别置于200 mL的去离子水中,以1 200 r/min搅拌20 min,静置24 h。然后,将32 g OTAC和50 mL去离子水分别加入KLN,CAY,VMT悬浊液中,将32 g SDBS和50 mL去离子水加入HT悬浊液中,以1 200 r/min继续搅拌5 min。最后,将搅拌后的悬浊液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先以800 W的功率加热升至80 ℃,恒温5 min,自然冷却至50℃,再以240 W的功率升至70 ℃,恒温2 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于-40 ℃冷冻24 h,然后将其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48 h,得到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取出备用。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分别记作KLN1,CAY1,VMT1,HT1。

PP/IFR/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由APP,PER,MEL按比例混合制备IFR。首先,将0.125 g的A-172溶解于适量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中,喷洒于IFR和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表面。然后,按表1配方称取PP、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IFR充分混合,采用熔融共混法,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机1~6区温度分别为170,190,210,210,220,220 ℃,螺杆转速为150 r/min。最后,将挤出的母粒烘干后使用平板硫化机制备成燃烧样条,平板硫化机上下模温度180 ℃,先手动模式操作10 min,最大压力5 MPa,自动模式预压2 s,压力20 MPa,保压18 min。保压结束后,得到PP/IFR/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

表1 原料配方Tab.1 Composition of raw materials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热重(TG)分析:氮气保护下,以10 ℃/min从室温升至600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氮气保护下,从室温升至200 ℃,恒温3 min,然后降至30 ℃,恒温3 min,再升至200 ℃。升降温速率均为10 ℃/min。极限氧指数(LOI)按GB/T 2406.2—2009测试,试样尺寸130.0 mm×6.5 mm×1.6 mm。垂直燃烧UL-94测试:试样尺寸125 mm×13 mm×3 m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能谱(EDS)测试:测试粉体时,将导电胶置于固定圆盘上,将适量粉体散落在导电胶上,喷金处理。测试复合材料断面时,将复合材料用液氮脆断,喷金处理。采用SE2模式,操作电压为1~20 kV,通过EDS测试元素分布。

2 结果与讨论

2.1 SEM观察

从图1可以看出:HT经过有机改性后,一部分呈现出紧密团聚的正方体结构,另一部分则在表面出现较为松散的结构,有层状感,说明有机改性对HT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明显。VMT,CAY,KLN经过有机改性后,都出现较为明显的层状结构,片层的褶皱感较强,层与层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降低。这是由于在微波剥离工艺的处理下,使其有机官能团充分地插入硅酸盐层间,撑大了其层间距,再利用低温条件下水分子表面作用力变弱的原理,通过真空冷冻的方式防止层间距被破坏[6]。从图1还可以看出:复合材料的断面都比较粗糙,出现较多颗粒脱落后留下的凹坑,而且都伴有明显的大颗粒团聚物。这主要是由于IFR易团聚而且与PP的相容性较差导致的,而插层型的硅酸盐可以较好地分散在基体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界面的相容性。

图1 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及其复合材料的SEM照片Fig.1 SEM images of organic modified layered silicate and its composites

2.2 EDS分析

通过对比层状硅酸盐和有机改性剂之间的元素区别[6],可知在使用OTAC改性时,N元素可作为其特有元素,而使用SDBS改性时,S元素可作为其特有元素。随着离子交换的进行,制备的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中应含有这些特有元素,说明有机改性插层成功。从图2看出:在各自所选的分析区域中,有机改性剂的特有元素被检测出来且分布良好,说明有机改性成功,层与层之间的阳离子被交换出来,形成了插层型复合物,层间距被撑大。

图2 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及其复合材料的EDS图谱Fig.2 EDS of organic modified layered silicate and its composites

在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中,通过对比层状硅酸盐与IFR之间的元素区别[6]可知,在使用OTAC改性时,Si元素可作为其特有元素,而使用SDBS改性时,Al元素可作为其特有元素。从图2还可以看出: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在复合材料中分散性较好,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2.3 热稳定性

从图3和表2看出:与试样T0相比,试样T1~试样T5的初始分解温度(t5%)均降低,但随着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加入,降低的程度得到一定缓解,这是因为IFR中的APP在300 ℃以上就开始分解成磷酸和氨,磷酸会与多元醇发生酯化反应进而脱水成炭,与此同时,气源产生惰性可挥发气体稀释可燃气体[7],发挥IFR的作用。而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耐热性普遍较好,所以加入后会对复合材料的t5%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与试样T1相比,试样T2仅在t5%上提高了18.87%,其余表现均不如试样T1,说明HT1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升作用不大,这是由于经过有机改性的HT效果并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热稳定性上的表现。而试样T3~试样T5的热稳定性更优异,较试样T1而言,虽然在最大热降解速率(Vmax)对应的温度(tmax)都略有下降,但在其他方面表现良好。与试样T1相比,试样T3的Vmax表现优异,降低56.5%,同时残炭率也提高了4.7%(w),试样T4的t5%提高了17.0%,而试样T5在t5%,Vmax,残炭率方面均有提升。综上可知,VMT1,CAY1,KLN1可以提升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这可能是经有机改性后其层状结构明显,发挥了纳米效应,有利于其在PP/IFR中分散均匀,更加有效发挥催化成炭作用[6]。

图3 试样的TG与微分失重曲线Fig.3 TG and differential weight loss curves of samples

表2 试样的热稳定性数据Tab.2 Thermal stability data of samples

2.4 DSC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试样T0~试样T5的结晶度(Xc)分别为33.6%,27.2%,39.2%,45.9%,48.3%,46.9%。与试样T0相比,随着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加入,试样T2~试样T5的Xc分别提高了5.6%,12.3%,14.7%,13.3%,这是由于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可以作为成核剂,提供成核位点,促进PP链段缠结、结晶[8]。而试样T1的Xc较试样T0低,这是由于当缺少作为成核剂的层状硅酸盐时,IFR在基体中分散性下降,更易团聚,阻碍分子链的运动,影响其有序排列,从而降低材料的Xc[9]。

表3 试样的DSC数据Tab.3 DSC data of samples

从表3和图4可以看出:试样T1和试样T2的结晶温度提高,试样T3~试样T5的结晶温度有所下降。与试样T0相比,随着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加入,试样T2~试样T5的结晶峰宽度变窄,结晶焓降低,说明结晶速率快,这可能是层状硅酸盐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黏度,从而提高Xc[10]。PP体系具有多种晶型,即α晶型、β晶型以及γ晶型,分别对应的熔融温度约为160,150,140 ℃[11]。PP及其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都在160 ℃以上,说明该体系仅生长了α晶型,并未出现其他晶型。而且随着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加入,曲线右移,熔融温度提高,这是由于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作为PP的成核剂,提升了PP的结晶能力,从而形成了分子链排列更加规整的晶体,需要更高的温度来破坏,因而引起PP晶体的熔融温度升高[12]。

图4 试样的DSC曲线Fig.4 DSC curves of samples

2.5 阻燃性能分析

从表4看出:试样T0~试样T5的LOI维持在27%左右,说明随着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加入,复合材料在减少IFR用量的情况下,能保持良好的阻燃效果。UL-94等级除了试样T2较试样T1下降之外,其他体系与试样T1保持一致。说明有机改性后的HT效果不太理想,不能发挥出良好的协效作用。

表4 试样的阻燃性能数据Tab.4 Flame retardant properties of samples

3 结论

a)采用微波法制备了4种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用硅烷偶联剂A-172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分别与PP,IFR熔融共混制备了PP/IFR/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

b)对于4种PP/IFR/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VMT1,CAY1,KLN1的插层效果较好,且在基体中分散良好,改善了界面相容性。

b)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的加入会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结晶性能,加入VMT1时,Vmax下降最多,较纯PP下降了56.5%;加入CAY1时,Xc最大,较纯PP提升了14.7%。

c)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作为协效阻燃剂可以帮助复合材料在减少IFR用量的情况下,同样达到较好的阻燃效果,起到了高效阻燃的作用。

猜你喜欢

硅酸盐热稳定性层状
芝麻种子中内源性蛋白酶的热稳定性及其运用
对某些无机物热力学稳定性的教学研究*
旺苍地区灯影组层状硅质岩类孔洞充填特征
污泥预处理及其在硅酸盐制品中的运用
热烈庆祝江苏省硅酸盐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徐州召开
山东宣贯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制性国家标准
火星上的漩涡层状砂岩
纳米材料改性硅酸盐水泥研究进展
新型铋系超导体有望加速层状功能材料开发
轧制复合制备TA1/AZ31B/TA1层状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