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较少民族的母语保护与传承
——景迈山芒景上寨布朗族母语传承个案调查
2022-04-08陈娥
陈 娥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的母语活力,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的母语活力受到了较大冲击。“最后的世外桃源”景迈山居住着自称a11va的布朗族,其母语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但没有衰退,反而更富朝气和生机。为了探究景迈布朗族母语得以坚强传承的原因,课题组于2020年1月19日前往普洱市澜沧县景迈山调查。
一、景迈山芒景上寨的社会文化情况
景迈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乡,西邻西双版纳,东接缅甸。景迈山距离澜沧县70多公里,每天有2趟班车从澜沧开往景迈。我们乘坐的班车驶出澜沧客运站后,在平坦的214国道上行驶约2个多小时来到景迈山脚下,水泥路变成了弹石路,班车继续沿弹石路蜿蜒而上。景迈山郁郁葱葱的古树遮天蔽日,层峦叠嶂的群山若隐若现。班车又行驶了1个多小到达了我们下榻的宾馆——芒景帮佳客栈。帮佳客栈依山而建,窗外是连绵秀丽的青山。映入眼帘的秀丽风光正如景迈山的布朗族周老师所描述的:景迈芒景景中景景景相连,茶祖古茶茶上茶茶茶互映,横批——景山景。据记载,景迈山古茶林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历史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被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
景迈山有景迈和芒景两个村委会,我们此次调查的是芒景村委会的芒景上寨。芒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茶叶和旅游业。全村有茶园30573亩,茶叶总产量846410公斤,每个家庭年均收入在7万元以上。其中,古茶园面积12000亩,古茶树478576株,年产量742000公斤。近10年,随着对外宣传力度的加深,景迈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传统民俗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外地游客的到来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现如今,芒景村民正逐步迈向小康生活。
二、芒景上寨布朗族全民保存母语
芒景上寨一共有631人。其中,布朗族608人,傣族、汉族、拉祜族23人。为了解芒景上寨布朗族的母语使用情况,课题组随机对134位村民的母语熟练程度,以及8位村民的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
(一)全民熟练掌握母语
所调查的对象中,布朗族100%熟练使用布朗语。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景迈布朗族母语活态表
为了解母语的代际差异,我们将母语使用者的年龄分为6-19岁、20-39岁、40-59岁、60岁以上四个年龄段。测试结果表1显示,所调查的134人都熟练掌握了布朗语,占100%,该数据说明芒景上寨布朗族的母语保存完好。我们在实地调查中看到,芒景村民日常生活中与本族人交流都使用布朗语。他们无论是在家庭内部,还是与其他村民聊天、来往,抑或是在过节、婚丧嫁娶、宗教仪式等场合都说布朗语。儿童学语之初,父母教给孩子的第一语言也是布朗语。芒景村有自己的村小学童蕾小学,村里孩子1-4年级基本上都在童蕾小学就读,孩子们课余也用布朗语交流。景迈布朗族从小就在布朗语为主要交流语言的环境中成长,这对景迈布朗语的保留和传承至关重要。
(二)不同年龄段母语词汇量存在一定的代际差异
为了深入了解母语词汇水平,我们又从不同年龄段的布朗族中抽选8人进行布朗语400词测试,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芒景上寨布朗语四百词测试统计表
400词测试结果显示,8人中有7人的成绩为优秀,1人为良好。这一测试成绩说明芒景上寨布朗族的母语能力强,母语生命力旺盛,没有明显的代际差异。从微观视角来看,中老年段没有D级词(表示经提醒之后仍不知道的),青年段也仅个别词是D级,这说明青、中、老三个年龄段的词汇量水平很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也非常强。少年段的词汇量稍差一些,出现了一些不太会或不会的D级词语。这些没掌握的词语有的是已经淘汰了的事物,如斗笠;有的已经改用汉语称呼,比如胆、船、荞麦、胃等;有的是不常见的动植物,比如啄木鸟、猫头鹰、谷穗等词。D级词语的出现也是年轻一辈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反映。
三、芒景上寨布朗族母语高活力的原因分析
芒景布朗语能够保持如此高的活力,除了高度聚居的地理格局、世世代代固守本地、高频的族内婚等历史因素外,还与政府特殊的扶持政策、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志之士的宣传带领等因素有关。
(一)芒景上寨布朗族保持母语高活力的历史原因
1.高度聚居的地理格局是布朗语传承的自然条件。景迈山海拔1500米,有景迈和芒景2个村委会。芒景村有芒景上寨、下寨、芒洪、翁基、翁哇、那耐7个自然村。除那耐外,其余6个都是布朗族聚居寨。景迈山距离澜沧县70多公里,距离惠民乡20多公里。1984年之前,景迈山归属于糯福乡管辖,从景迈到糯福走路需要2天。1984年撤区建乡,景迈归惠民乡管辖,走路需要3-4小时。2006年政府出资修建了从山脚到景迈的弹石路。高度聚居、世世代代固守本地的分布格局为芒景布朗语的传承提供了天然屏障。
2.高频的族内婚是母语传承的关键因素。芒景村一共有2个村委会,总人口2852人。其中,布朗族2639人,拉祜族7人,汉族15人,傣族1人。除布朗族外,其他民族均为嫁入或上门到芒景的。芒景村以族内婚姻为主,少量的族际婚姻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族内婚姻家庭中,布朗语是家庭首选的交际用语。族际婚姻家庭中,即使夫妻有一方不会布朗语,爷爷奶奶也会在孩子呱呱坠地后教他们说布朗语。所以,景迈布朗族无论是族际婚姻还是族内婚姻家庭的孩子都会布朗语。调查中我们遇到了嫁到景迈的汉族小答,她虽然不会说布朗语,但会听。她的两个孩子既会布朗语,也会汉语。孩子们跟父亲和爷爷奶奶交流用布朗语,跟她交流有时用汉语,有时也用布朗语。
语言态度调查中,芒景村民表示布朗语是布朗族的根本,不会讲布朗语是忘本。高频的族内婚以及对布朗语的高度认同是芒景布朗语得以传承的关键因素。
3.生源以布朗族为主的芒景村小学(童蕾希望小学)为母语的传承提供了外部环境。芒景村委会的芒景村完小1949年建校,芒景村的适龄孩子从那时起基本上都在芒景村小学上学。芒景小学于2010年3月更名为芒景村童蕾希望小学。今年,童蕾希望小学有学生109名,其中布朗族104人。芒景村完小(童蕾希望小学)一直都是以布朗族学生为主,因此,孩子们课后都用布朗语交流。芒景村的孩子在学语的关键期一直在母语环境中成长,这为母语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现代化进程中芒景上寨布朗语继续保持高活力的原因
1.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21世纪初期,景迈布朗族的民族传统活动基本上只有老人参加。芒景村的布朗族王子苏国文老师意识到民族传统面临失传的危险,于是在2006年向政府提交了“茶叶与民族文化结合发展”的报告。该报告得到了政府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从2006年起,政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保护古树茶和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的工作。
(1)提供资金。2007年,澜沧县政府把景迈山的糯岗寨(傣族寨子)和翁基寨(布朗族寨子)作为古寨进行打造,要求这两个寨子保持房屋原有的外貌不变,只进行室内的修缮。为此,澜沧县政府给每户村民提供12万元的修缮费。此外,政府还出资建成了布朗族民族博物馆“哎帕冷馆(收藏展示布朗族原始的生产工具、服饰、民族文字以及民族英雄哎帕冷的画像)、修建了从山脚到景迈山各个寨子的弹石路以及从各个寨子去哎帕冷山的条石路等。
(2)复兴民族文化。政府在打造景迈山旅游景点时,对内组织村民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对外大力宣传。布朗族信仰小乘佛教,他们在开门节、关门节、上新房、结婚、丧葬等传统节日活动中都要念诵《菩萨文》。2006年,芒景布朗族中懂《菩萨文》的人已不多。为了培养《菩萨文》的文化传承人,县文化局从西双版纳请了一位教授教村民学习《菩萨文》。现如今,芒景村有7位会念《菩萨文》的民族文化传承人,他们也成了村里举型大型节庆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此后,每一年的桑康茶祖节、开门节、关门节等布朗族传统节日,景迈山的布朗族都会全寨出动,隆重而盛大地举办好每一个节日。与此同时,普洱市以及澜沧县的各级相关单位都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3)对外大力宣传。自2006年着手打造景迈山旅游景点以来,普洱市和澜沧县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宣传景迈山的自然资源和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力度。每逢节庆之时,普洱市电视台、澜沧县电视台和文化馆,以及惠民乡文化组等单位都会来拍摄宣传。通过对内复兴和对外宣传相结合,景迈山声名鹊起,许多知名电视台和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当地旅游业因此蓬勃发展。
(4)民间力量出资捐建。芒景村的“民族舞台”是节庆之时表演或念诵经文的场所,“民族舞台”由台湾友人出资捐建。
2.旅游和古树茶给百姓带来的富足的物质生活为母语的传承提供了条件。2006年之前,景迈村民的生活非常艰苦,许多家庭温饱都未能解决。自2006年开始,古树茶开始涨价,村民收入大幅提高。与此同时,苏国文老师提出了“古树茶与民族文化协同发展”的理念,并带领村民走上了民族文化的复兴之路。2007年,寨子里陆续有100多人购买了摩托车,改变了过去人背马驮的艰辛。2008年,个别富裕的家庭购买了小汽车。随后,村民陆陆续续购买了小汽车,盖了新房。
自2006年以来,景迈的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旅游业的相关收入成了村民另一个增收渠道。比如村民修建旅馆或客栈、开餐馆等。芒景村档次最高的自办酒店是哎帕冷酒店,年营业额100多万元。截止2018年末,景迈经济总收入7327.6万元,人均纯收入11532元[3]。
如今,芒景村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因此很少有人外出打工。多数村民固守本地有利于母语的保留和传承。
(三)党和政府的帮扶以及有志之士的努力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景迈的发展一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志之士的带领。
1.政府帮助村民解决温饱。上世纪90年代以前,景迈布朗族的粮食主要是产量低的旱稻和玉米,村民基本上处于温饱线以下。90年代初,芒景村民在乡政府的带领下开始种植杂交水稻,粮食产量比之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面临蔬菜不够吃的困境。90年代末,乡政府带领村民种植甘蔗,老百姓的收入大幅提高,经济好的家庭还购买了电视机、拖拉机,开始了机器耕种。
2.通过保护古树茶及复兴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
(1)为了保护古树茶,政府和村民联合制定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比如:采用派遣森林公安以及村民巡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管理古茶林。政府给森林公安和巡查员提供工资,并倡导村民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古树茶;出台了保护古树茶细则;邀请茶科院的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教授村民通过控制茶树行间距、补种果树等措施改造自家的生态茶。等等。
(2)复兴民族文化。古树茶从2006年开始涨价,布朗族王子苏国文老师针对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提出了“古树茶与民族文化协同发展”的提案,并带领村民开始了复兴民族文化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政府出资帮助村民把传统建筑保存较好的糯岗寨(傣族寨子)和翁基寨(布朗族寨子)打造成了传统古村落。古寨外面是古朴的干栏,里面装修成现代风格,游客可在古寨居住生活。为了复兴布朗族传统文化,县文化馆请专家教授村民学习《菩萨文》;每次民族传统节庆之时,政府会组织大型的庆祝活动并积极地进行宣传;政府出资修建了从景迈山脚到山上各个村寨的弹石路,以及从翁基古寨到怕冷山顶的条石路;政府减免了村民的部分电费;2002年开始,政府给村民发放养老金,60岁以上老人一年1300元。等等。独具民俗风情的“千年布朗古寨”带动了景迈山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将继续造福当地百姓。
3.改善居民住房。政府除了修复古寨,还对其他村民实施危旧房改造,现已改造了88户。如今,景迈村民都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
4.教育支持。孩子们在景迈村小学(童蕾小学)上学不用交学费,政府给每位通校生一年补贴1400元,每位住校生一年补贴2400元。影视演员童蕾曾向芒景小学(童蕾小学)捐资50万元改善该校的教学设施。
如今,景迈村民的家庭年均收入7-8万元,多的上百万元。村民特别感谢带领他们过上小康生活的政府以及苏国文老师。他们也为生在景迈山这个好地方感到骄傲,对布朗族的民族传统倍感珍惜和自豪。这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代代代传承下去,必将有利于景迈布朗语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保护。
(四)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促进了景迈布朗语的保留
2006年,苏国文老师提出“古树茶与布朗族文化协同发展”的思路,并带领村民走上了复兴民族文化的道路。2012年6月,国家文物局派出专家对景迈山古茶林进行现场考察评估,同年11月将景迈山古茶园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自从申遗筹备工作开展以来,景迈山展现了一派新景象: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公交车直通景迈山山顶;村民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对话;茶叶漂洋过海卖到了大洋彼岸。苏国文老师还编制了“芒景村遗产保护学习手册”[4],带领村民学习遗产保护细则。其中,布朗语的保留和传承是一项重要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也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良好的文化传承反过来促进语言的保留[5]。语言与文化相得益彰,是景迈布朗语具有鲜活语言活力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