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胃癌所致恶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4-08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腹水单抗类药物

刘 卓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 410004

胃癌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一般起源于胃黏膜细胞,典型疾病症状为腹痛。随着胃癌病情进展,有很高概率会导致恶性腹水,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且给患者造成身体不适,需要采取有效方案进行治疗。铂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线化疗药物,可以阻止肿瘤细胞生长,并灭杀肿瘤细胞[1]。而西妥昔单抗作为一种受体拮抗剂,在胃癌治疗中可以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将其与铂类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对患者进行灌注治疗,可以有效治疗胃癌所致恶性腹水,控制恶性腹水进展。本文探讨了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胃癌伴恶性腹水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所致恶性腹水患者4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53.35±4.21)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15±0.12)年,腹水量3 000~4 000ml,平均腹水量(3 456.45±120.61)ml。实验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54.02±4.06)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09±0.20)年,腹水量3 000~4 000ml,平均腹水量(3 487.78±123.50)ml。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接受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CT、B超检查及细胞学检查后发现恶性腹水;(2)初次化疗;(3)患者对研究知情,自愿接受相关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1)预计生存期限<3个月;(2)合并免疫性疾病、全身感染;(3)肝、肾功能严重异常;(4)精神疾病患者;(5)化疗药物不耐受。

1.3 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铂类药物灌注治疗方案。治疗前对患者说明胃癌所致恶性腹水的危害,并介绍治疗方案,说明治疗药物作用、治疗过程、风险等,征得患者同意。治疗前使用B超确定患者胃癌所致恶性腹水量,制定治疗方案。采用深静脉导管对患者进行腹腔穿刺置管,并在3d内间断释放患者腹腔内腹水,引流结束后使用36~37℃接近体温的生理盐水约2 000ml进行腹腔灌注,然后进行铂类药物腹腔灌注治疗。选择铂类药物顺铂注射液(生产厂家:南京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675,规格:20ml∶20mg)与10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生产厂家: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889,规格:1ml∶5mg)混合,加入100ml 生理盐水后进行腹腔灌注,灌注完成后夹闭引流管,协助患者间隔15min更换1次体位,让灌注液在患者腹腔均匀分布,发挥最大药效。每周治疗1次,治疗4次。

1.3.2 实验组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方案。治疗前准备工作及铂类药物品类、用法同对照组一致。另选择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生产厂家:德国默克公司,国药准字:S20130004,规格:100mg/20ml/瓶)100mg,对患者进行腹腔灌注治疗,灌注方法同对照组,与铂类药物灌注治疗间隔进行,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次。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判定标准[2]:腹部超声检查下腹水减少>50%为显效;腹水减少25%~50%为有效;腹水减少<25%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疾病相关指标: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腹水糖链抗原199(CA199)、腹水糖链抗原125(CA125)水平,并对比。其中VEGF检测需抽取患者晨起空腹下静脉血液4ml,进行3 000r/min离心操作,-45℃状态下保存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CEA、CA199、CA125水平使用专业试剂盒,按照试验步骤和操作要求进行。(3)用药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白细胞减少、乏力、胃肠道不适。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17%(χ2=4.847,P=0.027<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疾病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CEA、CA199、CA125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CEA、CA199、CA125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实验组患者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疾病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与对照组的8.70%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224,P=0.635>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恶性腹水是胃癌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出现恶性腹水即表明病灶向腹腔转移,是晚期胃癌的一个重要表现。胃癌所致恶性腹水的机制较为复杂,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案是腹腔穿刺引流,可以释放腹腔积水,但是无法阻止腹水形成,需要多次穿刺引流,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且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重疾病痛苦[3]。易荣元[4]研究中对比了贝伐珠单抗单药或与铂类联合腹腔内注射治疗难治性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联合用药进行腹腔内注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药治疗方案。顺铂是临床上用于晚期癌症化疗的一线药物,其药理机制是通过与DNA产生链内式链间交联抑制DNA合成,同时可以抑制蛋白质和RNA合成。将其与地塞米松混合后,加入生理盐水进行腹腔灌注,可在腹腔渗透作用下进入腹腔,对恶性肿瘤病灶进行全面覆盖,灭杀恶性肿瘤细胞,减少恶性腹水的产生与发展,减轻患者疾病痛苦。于榆林[5]研究显示,在治疗胃癌致恶性腹水患者过程中,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方案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分析原因为:西妥昔单抗是受体拮抗剂,与表达于正常细胞和多种癌细胞表面的EGF受体特异性结合,对EGF与其他配体形成竞争性阻断,阻碍其与TGF-α结合,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加速细胞凋亡,可减少VEGF产生。而VEGF与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有关,VEGF水平升高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加重恶性腹水。

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VEGF、CEA、CA199、CA125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使用顺铂和西妥昔单抗进行灌注治疗,可以提高胃癌所致恶性腹水治疗效果,通过患者VEGF、CEA、CA199、CA125指标水平表达可进行准确判断。另外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提示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在胃癌所致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方案,可获得理想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腹水单抗类药物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Hepatology|有针对性地降低门静脉肝压力梯度可改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腹水控制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抗PD-1/PD-L1和CTLA-4免疫治疗在头颈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他汀那些事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