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患者针刺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04-08齐光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7期
关键词:督脉针刺穴位

齐光辉

(徐州市中医院针灸脑病科,江苏 徐州 221000)

脑梗死是指由脑部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坏死或软化。此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近年来,中医药疗法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获得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临床实践证实,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能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长期预后。相关的研究表明,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穴位的选择、使用的针具、行针方法和留针的时间等会对其疗效产生较大的影响[2]。本研究选取81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探讨影响脑梗死患者针刺治疗效果的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至2020 年6 月及2021 年1 月至5 月期间我院接诊的81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3]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且经颅脑CT 检查或MRI 检查得到确诊;病情处于恢复期;年龄为18 ~80 岁;病历信息真实、完整;知晓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其排除标准是: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合并有精神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对进行针刺治疗存在禁忌证。按照针刺穴位的不同将其分为三大组(督脉组、头针组和阳明经组),每组各有患者27 例。在督脉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15 例(占55.56%)、12 例(占44.44%);其年龄为43 ~80 岁,平均年龄为(60.54±8.73)岁;其病程为14 ~30 d,平均病程为(21.37±5.17)d ;入院时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平均评分为(23.15±4.67)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平均评分为(55.38±7.24)分。在头针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16 例(占59.26%)、11 例(占40.74%);其年龄为44 ~79 岁,平均年龄为(59.68±9.42)岁;其病程为15 ~28 d,平均病程为(20.76±5.82)d;入院时其平均的NIHSS 评分为(22.86±4.32)分,平均的ADL 评分为(56.12±7.50)分。在阳明经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14 例(占51.85%)、13 例(占48.15%);其年龄为43 ~79 岁,平均年龄为(60.28±9.10)岁;其病程为15 ~29 d,平均病程为(21.83±5.92)d ;入院时其平均的NIHSS 评分为(22.64±4.93)分,平均的ADL评分为(55.69±7.11)分。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4 因素3 水平正交设计法,将81 例患者细分为9 个小组,每组各有患者9 例。其中4个因素、3 个水平分别是穴位(督脉/ 头针/ 阳明经)、行针次数(0 次/1 次/2 次)、留针时间(30 min/60 min/90 min)、针具(28#/38#/32#)。详见表1。对督脉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选取的穴位有百会穴、水沟穴、风府穴、后溪穴、内关穴、通里穴、太溪穴、阳陵泉穴等。对头针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选取的穴位有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本神穴、率谷穴,配合体针肩髁穴、臂臑穴、曲池穴、手三里穴、内关穴、外关穴、合谷穴等。对阳明经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选取的穴位有曲池穴、肩髃穴、合谷穴、风市穴、丰隆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等。对针具和患者的局部皮肤进行消毒后,用针灸针对其上述穴位进行针刺,缓慢捻转进针,得气后留针30 ~90 min。每天治疗1 次,连续治疗6 d 后休息1 d,治疗28 d 为1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在进行针刺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吞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等康复训练,每天训练1 次,每次训练的时间为30 ~60 min。

表1 4 因素3 水平正交设计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比较三大组(督脉组、头针组和阳明经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及ADL 评分。NIHSS 的总分为42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4]。ADL 的总分为100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5]。采用4 因素3 水平正交设计法对患者的疗效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5.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样本比较用F 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方差齐时用χ² 检验,方差不齐时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三大组患者NIHSS 评分、ADL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三大组(督脉组、头针组和阳明经组)患者的NIHSS 评分、ADL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大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ADL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大组患者的NIHSS 评分、ADL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三大组患者NIHSS 评分、ADL 评分的比较(分,± s)

表2 治疗前后三大组患者NIHSS 评分、ADL 评分的比较(分,± s)

注:*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0.05。

组别NIHSS 评分ADL 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督脉组(n=27)23.15±4.6710.23±2.15*55.38±7.2472.65±8.12*头针组(n=27)22.86±4.3210.08±2.31*56.12±7.5072.99±8.31*阳明经组(n=27)22.64±4.939.87±2.07*55.69±7.1173.05±8.52*F 值0.3160.2560.4620.215 P 值0.8920.9610.7440.972

2.2 患者疗效的直观分析

经直观分析发现,穴位因素中K1值最大,行针次数因素中K3值最大,留针时间因素中K2值最大,针具因素中K3值最大。详见表3。可见,选取督脉穴、行针2 次、留针60 min、使用32#针具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效果最好。

表3 患者疗效的直观分析

2.3 患者疗效情况的方差分析

经方差分析发现,在NIHSS 评分的改善方面,穴位和行针次数是显著性影响因素(P<0.01),留针时间是影响因素(P<0.05);在ADL 评分的改善方面,穴位、行针次数和留针时间均是显著性影响因素(P<0.01)。详见表4。

表4 患者疗效情况的方差分析

3 讨论

脑梗死也叫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据统计,脑梗死患者约占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总数的70%[6]。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导致我国老年人死亡及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西医对脑梗死患者主要是进行溶栓、改善微循环、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营养脑神经、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等治疗,目的是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避免其出现严重的后遗症。脑梗死属于中医学中“中风”的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因主要是阴阳失调、瘀血阻络、脑部失养[7]。采用中医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均具有优势,其作用机制包括:1)可加快脑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的情况。2)可扩张颅内血管,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脑水肿的程度。3)可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改善患者患体的血流量。临床实践证实,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疗法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其疗效,改善其语言功能和运动功能,减轻其失语、偏瘫、吞咽障碍等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8]。从现有的研究来看,用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有所差异。这说明,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存在一些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本研究选取81 例脑梗死患者,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影响其疗效的因素,结果显示影响因素包括:1)穴位。以针刺督脉穴为主的针刺方案其临床疗效优于头针或阳明经针刺方案,其中针刺百会穴、水沟穴和风府穴可起到醒脑通督的功效;针刺内关穴和通里穴可起到通络定神的功效;针刺后溪穴可疏通督脉,针刺阳陵泉穴可舒筋通络,针刺太溪穴可补肾生髓[9]。2)行针次数。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行针2 次的效果优于行针0 次和行针1 次的效果,这说明适当增加刺激量,通过调节针感得气,并配合补、泻等手法,可提高针刺治疗的效果。3)留针时间。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通常会留针30 min,但本研究显示留针60 min 的效果更好。《黄帝内经·灵枢·始终》中说:“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10]。这说明,对于年龄大、体质弱、病程长的患者,对其进行针刺治疗时可适当延长留针的时间。但留针90 min 时间过长,患者易出现不耐烦、焦躁等负性情绪,可影响其疗效。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影响其疗效的因素较多,包括穴位的选择、行针的次数、留针的时间等。临床医生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应结合其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针刺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疗效,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督脉针刺穴位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清明的雨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夏季穴位养心
喝酒之前揉穴位保肝护肝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 不靠谱
最方便的健身
督脉循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