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教育视角下气象精神融于高校舞蹈剧目排演实践探究
——以《气象1980》为例

2022-04-08戴叶莹

大众文艺 2022年6期

戴叶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210044)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部分,是高校提升青年学生审美素养、激发创新意识、陶冶高雅情操、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途径,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以生动青春的形式达到“人人皆参与”普及美育的目标。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学校艺术教育,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2019年4月《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2020年10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美育工作是培根铸魂,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重点任务。在此背景下,切实推动高校美育与深化改革是这一时段的重点工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原南京气象学院,是气象精神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场所,气象精神融于我校艺术教育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必然体现。“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早已深入人心,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分子,不仅牢记于心,更有义务发扬与传承气象精神,进一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与此同时若能得以创新实践,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育人实效。2020年,我校大学生艺术团舞蹈团首次将气象精神用艺术的形式外化,原创舞蹈剧目《气象1980》,运用舞蹈身体语言讲述气象故事。

一、气象精神融于舞蹈剧目排演的实践与探究

(一)舞蹈《气象1980》的创作实践

原创舞蹈剧目《气象1980》是围绕1980年7月7日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气象预报背后的故事展开,以一名老教授的视角回忆当年自己作为气象人同自然天气之间的“对话”。风云变幻莫测,气象人坚守岗位,他们利用风速仪等仪器精确观测、分析研究,只为能够使气象预报更加及时准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体现了气象人迎难而上、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气象精神。作品中高度合一的角色塑造与内在情感,巧妙地将气象专业测量仪转化为舞蹈道具,将自然气象灾害用艺术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一方面将气象精神的传承贯穿始终,通过坚持观念和方式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实现了气象文化与舞蹈艺术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既能激发气象专业人士的情感共鸣,也能将气象精神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大众接触,提升气象文化自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普及美育教育。

《气象1980》最初版于2020年6月至7月完成初步构思与演员招募,首先,舞蹈编导与指导教师开展多次会议,就舞蹈团现状、演员情况、校史校情、创作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并拜访了我校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陈海山及学科教师、学生,前往图书馆、校史馆、大气探测基地,寻找创作源头,为剧目构思提供丰富的素材与灵感;其次,演员选拔面向全校各院学生(包括研究生),包含舞蹈团部分成员在内共招学生36名,大部分学生具备舞蹈基础,经过一个月的集训,内含体能训练、现代舞基训、动作模仿等板块内容,最终确定正式舞者演员为21名,替补舞者演员1名。8月起演员全面投入剧目排练,开启魔鬼披风训练计划,作为该剧目重要道具之一,为了让披风清楚地展现出风的不同形态、大小、路线,编导与指导老师不断修改与优化,将其贯穿全剧始终,“吹”顺整部剧的内容脉络。10月—11月完成第一版剧目定型与剧目录制,并邀请业内专家老师、我校领导前来指导,在剧目结构、道具运用、中心主题等关键点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后续改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观点。2021年5月,重新规划整理编创思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加入了新构思与新元素,结合编导与专家老师的多方面建议,旨在让该剧目结构更加清晰,人物塑造更加立体,情感更加真实;8月—12月,完成《气象1980》最新版编排,并结束视频记录拍摄;2022年1月,《关于气象精神融于舞蹈〈气象1980〉实践探究的调查问卷》面向我校全体师生发布,调查问卷中附了视频链接,共计1260名师生有效填写,为此实践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材料。最终,该剧目不会停滞于此,作为我校气象精神融于舞蹈实践的首支作品,以上的创作实践仅仅是传承与创新的开端,接下来根据《调查问卷》,分析我校师生真实的艺术“诉求”,为其他艺术形式的气象精神融入路径提供参照。

(二)舞蹈《气象1980》中气象人的塑造方式

其一是气象人动作语言本身。在《调查问卷》中,98.25%的师生觉得“《气象1980》所塑造的气象人是符合形象,”可见编导通过观察气象工作者同自然天气之间“对话”时的工作状态,提取出富有代表性人物造型、测量姿势、动作体态,如在使用风速仪测量风速时的造型,在目测云量时的手势,在抵御气象灾害时的体态等,这些造型和动势不仅仅是为了再现气象工作者日常状态中的实物或现象,而是凭借身体所显示的精神性和思想性,表现气象人迎难而上、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气象精神,还是较为成功的。例如舞蹈中一组重复多次且极为深刻的动作就是舞者右手持风速仪,左手五指张开向外,双手在胸前相互交叉,环抱住上身,躯干做收腹蜷缩状,双腿向外微蹲,左右交替移换重心步步前进。这一动作具备双重语言,一是“收缩防守”的身体状态所显示出的抵挡、相抱、交叉是一种尽力缩小空间领地欲求的姿势,再现出气象人遇见气象灾害时身体的自然反映;而双腿动作、向外张开的五指、坚定的眼神又表现出气象人在极具恶劣环境中,迎难向前、不惧危险的果敢。“当敢于挺出腹部,挺胸直背时,在生理学的意义上是一种主动扩张自己身体空间的体态,显示了不惧危险的胆量。”这一组动作运动线多为直线,并选用多折角的身体造型——舞者右手持风速仪的造型不变,大臂与小臂呈90°折角护于胸前,左手直线张开体侧,上身由蜷缩变直立,双腿由向外蹲变为重心向右折角状,使身体的每个动作都呈现为棱角的形态,并在此种基本形态上进行直线形变化,整个舞蹈动态在折线力点的运用中营造了英勇气势。

其二是舞蹈道具的辅助功能。《调查问卷》显示,均有96.27%的师生认为该剧目选用风速仪作为道具、选用披风模拟风的风速及形态是贴切的。该剧目以道具风速仪、披风作为身份体语,分别是气象人和风的符号,帮助观众分辨出两个角色,无声地挑明角色间的关系。编导将气象专业所特有的风速仪作为主要道具融入舞蹈,使其作为气象标志性的道具与气象人的精神传承共同贯穿于全剧,不仅帮助气象人形象塑造得更为贴切,符合气象工作者的真实性,而且更是推动舞蹈整体故事线的纽带。在7名气象人拼命抢救风速仪的舞段,风速仪在舞台前区中点,7位舞者紧紧贴在一起,双手作为连接点变为一个整体,在每一位气象人向前够风速仪时,连接点依然不断。虽然这时候风速仪只是在地上静静待住,却使得舞者通过动态造型及极慢的动作,让这一舞段丰满且动人。同时,该剧目为突出气象要素“风、湿、雨、雪”中风的形象,选用披风作为辅助道具来再现大自然中风的多变性与环境的不稳定性。该披风是双层绸缎材质,一面是暗灰色,一面是亮紫色,两面均可使用。舞蹈前半段群舞使用了亮紫色,为了更能清晰地看出风速的快慢、风向的路线,后半段高潮部分选择了暗灰色,为了更贴切气象灾害被卷起的泥土与灰暗的环境。实际上披风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因披风舞动起来形态多为圆形,而风是变化多端的,所以在编创上也非常具有挑战性。舞者除了运用旋转、串翻做出披风的平圆、立圆,通过改变旋转速度、方向、高低再现不同的风;还充分运用披风柔软的特点,编创出“S”形、“C”形、“8”字形的新形态,呈现出更加生动的风。塑造出更灵动的风,才能够衬托出更真实的气象人。

二、艺术教育视角下气象精神融于舞蹈实践的育人路径

(一)“美”向“育”的思政转化

《调查问卷》显示有95.4%的师生认为我校已出现融入气象精神的校园文化,87.7%的师生希望气象精神融入我校美育类课程,83.02%具体期待实践类美育课程。以上数据说明两点:一是我校目前在“美”的校园文化方面已经开始意识到气象精神的传承性与创新性,并且进行尝试与融合,不仅是舞蹈《气象1980》的实践,而且立足气象类二级学院学科特色,融合教育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重点开展面向学院、辐射全校的文化活动,如开展气象文化月、二十四节气短视频等,实现“美”向“育”的初步思政转化。二是我校气象精神融入美育类课程情况并不理想。首先,经调研,我校美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美育课程、活动数量少,可选择较少”投票人数最多,“理论与实际脱离”也能与83.02%的师生期待实践类美育课程这一数据挂钩,其余“对美育的认识肤浅”“校园美育氛围弱”也有一定的比重。其次,经统计,“我校气象类的学科教师是否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这一项,虽然有52.06%的师生认为气象教学中有明确要求和具体实施美育教育,但仍有近一半的师生有不同的建议,可见只有部分教师在气象教学中注意美育渗透,美育教育仍需被重视与具体落实。

通过对我校1260名师生就《气象1980》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师生对该原创舞蹈剧目给予高度的赞扬与肯定,深刻体会到了作品所传达出的气象精神与美育实效。更有同学表示,“通过观看该舞蹈作品,大大鼓舞了其对气象研究的热忱与决心,为建设未来更有利、更安全、更活跃的气象研究氛围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我校官网、官微还发布了相关推文,激起我校广大师生及校友对该作品体现出的气象精神的共鸣。现该剧目已成为我校大学生艺术团舞蹈团的传承剧目,并将作为宣传素材被广为地学习与流传,传承气象精神,以老一辈气象人的无私奉献激发新一代气象人勇攀高峰的觉悟与信心,向“繁荣校园文化、倡导人人参与”的宗旨靠近,竭力将美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除此之外,在现有校园文化浸润工程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短板进行拓展与补充,加强我校共青团思想引领与创新实践引领,呼吁开展更合理的美育课程,对气象类乃至其他教师提出重视美育教育的要求,与校园文化强强联合,助力“美”向“育”的思政转化。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前,融合时代背景、思政教育等因素,确定活动主题、方向、要求、内容等,鲜明主题定位,强化活动记忆点。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形成常态化、机制化、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将此融入青春的校园文化中,鼓励学生通过红色主题文艺活动、社团活动、高校党课、“青马工程”“第二课堂”等教育路径,引导学生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真切领悟党的正确领导、坚定党的崇高信念,感受红色文化思政育人的魅力。

(二)气象精神的校园文化品牌探究

《调查问卷》显示有97.22%的师生希望我校打造融入气象精神的校园文化品牌,在调研“具体期待看到什么类型融入气象精神的作品”中,舞蹈、声乐、语言、戏剧、新媒体类的数据相差较小,其中新媒体与舞蹈类期待人数较多,分别为76.35%和68.02%,除此之外,还有师生在自主回答中对绘画、雕塑、讲座、器乐、手工艺品或文创品、舞台剧等类型也给予了期许,这对我校探究融入气象精神的校园文化品牌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在调研“对于我校打造融入气象精神的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议”中,师生提出:“首先,要落实校内气象精神的普及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广大师生认识、了解它;其次,除了进行一些推文宣发、讲座宣讲等工作外,建议配备如发放特色文创产品和举办相关文艺类活动赛事等来推进品牌打造进程,让师生积极主动地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体悟气象精神”,这是师生对于融入气象精神的校园文化品牌真实的声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中国气象人才的摇篮”,打造融入气象精神的校园文化品牌是我校的创新特色工作,创作具有一定工作基础且较为成熟的校园文化作品,主题鲜明,创意独特,手法多样,情感真挚,符合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美育价值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探究路径分为三点,其一,鲜明主题定位,整合各项活动。为了更好地将校园文化品牌化,又能避免审美疲劳与表面重复。在每一年开展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前,融合时代背景、思政教育等因素,确定这一年的活动主题、方向、要求、内容等,建立主心骨。围绕主心骨,校园文化各系列子活动能够更明确地开展起来,先有所取舍,取其精,去其繁,才能更大程度保证活动的质量。其二,提升大众文化,互融高雅艺术。首先,除了五四文艺晚会、迎新年音乐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等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之外,还需要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根据我校师生的真实需求,结合各院、各校级学生组织的特色,整合同类型社团活动,鼓励跨社团创新活动,从各方面丰富校园文化。其次,真实发挥“一院一品”作用。学院更容易了解到各院学生的真实诉求,也更应该针对性地结合学院特色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最后,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的评优体系,发掘和打磨校园文化育人项目,激励学院、师生主动参与。其三,保证宣发力度,创新受众形式。校园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寓教于乐的主要展现方式。加强校外单位对接联系,开展艺术教育协同育人,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以学院为抓手,充分运用各学院的基层优势,带领校园文化走进学院——学科——班级,能够打破线上“固定”的宣传路线,从而保证宣发力度,提升艺术教育实践效果。

综上所述,我校在实现气象精神融入舞蹈排演实践的基础上,将具有学校及专业特色的气象人精神、气象业情怀作为传承育人的品牌进行创建,旨在向大众推广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传递吃苦耐劳、一丝不苟、迎难而上的气象精神,传承我校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创新型文化育人模式,能够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化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