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助力英语读写教学
2022-04-08黄懿棋
黄懿棋
【摘要】本文阐述了可视化学习工具——思维导图(The Mind Map)理论基础和概念,介绍了其在小学英语读写课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形式,并就如何在小学英语读写课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从而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技巧,提高阅读品格,提升读写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读写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而在分级目标中,对小学英语描述的变化体现了对“读”和“写”两个方面能力的强调,对小学生兴趣激发的重视。对“读”的要求从“能读懂短篇故事”变为“能读懂常见文体的小短文和相应水平的英文报刊文章”。“写”的要求从原来“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修改成“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将写作的要求从句子层面提示到语篇层面,并从“被动地模仿”转到“主动地写”。总而言之,新课标对学生读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The Mind Map),是用图形的方式帮助理清事实(facts)、概念(concepts)或者思路(ideas)的方式,是一种将语言文字以图表化、可视化的形式来呈现的表达方式。学生经过相关的图形化表述来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Graphic Organizers的主要作用是用各种表格来梳理、挖缺和提炼关键信息,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思考,把散乱的知识转换和压缩成结构化的图表信息,用简单的方式体现复杂的知识,让知识更直观形象。国外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很适用于刚刚进入阅读和写作启蒙阶段或者年级稍高一些的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它能让阅读和写作变得主题集中,逻辑清晰,过程也更加有条理和轻松有趣。
二、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读写教学
人教版英语小学阶段的读写课(Read and Write)融合了听说读写综合语言技能,通过配有图片的文段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语篇综合性训练活动,主要功能是阅读短文,获取主旨大意和相关细节信息,回答问题,仿写句子和掌握朗读技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容易把读写课上成了“四不像”,兼顾听说读写,或精读课,过度侧重读与语法能力,从而忽略了阅读策略的培养,以及语言输出的过程。而Graphic Organizer正是帮助学生发展一定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篇章大意的能力,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输出。常用的思维导图有气泡图、T形图、网状图、流程图、韦恩图、时间轴、概念图等。Graphic Organizers 更适用于刚刚进入阅读和写作启蒙阶段的学生。它能让阅读和写作变得主题集中,逻辑清晰,过程也更加有条理和轻松有趣。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一)Pre—reading:分析语篇题材和内容大意,以思维弧形图进行知识的复旧引新
阅读前活动的设计目的是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储备词汇,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走进文本的阅读做铺垫。阅读前的活动如果过于繁杂零散,会让学生走进文本时大费周章。而恰当的切入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顺利高效地进入到文本的重点,实现阅读的目的。 而思维导图正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纵观我们的教材,不难发现,教材中词汇是以单元中的话题来呈现的,也意味着单词是在一个大的主题里逐一分布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话题功能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词汇的关系梳理出来。在本课revision步骤,在激活储备词汇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词汇归类为indoors activities和outdoors activities。这样的图示不需要任何中文辅助就可以让学生明确indoors和outdoors的区别。而另一种图示,更可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去回忆自己学过的词汇,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自觉,效率更高。在revision和lead in阶段,这样简单明了的图示,可以帮助学生确定今天的主题是围绕“活动activities”来进行的。而活动这个话题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这样的引入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知欲,为之后的语篇阅读做好铺垫。
(二)While-reading:运用不同种类的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提炼故事主题
在这个环节,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关键信息,提取重要信息,习得阅读策略,获得阅读技能。而将思维可视化,运用一系列图式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关注点从“知识层”深入到“思维层”,教学目标从“学会”到“会学”。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清晰地展示思维,进而透彻地理解,有条理地思考。
1.用K—Chart理清文本脉络
K-Chart(K线图)我们并不陌生,就是股票走势图。由横坐标、纵坐标和K线组合而成。在此处,我们采用K线图的纵坐標来表示心情的起伏,K线图的横坐标来表示时间的流逝。让学生结合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主人公的心情,将主人公所做的事情填在括号内。这样的图示,使学生清楚看到在哪个时间段,主人公的心情是向上的,在哪个时间段,主人公的心情又是一路阴沉的;哪些事情使主人公的心情愉悦开心,而哪些事情使主人公的心情非常低迷。
2.用T-Chart提炼故事主题
T-Chart(T形图)就是一个T字组成的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主要用来区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况。这个文本是关于吴一凡的一天,主要概括了发生在他家的三件好事和两件坏事。凡事都有好坏两面,在我们的努力下坏事也可以转化成好事。所以,笔者认为,本文中的好事和坏事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相辅相成地发挥了效果才构成了吴一凡这难忘的一天。如何既能让学生分辨其中的好事和坏事,又能体现好事和坏事的互相作用呢?一个T形图就可以将它们直观、系统、全面地展现出来。
3.利用Bubble Map深入故事细节
Bubble Map(气泡图)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是锻炼发散性思维的好方法。而在这篇教学设计中,笔者认为学生已经大概了解了发生在吴一凡一家的一些事情。但是从细节看来,学生还未关注到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而且一些动词词组的过去时态的难点并没有突破。一幅怎样的图示能够完整地展现整个故事呢?气泡图无疑可以做到这一点。
4.利用Flow Map复述故事情节
Flow Map(流程图)可以用来说明事情发生的过程和顺序,说明故事的发展过程。到了这个步骤,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本次课的内容。如何让学生进行复述呢?借助怎样的图示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复述的难度,提高复述的流畅度?将吴一凡这一天用流程图配上重點词组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有图可依,有话可说。
(三)Post-reading: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帮助学生将信息变成清晰易用的知识
学以致用,本节课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可以从阅读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描述自己一天的,并最终写出一个小语段,能够明白凡事都有好坏两面,在自己的努力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在习作时,通过画思维导图,梳理出文字的骨架和表达的脉络,同样也是一种训练思维逻辑性和流畅性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挥思维的能力,自己去构思,或者选择一种思维导图,来勾勒自己难忘的一天。有些学生用流程图来描述自己一天的过程;有些学生用气泡图,说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这种图示会比较体现细节;有的学生则选择了鱼骨图来表示上午和下午的不同活动。
四、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双翼”。学生只有同时张开阅读与写作的“双翼”,才能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也才能在自由飞翔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教师若能在小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积极使用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不仅能使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得以有效培养,还能促进小学英语读写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读写课堂的思维度
运用思维导图的读写教学,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帮助学生理解并阅读文本的同时,将学生的思维过程显露出来,使学生在阅读英语篇章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梳理出表达脉络,使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密切联系,还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利用思维导图把所思所想展示出来,提升思维的逻辑性和流畅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三)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将思维导图从头到尾贯穿于整个读写教学过程,读前引领学生复习旧知,激发学生的储备词汇,激活背景知识;读中引导学生全面解读文本,细密思考,深度探究,在把握本文大意,领略文本中心思想的同时,学会鉴赏文本的内在含义,从而感悟文本的语言风格和作者的思想含义。
思维导图(The Mind Map)的主要作用是使用各种图表,梳理、挖掘和提取关键信息,并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思维过程。教师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读写课教学,通过运用图示来展现概念和思想,以直观可视的方式表明概念和思想是如何组织、相互关联的,不仅可以更快速高效地教授新知,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梳理文本主要脉络和关键信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意识与能力,从而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继续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思维导图,从而总结出有利于提高小学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彤.思维导图助力英语教学——浅谈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4).
[3]王蔷,陈则航.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罗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