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

2022-04-07孙海燕

甘肃理论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精神生活

孙海燕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 长春 130024)

习近平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奋进新征程,精神生活作为人类为自身存在注入价值感和意义感的生命活动,其富裕程度已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感的重要尺度。当前,中国社会精神风貌整体较好,思想道德主流保持健康向上态势,人民精神状态空前提振。但同时,精神需求和精神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为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需要深入思考“为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何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如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等基本问题。

一、深刻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的中国智慧,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过程。这一新论断的提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理论基础、历史逻辑和现实要求,对其提出依据进行系统把握,有助于我们弄清楚过去为什么重视改善人民的精神生活,搞明白未来怎样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

(一)文化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精神富裕思想的传承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中国人精神品格、塑造中国人精神生命的重要源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有着深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以伦理为主的传统文化体系中,形成了中国人注重内在精神世界、重视充实精神生活的优良传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在道德生活和个体修养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用“五常”充实人的精神生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儒家规范人们思想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例如,仁,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是个体生命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论语·学而》说:“泛爱众,而亲仁。”智,是要有明辨是非善恶的智慧,“是非之心,智也”,有了判断是非善恶的智慧,就可以用道德理性克制物欲和情欲,有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关于信,《庄子·杂篇·渔父》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诚信是个人道德品质的基石,是促进社会关系和谐的精神纽带,是缓解社会信用危机的基本遵循。其二,在个人进取和民族精神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尽责担当的爱国情怀。《易经·乾卦》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进取精神,对于培育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具有深刻影响。在爱国方面,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南宋陆游“位卑不敢忘国忧”的责任担当精神,都彰显了贤仁志士的爱国情怀。其三,在个体精神境界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人的精神境界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礼记·大学》中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说明人的精神境存在层次性,要逐步促进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提升。其四,在个体精神享受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艺术和审美在拓展人的精神空间中的作用。《论语·八佾》中写道,“尽美矣,又尽善也”,主张艺术形式要美,内容要善。朱熹在解释“游于艺”时指出:“游者,玩物适情之谓。”这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乐生态度和审美情怀。以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都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的文化根脉。

(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精神生活理论的继承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精神贫困的现实状况,提出了精神生产、交往、解放等理论,为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了理论基石。其一,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精神贫困理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揭露了德国“实际生活缺乏精神活力,精神生活也无实际内容”[2]16,要求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精神武器,将其变为现实,最终使人成为人的最高本质。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明工人阶级“闭关自守,与世隔绝,没有精神活动……他们的精神生活是死气沉沉的”[2]390,资产阶级没有为工人的教育做出任何努力。列宁则阐明了资产阶级对工人在经济上的压迫,“使他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变得粗俗和愚昧”[3]131,而“宗教是一种精神上的劣质酒”[3]131,是工人普遍遭受的精神压迫。其二,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关系理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2]533,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对精神生活起制约作用。现实的个人作为精神生活具体承担者,其“在精神上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2]541,精神生活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丰富的社会关系能够促进人的思想与情感交流,活跃和拓展人的精神生活。此外,人的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仅可以反作用于物质生活,而且可以超越或滞后于物质生活水平。其三,精神生产和交往理论。马克思认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2]524,精神生活是人特有的活动,人的精神生产所形成的认识成果是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破坏了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狭隘性”[4]50,“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5]35,愈来愈实现了国际化。其四,精神解放和富裕理论。工人若要改变精神上受奴役的状态,就要充分认识到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其在肉体和精神上的贫困,要主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通过暴力革命消灭私有制和雇佣劳动,率先获得经济上的解放,进而拥有充裕的闲暇时间参与艺术创作、读书看报、思想批判等精神活动。

(三)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史的淬炼升华

实现精神独立解放、改变人民精神面貌、激发人民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方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正是在总结和运用我们党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国人民不仅面临物质上的“贫”,而且存在精神上的“弱”。自从我们党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6]1516。毛泽东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7]162党和人民在不同时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系列伟大精神,是中国人精神自立的重要体现。我们党还把办好报纸、学校和艺术作为丰富陕甘宁边区人民精神生活的主要着力点,并将其作为关乎党能否长期执政的问题看待。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接见外宾时表明,我们国家相比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在物质生活方面较为贫穷,“但是精神生活总是超过的”[8]386。改革开放以后,围绕社会主义应然状态问题,我们党明确了“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9]802,市场经济虽然在富裕人民物质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使大公无私、舍己为人、艰苦奋斗等精神品质遭到了破坏。邓小平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10]144这意味着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人民精神文化水平反过来也会影响物质生产力发展。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注重了解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变化,把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重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根本目的,并强调要“保证精神产品创作和生产的正确方向”[11]396,尽量以正能量和主旋律的精神文化产品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人民对更高品质精神生活的向往,提出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12]154,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一部中国共产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推进人民精神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史。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不懈努力,取得的系列成就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积累了有利条件。

(四)现实要求:新征程上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需求的主动选择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着深刻改变,期盼更为丰富、更高品质、更有意义的精神生活,文化已由生活的“调味品”变成精神的“必需品”。面对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分众化的精神需求,如何让精神生活在“物”的辅助下保持超越性和独立性,如何创造出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资源以满足人民分众化的精神需求,是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亟须回答的问题。从当前精神生活领域存在的问题看,在党员干部中“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13]22;在青少年群体中“内卷”“摸鱼”“佛系”“躺平”比比皆是,“丧文化”“饭圈文化”“娘炮文化”“耽美文化”“卖丑文化”“祖安文化”甚为流行,在不断消解着青少年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迫切需要以积极向上精神文化资源培育其阳光心态,涵养其奋斗精神;在农村居民中闲暇时间的无意义感和核心价值观的规范性式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还未实现均等化,农民对高质量精神文化资源的可及性和获取能力相对较弱,其文化权益需要得到更切实的保障。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有利条件看,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了物质基础。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在坚定理想信念、突出价值引领、提升国民素质、改善文化民生、完善文化制度体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是全面性的和根本性的。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表演艺术馆2770个,其中公有制表演艺术场馆2060个,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2个,全国图书总藏量117929.99万册;全国共有美术馆618个,参观人次2186.76万人次。这为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文化设施,极大增强了富裕人民精神生活的信心。

二、准确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着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达到共同富裕标准的精神生活,应是怎样的存在样态?这是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明确的基本问题,从激发精神需求、提高精神供给、加强精神交往、汇聚精神力量的角度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是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在逻辑的必然要求。

(一)激发精神需求:全体人民对于丰富和优质的精神生活产生迫切需要

人作为独立而有灵魂的个体,其基本价值不仅在于物质上的满足,更在于精神上的丰盈,有精神生活的前提是有精神需要。习近平指出:“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是可有可无的,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14]315精神需要是一种超越物质需要和功利需要的人类需要,是精神生活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产生取决于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精神生产力水平、主体的自我认知,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全体人民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主动自觉性,是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起点。

新发展阶段,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使得精神生活需要随之表现出来。但是,人民对精神资源的选择和享有还停留在较低层次,农村还是精神文化的洼地,农民精神需求相对不足,文化消费水平整体偏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味着引导人们树立起“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15]232,意味着引导人们充分重视精神生活中出现的人际疏离、文化漂泊和精神状态虚无等问题,意味着通过提升物质生活水平、革除陈规陋习、打造文明乡风等催生农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通过讲清精神生活物化和低俗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培育人民高品质的精神追求,进而使得全体人民从空虚、无聊、低俗的精神贫乏中解放出来,内心产生欣赏美好社会的需要、探索未知世界的需要、向往善良和道德的需要,自觉追求更为健康、更加高雅、更有意义的精神生活。

新的征程上,精神需要的层次性更加突显,一方面是不同群体拥有的精神生活条件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呈现自主性和个性化。人们精神需求层次的提高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重要表征。一般而言,人的精神需要可以划分为求利的精神需要、求知的精神需要、求德的精神需要、求美的精神需要几个层次,分别代表着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追求知识技能、追求道德情操、追求和谐美好过程中产生的精神需要。求利和求知层次的精神需要集中体现着人的自然本质和基本生活需求,而求德和求美的精神需要则把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统一起来,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则是遵循着精神需要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引入激励竞争机制、完善教育引导机制,促进全体人民的精神需要从单一性转向多样化、从传统性转向现代性、从低层次的求利转向高层次的求美、从感性刺激转向理性追求的动态跃升过程,进而总体上呈现出分层递进、稳步上升的趋势。

(二)提高精神生产:多元主体具备不断提供高质量精神文化资源的能力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体现为人们精神需要层次的提升,更体现为一种全社会共同创造精神财富的能力和意愿。精神资源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既是文化繁荣发展、精神生活丰富多样的内在要求,也表明了我国有独立的文化形态、有先进的文化价值内容、有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个体参与的精神文化资源供给格局,是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支撑。

从国家和社会层面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提升改革创新和深度参与能力为核心,促进精神生产提质增效。这意味着以打造高质量精神产品为导向,将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制度改革、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等作为改革创新的重点,激活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健全服务协调机制、完善社会参与机制,促进高质量精神文化资源向薄弱地区倾斜。此外,完善的捐赠和赞助政策体系是构建精神资源共建共享格局的重中之重,有利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以委托管理、项目招标、税收优惠等方式,共同参与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共同推进基层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文化公园等文化设施建设,巩固和提升基层文化阵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从文艺工作者层面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提高阅读生活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为重点,打造出高质量的文艺精品。文艺作为一项铸造灵魂的系统工程,承担着引导人的价值、引领人的精神、启迪人的审美等职责,是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文艺工作者则应自觉追求德艺双馨,努力提升自身涵养和学养,争当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的文艺创作新人。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从人民实际生活中开掘创作题材,创造出真正具有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思想引领力的精神食粮,使人民群众通过享受质量上乘、品味优雅、提高审美的文艺精品,提升审美水准、文化修养、道德水平。

从广大基层群众层面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提升乐于参与和自我表现能力为关键,开展群众文艺创作和活动。个体在参加全民艺术普及项目、群众歌咏舞蹈节目、网络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中通过加强人际交流,能够强化开放理念、培养和谐观念、激发竞争情志;在学习活动中养成爱读书、爱看报、爱探索的习惯,通过阅读可以增长智慧、加强修养、提升素质、强健灵魂;在现代休闲活动中选择闲适性、高雅性、有品位的休闲方式,有助于个体享受精神放松、扩展知识面、陶冶情操;在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中能够强化个体道德体验和生命体验,促进志愿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使伦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关怀意识都呈现在志愿者的社会心态和精神风貌中。

(三)加强精神交往:人民和民族共享精神资源并保持自信自强的精神状态

一个没有文化修养的个体难以全面发展,一个没有文明底蕴的民族难以繁荣兴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指向微观个体层面的文化共享,也包括国家宏观层面的文明交流,既要保障不同群体怀有更高远的精神境界、更强大的精神力量,也要保障中华民族在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始终葆有强大民族自信和精神定力,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精神,“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16]214,这是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关键环节。

从人民群众个体角度看,共享精神文化资源意味着调节精神产品享有的贫富差距,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共享主体而言,处在老少边贫地区的弱势群体是精神富裕重点关注对象,努力让其有意愿、有能力、有渠道共享文化资源。就共享性质而言,精神资源共享讲求平等性和包容性,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人民的文化权益都应得到保障,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应更多地覆盖欠发达地区,促进精神文化资源布局更加优化。就共享内容而言,包括文化设施和产品的均等化、文化价值内容的普及性、文化权益的平等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在人的精神状态层面,就是社会成员精神自立和主体意识的萌发,能够保持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能够有意识地追求优雅文明、健康向上、意义充盈的文化生活,能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怀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能够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从国家和民族层面看,精神文明凝聚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强调,要通过交流“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人类交流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17]434。这从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角度阐明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求我们促进中华文明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具有先进价值内容、彰显独特魅力的文明成果。在此基础上,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创新传播方式,打造交流共享平台,开展深层次、多样化的思想情感交流,让世界人民互相了解彼此文化,共同丰富人类精神世界。在精神状态层面的意蕴而言,表现为国家在奋进新征程中具有不竭的创新创造活力和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对本民族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开放包容、赓续传承的精神特质,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进取精神。

(四)汇聚精神力量:全社会凝聚起有差异和分阶段促进精神富裕的共识

习近平指出:“现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这就更需要我们下功夫去凝聚共识。”[18]45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将优化精神生活资料分配体系,存在利益格局调整引起的社会心态失衡问题。加之,受客观历史条件制约,不同群体共享精神文化资源的水平、层次、质量不一,人们对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会滋生负面情绪,进而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这就需要健全社会心理疏导服务体系,调解人民群众的心理秩序和社会情绪,广泛凝聚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共识。

凝聚有差异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共识,需要正确认识“共同富裕”不是同质、同等富裕,而是存在一定差异和合理差距的富裕。每一个社会个体由于生活环境、认知水平不同,在精神生活中的满足感以及精神追求必然存在差异,即使人的精神境界达到很高水平在富裕程度上也会有差别,我们应充分尊重人民个体性的精神生活差异。此外,应理性看待精神上的先富群体,其身上大多具有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为社会提供了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凝聚共识就是最大程度地团结先富群体,汇聚起精神产品第三次分配的社会力量,帮助后富者从精神贫困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使其自身实现了精神境界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升华,有助于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提升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凝聚分阶段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共识,需要科学理解“共同富裕”并非同时、同步富裕,而是循序渐进和分层递进的富裕。通过深化认识和揭示规律,引导人民对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正确估计。精神生活从低层次、娱乐性、闲适性向高层次、雅致性、发展性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指望短时间内发生突变和飞跃,而是要有历史耐心、逐步推进,实打实地解决好人民精神生活领域的每一件小事,积小胜为大胜,统筹好“急不得”和“等不得”的关系。此外,分阶段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以2025年、2035年、2050年为时间节点,科学部署每一阶段要完成的任务和制定有效评价体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随着时间推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正在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实质进展。

三、 科学认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要特征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高质量精神文化资源塑造中国人精神生命的活动,重在让人们享有富足多彩的精神生活,拥有安稳宁静的精神空间,心怀行上高远的精神坐标。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所以成为党和人民的热切期盼,源于其在基本方向、内容结构、方针原则、价值追求等方面所体现出的鲜明特征。

(一)基本方向:注重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当今世界精神文化资源的多样并存和交流互鉴已成为客观趋势,但在多样化的文化资源中选择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人民精神富裕应坚持什么样的根本方向,不同社会制度必然有着不同回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共同不仅仅是以健全的制度体系减少人们精神产品分配偏差和相对剥夺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指中国人民在精神信仰和价值守护方面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信仰坚守,也就是始终坚持精神生活的社会主义方向,坚守中华文化的根本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多元文化中的指导地位,引领和制约各种非主流文化和社会思潮,充分发挥好精神生活的导向功能和整合功能。富裕则意味着以多样性的精神生产拓宽人民选择精神文化资源的空间,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各类文化组织和机构积极创造,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在开放包容和交流互鉴中形成多种文化形态互动并存的局面,从而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基于此,多样性是精神生活富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特征,同时多样性必须以主导性为前提,对人们在精神上的错误认识进行及时纠偏。

(二) 内容结构:重视全面性和层次性相统一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一项浸润心灵、怡情养志的系统工程,在内容结构方面具有全面性和层次性的特征,表明了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和差异富裕。就内容结构的全面性而言,既包括精神活动的丰富多样,也包括精神状态的昂扬向上,两者是动态与静态、过程和结果的统一。精神活动主要包括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实践、社会实践、科学技术实验、网络领域虚拟实践过程中的精神生产、分配、交往、消费等活动。精神状态则通过人的精神面貌、精神特质、精神品格、思想观念、心理健康等方面,体现为全社会崇德向善、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全民族意气风发、自信自强的奋进状态。就内容结构的层次性而言,按照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可将达到富裕状态的精神生活划分为感性和愉悦层次、理性和发展层次、信仰和超越层次,分别对应“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生活;和谐多样、优雅文明、开放包容的文化生活;意义充盈、凝魂聚气、崇高笃行的信仰生活”[19]。达到富裕状态的精神生活各层次之间并不是彼此割裂,而是相互贯通的,“低层次精神生活是高层次精神生活的基础,高层次精神生活也蕴含着低层次精神生活的部分内容”[20]14,人的生命的价值意义正是在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中不断得到充实。

(三) 方针原则:强调普惠性和精准性相统一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强调覆盖主体的普遍性,也注重个体需求的特殊性,把普惠性和精准性有效衔,有助于提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效性。从普惠性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群众,不能丢下一个贫困家庭,不能扔下一个贫困地区,是整体性保障文化民生的过程。每个人都享有怡情娱乐、读书看报、艺术创作、观看表演、参加活动等基础性精神生活的权利,每个地区都应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公平,从而所有人都能自觉追求积极向上和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从精准性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人施策,切实做到不同群体精神需求识别要精准,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要精准,精神生活富裕方式要精准,精神生活富裕成效评估要精准。尤其要精准识别人民群众分众化的精神需求,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与其精神需求相配套的文化服务和精神产品,促进其获得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精神消费服务。在评价体系方面,提高精准性则意味着评价指标的设置要考虑精神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将主观和客观、静态和动态、宏观和微观等指标体系统筹好,力求以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把握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度。

(四)价值追求:讲求从属性和超越性相统一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有价值追求的生活,具有从属性和超越性的特征,达到富裕状态的精神生活,绝不是以低俗文化的感性刺激排解精神空虚、得到精神慰藉,而是靠高雅文化的理性浸润提升精神境界、涵养精神品格。从属性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本质特征,面对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多样的客观趋势,精神生活决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引领人民群众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精神意识。我们坚决反对精神生活中性化、淡化、边缘化倾向,坚决对不符合主流价值和威胁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言论进行批判纠偏,有意识地教育公民要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从而让人的精神生活从属于社会主流价值观。超越性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应然特征,人对精神生活品质无止境的追求,是精神生活具有超越性的主要原因。社会个体在正确价值目标的引导下,通过自我否定、自我规定、自我完善实现自我超越,促进精神生活从片面向全面、从低级向高级、从贫乏向充实转变,让自身的价值生命不断跃进和提升,进而创造更加丰富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资源,让其余人民群众享用。此外,怀有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让自身的思想行为服务于人类解放事业发展大局,让人性的崇高性在精神生活的超越中不断得到确证,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表现。

四、全面探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在新的征程上,精神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旨在推动形成与“强起来”的主题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让生活在新时代的每一位中国人民共同享有精神富裕的机会。

(一)思想前提:澄清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存在的各种模糊性认识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澄清各种模糊认识,防止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1],为打造精神文明新高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要澄清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关系问题上“主次论、代价论”等错误认识。习近平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21]111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物质富裕是精神富裕基本前提,精神富裕则为物质富裕提供智力支持。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建设为代价换取物质财富的增长,这需要领导干部将精神富裕在思想上排上位、挂上号。二要纠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只输送、不培育”的工作理念。应当明确社会成员即使占据再多的精神文化资源,当其没有被消化吸收和掌握践履,就不能称得上实现了精神富裕。所以,人民精神生活富裕绝不仅仅是创造和提供大量的精神文化资源,更重要的是承担“育新人”的使命任务,要把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转化为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力量。三要克服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重享受、轻奋斗”的局限认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以健全的分配制度体系让精神文化资源惠及所有人,更重要的是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形成人人创造精神财富、人人享有文明成果、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避免“躺平”观念抑制人们对更高层次精神境界的追求。四要警惕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超阶段、不务实”的思想观念。应当明确我国所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均有刚性支出特点,都建立在巨大的资金投入基础上,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好高骛远的事情,要充分考虑各级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和融资能力,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优先投入到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逐步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实质进展。

(二)价值引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心下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顽强发展的精神纽带,是当代中国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奋力前行的精神力量。在新的征程上,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着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塑造的重心下移,使之成为引领人们精神生活的基本遵循,使之成为彰显中国人独特精神世界的重要标识。一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在培育和践行中的基础性作用。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以理想之光和信仰之力筑牢人们的思想基础、升华人们的精神世界。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给予人们精神依靠、增加人们归属感。把历史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激发人们历史主动精神。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提升人们思想道德水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基础支撑,厘清民族精神发展脉络。二要全面开展涵养核心价值观的系列实践活动。坚持找准人民利益交汇点、思想共鸣点的原则,尽可能做到贴近性和对象化。通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修身律己,学会宽容谦让,保持做人干事的精神风骨。通过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打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的文明村镇,形成相亲相爱、互帮互助、乐观向上的文明家庭,建设创造创新、奉献祖国的文明校园。通过举办重要节假日纪念庆祝活动,挖掘蕴含的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元素。三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负面清单制度。以清单形式把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行为失范呈现在公众面前,引导人们在对照禁止性规定中进行精神自省、道德自知、行为自检,这对于防范化解个体精神生活和价值实践中的困惑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构建负面清单制度还应完善集监督、管理、问责、惩罚于一体的制度体系,以此保证用非法律手段解决道德层面的问题能够达到应有成效。

(三)文化滋养:做好文化民生的改善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弘扬

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观察社会、领悟人生、改造世界的思想智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挥好文化在滋养人们心灵生活、赋予人们生命意义方面的功能,要着眼于做好优质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传承弘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和标准,在内容上讲求积极向上,在覆盖人群上力求惠及所有,在资金支持上注重持续不断。加强城市和农村文化建设对口帮扶,让城市的优质文化资源以流动服务的形式送到百姓身边。另一方面,要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实效性。聚焦精神文化产品供需矛盾,深入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高质量文化服务和精神产品上发力,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受众群体“画像”,进而提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看,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构筑起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主要包括在特殊地域、重大事件、先进模范人物、重大灾难磨砺中形成的精神集合,其以独特的精神形态标明了我们党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艰苦奋斗、为民情怀等方面的精神特质,树立起了一整套精神准则,为新时代丰富人们精神世界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学习承载着红色基因的精神谱系,根植历史深处探寻涵育精神谱系的基因链,立足百年历程厘清精神谱系发展的路线图,着眼未来发展认识精神谱系的引领作用,进而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用好应对风险挑战的这把精神钥匙,以此提升精神境界,锤炼精神品格。

(四)网络文明:引导网络主体传播格调健康和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互联网的全面普及拓展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新空间,为人人皆可进行文化创作提供了新的平台。管好用好互联网,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文化培育、文明创建、生态治理,是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从加强网络空间的思想引领看,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增强阵地意识,牢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管媒体的基本原则,管好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舆论,牢牢占据思想引领、信息传播、文化传承的制高点。从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看,一些网络营销号以谋取利益为目的传播低俗文化内容,使人们精神遭到了污染。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激发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引导网络平台和广大网民创作格调高雅、向上向善的文化产品,传播积极健康、爱党爱国的思想意识。此外,应吸纳和培育“意见领袖”“圈层达人”,进行优质文化内容推送,满足人民个性化的精神需求。从加强网络空间文明创建看,要促进网上网下文明建设有机融合,鼓励网络主体文明办网、文明用上、文明兴网,引导广大网民全面开展对榜样人物及事迹的网上宣传活动,全力营造追求真善美和高尚道德理想的网络文明环境。从加强网络空间生态治理看,主要是整治网络色情、低俗、暴力等不良信息,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活动,以法治精神引领网络空间治理,加快建立健全网络各环节的法律法规,引导网络管理部门加强对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使其在网络垃圾文化面前敢于“亮剑”和“斗争”,发挥好法治在树立文明网络风尚、充实人民网上精神生活的保障作用。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精神生活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虎虎生威见精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