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场”可供性:外籍视频博主对中国形象的具身传播

2022-04-07漆亚林李秋霖

国际传播 2022年4期
关键词:在场博主外籍

漆亚林 李秋霖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世界连接为“地球村”,社交媒体日益成为国际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场域。在视觉文化成为一种突出文化现象的当下,视频日益成为国际传播中最为直观的表达方式。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旅游、求学、生活,见证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并用视频方式记录自己在中国的故事与感受,并分享到社交平台,逐渐成为海内外受众重新发现中国、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这些外籍视频博主的兴起和走红,与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机遇及传播战略密切相关,良好、开放的社会环境推动和促进了跨文化类视频的创作和传播;与此同时,这样的个人化的视频呈现也成为中国形象构建与传播体系的组成部分。

具身传播是外籍视频博主构建中国形象的重要方式。法国哲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最早提出“具身性”(Embodiment)这一概念。具身传播强调人的身体与意识在信息交流与分享中的统一,身体成为认知的本源。“在场”可供性为主体的具身传播和直观体验提供了可能性。可供性即生物或行为主体在特定环境中行动的可能性,存在于其与环境之间经由感知所形成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即主体对效用的主观感知与技术的客观品质之间的相互作用。1James J. Gibson,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Boston:Houghton Mifflin,1979.具身传播体现了传播基于技术实践的发展趋势,并呈现了人、文化、技术和环境的交互关系,确认了“在场”可供性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外籍视频博主对中国形象的构建正是基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一方面,许多外籍视频博主来华旅游、学习和生活,与古老又现代的中国“相遇”,“在场”的体验和感知,与他们所在国媒体对中国的偏颇报道形成反差,引起他们的言说兴趣;另一方面,“在场”可供性释放出巨大的传播张力,将人的共情、共鸣有效融合并延伸,一些外籍视频博主通过视频内容,以自然、文化、技术的多维视角对外传播了更加丰富、真实、鲜活的中国,为国外民众重新认识中国提供了新素材与新角度。具体而言,开放性、战略性、技术性等“在场”可供性是外籍视频博主参与中国叙事的逻辑基础,外籍视频博主通过场景感知、呈现多元化的中国形象,通过沟通的可供性,弥合由于长期对中国的刻板印象造成的中外文化分歧,通过具身行动塑造了构建中国形象的正向表达范式。

一、外籍视频博主参与中国叙事的逻辑基础

(一)开放性: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博主自身所处空间的转换带来的机遇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经济腾飞,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探索这个古老、神秘又开放包容的国度并寻找新的发现和机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居住在中国的外籍人员达845697人,十年间增长了近25.2万人。2中国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zgrkpc/dqcrkpc/ggl/202105/t20210519_1817701.html。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8年,在华留学生的数量由23.82万人增长到49.22万人,增长了一倍多,可见来华留学已成为许多国外学生的选择。3张轶君、蔡琳:《在中国的外国人,到底有多少?》,https://mp.weixin.qq.com/s/lTkwsfyVm0-Zqh00rJxJ3A。这种人口的流动创造了让外国民众重新认识中国的机会。由于空间距离的限制,他国民众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主要源于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而且大部分基于两种途径。其一,被广泛传播的文化产品和媒介形象,如《卧虎藏龙》《花木兰》等具有中国元素的电影作品,以及动作电影造就的李小龙、成龙等功夫明星,这一途径有助于形成对中国文化的符号化印象,但也容易形成一叶障目的认知效果;其二,大多数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存在“傲慢与偏见”或者歪曲报道,甚至编造假新闻和谎言,以此丑化、污名化和妖魔化中国,导致在外国受众心中形成对中国偏颇和负面的印象。相比之下,来华的外国人因为身处空间的转换,能够沉浸式、体验式、具身式了解中国,从而打破原有的想象和盲人摸象式印象。部分外国人意图通过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故事,将个体记忆转化为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并将这种记忆远播世界各地。自媒体博主“歪果仁研究协会”就是这类视频博主的范例,其账号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ilibili)拥有400多万粉丝,从15秒竖屏内容到30分钟的访谈,从街头采访到微纪录片,用自己的镜头讲述中国故事。正如“歪果仁研究协会”会长高佑思所说:“在中国的外国人中,有些是‘匆匆过客’,在这里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很短。还有一些是‘外国人2.0世代’,他们是2010年到2012年以后来中国的新一代年轻外国人,扎根在中国的各个城市,通过见证丰富多样的中国社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1CDRTV国传中心:《Chengdu Plus特别观察丨我在中国研究“歪果仁”》,https://mp.weixin.qq.com/s/8glv57olV3Ag3CN_RR_Qbg。

(二)战略性:“讲好中国故事”与国家形象的本土化建构

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开放的社会人文环境吸引众多外国人来华旅游、工作,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传播战略也为外籍视频博主带来了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的国际舆论格局仍是西强我弱,为了改变此种环境下中国国际传播“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现状,“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97——198页。。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12页。。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4张洋:《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可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已成为当前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重点。“讲好中国故事”既是一种对外传播方式的新表述,也是战略性调整,其深层结构是一种包含了多元主体的叙事修辞,“讲故事-话语权-软实力”的动态生成机制由此在跨国和跨文化的信息流动中展开。这种跨国性不仅表现为故事本身将面向国际受众,也意味着国家叙事能够吸纳不同国别地域文化的讲述者参与其中。5王昀、陈先红:《迈向全球治理语境的国家叙事:“讲好中国故事”的互文叙事模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7期。作为“跨文化体验者”,外籍视频博主作为特殊的叙事主体,其创作的视频文本所构建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国故事互文叙事模型的跨国性,其独特的叙事视角被纳入中国故事的叙事体系中,并对我国对外传播的主流叙事框架有所扩充。事实上,外籍视频博主的兴起与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诉求相互呼应。因此,重视并关注外籍博主的作品并积极与之进行交流合作是国际传播创新发展的路径之一。我国许多主流媒体都曾关注并报道在华外籍视频博主,并为其客观的视频内容点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相对论》节目曾多次邀请郭杰瑞、高佑思等有代表性的外籍视频博主与主持人对谈,讲述他们在中国的体验;总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的纪录片《中国缘》,深度挖掘中国与世界结缘的独特故事,展现众多外国友人在中国的精彩生活;湖北卫视与哔哩哔哩联合推出的《非正式会谈》、江苏卫视的《世界青年说》等跨文化谈话类节目,聚焦在中国工作、生活的外国友人,呈现中外文化的碰撞,受众得以从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表达。由此可见,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战略下,跨文化体验者被赋予参与中国国家形象叙事的更多可能性。

(三)技术性:多维身体连接与“在场”的技术赋能

随着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这一具象化载体不断融入并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日常生活、群体实践和社会生态。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和其他新兴技术形成视觉传播的基础,而视觉传播的拓展与进化也调整并生成新的社会认知模式,进而改变人们的认知图式以及具身认知场景。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媒介即人的延伸”的理论道出了技术与人的身体的本质关系。当下,媒介交互性、场景化和超现实的特性极大延伸了媒介的“生物”体征,逐渐打破媒介作为物与人之间区隔的性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类部分传统行为实施的情境属性,“成为”人体本身,逐步融入人类表达、社会交往与社会参与功能。1朱婧雯、欧阳宏生:《认知传播的理论谱系与研究进路——以体认、境化、行动的知觉-技术逻辑为线索》,《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如果说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那么新媒体则改变了传统“离身”性认知与体验传统,将多种感官、多种媒介聚合在一起,社会化媒介和沉浸式媒介所带来的全通感体验深刻改写着主体的认知基模,强调人的身体直接参与认知的过程。由此,新媒体形成的传播环境为“体认”提供了媒介载体,将人类的具身认知延伸至“身体-(媒介)技术-认知”层面,从而让人们的技术身体连接起物质身体和文化身体,形成“物质身体缺场”但“多维身体在场”的传播景观。2美国哲学家唐·伊德(Don Ihde)在《技术中的身体》一书中区分了三种“身体”,即物质身体、文化身体和技术身体。物质身体是“能动的、知觉的和情感性的在世存在的”身体;文化身体是被社会和文化所建构的身体;贯穿物质身体和文化身体的是“第三个维度”,即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建构的技术身体。技术身体连接着文化身体和物质身体,拓展并重塑着彼此。参见:刘铮:《虚拟现实不具身吗?——以唐·伊德〈技术中的身体〉为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年第1期。

基于此,跨文化类视频成为外籍博主具身认知中国的镜像,当他们在互联网上与这些内容“偶遇”,就打开了体验和认知中国的一扇窗。他们在视频中呈现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具身体验,强化了体认的沉浸性和真实性。这种“在场”体验和感知具有强烈的情感动员力和认知升维作用,使观众能够沉浸式体验博主所体验到的中国,进而改变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图式。

二、情景感知:呈现多元化的中国形象

讲述中国故事的跨文化类视频作为认知中国的创新表达,其建构的中国图式是中国国家形象体系中的动态成分。相比较而言,中国主流媒体主导的国家形象建构强调宏大叙事,立体厚重,而跨文化类视频更强调微观叙事,注重内容表达的流动性、亲近性、多元性和异质性。这种特质丰富了主流框架下中国形象建构的“他者”视角,从多元的生活场景出发,展现更加鲜活、生动、亲切以及更具烟火气的中国。许多外籍视频博主曾以“漫步”的形式展现中国的现实风貌,这是一种最为原生和直观的方式,却能够在“漫步”中呈现真实的城市街景、乡村美景和风土人情。比如澳大利亚博主Amy的视频《我从北京的一侧走到另一侧……》将视角投向北京的街景、道路、行人、氛围,展现了东方文明的神秘性与现代性。一位巴西博主在YouTube上获得3.5万次点赞量的视频《看看中国的贫困!他们住的农村地区,他们吃什么》,记录了她参加朋友婚礼时看到的真实的中国乡村景象,使西方媒体刻意捏造的所谓“贫困”中国的不实之词不攻自破。另一位在贵阳生活的外籍博主,通过《什么是中国的贫困社区?》等视频展现了贵阳老城区的街景,获得了119万次播放量,许多外国受众表示,即使是中国城市相对“贫困”的地方,“看起来也很安全”1数据来源:YouTube平台公开数据。。

除了直观的视觉呈现,讲述中国的人、情、事也是跨文化类视频展现真实中国的另一种方式。比如,“歪果仁研究协会”推出的“别见外”系列视频,关注老年人、村民以及外卖员、快递员、餐厅服务员、乡村教师、茶农、搬运工等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受众可以通过镜头体会中国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并通过他们的经历了解更多中国人正在经历的生活。比如,《在汶川的老地方餐馆端盘子》记录了汶川大地震十年后当地的重建与新生,镜头呈现了人们谈及失去亲人时湿润的眼眶、人生观念的转变、孩子们朝气蓬勃的样子,投射出灾难之后普通中国人的伤感与乐观。美国视频博主“阳离子”以Vlog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在中国乡村骑行的经历,展现中国乡村的真实环境与朴素美感。在“少数民族”系列视频中,她探访了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并与当地人交谈,了解他们如何融入现代社会和真实的生活状态。这些视频囊括了中国的现实景象,且更多元地展现了更深维度的“情景”,既有“景”也有“情”。外国视频博主通过参与者、观察者的具身视角传达情感,从而使各国观众感同身受。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视频内容与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聚焦边缘”的倾向完全不同。后者的边缘视野是为了与中国形象传播的主流框架对立起来,以达到解构的根本目的,因此常常以个例代替普遍、以细节掩盖全貌、以造谣扭曲事实,甚至无中生有,是一种凸显甚至制造差异、对立、区隔的“他者”视角。与之相反,前者具身传播模式下的视角与我国对外传播主流框架形成补充,并且以普通个体的真实境遇呈现有血有肉的中国,提供了一种体现交往、理解、融合诉求的对话视角。这些跨文化类视频让未曾踏上过中国土地的受众也能通过普通人的故事产生共情,从更具个人化的体验中产生感性直观的认知。简言之,跨文化类视频具有一种感知可供性,让观众从影像触发的感觉、感受、感情出发来认识中国。

三、创造沟通:弥合刻板印象形成的文化分歧

国家形象传播的本质是通过传播真实健康的民族文化精神、物质和形态,达成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认同,即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到“美美与共”“世界大同”。在西方主导的国际舆论场中,中国声音的传播受制于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全球信息流通存在明显的不对称,进而形成文化折扣、认知偏见以及文化分歧。跨文化类视频的内容具有某种沟通可供性,以其特有的视角、真实的场景和故事,通过各种方式消解偏见、改变刻板印象,从而促进文化间的对话。这种沟通可供性的作用方式主要体现为两点:其一是通过戏剧性的方式展演现实场景,化解刻板印象,如中非混血视频博主妮娜的视频;其二是通过事实的呈现和真实体验来改变刻板印象,深化理解,如美籍视频博主郭杰瑞希望自己拍摄的视频能让大家认识真正的中国,同时也看见真实的美国,认为“矛盾的产生很多时候是因为不理解别人的文化”。郭杰瑞的视频通过走访、街采和实地体验,对在场主体、事件和故事进行视觉化呈现。比如,视频《中国产品引发美国人排队购买!听听美国人怎么说?》中,通过采访排长队购买中国品牌手机的美国人,展示中国品牌对美国消费者的影响力;视频《我从美国回到中国啦!实拍中美防疫区别有多大?》通过对沿途见闻的真实记录,对比中美两国的防疫政策和民众防疫意识。视频在跨文化的视角之下呈现了不同国家间的差异和联系,用真实记录和在地书写消解了西方媒体关于中国防疫报道的偏见,打破西方受众认知中的刻板印象。

“歪果仁研究协会”通过街头采访体现了其打破隔阂、消除刻板印象、成为跨文化交流桥梁的内容导向,以恰当的方式促成中外民众之间的理解。比如,《自从这群歪果仁误解了中国以后……》用轻松、诙谐的表述方式在北京街头采访了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分享了他们来中国之后如何通过亲身观察消除了原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高佑思在视频中说道,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形象污名化;二是信息不对称。他认为,“要真正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需要的是交流与谦逊,而不是分裂与傲慢”。这个视频在YouTube上获得了22万次的观看量,评论区也有不少用户表示赞同:“现在我对中国的看法与以前不同了,我用了一种积极的方式,并花了很长时间才走出西方人制造的泡沫,这并不容易,因为你会被他们抨击。”可见,许多外籍视频博主展现了他们促进沟通、弥合分歧、填平鸿沟的良好愿望和努力。大多数此类视频的内容起到了减少文化折扣和增进文化互信的作用,虽然也有一定市场导向的成分,但是这种“在场”沟通和具身再现客观上有利于构建全面、真实、丰富、包容的中国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当前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失衡的话语表达。

四、具身行动:塑造构建中国形象的正向表达范式

一些外籍博主的视频通过身体实践和场景再现,体现传播主体的具身行动,唤起人类共通的视觉感知和情感共鸣。这种表达方式超出了影像和观看本身的意涵,具有现实建构性。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面临着西方话语霸权的挑战,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之下,外籍视频博主通过自发的话语实践和传播,塑造了构建中国形象的一种正向表达范式。2020年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众多西方媒体将“新冠病毒”污名化为“中国病毒”,并指责中国政府防控不力、管理落后。时事评论博主“NathanRich火锅大王”发布了《新冠肺炎|超强自制完整时间线全析》《H1N1 vs 新冠病毒 中美疫情控制对比》等视频,以具体的时间线复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中国政府的应对过程,并将其与美国此前应对H1N1流感疫情的速度进行对比,以事实证明中国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更为迅速、高效,而非西方媒体所说的那样“管理落后”。2021年4月,一些西方媒体指控中国新疆存在“强迫劳动”,众多外资品牌跟风抵制“新疆棉”。“歪果仁研究协会”很快推出了“别见外”系列视频之特别篇《和新疆老乡一起种棉花,我遭遇了什么?》,博主高佑思亲身体验种棉花,与当地农民聊天并到他们家中做客。该系列视频展现了新疆棉农的真实生活状态以及先进的机械化农业种植的景象,使西方媒体对新疆“强迫劳动”的指控不攻自破。可见,在国际舆论场上,面对西方对中国的不实指控,一些外籍博主借助视频媒介以大量事实和具身体验揭穿了西方媒体的谎言。他们通过反讽、解构等方式揭露西方媒体如何通过话语游戏操纵观念,如何通过媒介拟真性来掩盖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输出,如何对博主呈现的真实中国视而不见,甚至称他们为“叛国贼”。这些视频的传播以“反话语”的实践揭示出中国在国际舆论中所面临的不公正待遇。

外籍视频博主对中国形象的现实建构还体现在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实践。这种传播是自发的,并促成友好的文化流动。哔哩哔哩知名日本博主山下智博在他的视频中讲述了自己参与创作一档中日文化交流节目的过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山下智博进入日本的电视制作公司成为编导,推出一档在朝日电视台播出的节目《V子努力走红中!》。节目中,日本知名的搞笑艺人、声优、演员一起观看,讨论哔哩哔哩平台上的火爆视频,并参与视频拍摄。在“中文小课堂”等节目环节中,山下智博与中国嘉宾一起向日本受众介绍哔哩哔哩社区文化的各种笑点和伏笔。这种形式类似跨文化类视频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文本形式——“反应(Reaction)视频”,通过 “观看-反应”模式形成文化间的反差和共鸣,跨越文化的障碍从而形成不同人群间情感的分享和触动。不少日本观众在Twitter上留言,说该节目改变了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了解到了真实的中国。1世昕:《B站在日本走红的路子,和我们想的不太一样》,https://mp.weixin.qq.com/s/3j7T6YYpd BVIK1XkB0CytQ。除了山下智博,也有不少外籍视频博主也以多种实践方式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比如,郭杰瑞了解到星巴克等国际咖啡品牌用的是中国云南生产的咖啡豆,云南咖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却未得到充分体现,于是决定自己创业,将标明云南生产的咖啡销售到美国;再如,“歪果仁研究协会”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将“别见外”系列视频做成汉语教材,向海外的汉语学习者展示更为真实鲜活的中国形象。不难看出,这些外籍视频博主已成为积极的中国文化传播者,通过跨文化传播,不断扩大具身行动领域,并将传播与行动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客观上构建了更为多元、真实的中国形象。由此可见,外籍视频博主对于中国形象构建的意义,不止于其视频内容的传播本身,他们作为中国文化的切实体验者、中国故事的动态创造者、中国形象的构建者等多重身份具有更深层次的价值。

结语

在中国形象构建与传播的体系中,外籍视频博主作为自发的参与者,从更为多元、交互的文化融合角度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故事。而这一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在场”可供性——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与外籍视频博主具身体验的可能性,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与国家形象传播中本土化建构的战略需要,技术赋能之下人的身体“在场”与具身传播的可能性。正是当前中国社会环境提供的可能性与外籍视频博主作为行动主体的实践,丰富了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与传播形态。与此同时,外籍视频博主也以其创作的视频内容,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产生于视频这一介质,生成于媒介文本中,但并不局限于内容本身。换言之,外籍视频博主的内容生产和具身行动为更多受众提供了“体认”中国的材料和样本。由此而言,跨文化类视频的“在场”可供性在更具体的层面上具有了感知可供性、沟通可供性和行动可供性,它们的共同作用为视频受众提供了更多了解中国、亲近中国的可能。

需要指出的是,跨文化类视频虽然为作用于观众的“体认”提供了某种可能,但并不意味传播的绝对“抵达”。首先,所谓“可供性”是指环境为行动主体“承担了什么、供应了什么、备置了什么,这些或许是有益的,或许是有害的”1James J. Gibson,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Boston:Houghton Mifflin,1979,p.127.。许多外籍视频博主表现出对中国的友好态度,但也存在那些为了获取流量而假意“尬吹”中国或在国外成为“反华”毒瘤的“双面人”。因此,作为一种自发的国家形象的建构力量,外籍视频博主本身具有复杂性。其次,所谓认知是可供性的集体占有,即个体的认知发展绝不是个体单独与环境互动,相反,个体与环境、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是嵌套在一起的。2Edward S. Reed,Encountering the World:Toward an Ecological Psych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145.也就是说,受众观看跨文化类视频从而发生认知变化是一个漫长且反复的过程,取决于其与环境结构的复杂互动,其中主流媒体是最重要的影响力量。亲近中国的外籍视频博主在海外舆论场中常常遭到西方媒体的污名化攻击,被指责为“中国的傀儡”或被认为“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如BBC就曾多次指责在华的英国视频博主“散播有关中国的‘虚假信息’”,郭杰瑞、高佑思等博主都曾遭到《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的无理抨击。可见,这些外籍视频博主支持中国的行为往往会被西方主流媒体划为敌对阵营而被限制影响力。因此,虽然外籍视频博主的兴起使西方主流媒体霸权式的话语结构有所松动,但目前仍难以颠覆其主导地位,这些博主的影响范围会因为被“污名化”而受到既有框架的限制。

总体而言,跨文化类视频对于我国的国家形象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外籍视频博主的传播实践是“中国故事”在本土化传播过程中的话语表达和交流的成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仅需要“自己”的讲述,而且需要“他人”的讲述,也需要“自己”与“他人”结合在一起的“我们”的讲述,而外籍视频博主的声音正代表了这种可能。要实现我国国际传播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创新突破,需要持续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欢迎外国友人,充分发挥他们跨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同时充分协调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主流框架与这些民间力量的关系,以呈现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猜你喜欢

在场博主外籍
跟着零食博主买拼多多小吃
Preface of “Trends in Nanomaterials and Nanocomposites:Fundamentals,Modelling and Applications”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Prof Yiu-Wing Mai's 75th birthday
如果孩子想当美妆博主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张福利
时尚博主谢慕梓:分享身边的美
论高校如何加强外籍教师的管理
未来充满不确定,最重要的是“在场”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露西的心理治疗之路
基于“记忆”的“时间”新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