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充满不确定,最重要的是“在场”
2016-12-27
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相信,经济的景气和紧缩是一个周期过程。
在景气时期,人们在机会面前表现出羊群效应,敢于承担风险,赚取高额收益。而这种大胆不断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进而助长投机意愿。在这种美好的循环中,市场充斥着躁动和亢奋,明斯基称之为“投机迷醉”。
然而资产价格的上涨不会一直延续,当债务支出超过了资产价值所带来的收入,危机便开始累积,直到抵达“明斯基时刻”——某个外部事件像导火索一样将危机引爆。
这种周期性难以消除,人性使然,只是程度和内容各不相同。你可以发现,1973年、1987年、2001年出现股市崩盘,1980年美国经济衰退,1994年债市危机爆发,2008年次级债危机,全球经济仿佛也存在“七年之痒”。
今年1月,国际投资大鳄吉姆·罗杰斯到访南京,他平静地预测,目前全球已处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端,没有很好的办法化解。
罗杰斯的预测能否成真,谁也说不好,但悲观的情绪确实在市场中蔓延,特别是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大家不知道,这会不会是引爆周期的那个外部时间,更不知道全球经济将会被一个房地产商带向何处。
如果把范围缩小到创投领域,“资本寒冬”这个概念已经被喊了一年,回顾2016年,“平淡”是一个关键词。上一轮创新已经大体结束,下一轮创新还没到来,大家看到的是一片正在善后的战场,大的战役硝烟散去,领地划分殆尽,有人浇筑城池,有人卸甲归田,资本寂寞难耐。
按照周期性的解释,寒冬并不罕见,七八年就来一次。寒冬中也有机会,前提是你要保持“在场”的状态,在机会出现的时候,手里有牌。
有的时候,周期转换的速度是如此之快。1991年8月,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标题是《小公司已经无法获得风险投资》,而在一年后,就变成了《初创企业重新获得风险投资青睐》。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时代开启,引爆新的经济增长点,全世界的资金涌入美国,涌入纳斯达克。太多的网络公司一夜暴富,新一轮周期火热登场。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纳斯达克指数从1000多点一路狂奔到5000点以上。
然而泡沫破裂的速度更快,这一次充当导火索的外部事件是《巴伦周刊》上的一篇名为《Burning Up》的报道。该报道基于207家互联网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将会有51家网络公司现金流面临枯竭,而且在股价下行、高管套现、投资风险上升、市场资金缩减、再融资市场冷却等多重效应叠加下,再融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最终将会面临行业的大洗牌。
这篇报道引发了市场恐慌,人们疯狂抛售网络公司股票,市场在挤兑的浪潮下,从2000年3月到2001年4月14日,纳斯达克指数下跌68%,从5048点降至1638点。资本、市场、人性的故事再一次上演。
回顾历史,你会发现相似的情节。处于“投机迷醉”中的投资人们对任何一家能够快速拥有市场的创业公司进行投资,无暇深究甚至无视这些公司在管理、模式和产品上存在的问题。
直到“明斯基时刻”到来,一些投资者才意识到,他们投资的一些公司,无论估值曾经被推到多高,但是在正常的商业逻辑中完全没有价值。于是泡沫进一步破灭,价格不断跌破新的纪录。
如果把目光收回到中国创投领域,在“资本寒冬”成为某种新常态的当下,在这个周期中,真实的情况又是什么?
我们发现,如今的情况与之前有些不同,投资人手里并不缺少资金,而是市场上缺少创新性足够的创业公司。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同行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那时,美国科技行业正在经历从硬件创新到软件创新的更替阶段,风险投资人们发现,在新的技术革新没有出现之前,短期内可能再没有那种能够一鸣惊人的公司了。于是他们调整策略,减少了对初创企业的投资,将主要资金投入企业后期融资和杠杆收购,避免风险。
一些中国的风险投资人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但内心难免挣扎——怀疑自己是否过于保守,没有在别人胆怯的时候大胆出击。
2016年是风险投资人集体反思的一年。能够从狂奔中慢下来,虽然无奈,但也是一件好事,毕竟直面风险靠的不仅仅是勇气,还要有足够的理性和自控力,在不断泡沫化的收益预期面前,保持一份初心。
历史告诉我们,能够激活资本的是技术革新。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引发了上一轮创投潮,下一轮的启动也许来自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也许来自于人工智能的突破,也许都不是。
未来总是充满不确定,最重要的是掌握应变的主动权,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你要“在场”。
—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