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中的生态文明话语建构研究
2022-11-29杜永欣
杜永欣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环境危机被视为“世界风险榜单”中的高风险事件,1World Economic Forum,“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2 17th Edition”,https://www3.weforum.org/docs/WEF_The_Global_Risks_Report_2022.pdf.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性议题。随着各国媒体持续将政治、经济、科技等多种要素纳入环境报道之中,“环境议题”已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之一。在我国,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新时代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当前的国际舆论环境中,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环境形象的偏见性建构与负面呈现,遮蔽了我国环境治理的努力与成效。2徐明华、李丹妮、王中字:《 “有别的他者”:西方视野下的东方国家环境形象建构差异——基于Google News中印雾霾议题呈现的比较视野》,《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年第3期。3郭小平:《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环境形象建构——以〈纽约时报〉“气候变化”风险报道(2000——2009)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年第4期。要让中国的绿色理念为国际社会所认同,有待于把握好国际传播格局与趋势,完善我国生态文明话语的传播机制。1李昕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及其路径优化》,《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9年第4期。新时代,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是我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研究中国生态文明的媒体呈现及话语建构特征,对于进一步优化中国生态形象的“自塑”话语体系,提升国家生态话语传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约翰·汉尼根提出的环境问题社会建构理论认为,环境议题不能“物化”自身,必须经由个人或组织的建构才构成问题。2Hannigan,J.A.,Environmental Sociology: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New York:Routledge,1995, p.45.我国在对外传播中如何进行生态环境议题的媒体建构,影响着国际公众对于中国生态文明的认知。“框架”是传播过程中人们形成特定理解所遵循的认知或话语组织原则,被视为“媒体机构或社会个体用以传达、解释和评价信息的概念工具”3Neuman,W.R.,Just,M.R.& Crigler,A.N.,Common Knowledge:New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Meaning,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新闻框架则反映了媒体通过选择或凸显的方式对社会现实进行建构的过程。4Tuchman,G.,Making News: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New York:Free Press,1978.当前,框架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中国环境形象5李鲤、刘蕙:《责任框架与话语调适——以BBC网站中国环境报道分析(1997——2017)为例》,《当代传播》2018年第4期。、“2060碳中和目标”6史安斌、童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的图景与路径——以推特平台“2060碳中和”议题传播为例》,《当代传播》2021年第4期。等环境议题的媒体建构,旨在揭示媒体报道的内容框架在塑造中国生态环境议题、影响国际舆论等方面的深层意涵,为探讨中国议题的国际传播提供了理论工具。
甘姆森的“诠释包裹”理论将媒体话语视为一系列具有特定内部结构的诠释包裹(Interpretive Packages),框架是一组议题单元的中心组织思想,它是话语包的核心,能够赋予事件意义,暗示议题的关键。7Gamson,W.A.& Lasch,K. E.,“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in S. E. Spiro & E. Ychtman-Yaar (eds.),Evaluating the Welfare State: Soci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3,pp. 397-415.8Gamson,W.A.,“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9,Vol.95,No.1,pp.1-37.诠释包裹分析的方法将框架中的各类特征元素划分为框架装置和推理装置。框架装置强调整体合成,其符号表现手法包括隐喻(metaphors)、范例(examples)、标语(catch-phrases)、描述(depictions)和视觉图像(visual images)。推理装置注重将总体分解为部分,即通过归因(roots)、后果(consequence)和原则诉求(appeals to principle)为特定观点立场提供理由。1Gamson,W.A.& Lasch,K. E.,“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in S. E. Spiro & E. Ychtman-Yaar(eds.),Evaluating the Welfare State:Soci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3,pp. 397-415.“诠释包裹”理论解释了媒体进行议题建构的能动性过程,已有多位学者将其应用于境外媒体涉华议题的框架呈现及话语建构策略研究。2张玉、潘昶玥:《德国主流报刊对中国C919飞机报道分析——基于诠释包裹理论的视角》,《对外传播》2020年第1期。3叶淑兰、易妍、王乃一:《菲律宾媒体南海话语合法性的构建:基于甘姆森“诠释包裹”的框架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本研究尝试将这一理论运用于我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中的生态文明话语,基于对话语策略和意义建构特点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完善思路。
“生态文明”是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的抽象概念,所涉议题较为广泛,本研究聚焦于与该议题有直接关联的报道内容分析。研究选取新华网(XINHUANET)、《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人民网(People’s Daily Online)、《环球时报》(Global Times)五家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在其英文网站中以“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civilization”为关键词,对党的十八大以来至2021年(2012年12月——2021年10月)的报道进行检索,并结合人工逐篇细读的方式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和分类。其中,标题中出现目标关键词视为主题报道,其他则归为非主题报道,对于非主题报道只截取其中目标关键词出现的段落文本(含多段),最终共选取892篇媒体报道文本(见表1)。
表1 五家主流媒体生态文明报道样本分布(单位:篇)
二、主题框架与诠释包裹:中国生态文明话语对外传播分析
基于诠释包裹理论,本文首先归纳提炼了媒体报道的主题框架类型(见表2),再结合文本语境,从框架装置与推理装置组建两个维度,对各类主题框架进行具体分析(见表3)。根据媒体报道文本的聚类分析结果,共总结出以下四类主题框架。
表2 生态文明报道的主题框架分布
表3 生态文明报道的诠释包裹分析
(一)环境污染治理框架
生态文明是我国提出的环境治理新理念。在主流媒体的生态文明报道中,环境污染治理框架被广泛采用。该框架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应对中国环境污染问题、巩固环境治理成果的中国方案,以此塑造中国作为生态环境保卫者、全球生态安全贡献者的形象。
在框架装置层面,环境污染治理框架常常使用“战争”隐喻。媒体通过“环境污染攻坚战”“蓝天保卫战”等表达,凸显中国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严峻性,指出中国治理环境问题的决心和前所未有的高投入。例如,《环球时报》在报道中表明“中国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将生态文明推向新高度”(The country will fight a good battle against pollution and pus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a new level1Global Times,“Xi Vows Tough Battle Against Pollution to Boost Ecological Advancement”,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1805/1103114.shtml.)。在“战争”隐喻的话语模式下,我国的环境治理过程被描述为一场“艰苦的战斗”,正不遗余力地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奋斗。我国在环境政策法制化、环境质量改善以及新能源使用等方面的实践成果,被视为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胜利。
在推理装置层面,媒体将严峻的环境形势归因于两方面:一是过去几十年粗放式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这表明“西方道路”行不通。二是环境保护制度与法律机制尚不完善等内在因素。媒体强调了中国环境治理的积极影响,表明中国环境质量已明显改善,对全球生态安全乃至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例如,中国国际电视台在报道中表示,“仅追求经济增长将导致中国陷入多年前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境质量取代经济增长,正成为中国优先考虑的因素”(Merely chasing economic growth will take China down the same path followed by western countries decades ago when it comes to the environment:“treatment after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quality,instead of economic growth,is becoming top priority in China2Guo Hui,“Opinion: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 New Model of Development”,https://news.cgtn.com/news/3d59544e79516a4d/index.html?t=1487064119740.)。我国主流媒体通过诠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以自然规律为依归的道德准则,呼吁人类反思自身观念,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表达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推动解决国内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危机的双重意涵,凸显有别于西方的中国生态文明模式。
我国主流媒体通过使用“战争”隐喻建立起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身份区隔,展开环保动员。一方面,“环保战”意味着环境污染与破坏即为“敌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被置于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对立面。另一方面,媒体运用环境治理的“战时情景”想象,将环境问题视为具有威胁性的“他者”,而国民则是消灭环境威胁的重要增援力量,人们的环境危机焦虑被有效转化成“为建设美丽中国而战”的环保动员力量。“战时情景”也暗示了国家全面介入环境危机、实施管理干预的合理性。危机语境下公众理应全力配合政府的环境治理政策,积极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绿色转型发展框架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同的目标。媒体围绕绿色转型发展框架讲述了中国从传统粗放式发展转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故事,突出生态文明在国家战略中占据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构建正在向经济与环保并重迈进的绿色中国形象,强调中国已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者转向引领者。
在框架装置层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Green mountains are gold mountains1Xinhua,“Emphasis on Yellow River Environment Highlights Xi’s Vision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http://www.news.cn/english/2021-10/23/c_1310264572.htm.)的“经济”隐喻是贯穿我国生态文明话语的价值理念。媒体着重描述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表明它既是“关乎人民利益和国家未来”的长期国家战略,也是保障民生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案”,我国正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的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媒体强调我国已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中国的绿色发展转型取得了一系列瞩目成就。
在推理装置的组建中,媒体将我国绿色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归因于传统工业文明模式下,基于“人类中心主义”(Humankind is the center of nature,the earth and even the whole universe2Hu Zhe,“Ancient Chinese Culture Can Advance Eco-Civilization,Scholars Say”,http://www.chinadaily.com.cn/m/guizhou/2015-06/28/content_21125996.htm.)的偏见认知而付出的环境代价,绿色经济是为了解决“生态欠债”(environmental debt3Ma Yun,“Advanc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China’s Promise to the World”,https://news.cgtn.com/news/3d3d674d30457a4d33457a6333566d54/index.html.)。媒体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绿色环境需求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打破了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视为博弈的固有观念。主流媒体通过多角度的报道阐明我国提出的“生态优先”理念,即经济发展首先要考虑保护生态环境,依托更加绿色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转型发展的生态文明叙事,凸显了解决经济与环境矛盾的中国智慧,强调了生态环境所蕴含的经济价值,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之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
绿色转型发展中所蕴含的“经济”隐喻思维,将生态环境价值转化为社会共同认知中的经济财富,有助于让人们理解生态环境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保护环境就是在创造财富。例如:中国国际电视台以“On the Road: Green Is Gold”(《在路上:绿色是金》)为题,明确阐释生态文明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4CGTN,“On the Road:Green Is Gold”,https://news.cgtn.com/news/2019-10-19/On-the-Road-Green-is-gold-KUYqvQPzOg/index.html.“经济”隐喻还进一步诠释了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为何能够实现,二者被视为融合共生的目标,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媒体通过阐述“绿色是金”的价值理念,表明我国对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珍视,驳斥了部分境外媒体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曲解。
(三)国际责任与合作框架
生态环境问题既需要世界各国责任共担,也依赖国际合作予以解决。我国主流媒体通过采用国际责任与合作的报道框架,构建中国作为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更是国际合作引领者的大国形象。
在框架装置层面,媒体将中国比喻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火炬手”(torchbearer1Xinhua:“Chinese Dream Connects Aspirations of the Whole World for Peace,Development”,http://en.people.cn/n3/2017/1130/c90000-9298616.html.),生态文明被视为独特的“中国礼物”(Chinese gift2Xinhua:“‘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 Uniquely Chinese gift,Says High Level Champion for UN Climate Talks”, http://www.news.cn/english/2021-10/01/c_1310221318.htm.),运用“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绿色和平发展的榜样”等描述中国所承担的国际责任,并以“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呼吁,倡导世界各国携手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媒体通过详细报道中国在节能减排、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成就,佐证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责任担当与贡献。
在推理装置中,媒体表明环境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亟待全球合作共同应对,中国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其他国家的环境治理提供了经验。例如,人民网的报道指出,“在生态文明领域,中国的转型变革与中国智慧创造了值得世界各国借鉴的宝贵经验”(I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e transformational change seen in China,coupled with China’s ingenuity,provides valuable experiences that can be shared with other countries3Li Laifang & Huang Yan,“President Xi Sets the Pace on a Better Environment”,http://en.people.cn/n3/2017/0321/c90000-9192976.html.)。面对全球共同的环境危机,我国倡导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原则,在持续推进全球环境治理国际合作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国际社会也将中国视为全球环境议程的重要引领者。4王迪、 朱玥颖:《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 《人民日报》 2022年4月27日。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责任分配与国际合作是影响国际舆论的重要议题,我国主流媒体围绕该主题框架进行生态文明叙事,一方面塑造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领域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有助于扭转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状况的刻板印象,构建绿色中国的国家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凸显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的引领作用,表明中国与世界的价值融合,我国正与世界各国基于人类共同的绿色价值追求,构建互融共通的话语空间,谋求合作共赢。
(四)环境政策与实践框架
中国环境治理政策及其实践成效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的诠释。我国主流媒体对我国环境政策和治理经验案例的报道,充分表明我国坚定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建构了绿色青山守护者、环保行动者的国家形象。
在框架装置层面,媒体以“绿色长城”( Green Great Wall1CGTN,“President Xi Jinping Inspects Gansu,NW China”,https://news.cgtn.com/news/2019-08-19/Xi-makes-inspection-tour-of-Gansu-JhWbf23uVi/index.html.)的隐喻将良好的自然生态视为抵御环境危机的“城墙”,既表明我国以绿色理念扭转环境局势的决心,也凸显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稳固基础与扎实推进。媒体将中国的生态文明方案描述为“走‘绿色之路’”(following a path of “greening”2China Daily,“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hapes Nation’s Future”,http://africa.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5-03/26/content_19912535.htm.)、“绿色治理的最佳蓝图”(the best blueprints for green governance3Angus Mcneice,“Expert Hails Bold Environment Moves”,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7-11/01/content_33964989.htm.),为其他国家的污染治理提供了参考。在推理装置层面,媒体报道呈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包括环境治理法规体系持续完善,气候变化应对、荒漠化治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土空间开发、践行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这些报道在充分传播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经验的同时,也以事实证明了我国环境政策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近年来,我国从全面有效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到倡议共建“绿色丝绸之路”、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宣布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等系列行动实践,4李嘉宝:《积极践行低碳排放 深度参与国际合作 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作贡献》,《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1月24日。都取得了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的成效。媒体广泛采用环境政策与实践的成就叙事,旨在表明我国以行胜于言的决心,走真正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5蒋安全、李志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报告〉——中国生态文明理念走向世界(国际视点)》,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6/0528/c1002-28386557.html。这是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获得国际认可的有力证明。
三、中国生态文明话语对外传播的经验与启示
(一)正向话语建构:我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生态文明话语的实践经验
国际舆论空间中有关中国环境问题的负面声音,在扭曲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中国真实形象的同时,也造成了我国生态文明话语对外传播的阻碍。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我国主流媒体始终坚持正向建构的生态文明对外传播叙事策略,积极呈现中国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成就,充分诠释了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价值内涵,为我国生态文明话语的国际传播开辟了话语空间。
第一,立足中国环境治理实践,彰显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我国主流媒体在对外传播生态文明话语时,围绕四类报道框架着重讲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其中环境政策与实践框架占显要比重(占比33.7%),内容主要涉及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实行生态补偿制度,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把碳达峰与碳中和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改善的总体规划等。这一系列报道都意在彰显我国为人类应对全球环境危机贡献的建设性力量。
第二,基于立体的中国环境形象,组织生态文明话语内容。媒体在各类主题报道的框架装置和推理装置组建中,借助丰富的概念隐喻,从不同角度塑造积极、正面的中国环境形象。例如,“环保战”“绿色是金”“火炬手”等隐喻,构建具有环境正义感、珍视绿色价值以及引领世界绿色潮流之先锋的中国形象:通过“环境治理榜样”“负责任大国”等描述性话语,彰显了中国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形象;借由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呼吁,展现全球环境危机语境下中国的全局视野与责任担当。
第三,关注跨文化传播效果,话语建构与诠释并重。生态文明作为由中国提出的创新理念,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而如何向国际社会有效传递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是实现中国生态价值理念走向世界的重要环节。例如,我国主流媒体采用了由浅入深的方式,首先通过理念诠释与事实报道并重、文字表达与视听呈现结合等多样化的报道方式和传播手段,从多角度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更加易于公众理解的生态理念,进而逐步建构绿色话语的国际话语表达体系,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融入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国际生态话语空间。
(二)本土经验与全球价值:中国生态文明话语对外传播的未来思路
我国强调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全球价值,主流媒体有必要在注重本土经验和成就叙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与全球价值的联结意识,融入全球视野,优化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国际表达。
首先,我国环境治理经验是对外传播中生态文明话语媒体建构的现实基础。我国主流媒体在讲述中国生态文明故事时,可以根据国际公众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规划叙事主题,注重表现我国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议题领域的国际贡献,立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传播中国的全球视野以及国际责任意识。
其次,多元叙事主体“在场”是增强中国生态文明话语客观性和信服力的关键。生态文明是蕴含中国智慧又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方案,若主流媒体的生态文明报道能够融入国际主体的声音,从多元主体视角进行话语建构,有利于增强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亲切感和可信度。
最后,价值互融和情感共鸣是提升中国生态文明话语影响力的目标追求。从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呼吁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我国对生态文明内涵的诠释从国家价值层面逐渐转向人类共同价值的传递。主流媒体在进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理性叙事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中国价值与全球价值的情感联结,以共情融通的媒体话语激发国际公众的绿色共识与价值共鸣,助力打造中国与国际社会“守望相助”的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实现中国本土特色与全球共通语境的价值融合。
结语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既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民日报》2021年6月2日。也是新时代构建与我国综合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关键。伴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正从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融入者、参与者,向引领者角色转变。我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中的生态文明叙事是国际社会认知中国形象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价值走向全球的现实路径。在未来,实现在全球视野乃至人类文明语境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目标,需要建立起融通中外的原创性话语概念和话语传播机制,在清晰、准确地传播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同时,推动全球环境治理话语体系的更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