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学术地图(2007
——2021年)——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分析

2022-11-29赵思超

国际传播 2022年4期
关键词:纪录片学术研究

赵思超

纪录片是影像化的历史,凭借对事实性文本的创造性处理,在表现客观真实方面拥有其他艺术形式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也成为建构民族集体记忆、塑造国家对外形象的惯用视听文本。21世纪以来,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以图像为主要媒介的视觉文化盛行的背景下,纪录片天然具有的文化感染力和亲和力,使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当前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得到越来越多来自国家战略层面的支持。从早期政府主导下的“走出去”,到如今产业化运作、多主体协同的国际传播,1韩飞、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历史路径与当下迷思》,《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12期。中国纪录片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激发出学术场域富有活力的研究浪潮。同时,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强调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以来1魏强:《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年第2期。,对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注,就在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学术地图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因此,对2007——2021年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进行回顾,阐明其研究进展,揭示其未来趋势,对清晰地审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的紧密关系,从而更加科学地找到学科发力点,实现对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反哺,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

一、问题来源

目前关于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总体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时期划分的方式对纪录片国际传播实践进行的研究,另一类是针对相关学术研究的研究。本文主要关注后者,试图在梳理前人研究框架和观点思路的基础上,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于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的研究有三条清晰可见的路线。第一,是刘忠波教授2012——2020年撰写的“中国纪录片理论与批评研究综述”系列,纪录片国际传播作为其中的部分章节或段落得到了讨论。刘忠波主要通过列举当年学术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和一部分著作,在结合时代语境和内容重点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特定年份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的趋势和特点。第二,是何苏六教授主编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系列,从2015年起持续关注国际纪录片前沿研究,从“他者”视角为国内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研究提供经验和思路。第三,是胡智锋教授等从2006年开始撰写的“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系列,该研究主要通过搜集当年中国内地出版的电视研究相关著作(含报告、年鉴、丛书等),经由对学术观点的提炼、梳理和评述,展现电视研究领域的最新样貌,国际传播研究同样作为其中的部分段落而展开。

通过对上述三条研究脉络的梳理和对具体文献的研读,可以看出,现有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较少使用量化指标,研究评述以观点归纳为主,多数从具体年份出发进行分析。本文试图通过量化和混合研究的方法,摸清一定研究时段内的研究变迁,进一步提出研究反思。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可视化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可视化知识图谱通过对知识数据进行抓取、分类、分析和可视化操作,进而阐明学科内及学科间的知识关系结构,对研究知识的发展谱系具有良好的实用意义。1Shiffrin,R. M.,& Katy Börner,“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Vol. 101,No. suppl_1,2004,pp.5183-5185.本研究主要选取陈超美教授研发的CiteSpace软件作为研究工具,该软件因被广泛应用于对特定学科领域从宏观到微观的知识爬梳和结构框定,从而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

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纪录片”和“国际传播”为检索主题词,对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的文章进行搜索,剔除其中的简讯、访谈等弱关联文章,最后整理得到2007——2021年共计194篇以纪录片国际传播为主题的学术论文。通过逐篇阅读发现,194篇样本里,虽有少量涉及外国机构制作的纪录片,但均为中国题材,可见这些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基于共现分析的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进展

(一)横向分析:研究热点分布

为保证研究对象的质量水平及学术影响力,本研究以被引次数≥2次为基本条件,绘制15年间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1)。其中,字体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间的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在图1的基础上,进一步制成高频及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分布表(见表1)。

图1 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表1 高频及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分布

中介中心性是测度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一个指标,中介中心性越高,表明其在连接不同研究主题中发挥的作用越大。可以发现,除“国际传播”和“纪录片”两大关键词外,“纪录频道”(首次出现于2011年)和“国家形象”(首次出现于2015年)出现频次均在10次以上,研究热度较高。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于2011年1月开播,是CCTV前15个频道中最晚开播的一个。这一方面表明,纪录片在20世纪乃至21世纪初都属于相对边缘和小众的文化产品形态;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纪录片凭借其愈加突出的人民性和功能性特质而被上升到国家传播战略布局的层面。中国纪录片领域的这一重大变化也激活了学术界的研究热情,何苏六在《2012年中国纪录片:一个新增长极的形成》一文中分析了中国纪录片的诸多新变化,并认为相关学术研究正呈现出多元化和务实化的特征。1何苏六:《2012年中国纪录片:一个新增长极的形成》,《当代电影》2013年第6期。而后,更多的学者以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对作品创作特征、国际传播策略等进行分析与总结。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伴随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传播等工程的实施,中国纪录片顺势而为,更多地参与形塑中国在国际场域内的国家形象。与此相关的“中国故事”“传播策略”“叙事策略”“传播效果”等关键词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学术探讨中,形成学界对纪录片功能的新一轮探索和定位。2022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不仅表明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迈入以质量为导向的新阶段,更指明纪录片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的迫切性和趋势,中国故事、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等话题将继续作为纪录片领域的研究热点而被深入讨论。

由表1可知,除“纪录片”“国际传播”“对外传播”外,“国家形象”(0.57)、“文化自信”(0.44)、“纪录电影”(0.36)、“棱镜折射”(0.29)等关键词均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这说明学者在探讨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时,经常把功能性价值的实现与否作为关注的重要节点。这种功能性价值往往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等具体概念联系起来,学术力量也由此具备了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的潜能。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关注纪录片国际传播中的文化折扣现象,使得“棱镜折射”在整个知识图谱中具备了一定的重要性。例如,许海燕以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为例,从“他者”视角分析了国家形象经由电视媒体的中介作用而发生的“原初物”和“成像”之间的扭曲现象,1许雨燕:《电视媒体对国家形象的“棱镜折射”分析——以BBC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为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0期。并进一步阐明了“棱镜折射”现象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在国际传播中“逆差”现象依旧突出,国际舆论格局依旧“西强我弱”的当下,此类针对传播效果实现机制的研究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此外,与纪录片本体及其功能价值相比,纪录片的受众研究稍显薄弱。“期待视野”“接受美学”等受众研究中的关键概念在整个知识图谱中的中介中心性明显低于国家形象和文化自信等功能性研究所重视的关键点。受众研究的缺乏,一方面反映了对研究成本的考量所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纪录片作为新闻传播学与戏剧影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对象,在量化和混合研究方法上的缺失。

从媒介本体来看,新媒体晚于电视媒体进入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研究领域,虽然中介中心性略低,但新媒体的出现频次明显多于电视媒体。近年来,纪录片的国际传播逐渐从“电视独大”到“三极(电视、电影、新媒体)制播”转型,2韩飞、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历史路径与当下迷思》,《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12期。可以预见的是,新媒体和纪录电影将得到更多的研究和讨论。事实上,优酷、腾讯、爱奇艺等互联网公司近年来积极推出自制纪录片,赋予了中国纪录片鲜明的“网生”气质,也引发了学界对于新生力量的关注和研究。例如,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出品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持续10年关注新媒体纪录片,涵盖运营生态、内容布局、国际传播等不同面向。

(二)纵向梳理:研究议题变迁

图2反映了2007——2021年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的发文趋势。可以看到,从2007年开始,学术界对纪录片国际传播就保持着研究兴趣。虽然2013——2015年相关研究的数量有所下滑,但这并未影响总体的增长态势。事实上,这与国家大力倡导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国家形象建构的时代语境有着必然的联系。

图2 2007——2021年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发文量年度分布

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本研究时段内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的关键词时区图谱和时间线图谱(见图3、图4)。结合上述内容可将热点研究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

图3 关键词时区图谱

图4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1. 第一阶段(2007——2010年):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基础性研究

这一阶段研究试图构建起纪录片与文化外交、国家形象之间的意义勾连。由于跨文化传播实践经历的有限,这一阶段的学术探讨以理论研究为主,扎根于现实案例的实证研究较为少见。这一阶段的研究意义在于为将纪录片作为文化产品纳入国际传播链条提供了学理性支撑,也将纪录片的本体特质与国际传播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对接。

2.第二阶段(2011——2016年):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实践反馈与内涵延展

随着2010年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以及2011年央视纪录频道等平台的开通,中国纪录片进入产业化及国际化双轨并行的新发展阶段。创作题材多元化、功能诉求明晰化、产业生态成熟化、国际传播常态化等都赋予了学术研究丰富多元的现实主题和意义旨归。在这一阶段,学者较为集中地对中国纪录片产业涌现出的新现象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审视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中外具体案例的细致解码形成了经验性的反馈。通过对纪录电影、微纪录片等新传播文本的研究以及对传播题材、传播平台等国际传播要素的探讨,学界进一步延展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内涵构成,并将其与中国故事、国家形象、文化交流等建立起更为深刻的内在联系。

3.第三阶段(2017年至今):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现实反思与方法破维

这一阶段的学术探讨开始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前一阶段研究中的不足进行反思,突破了原有的思考维度,从跨学科的视野对纪录片国际传播进行更加多元的观照。这种研究路径上的转变与国际传播的现实情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家主导、产业运作、多主体协同推动下的纪录片“走出去”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棱镜折射”、形象他塑、被动“挨骂”等现象依然存在于传播效果侧。同时,随着中外合制纪录片在这一阶段成为创作与发行层面的新常态,例如五洲传播中心从2017年起每年推出一部国际合拍的大型纪录片,频繁密切的跨文化交流为国内纪录片创作者和研究者带来了基于“他者”经验的向内追问。由此,部分学者开始对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当下迷思、观念误区、制约因素等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再次提出创新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现实路径。例如,2019年中国(国际)纪录片论坛上,中外多名学者就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与国际合作展开了富有成效的讨论,在纪录片叙事“讲什么”“如何讲”“怎样讲好”等关键议题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1韩飞:《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新理念、新路径——2019·中国(国际)纪录片论坛综述》,《传媒》2019年第21期。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融合语言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从不同面向破题新时代的纪录片国际传播。然而,这部分研究在数量上仍旧相对较少,成体系的研究支脉尚未形成。

四、研究者合作网络与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一)研究者合作网络

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2007——2021年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者合作网络(见图5),可以发现合作网络整体密度较低(Density=0.0137),很多研究者都缺乏与他人的合作,常作为独立作者产出研究成果,合作作者之间也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合作次数为1次的情况居多。此外,整体的低密度中也可见高密度的区域网络,何苏六、胡智锋、刘俊作为出现频次最高的三名学者,就形成了较为完备和复杂的合作者网络。

图5 研究者合作网络

(二)机构发文频次和合作网络

对15年间机构发文频次以及合作网络进行统计(见表2),可以发现,中国传媒大学发文频次位居首位,中国中央电视台12018年3月,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撤销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制。根据本文设定的检索条件,2018年以后(包括2018年)未筛选到符合条件的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作者单位的论文,因此样本里发文机构未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北京师范大学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与戏剧与影视学均为双一流学科,为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学科和人才支撑。此外,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国际资源。

表2 主要研究机构发文频次分布

然而,各机构间明显缺乏足够的合作(Density=0),各自的研究优势未能得到有效的聚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术思想的流动与碰撞,不利于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五、讨论与总结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人民日报》2019年3月5日。在政策支持和人民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中国纪录片已然进入国际传播的主舞台,并被赋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大任务。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研究也对时代的浪潮作出了积极回应,不断丰富和深化着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对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分析,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研究脉络较为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启示。

(一)学术共同体建设正当其时

对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研究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必要动员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中的学术和技术力量,形成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向世界发出植根于中国的本土声音。在国家要求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的当下,这也是学术界应当作出的努力。

学术共同体概念最早由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提出,指“全社会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作为一个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1李志民:《学术自尊第三讲:学术共同体要积极参与学术评价与学风治理》,https://www.acabridge. cn/hr/xueshu/202112/t20211206_2184135.shtml。。中国学者李树军较早地在国内使用学术共同体这一概念,认为“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统称为学术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具体形态,具有组织和自组织的特征。2李树军:《论学术共同体对科技创新系统的影响》,《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第6期。例如,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就体现出鲜明的由上而下的组织特征。本研究所探讨的更多的是由自组织而形成的学术共同体,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思考。

一方面,形成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纪录片国际传播学术共同体可以考虑广泛吸纳来自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且秉持共同价值观念的科研和技术人才,通过灵活的团体准入机制、创新的学术生产机制、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和持续稳定的资金资源支持,在学术思想的交汇融合中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学术创新及产出。

另一方面,打通“政用产学研”的活性通路。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不仅面向教学,更是为了最终作用于产业的提升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因此,在政府、受众、产业、高校和学术共同体之间建立起及时有效的对话平台和资源共享的科学模式,对于最大化激活创新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法论亟待革新

当前针对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研究大多是基于解释学理论的质性研究,或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得出有限经验,或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审视当下不足,也有学者从宏观视野对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然而,结合以上知识图谱的分析与文献研读可以清晰地看到,更多的学术探讨以宏大叙事为主,侧重于定性研究。因此,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研究亟待一场方法论的革新,基于实证主义的量化及混合研究方法需要得到重视。这种方法具有客观性、系统性,有助于避免主观过度介入所带来的理论偏差。

(三)需求侧研究应得到重视

需求侧对于供给侧有着巨大的影响,忽视受众的真实需求往往会导致供需之间的严重失衡。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也启示我们,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期望值,能否满足跨文化观众的期待心理是媒介效果能否实现的关键。1唐佳梅、付雨桃:《受众心理视角下的李子柒跨文化传播研究——基于NVivo软件的质性分析》,《国际传播》2021年第3期。现有的研究从受众需求角度展开的较少,且研究数据的获取以收视率调查、用户评论、在华留学生访谈等为主。大部分学者着眼于创作主体、媒介产品、传播渠道进行分析,纪录片国际传播的需求侧研究仍有很大空间。

传统上针对需求侧的受众研究通常采用参与式观察、用户访谈或问卷调查法,随着受众研究内部体系的细分,越来越多关于受众心理、受众权利和网络受众的研究得到展开。2徐雷:《我国受众研究回顾及发展趋势》,《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第三辑)——出版学研究进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624页。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受众研究需要包括纪录片理论和文化研究理论在内的多学科参与,以此彰显作为独立研究支脉的价值。从实践层面来看,进行纪录片国际传播的需求侧研究需要国内学者与对象国学者通力合作,坚持在地、在场和在线的研究原则,以具身的方式深入田野,借助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眼动研究(Eye Tracking Study)等前沿方法与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化访谈等传统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清晰认知文化差异、产业特征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跨文化受众对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审美需求,最终实现对供给端的高质量反哺。由此可见,此类研究具有跨学科、跨国界、长期性和高投入的鲜明特征。

猜你喜欢

纪录片学术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纪录片之页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