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时期连带的“公”对社会公德教育建构的启示
2022-04-07张薇
张 薇
(龙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在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社会主义道德的阳光温暖人间,让文明的雨露滋润社会,为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1]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新时代道德建设的着力点。[2]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新形势新要求,给社会公德教育带来新难题新考验;另一方面,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情势多变,覆盖面广,社会公德教育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我国关于社会公德及其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公德的内容、特征、机制、途径等方面。学者普遍共识为梁启超的《新民说》最早把“公德”概念引入我国并进行界定。在社会公德教育建构的探讨上,有学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如孔子“义”伦理思想、礼文化、儒家伦理思想等探讨社会公德教育践行路径,有学者从社会公德概念角度,如中西方社会和文化语境中“公”的概念的比较来探讨社会公德教育实施方案,有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式来研究社会公德教育,有学者从西方理论如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康德法学思想等来研究社会公德教育的实施和功效等,充实了社会公德教育建构的角度和路径。本文以井冈山时期公德观和新时代社会公德的价值旨归共性为切入点,坚持大历史观和“以中国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探讨如何将革命道德、革命优良传统融入新时代社会公德教育的问题。
一、社会公德与连带的“公”
在文化语境中,“以中国为方法”视角下的社会公德,基于中国文化内涵有其特殊呈现形式。中国的公德与西方的公德不同,中国的公德涵义是连带的“公”,这种“公”特别强调基于中华文化语境下的伦理关系,以集体主义、群众利益为价值支撑。
(一)社会公德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对社会公德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分为广义和狭义的角度。从广义上看,公德指的是与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道德,以及与个人品德、作风相对的反映阶级和民族共同利益的道德。从狭义上看,社会公德就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3](P217)广义的社会公德包含政治和社会两个维度,狭义的社会公德排除政治性的部分,仅反映社会维度,这种区分就把社会公德的概念作为独立于“公德”的概念明确下来,这一界定被学者广泛接受。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纲要提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2019年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增个人品德建设的要求,新时代下的社会公德有了明确的定义,即包含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方面的要求,范围限于社会维度。
(二)当前社会公德现状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在新时代面临层出不穷的新变化,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一定成就。国家层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关于社会公德相关政策制定和引导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德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遵循;社会层面,全社会公德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公德意识觉醒进一步增强,以网络监督为重点的社会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在新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人层面,随着人民教育程度、文化素养、公德认知的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对和谐社会的期许不断增强,个人自我约束能力不断提高,公德情感和公德情操得到锤炼,形成较为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当前社会公德存在问题及成因
当前社会公德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从国内看,社会公德相关问题层出不穷,在新领域新方向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伴随着负面作用的出现,部分片面追求效率而忽视基本的道德要求;网络的普及,社会公德失范事件、舆论有了新的平台,一旦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力也随之增强等。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人对社会公德的漠视,唯利是图、不择手段、自私自利、逃避责任,做出违法乱纪行为等,暴露出更多社会公德相关问题。疫情之下,社会公德暴露出部分确诊患者、密接人员在知情的情况下仍聚会聚餐、瞒报行程、提供不实疫情信息、擅自违反规定行动等失范行为。从国际环境看,开放的中国面临各种思潮的入侵,自由主义思潮的侵蚀、利己主义的渗透等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我国人民,亟待社会公德教育进行规范和引导,社会公德教育水平需要优化和提升。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体现在社会层面上,实行和监督难,社会道德水准有待提升等问题;个人层面上,社会行为人观念和行为不统一、标准和底线不统一、公德观念的薄弱制约公民素养的提升等。
(四)“以中国为中心”的研究方法
日本著名学者沟口雄三在研究中国问题时,明确反对当时大多数研究者惯性研究路径,即将西方(欧洲)理解为世界,仅用西方(欧洲)标准来观照中国的方法。强调研究中国应当以“中国为方法”,[4](P131)研究应当“以世界为目的”而非“以世界为方法”,要将中国作为世界的独特性和重要的构成要素来看待。这也同时意味着,西方(欧洲)也只是“世界”中的另一种独特性和构成要素,只是组成部分而已,而非参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同样指出:“我们研究中国就要拿中国做中心,要坐在中国的身上研究世界的东西。我们有些同志有一个毛病,就是一切以外国为中心,作留声机,机械地生吞活剥地把外国的东西搬到中国来,不研究中国的特点。不研究中国的特点,而去搬外国的东西,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5](P407)
解决中国的问题,要用中国自己的解决思路,采用“以中国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中国的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中国”。纵观中国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涉及社会公德的描述各有侧重,但无一不体现明理、崇德的内涵价值,这一价值给社会公德建构带来基本的逻辑理路和借鉴意义。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下,中共党史井冈山时期呈现的连带的“公”的思想,对新时代社会公德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是研究中国社会公德问题当中的“中国方法”。
(五)连带的“公”的内涵
日本著名学者沟口雄三“以中国为方法”,把中国的公德与西方的公德独立区分开来,中国的公德涵义是连带的“公”,内含“天、自然、条理、多数、均、连带的共同、利他、和谐等有关共同、总体、自主的种种含义”。[6](P86)其中,连带意味着关系,每个人都处于连带当中或者说每个人都是作为连带的承担者而处于连带当中,即每个人都处于关系当中,个体作为关系的集结点而存在。[7](P57)因而这种连带的“公”除了“公”本身所呈现的个体自律外,还特别强调相互间的伦理关系,个人是伦理关系中的个人,个人对于其四面八方的关系负有义务,同时这些人对该人也负有义务,在面对大局问题时遵从群体利益和整体利益优先,突出道义性和伦理性,个人有维护伦理秩序、群体利益的要求和责任,个人要受到所处的伦理关系的约束。这在我国革命时期常常体现为集体主义,个人要服从集体,以集体利益为先。集体利益优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相关例子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比比皆是,这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相对于连带的“公”,西方的“公”是基于西方自由主义主导背景下的“公”,突出个人本位,强调个体的自由与权利,公私界限分明。在西方的“公”中自由主义模式的公德意识构建在国家层面主要是培育“纳税人”意识。[8](P127)个人仅需在规则、契约、法律等框架内,承担必需的功利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界定强调突出个人的独立性,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在此语境下“国家”、“政府”、“社会”只有工具性质,缺乏内在的共同的“互以对方为重”的观念。这是从反面角度进一步诠释连带的“公”的涵义。
二、井冈山时期连带的“公”与新时代社会公德价值旨归
井冈山时期连带的“公”主要体现在毛泽东同志的治军政策上。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规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具体包括:(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三)打土豪要归公。“八项注意”具体包括:(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七)洗澡要避女人;(八)不搜俘虏的腰包。在开展革命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带领的军队始终坚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要求。在价值导向上,井冈山时期的连带的“公”坚持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集体主义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为基本遵循,要求军队成员守规矩、讲纪律、有公德心,做到规则要求内化于行,时刻自律慎独等,这与新时代社会公德价值旨归是一致的。
(一)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价值旨归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上门板”、“捆铺草”、“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洗澡要避女人”以及“不搜俘虏的腰包”,前期规定的“大便找厕所”等要求,体现了党内治军原则中不侵害群众利益,保障群众财产不受侵犯的基本思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基于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价值旨归,从朴素、实际的角度规定队伍成员的行为,从细节上体现了人民性的根本价值理路。
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根红线,新时代社会公德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部分,充分体现其人民性的特质,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社会公德教育应着眼于人民精神生活的追求,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旨在为人民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旨归
“三大纪律”提出的“打土豪要归公”是“集体”概念的具体化,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井冈山时期的连带的“公”所倡导的这种“连带”体现在正确处理军队内部关系和军民关系、团结广大官兵和人们群众的问题上,要求具备集体主义视野,在开展革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大局观、集体观。“连带”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发挥作用的结果,在关系的约束和影响下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发挥集体主义价值最大化。同时,我们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抗击敌人的历史是贯穿集体主义理念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光辉历史,是深化新时代社会公德教育的宝贵资源。任何时候,我们都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新时代社会公德教育建构离不开集体主义的价值旨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基于普遍共识的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制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其来源于集体,又作用于集体。习近平同志强调:“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9](P16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社会公德教育建构的基本遵循,体现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折射出的传统美德为价值旨归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基于历史文化底蕴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即中华传统美德,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道德规范与优秀道德行为的总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传统美德。其中,“打土豪要归公”体现了传统美德中从大局、讲团结的要求;“上门板”、“捆铺草”体现了传统美德中有节度、讲义利的要求;“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体现了传统美德中守信用、讲诚实的要求;“洗澡要避女人”体现了传统美德中严律己、讲公德的要求,“不搜俘虏的腰包”体现了传统美德中的知宽厚、讲廉明的要求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宝贵精神品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要求的重要来源。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10](P144)《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美好社会的理想,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创造形成了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2]新时代社会公德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继承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道德,同时在基本道德底线道德要求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型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
(四)以自律慎独为价值旨归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上门板”、“捆铺草”、“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洗澡要避女人”以及“不搜俘虏的腰包”前规定的“大便找厕所”等要求,实质上也是从具体实践角度对个人进行了约束。作为约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行动纲领和行动指南,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并未形成规则和法律约束。在无必要的监督惩罚措施下,最根本的要靠自律慎独,做到知行合一。在此基础上,对个人的公德情感要求较高,将约束铭记于心,将规矩内化于行,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在选择面前不动摇、不偏离。
新时代社会公德教育将个人品德作为重要着力点,推动践行以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个人品德不是先天所具有的品质,而是个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完善,是具有独立性、社会性、过程性的精神品质,并不断变化发展着。新时代在个人品德践行中,需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中华传统文化中“克己复礼为仁”、“君子慎其独也”等语境对个人提出要求和约束。“克己”、“慎独”要求个体采取自我规范的行为,强调个体内在的道德自觉,在无外在监督、惩罚、规则束缚制约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内心的自我审查,实现无监督下的知行合一。法律规则等约束条件必不可少,但在现实条件下,社会公德常常无法实施或立即实施具体的约束、惩罚等行为,需要个人的自我修养作为支撑。
综上所述,井冈山时期连带的“公”所呈现的价值旨归与新时代社会公德教育所需要的价值旨归是相一致的,二者一脉相承,新时代社会公德在应对新问题新局面下虽有了更新更多的细分要求,但其方向与核心不变,新时代新方位下仍不变其本质。
三、井冈山时期连带的“公”对社会公德教育建构的启示
井冈山时期连带的“公”所内涵的价值旨归在建构新时代社会公德教育的氛围、导向、内核、范式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建构新时代社会公德教育氛围层面,切实把握连带的“公”蕴含的关系、伦理、感通的内在要求;在建构新时代社会公德教育导向层面,充分发挥榜样、示范、表率的引领作用;在建构新时代社会公德教育内核层面,始终坚持慎独、自省、自律的自我约束;在建构新时代社会公德教育范式层面,强化落实宣传、营造、制度的实践执行。
(一)在关系、伦理、感通中构筑社会公德教育的氛围
社会公德的产生,来自于对自身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依赖性,德性品质和公德情感需要在互动中发挥作用,价值趋同通过“从众”心理发挥作用。社会学理论学家班杜拉提出:个体是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人具有社会性,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他们生产和交换的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人的形成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强调社会环境的教育作用,环境对个体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强化作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P135)价值观在关系中形成和发展,并在关系中发展变化。连带的“公”主要以关系为单位、以伦理为准则、以情感为基础,在处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中进行价值观的塑造。这种“连带”落脚到个人的身份意识,强调身份上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在伦理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伦理关系的隐性约束作用。与西方社会仅强调理性人的公德观不同,个人价值观在良好的社会公德环境中互动,在互动中潜移默化将连带的“公”所倡导的大局观、集体主义、为他人考虑的思维方式等融入个人价值观。
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5](P522)集体主义发挥着群体的带动作用,一定程度通过群体监督达到他律的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群体本位的思想,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所提倡的“崇仁爱、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是新时代社会公德教育体系建构的不竭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美德的列举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10](P144)等,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呼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社会公德在维护社会稳定、追求公道公平、惩恶扬善等方面的功能,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充分体现社会公德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
(二)在榜样、示范、表率中构筑社会公德教育的导向
当前公德教育存在目标空泛理想化的问题,需要实实在在的道德榜样作为支撑。重视私德和意见领袖在群体意识中的榜样作用,能够起到价值引领、示范表率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治军严谨,贯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做到以身作则。他把实事求是引申到做人的道理上,提出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他认为诚信就是要对党和人民忠诚,要把人民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12](P809)为守住井冈山亟需屯粮,朱德带头挑谷上山,山高路陡,战士们心疼他日夜辛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干脆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带头劳作,以身作则。井冈山时期“毛委员带头打草鞋”、“朱军长睡地铺”等事例都是榜样示范的鲜活案例。
公共生活所需要的道德理想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需要实体作为支撑。榜样模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示范表率的功能,支撑道德的具象化形态。现今物质基础积累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公德教育有了新的层次和基础条件,榜样的塑造引领有了更新的要求,但对于榜样典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且愈加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榜样的作用,提出如何发挥榜样的作用,还勉励党员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强调,道德教育中必须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既要善于抓典型、又要善于学典型。抓典型,更具意义的是“树立精神上的榜样”,即把典型所体现的精神发扬光大。[13](P212)其中,学典型重在“学精神、学品质、学方法”。[13](P21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都要为全社会做好表率、起好示范作用”。[14](P324)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对其进行约束即有利于形成社会的正能量导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内容规定,社会公众人物要“承担社会责任,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自律,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树立良好社会形象。[2]同时,道德模范评比活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等道德模范的身教示范作用,向社会注入正能量,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平凡人、平凡事激励公民向善,激发全民向道德模范学习的良好风气,学楷模、做楷模、颂楷模,实现道德模范的榜样教育功能。
(三)在慎独、自省、自律中构筑社会公德教育的内核
毛泽东、朱德同志不仅规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也做到严格约束自身。井冈山时期,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毛泽东把新棉衣送给房东,房东回赠木炭表示感谢,毛泽东硬是支付了木炭钱;朱德不小心把大娘水壶打坏,用自己伙食费进行赔偿等。战员们因老乡不在家,吃了他们的东西如数付钱或留下字条,使得当地老百姓对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更加信任、更加维护。反观新时代,对当前社会上部分人存在理想缺失、人生价值迷茫空虚的现象,提倡慎独、自省、自律是把社会公德从外在必然性转化为内在自觉性的重要手段,是发挥人作为道德主体作用的必然要求。通过慎独的方式,把公认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作为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确定下来,这当中需要不断自省、自律,需要明确原则和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需要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将内在认知落实到外在行动上,提升道德情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与我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基于强大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支撑,易于被人们内化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不同层面潜移默化地涵养着公民社会公德情感的培育和深化。井冈山时期先辈的事例,常常体现积极的公德情感。积极的公德情感指的是主动采取措施让社会变得更“好”,消极公德情感指的是仅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毛泽东、朱德等人在井冈山时期不仅带头践行基本的公德规则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坚持发扬积极的公德情感如主动为当地老百姓办好事、积极挖掘不道德现象并迅速采取解决措施等。
社会公德教育的核心在于自律。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15](P15)只有将社会公德作为人的内在自觉性,才是真正达到公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是自律自省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内容,顺应历史发展、结合时代变化,对社会公德教育的建构提出了更为详尽具体的要求。
(四)在宣传、营造、制度中构筑社会公德教育的范式
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员们在墙上写下红军部队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相关标语,时刻提醒红军们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注意公德的维护,这是显性的宣传方式。群众们流传的“毛委员带头打草鞋”、“朱军长睡地铺”等故事,发扬中国共产党党员优良传统,这是隐性的宣传方式。革命道德作为传统美德,在新时代仍具有现实意义。我党党内所营造的良好的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团结友爱等道德氛围,虽在新时期呈现新形态,但其本质不变,始终坚持以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为核心。
新时代社会公德存在实践不足的问题,亟待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标语、横幅、网络等媒体宣传渠道,能够一定程度上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呼吁正能量的传播和赓续,提高公德意识。特别是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媒体素养在新时代有了更多的要求和更为广泛的适应范围。
四、结语
新时代社会公德建构需要历史经验、理论指导和实践行动三重逻辑形成合力发挥作用。历史层面,梳理革命故事和革命优良传统,在大历史观指导下充分挖掘革命故事、革命传统的当代价值;理论层面,坚持“以中国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以井冈山时期连带的“公”和新时代社会公德的价值旨归共性为切入点,将革命道德、革命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等融入新时代社会公德教育。实践层面,新时代社会公德教育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协同发展。个人方面,努力提升自我修养,培养自律、慎独能力;家庭方面,重视家风家教的培育;学校层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理想信念、集体主义和人生观的教育,培育可循环的、健康的育人生态;社会方面,着重发挥合力作用,构筑和谐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良好社会环境;国家层面,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通过体制机制的规范、网络数据的监督等,提高他律的水平,提升社会公德的监督效力,从大环境上为社会公德教育提供更为完善的体制机制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