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民生取向:一个分析框架
2022-04-07张兴华
张兴华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曲阜 272300)
引 言
民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全局的理论认同、道路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的大历史观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11不断提高民生福祉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实践中,也是透视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维度。
目前,关于现代化国家建设与民生建设逻辑的研究成果不多,相关研究聚焦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社会保障[2],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3],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4],国家建设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5],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贫困治理[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7],农民土地问题与中国道路[8,9],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10]等。这些研究对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历程中的土地问题、经济发展及其民生保障进行了多维度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在这一进程中,以实现和满足群众的民生诉求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底层逻辑。因此,以底层逻辑剖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厘清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推进民生建设的方案路径,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历史逻辑,也有助于增强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自觉。
一、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逻辑:以提升民生福祉为主线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先进中国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最终都归于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没能从全体人民的利益出发审视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也就不能组织起广大的人民参与到革命中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以不断提高民生福祉为目的的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建设之路。
(一)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价值指向:增进民生福祉和实现共同富裕
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在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逻辑中,“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其不变的灵魂。建党一百年来,我们党先后提出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就是江山[11]等价值理念,为现代化国家建设指明了方向。
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融入到现代化国家建设历程中,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以保障人民权益、实现人民幸福为最高原则,以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指向,以规范国家权力、完善制度体系为载体,以最终建立一个国强民富、人人平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为根本目的。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但由于文化传统不同、发展环境差异、政治主导力量不同,在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上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就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目标本身就规定了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与民生目标的一致性。这也就进一步指明,中国式现代化与其它国家现代化根本的区别在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实现国家富强、物质财富极大富足,最重要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内在规定:高质量民生建设的重要保障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法治是民主的重要保障,没有法治也就没有民主,没有社会的公平正义。民生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政治保障,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为必由之路,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根本。
第一,人民民主为民生建设提供政治保障。在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逻辑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灵魂,也是现代化国家的本质规定,这与民生建设的目标具有同一性。在民生政治的框架内,人民在衣食住行等基本民生满足的基础上,会有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需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最终体现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实现和发展上。
事实上,现代化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要素。实践中,社会成员通过一定的政治渠道表达民生诉求和利益关切,民主政治建设就是要回应这些诉求。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的政策制定过程,既是现代化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也是民主价值在民生领域的具体实践,对于民生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都是在不断为人民争得民主权利和提高民生福祉的过程。新时代,党中央更加重视民主在民生建设中的保障作用,为更好地保障民生,提出要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12]16。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使人民当家作主更好地体现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所有这些民主建设的成就,都促进了民生建设的有序开展,为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政治保障。
第二,法治国家建设推进民生建设高质量。“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13]12。在现代化国家的政治逻辑里,法治的作用是“建构和完善符合社会规律的制度以保障公民和社会的全面发展”[14]。把法治精神贯穿在民生建设的全部领域中,目的就是维护人民尊严、保护公民基本权利、规范政府履职方式、构建民生制度保障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推进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生建设的进程和质量。
人类文明的演化史表明,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重要表征,将法治置于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民众的各种权利,维护社会安定有序。这也就表明,法治和民生是不可分的,法治蕴含着对美好民生的价值追求。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优良的政治需要法治的保障,这也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政治逻辑。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民生建设,既要遵循政治本身的发展逻辑,还要遵循法治实践的逻辑,实现现代法治国家与民生政治的价值融通,进而实现法治民生建设的新形态,更好地保障和推进全面民生建设。
第三,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保障民生建设。在现代化国家的逻辑里,党的全面领导关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成败及其价值取向,也是现代化国家建设和民生建设的政治牵引。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持之以恒开展反腐败斗争,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系统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以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为愿景,不断完善党的各项具体制度,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逐步推进“中国之制”转向“中国之治”,“政党之制”转向“政党之治”,进而转化为“政党之能”。
党的领导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政治保证。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基因,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指向上,现代化国家建设、政党建设、民生建设三者互为融合、相得益彰,是中国现代化国家不断成长、发展、壮大的逻辑。
(三)从国家建设到民生社会建设: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话语创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便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建党立党的旗帜,担当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进程。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立起自己独特现代化的实践模式和学术话语体系。体现在:就发展动力而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现代化的组织形式而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就现代化的所有制基础而言,构建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复合所有制体系;就现代化的运行机制而言,注重市场经济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内在有机结合;就现代化的国际关系而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防关系;就现代化的文化根基而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现代化的根本目的而言,致力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5]。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造,也是一种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其内在要义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建设逐步转向改革开放后的民生国家建设,到十八大以来的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民生社会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民生价值表达以及理论创造的统一。这一创新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现实出发,把民生问题提升到“中国之治”的高度,以原创性的理论思维提出了从温饱到小康,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的阶段性现代化国家发展目标。
综上,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历史考察中,不难提炼出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政治框架,即以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为引领,党的领导为保证,制度化创设为关键,民生建设为主线。这一总结,凸显了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内涵要素,是民生建设的实践内容和重要标的。同时,民生建设越发凸显,民众积极性、创造性愈强,现代化国家愈益成长。这也就表明,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与民生建设是相互促进的“逻辑统一”,现代化国家建构的理论表达体系和民生目标的价值实现机制是互为前提的,是当下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时代规定性。
二、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理论基础: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
在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百年实践中,由人的需要论、政党使命论、生产力发展论、民生权利论、共同富裕论等要素构成的价值体系,集中标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理论样态,也是民生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人的需要论: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最高原则和民生建设的逻辑起点
人的需要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最高原则,也是民生建设的逻辑起点,在现代化国家建设及民生建设的要件和质量提升的实践中起指引作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所在,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集中反映了党的阶级属性,坚持从人的需要出发进行国家建设和民生建设是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的当代具体实践。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吃喝住行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最基本条件,作为现实存在的、活生生的、具体的人,需要是一种必然的逻辑,是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统一体。
从发生学的角度讲,民生建设的首要问题是解决人的自然需要。人要维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首要的是要解决自己的吃喝问题,人之为人的首要前提是维系生命的存在和延续,需要是人的本性。同时,人不同于动物,人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还有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人在生产和交往中产生的,体现了人的本质。精神需要是更高层次的一种需要,人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为了自身的幸福快乐进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与完美的人。
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价值指向必须以实现广大人民利益为最高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秉承“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6]16的理念,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和创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和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逻辑耦合。
(二)政党使命论: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政治牵引和民生建设的价值引领
政党使命是政党的灵魂,是政党生命力的核心元素,体现着政党的性质、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牵引,它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在理论形态上,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出不同的理论形态。在民生建设实践中,以政党使命为价值引领,依据不同时期人民的民生需求,制定不同的民生发展战略,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在价值追求,以凝聚人心,赢得未来。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其目标旨趣就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基于此,党领导国家建设的政治实践中,首要的就是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奠定了民生建设的制度基础。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党积极回应群众民生需求新期待,在做大“物质基础”这个蛋糕的同时,分配蛋糕的政策及时跟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使命认识的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政治使命认识的高度自觉,体现在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党以政治革命推动社会革命,以国家建设推动民生建设,把做大“蛋糕”与分配“蛋糕”相统一,现实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相统一,不断达成阶段性目标,进而推动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现代化国家目标的逐步实现。
(三)生产力发展论: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推动力和民生建设的物质载体
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源源不断地增加壮大社会物质财富,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因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7]368这就揭示了生产力与民生建设之间须臾不离的关系、生产力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同理,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就一般认识而言,生产力发展、民生改善和现代化建设是“三位一体”相统一的过程,其中生产力发展是根本动力,在现代化国家建设和民生建设中居于最高地位。就现代化层面看,经济现代化是最重要、核心的领域,没有经济现代化的推动,也就无所谓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诸领域的现代化。当然,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国家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人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人的富足和幸福,只有在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人的现代化才有可能。也就是说,生产力发展在做大做强国家经济总量的同时,必须不断推进民生建设,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提供强大物质基础保障。
很快,到了怀孕的中后期,怀着双胞胎的肚子大得吓人,走路都十分艰难。我的肚皮像一层被绷紧的牛皮纸,连丝丝缕缕的血管都看得非常清楚。医生不敢再让我吃营养丰富的食品了,怕胎儿在母体里生长过大,给母体造成伤害。但两个胎儿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养分,不吃营养丰富的食品,对胎儿的发育势必造成不良的影响。我只好暂时将医生的警告抛诸脑后。
实践表明,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和改善民生,执政党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也才能不断调动和激发广大群众更好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国家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使在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党仍然利用有限资源尽量改善群众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持续推进生产力发展,我国经济总量不断跃升,为更好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民生改善积聚了强大物质力量,人民生活水平才实现了从温饱到全面小康的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总量不断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党适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落脚点是共享。重点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相统一,努力做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不仅体现了党对生产力发展认识的理论高度,也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对现代化国家建设和民生建设的实践自觉。
(四)民生权利论: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根本要求和民生建设的关键环节
“民生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但实质上首先是一个典型的权利问题。”[18]每个人都享有劳动权、发展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这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神圣权利,民生权利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价值在于维护公民权利,凝聚党心民心,维护社会稳定。
从民生权利的法理逻辑看,民生权利根植于宪法精神中,我国宪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规定。从历史逻辑看,权利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因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19]12。从当代中国的实践逻辑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公民基本权利宪法的确认,创造性的实现了政治、法律和制度的价值融通,人民权利得到进一步彰显。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有效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有赖于公民民生权利的实现。必须全面落实宪法规定的各项公民权利,重点在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就业、教育、医保、乡村振兴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五)共同富裕论: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逻辑旨归和民生建设的目标指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指明了面向未来的民生建设新目标,把在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中不断推进民生福祉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
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一致的,也就决定了民生建设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百年来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表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程度与民生建设达到的高度是内在的历史的统一。也就是说,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水平决定了民生建设的质量,民生建设质量的高低影响着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水平。民生建设不单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是关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系统工程。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基于所处环境和社会物质基础条件变化,从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民生到建国后的“公有平均”型民生,再到温饱型、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型民生,不断推进民生质量提升。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来,我国民生建设领域不断扩大,涵盖了“收入、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养老、公共服务、安全、环保生态”等。这些民生领域的目标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相衔接,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现代化国家建设、民生建设目标的融通和价值同归。
三、现代化国家建设之民生实践:考察维度和分析框架
近代以来,特殊的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分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阶段。在这一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围绕民生问题和民生工作,实现了土地型民生到富裕型民生的跃进,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国家建设和民生建设的重要贡献。
(一)创造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前提:社会革命与土地民生的双向互动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是实现民生政治的逻辑前提。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作为实现民生政治的主体肩负起民主民族革命的双重任务,在社会革命中关注农民土地民生需求,将土地革命与武装斗争结合起来,以争取广大农民群众对革命的支持,创造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政治上,中共一大庄严宣誓,“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中共二大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指出中国革命的目的就是铲除私有财产制度,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实践中,党集中精力领导城市工人运动,关注城市工人的劳动权益和劳动保护,初步意识到民生问题之于工人及其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工业羸弱、农民占据主导的落后农业国,仅仅依靠城市工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的”[8],不调动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力量,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众幸福是不可能的。于是,中国共产党抓住土地民生这一革命的核心要素,把社会革命与土地民生结合起来,中国革命转向以土地革命推动武装革命时期。土地革命后,农民切实感受到土地带来的现实利益,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也激发了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围剿奠定了人力和物力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为团结动员一切力量支持抗战,打一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人民战争,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不再没收地主土地,紧紧围绕“减轻人民负担,保障人民生活”这一主题,开展劳动互助、减租减息、生产自救和精兵简政。同时,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卫生保健、人民的文化教育普及等。
解放战争时期,为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抓手,及时将“减租减息”的政策再次调整为实行“耕者有其田”。为此,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了农村的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解放区1亿农民获得了土地,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从新中国成立前28 年的革命实践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与土地民生是相伴随的。没有农民土地问题的解决,党不可能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也就不可能赢得民族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土地之于农民的重要性,农民之于革命的重要性,独创性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不断推进社会革命,解决土地民生。
(二)巩固现代化国家的制度基础:制度建设和民生建设的同向发力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社会现实,中国共产党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快国家制度建设,为更好地改善和发展民生提供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继续进行土地革命,3亿多新解放区的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免去了农民每年700多亿斤粮食的地租,彻底摧毁和瓦解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稳定社会秩序;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教育了广大干部,打击了资本家的不法行为。
同时,党把解决民生问题同社会主义改造相结合,在没有引起社会动荡的情况下创造性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若干重大问题。期间,党又领导编制了“一五”计划,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上,党的八大指出,“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0]188,国家的主要任务由变革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转到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在制度建设上,确立新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民生诉求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此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也为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共青团、妇联、各少数民族实现民生诉求搭建了制度平台。在实践中,肃清国民党留在大陆的反动残余,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扩大就业,发展社会事业,开展社会救助、社会救济,探索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在理论和方针、政策上,党从满足广大人民利益的需求出发,指出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正确处理好社会的分配问题。在中国工业化道路建设模式上,提出“以苏为鉴”,按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比例。在党与各民主党派关系问题上,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从文化民生的角度,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工作方针。所有这些理论、举措、方针、政策的出台,都有力保障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为更好推动新中国的民生事业提供了政治保障、制度前提和物质基础。
(三)现代化国家建设道路的开创:国家建设保障民生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领导民生建设的经验教训,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命题,以使人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为民生目的,开创出以现代国家建设与民生同步发展的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道路。
政治上,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赋之以“解放思想”的新内涵,为新时期民生建设奠定了思想理论根基。经济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工作路线,把国家中心工作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设计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民生发展战略。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生建设必须立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脱离国情、超越阶段。突破了在市场经济认识上的局限,明确提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作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定。突破了对公有制认识的局限,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些认识上的突破,都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更好推动民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党的建设层面,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一切工作必须有利于改善和发展民生。在法律层面,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意味着民生建设同样不能置于法律之外,这在一定意义上构筑起民生保障的法律之网。在国家发展战略上,把民生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中,突出强调“以人为本”,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境界:国家建设与民生建设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视角全方位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图景,开拓了现代化国家建设与民生建设融合发展的新境界。
政治上,党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明确提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中国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体现了党在民生实践中高度的忧患意识和民生自觉。在现代国家建设与民生幸福的战略规划上,提出“五位一体”式现代化国家建设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实质内涵上讲,这都是民生建设在不同层次和领域的具体展开。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其中共享发展其实就是民生的抽象表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是更好实现民生的前提条件。提出在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基础上乘胜而上,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
指导思想上,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结合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民生建设提供了基本理论遵循。在制度建设上,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1]28,用制度保障群众的利益和权利,不断提升人民福祉。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法治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确保民生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能够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始终做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所有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扎实有效推动民生建设提供了制度依托和政治保证。
总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奋力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民生建设之路,构建了从温饱单一型民生到富裕多元型民生的民生建设格局,形成了内容极为丰富的民生建设的理论表达体系和实践推进机制。其中,中国共产党基于国情的准确把握而确定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民生建设中具有价值指引作用,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民生建设的思想旗帜,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及其政策供给是民生建设的基本遵循。
结 语
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最终价值旨归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人民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是“价值创造”和“价值享用”的辩证统一。在这一逻辑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强大政治保证,人民中心是价值牵引,民生建设是主线,人的需要论、政党使命论、生产力发展论、民生权利论、共同富裕论是内在驱动力。起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土地民生的重视,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民生质量的不断提升,升华于十八大以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面向未来,站在“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期,机遇挑战并存,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将以新的时代内涵为世界各民族现代化注入“中国元素”,中国人民将会在国家现代化基础上享有愈来愈多的现代化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