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万州区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现状调查研究

2022-04-07曹军民樊晓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万州区托育婴幼儿

曹军民,樊晓琴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重庆 404100)

随着国家“二孩”“三孩”等生育政策的实施及女性职业发展意愿强烈等因素,3岁以下婴幼儿“无处可托”成了不少双职工家庭面临的难题。有调查发现[1],高达70%的“二孩”家庭认为“二孩”带来的最大负担是“没有人带”。为实现“生有所养,幼有所育”,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各省、市、区紧锣密鼓地出台了关于促进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相关政策,开启了“托育元年”。重庆市万州区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指导意见和实施措施,更把做好0~3岁婴幼儿照护工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来自业内某权威机构的一份报告显示,“90后”妈妈占比近六成,她们更加崇尚科学养娃,但繁忙的工作让她们没有更多精力和体力照顾小孩。随着育儿理念转变及“三孩”政策的实施,市场对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也日趋旺盛。本研究对重庆市万州区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调查,旨在了解重庆市万州区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现状,为我校开设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及托育机构的建设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万州区4所医院儿保科和1所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就诊的0~3岁婴幼儿的家长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纳入标准:0~3岁婴幼儿家长。排除标准:(1)>3岁幼儿家长;(2)怀孕中的家长。

1.2 调查工具

基于文献[2-5]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特点对已有问卷进行修改,形成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表、家长托育服务需求量表两部分。

1.3 资料收集方法

2021年6月—9月,研究团队成员利用在医院顶岗学习时间向家长发放问卷星链接,并用统一指导语进行填写指导。本研究选取万州区4所医院儿保科和1所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就诊的0~3岁婴幼儿的家长460名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60份,回收有效问卷417份,有效回收率为90.6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及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家庭基本信息情况

本研究调查重庆市万州区417位0~3岁婴幼儿家长,填表人中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占比47.00%(196/417);来自农村户口的家庭占比达到58.51%;家庭结构类型中核心家庭占比41.01%,三代同堂的家庭比例多于前者,占比为51.08%;家庭月收入主要集中在10 000元以内,2 000元及以下2人,占比0.48%,2 001~4 000元23人,占比5.52%,12.23%的家庭月收入为4 001~6 000元,26.62%的家庭月收入为6 001~8 000元,家庭月收入8 001~10 000元的143人,占比34.29%;婴幼儿父亲、母亲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分别为64.27%、63.79%;高达77.46%的婴幼儿年龄集中在>1~3岁;婴幼儿白天主要照看者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占比63.55%;父母每日陪伴婴幼儿的时间主要在4小时及以内,其中2小时以内占比18.23%,2~4小时占比39.09%。具体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n=417)

2.2 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现状

本次研究表明,31.65%(132/417)的家长认为有必要让孩子入托育机构,原因很多,其中58.33%的家长觉得有同龄玩伴是主要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隔代教养不利于婴幼儿成长(55.30%)、开发婴幼儿的智力(53.79%)、减轻父母的教养压力(51.52%)等。68.35%的家长觉得送孩子入托育机构没必要,原因很多,其中34.74%的婴幼儿家长认为0~3岁的婴幼儿最需要的是陪伴;27.37%觉得孩子太小,交给他人照顾不放心;25.61%认为托育机构乱象丛生,师资、监管等不到位等。具体见表2。

表2 0~3岁婴幼儿家长对孩子入托的意愿

97.73%的家长在选择托育机构时优先考虑安全和卫生保健,其次是师资素养和资质(78.03%),对家长的育儿指导(64.39%)、环境和硬件(58.33%)等也是影响因素。73.48%的家长认为最适合托育的年龄段为>24~36个月,希望提供日间托育的家长高达63.64%,16.67%的家长希望临时托育。1 001~1 500元/月是大多数家庭(69.70%)可接受的托育费用。85.61%的家长希望托育机构提供早期教育活动,亲子活动和其他(兴趣培养等)占比也较高,分别为69.70%、56.82%。绝大多数家长(65.91%)认为托育机构最好在住宅区周围,也有部分家长(23.48%)觉得在工作地附近较好。具体见表3。

表3 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现状(n=132)

3 讨论

3.1 重庆市万州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现状分析

通过对重庆市万州区0~3岁婴幼儿家长的调查可知,有31.65%的家长有托育需求。据统计,万州区现有3岁及以下婴幼儿约3万名,全区现有托育服务机构11家,托位425个。由此可知,我区托育服务的供需矛盾突出,政府应鼓励全区幼儿园利用现有场地、人员优势提供托幼一体化服务。家长选择托育机构的原因呈现多样化,55.30%认为隔代教养不利于婴幼儿成长,53.79%的家长希望开发婴幼儿的智力,50.76%的家长希望培养婴幼儿的良好习惯。鉴于以上原因,我校应在开设婴幼儿服务与管理专业时考虑相关课程,做到精准对接岗位。68.35%的家长觉得没必要入托,主要与孩子太小,交给他人照顾不放心;托育机构乱象丛生,师资、监管等不到位等有关。由此可知,机构应当提供高质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满足当下的照护需求。但目前婴幼儿照护团队发展相对滞后,大多数托育机构的教师只有“育婴师”“早期指导师”等资质,一些培训机构的培训工作流于形式,专业化程度无从考核。我校应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思路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细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能从事婴幼儿托育教师、保育员、早期教育指导教师、幼儿保教、儿童健康管理师、育婴师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医育结合、护育结合”综合技能,具备观察、分析婴幼儿身心特点和对婴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能力,善于沟通与合作,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满足岗位需求。进一步分析有意愿送婴幼儿入托育机构的132位家长的托育需求发现,选择托育机构优先考虑的因素为安全和卫生保健,这与陈念念[4]、张海峰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73.48%的家长选择在孩子>24~36月龄时送托育机构,这与张海峰等[5]的研究发现2~3岁托育需求率66.9%高于2岁以下婴幼儿结果一致,可能与宝宝太小,家长不放心有关,也进一步反映了托育服务的主体人群为2~3岁婴幼儿。我校承办的托育机构在设置班级的时候,可以多编制2~3岁婴幼儿照护班。随着更多女性选择职场,婴幼儿日间托育需求越来越高,达到了63.64%。69.70%的家长可接受费用在1 001~1 500元/月,与当地经济水平和家庭月收入有关。85.61%的家长希望托育机构提供早期教育,69.70%的家长希望提供亲子活动。65.91%的家长希望托育机构在住宅区周围,可能的原因为婴幼儿白天的主要照护者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63.55%),方便老人接送婴幼儿。3.2重庆市万州区托育服务发展的思考

0~3岁是人一生中成长的关键期和基础期,对儿童早期进行的主要照护包括习惯养成以及潜能激发等早期启蒙教育,会对其成长和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具有打通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最初一公里”的重要意义。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婴幼儿白天的主要照护者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教育观念的冲突及女性就业意愿的加强,使得更多家长寻求家庭外的照护服务。但由于托育机构现有托位数无法满足家长托育需求、托育机构从业人员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及托育机构收费昂贵、缺乏普惠性托育机构等问题突出,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造成了生育率低下。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当前“少子化”的矛盾,婴幼儿照护服务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2020年万州区相关部门发文强调,应按照“家庭为主、托育补充,政策引导、普惠优先”原则,建立完善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采用多种形式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由于托育行业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应高于其他服务型行业,这类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高质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是离不开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的,正规的学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中坚力量。我校作为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应加快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促进托育服务规范化、专业化、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托育服务的需要。根据万州区卫生健康委牵头制定的《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管理实施办法(暂行)》,我校在建设托育机构时,应在场地选择、人员资质、安全卫生、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促进我校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猜你喜欢

万州区托育婴幼儿
做好托育,关乎国之大计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贵州省本科师范院校0-3岁婴幼儿托育师资培养的改革策略研究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公共托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二孩政策”背景下宁波市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现状与对策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