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在高校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2-04-07李雪莲洪珍兰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护生操作技能实验组

李雪莲 ,洪珍兰 ,郭 玉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2;2.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进入后疫情时期,但疫情防控工作仍任重而道远。学校作为人群密集的场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为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各高校借助互联网相关工具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也促进了教学改革。其中优质慕课教育资源的使用是线上教学质量的保障。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作为大规模在线学习课堂,具备丰富的开放学习资源及专业范围广的视频教学库。每个视频时长约5~10分钟,护生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主学习,且课程知识以视频演示,教学内容更易被护生理解、接受[1]。已有研究将慕课应用于护理学教学中[2],且发文量逐年增长[3]。但单纯通过慕课教学存在教师介入力度不足、师生进行有效交流沟通及讨论问题受到距离影响、部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等问题。混合式教学能发挥两者优势,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是未来慕课研究的方向之一[4]。本研究将基于超星泛雅平台(学习通)的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我校本科护生的课程教学中,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级护理专业本科4个班级,在4个信封里分别装入A、B、C、D标注的纸条,由各班班长抽取密封完好的信封,其中A、B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C、D不参与研究,抽选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8)。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上学期平均成绩)进行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护生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性别(男/女) 年龄(岁) 上学期平均成绩(分)实验组对照组χ2/t P 13/35 12/36 0.054 0.816 18.88±0.570 18.90±0.627-0.170 0.584 85.69±5.38 85.78±5.36-0.081 0.935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学方法(1)实验组:采用慕课联合教师引导进行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过程:整体分为3个部分,即课前线上预习、课中线下解惑总结、课后答题测试。教学准备:登录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创建课程,编辑课程章节内容,添加课程团队成员。教师制定教学方案,于课前3天上传学习资料、录播视频、典型案例、思维导图(包含主题词和一级分支)及其他资源,并在章节讨论中提出该章节相关问题,引发讨论。线下课当天在班级群聊中发布护生签到,并将所学内容于上次线下课后与该次线上课前期间发送,通过教学平台监管护生任务完成情况。教学设计:将护生分为6组,预习该节所学内容,掌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重点及难点。小组讨论交流后添加二级、三级分支等,课中各小组将案例讨论结果和绘制完成的思维导图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引导护生再次绘制并详细讲解相关内容。最后随堂测试,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教师在线下课程结束时布置下一节学习重点,提出重点内容的发散性问题。每章学习结束上传相应题库,在线测试。针对实践操作技能课程,由教师录制或转发示范培训视频,护生课前学习,课上模拟操作,教师进行指导与点评。

(2)对照组:课堂教学采用讲授法联合演示法进行。将所学内容以PPT形式直观呈现,布置案例讨论作业,在课堂上讨论后直接解答问题。实践操作技能课程由教师进行示范并对护生模拟操作进行指导与点评。

1.2.2 教学评价(1)护生考核成绩。护生考核成绩由以下4项构成:①平时表现:包括案例讨论作业、课前预习情况、课上回答问题、课下作业完成情况。②中期考试:在所学内容完成一半时进行中期考试,检验学习情况。③操作技能考试:每个操作技能均进行考核,取多次考核的平均分。④期末考试:线上线下授课全部结束后,组织护生定时定点进行书面闭卷考试。试卷按百分制计分。以上各项分值分别占总成绩的10%、20%、20%、50%。试卷总分100分,70~79分为合格,80~90分为良,90分以上为优秀。

(2)半结构式访谈。采取目的抽样法,面对面深入访谈,根据优秀、良、合格3个成绩级别和性格差异在实验组选择研究对象,样本量纳入以资料重复出现、不能提炼出新的主题时为止。访谈提纲由课题组教师事先商讨设定,包括该教学模式对课程安排、小组协作、专业知识掌握、综合能力培养的作用。访谈前向被访谈者介绍访谈目的、内容和方法,访谈过程录音,取得其知情同意。访谈结束当天将访谈内容转录整理为文字,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5]分析资料,提炼主题。最终纳入10名护生参与访谈,其中男生3名,女生7名。

(3)教学满意度。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星将自行设计的教学满意度问卷发放给实验组48名护生,问卷内容包括对教学模式、师生交流、课时安排、教学效果、小组协作、考核方式、操作技能教学是否满意,是否提高发现与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是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能力。

1.3 统计学处理

1名研究者将护生成绩录入Excel表中,双人核对。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用(±s)表示,当服从方差齐性条件时,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生中医护理学考核成绩

表2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t P平时表现中期考试操作技能考试期末考试综合成绩94.27±2.58 92.63±2.67 88.65±3.27 87.13±3.67 89.24±1.84 92.58±2.15 87.50±4.00 87.98±3.81 83.48±5.34 86.09±2.66 4.18 7.22 0.97 3.74 7.16<0.01<0.01 0.34<0.01<0.01

2.2 访谈结果

(1)课程安排:①学习频率高,记忆深刻;②提前预习非常重要;③监督学习情况,自觉性提高;④学习任务重,时间有限,力不从心。

(2)小组协作:①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提高;②拉近关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③语言表达能力提高;④有时讨论关注点偏移,浪费时间;⑤分工不均,只关注自己的任务,学习片面化。

(3)专业知识掌握:①绘制思维导图,串联知识,便于理解;②案例讨论方法便于掌握重点;③思维清晰,逻辑性强;④专业技术教学符合临床实践,反复学习。

(4)综合能力培养:①可培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②可培养解决问题、查阅资料的能力;③敢于质疑反思;④可培养语言沟通能力。

2.3 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

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以频数、百分比表示。问卷发放与回收均为48份,回收率达100%。护生对教学模式、师生交流、课时安排等进行评价,结果见表3。90%以上的护生满意该教学模式,认同该模式有利于师生交流,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但仍有20.8%的护生对课时安排不满意,10.4%的护生对操作技能教学不满意。线上学习需要护生在规定时间内提前预习,完成任务,这会占用护生的课余时间,需要教师调整课时,并需要护生协调安排时间进行学习。护生通过操作视频学习,虽然可以重复观看视频模仿操作,但是不如现场演示更直观、更深刻。

表3 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n(%)]

3 讨论

3.1 护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高

线上联合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已得到大部分高校的认可,大多数学者对该模式持积极赞同态度,认为二者联合可将其优势融合[6],达到1+1>2的效果。实验组整体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教学模式适用于护生的教学工作。问卷调查结果与郭小燕等[7-8]相同,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护生的普遍认同,且能够提升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并可运用评判性思维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本次研究中护生查阅参考资料并在此过程中将问题细化,发现新的问题继续查阅解决,其能够运用评判性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考核成绩是多方面的考核,全面兼顾,不仅有视频学习、随堂测试,还包括小组作业、操作技能考核等,总成绩按其比例相加,明确各环节的要求和成绩占比。

3.2 教学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

疫情暴发前,有近60%的护生未在线上学习过,80%的教师未开展过线上教学[9]。护生与教师经过一学期的线上学习,对教学与学习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改变,引起大家的思考。一项对医学院校教师在线教育态度的调查结果[10]显示,70%的教师喜欢这种授课方式。郑宏等[11]研究发现,受教学经历影响,疫情前未开展线上教学的教师不愿意接受混合式教学的比例高达90.5%,而开展过线上教学的教师不接受比例仅9.8%,且76.5%的教师愿意在疫情结束后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45.9%的高校教师愿意继续采用线上教学,而不愿意采用线上教学的只占23.1%,大部分教师对在线教学表示认可。赵明等[12]调查研究发现,慕课开展的动机主要是学校要求、教师个人意愿、社群氛围趋势影响。

3.3 教学工作需要不断改进

2017年李逢庆等[13]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流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2019年兰迪·加里森等[14]提出了四阶段串联设计,即面对面学习前、中、后及下次面对面学习前,每个阶段的工作在不断细化。课前预习不仅仅是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管理时间能力的表现。教师作为线上线下连接的枢纽,改变之前“填鸭式”教学,转为引导护生自行探索发现问题,主动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师生能够更好地交流合作。同时让护生分组合作交流,便于护生之间相互学习,实现同伴教育。当然,这种模式最受益的是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强的护生,对学习兴趣低的护生效果不佳,故在教学设计中可适度加大监管力度,教师对预习内容的提问、随堂测试等方法可自行纳入。

3.4 教学条件的完善必不可少

开展线上联合线下教学,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软件与硬件设施升级。学校应加强信息化、智能化设施建设,完善网络服务平台,保证网络稳定,弥补软件与技术上的不足。提供功能齐全的录播室、实验室等,方便教师录制教学视频。除此之外,对教师的线上教学培训和支持是实现教学模式革新的重要一步。提升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是适应当前形势的选择,也是提升自我的要求。

3.5 教学资源筛选后再分享

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知乎、百度文库等网站资源庞杂,护生选择适合各个阶段学习资源的能力较弱,在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时往往不能准确快速地找到答案,资源过多无从下手,浪费时间。除此之外,学习资源有优劣之分,护生鉴别能力较低,导致学习达不到满意效果。教师应该根据课程需求引入更新、更全面的优质资源,按学习阶段划分,及时推荐教学资源、网站、链接等,教师筛选后的资源更加精准,能充分满足护生探索学习的需求。同时护生自行利用资源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因为,护生是主导力量,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身份。

猜你喜欢

护生操作技能实验组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必备技能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