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张尘封的荣誉证书

2022-04-06李梅

壹读 2022年7期
关键词:宁蒗荣誉证书药膏

◆李梅

父亲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办法去整理他留下的书籍,怕一看到那些遗物就会勾起撕心裂肺的痛和无法抑制的泪水。直到差不多有六年的时间,表姐打电话来要借父亲的中草药词典用用,我才打开了许久都未开启过的父亲的书柜。

柜子里满满的都是书籍,医学类的居多,大都因为翻看太多次,书角都是卷曲、破旧的了。当我翻找到表姐要的中草药词典时,夹在书中的一张泛黄的纸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张由国家民委、劳动人事部、中国科协联合颁发的、表彰父亲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科技工作的荣誉证书,落款时间为1983年7月。印象中父亲从未提及过此事,我也知道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平时也很少提及他所经历的事情。看着已经泛黄的证书,想起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眼泪又止不住流了出来,我所见所闻的关于父亲的往事也像电影胶片一样一幕幕展现在我眼前。

父亲是一名医生,1952年,年仅十七岁的他跟随解放小凉山的人民解放军到了宁蒗县,成了一名卫生员,小凉山解放后他留在了地方卫生院从事医务工作,一干就是四十年。小凉山地区在1949年以前属于奴隶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相当滞后。父亲在工作期间,先后辗转了几个乡镇卫生院,都是彝区最艰苦的地方。但生性淡泊的父亲很少跟我们提起他度过的艰苦岁月。喜欢问这问那的我,每次问起他一些事时,他总是显得很淡然,他说:“在那个讲究成分的年代,我作为一个富农子弟能在宁蒗有份受人尊敬的工作已经是很好了,我也知足了。最辛苦的是你妈,一个人在家拉扯你们四姊妹吃了不少苦头”。尽管父亲不怎么说,但在宁蒗照顾父亲生活起居十多年的姑妈(父亲的二姐),在我年幼时经常给我讲父亲的往事,讲起他刚参加工作时因为不通车,从位于永北镇的家里走路进宁蒗上班,最初工作时是分在大拉坝卫生院(我现在都不知它在哪里),山路遥远崎岖,十七、八岁年纪的他不敢一个人走,只好和马帮一起搭伴,气候好的时候都要走整整三天。因为是回族,一路上只能就着山泉水吃自己带的干粮。后来去到红桥、战河卫生院,虽然离家的距离略近了些,但那些地方依然是极度贫困的山区,那时候工资不高,但大部分还要寄回家补贴家用,日子过得很是清贫。父亲性格淳厚,脾气好,很多山区群众都喜欢找他看病。当时的医院医护人员少,分科不细,只要有疑难杂症,父亲都会参与到其中。他也常常带着出诊箱步行去几十里外的山村给人看病。工作间隙,父亲通过学习各种医学书籍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他常说:“工作之前只是上了一个卫生学习班,学习时间短,没有学到多少医学知识,如今身上承担着太多山区群众的生命安全,来不得半点的马虎,要常常学习,时时更新才是。”父亲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山区群众常见病的治疗方法,并自己掏钱购买牛黄、牛苦胆等,配上其他药材制成治疗久咳不愈的药膏供病人使用。这个药膏到父亲退休后,宁蒗的一些老百姓还来永胜家里寻找过,父亲也总是很慷慨的把药膏送给上门寻药的人。

1992年父亲从战河医院退休回家后,偶尔也会和我讲起一些工作中的事情,我却没有太多的感受,直到我毕业后从事最基层林业工作,经常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时才体会到父亲当年在极度贫困的小凉山地区从医四十年时所付出的艰辛。

2019年,阔别多年之后,我又一次来到了宁蒗县战河乡——这个父亲最后工作的地方。以前来是来看望父亲,这次来我是到单位扶贫挂钩点帮扶我挂钩的三户农户。站在昔日我最爱去的河边,举目望去,昔日围绕河边的小木楞房如今都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砖房。走在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或背或拎着大包小袋的东西,脸上绽放着幸福满足的微笑,我再也看不到当年困苦愁闷的神情。战河医院盖起了新的门诊楼和住院部,面貌焕然一新。便利的交通设施,良好的医疗条件,看病难早已不再困扰山区群众。而我挂钩的三户农户在不久后也搬迁至县城的小康家园,开始了他们奔小康的致富路……

想到这里,我把父亲的荣誉证书拿出来,端端正正地摆到了父亲的遗像前,然后打电话叫表姐来拿书。

我想,父亲其实只是当年支援小凉山、扎根贫困山区的一分子,像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小凉山能有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得益于国家扶贫攻坚政策的实施,还因为有像父亲一样大批的从解放后就扎根在那里长期从事科技、文化工作的父辈们,有一代代从他们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为少数民族同胞奉献自己青春和热血的科技文化工作者。

我知道,如果父亲知道他昔日工作过的地方已经完全变了样,也一定会非常高兴的,即使他同样不说出来。

猜你喜欢

宁蒗荣誉证书药膏
丽江市文联组织文艺人士赴宁蒗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丽江市文联组织文艺人士赴宁蒗 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本刊最新荣誉证书
本刊最新荣誉证书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药膏要按不要涂
本刊荣誉证书
本刊荣誉证书
药膏要按不要涂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