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兴化府地方总集编纂考述
2022-04-06范丽琴
范丽琴
( 闽江学院 国际数字经济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
福建莆田地区较早开始编纂地方总集。 早在唐代, 莆田黄滔辑 《泉山秀句集》 三十卷, 《新唐书·艺文志》 记载: “编闽人诗, 自武德尽天祐末。”[1]《泉山秀句集》 三十卷是辑录唐代武德至天祐年间(618—907)闽地诗人诗作的地方诗歌总集, 是福建目前所发现的第一部地方诗歌总集。 宋元时期, 兴化府没有编纂地方总集。 然而, 到了明清时期, 兴化府掀起了编纂地方总集的热潮。
明代兴化府编纂的地方总集繁多, 数量与福州府持平, 共编纂9 种府县级地方总集。 其中现存4 种, 分别为莆田郑岳编 《莆阳文献》 八十七卷, 莆田昌应时辑 《郊居诗抄》 八卷, 莆田周闻、 林简辑 《莆阳风雅》 不记卷, 莆田谢天驹辑 《莆阳诗编》。 已佚5 种, 分别为莆田郑思亨编 《冈凤集》 五十卷, 莆田柯维骐撰 《续莆阳文献志》 二十卷, 莆田林兆诰编 《壶华毓秀集》, 莆田郭良翰撰 《续莆阳文献志》, 莆田林承霖、 仙游谢天驹编 《莆阳全书》 三十卷。 清代兴化府延续明代繁盛的发展态势, 编纂活动亦较为活跃, 共编纂8 种地方总集。 清代前期编纂了5 种, 分别为: 莆田林凤仪辑 《木兰风雅》(亦作 《壶兰风雅》 ) 不记卷、 《风雅同时》(卷数不明), 莆田林向哲撰 《续莆阳文献》 四卷, 莆田林公韫辑 《乐园秘帙》, 莆田林人中辑《莆阳风雅》。 清代中期编纂了 2 种, 分别为:莆田郑王臣编 《莆风清籁集》 六十卷、 莆田郑远芳选辑 《莆阳二十四景古今名人题咏集》。 清代后期编纂了1 种, 为莆田涂庆澜编 《国朝莆阳诗辑》 四卷。
本文将收集历代官修目录、 私家目录、 史志目录、 丛书目录、 地方文献专目、 图书馆馆藏古籍书目等, 全面梳理明清时期兴化府地方总集目录, 对明清时期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历史进行稽考叙录, 以期挖掘出众多稀见地方总集,充实福建地方文学研究资料库。
一、 明代兴化诗文总集
1. 明郑岳 《莆阳文献》
《莆阳文献》 八十七卷, 明莆田郑岳辑, 收录梁陈至明代前期莆田地区乡贤诗文13 卷401篇, 撰写列传74 卷394 人传记, 对莆阳一地梁陈间至明代前期文学创作进行了梳理, 是一部极具文学价值和文献价值的诗文总集。 流传至今的《莆阳文献》 是黄起龙万历四十四年(1616) 重刻本, 半叶十行, 行二十字, 版心白口, 四周双边, 单鱼尾, 上书口刻 “莆阳文献” 与卷次,下书口书页次, 无鱼尾。 卷首有嘉靖三年(1524) 林俊 《莆阳文献序》、 嘉靖四年(1525)郑岳 《莆阳文献后序》 和万历四十四年(1616)凤山九十一樵人原湖侯清 《重刻莆阳文献序》、黄起龙 《重刻莆阳文献后序》。 诸序之后有 《莆阳文献凡例》 和万历四十四年(1616) 黄起龙《重校文献纪略》。 正文包括诗文13 卷, 文体分为赋、 诗、 铭、 箴、 赞、 杂著、 说、 传、 题跋、论辩、 祭文、 书启、 序、 记、 奏议等 15 种, 其中诗又分为五言古诗、 七言古诗、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等6 种, 列传75卷(包括明黄起龙重刻时附上柯维骐所撰 《郑山斋公传第七十五》 )。 国家图书馆、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2]121、 福建省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3]567等有藏。 关于 《莆阳文献》 的编纂缘起与选文标准、 资料来源、 刊刻版本、 体例特色的具体论述详见范丽琴 《论郑岳 〈莆阳文献〉 的编刻及体例特色》 一文[4]。
2. 明柯维骐 《续莆阳文献志》
《续莆阳文献志》 二十卷, 明莆田柯维骐编, 此书已散佚。 据吴格先生整理的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 载, 此书仿照郑岳 《莆阳文献》体例, 先文后献, 收录明嘉靖二年(1523) 至万历元年(1573) 兴化先贤作品, 续编列传10 篇,其中一篇即 《郑山斋公传》[5]301。 明焦竑认为《续莆阳文献志》 一书 “以三品论人”, 其 《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 曰: “是书也, 与 《宋史新编》 俱以三品论人。 谓求道德之士于三代之下, 必欲如古圣贤, 难矣。 但能忠信廉洁, 以礼义为进退, 以名节自砥砺, 此其根本也。 根本既立, 虽乏功业文章, 不足为病。 根本一丧, 即富贵功名, 鄙庸人耳。 何足取哉?”[6]柯维骐, 字奇纯, 学者称希斋先生, 莆田人, 嘉靖二年(1523) 进士, 授南京户部主事, 未赴, 以疾归, 谢宾客, 专心读书, 门人前后达四百余人。《明儒言行录续编》 “柯维骐” 条称: “居常绝迹不入官府, 力耕节用, 躬韦布之素, 有余则推以佐亲党。 遇倭乱, 庐毁于寇, 鬻田以筑小室, 日危坐其中。 接人无戏言, 无苟笑; 闻人之短蹙,然必为之讳; 期功不与饮燕; 日惟疏食菜羮而已。”[7]精于史学, 合宋、 辽、 金三史为一书,而以宋为正统, 历时二十年始成, 曰 《宋史新编》。 此书对 《宋史》 缺谬多有补正, 但所增史料有限。 柯维骐另有 《史纪考要》 十卷及诗文集等。
此外, 《传是楼书目》 史部、 道光 《福建通志》 经籍类、 民国 《福建通志》 艺文志存目史部类皆著录明郭良翰(字道宪) 辑 《续莆阳文献》 二十卷, 此书亦是 《莆阳文献》 的续编。
3. 明林承霖等 《莆阳全书》
《莆阳全书》 三十卷, 明莆田林承霖、 仙游谢天驹编, 原书已散佚。 据吴格先生整理的《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5]1150载, 《莆阳全书》收录莆田、 仙游先贤所著诗文, 其中 《诗》 十二卷、 《文》 十四卷、 《纪言》 一卷、 《纪游》二卷①, 合 《序目》 《爵里》 《姓氏》 为三十卷;清代以后, 《莆阳全书》 被列为禁书。 《莆阳全书》 被列为禁书的主要原因是其中的明人诸作存在 “悖妄之语”, 因此清代学者对此书的评价很低, 吴格先生整理的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云: “ 《莆阳全书》 三十卷, 明林承霖、 明谢天驹编。 …… [谨按]《莆阳全书》 十四册。 其分卷编辑之得失不必论, 即以其卷前所载诸序文,于纪年月处皆将 ‘某年’ 字样挖去, 而其下干支却是 ‘乙酉’。 此书不应入于校阅之单内。 不特不应抄而已, 并毋庸印戳记。 (如照此序写下, 止写 ‘纂修官某人’, 不写 ‘恭校’。 此序且缓交, 至各书俱完时交之。) 此等书如其所编果实可取, 则或酌将其序删去以节存之, 未为不可。 今此书则所编本无可取, 而序又有大病, 自不应入校阅内矣。”[5]1150清姚觐元编 《清代禁毁书目(附补遗) 》 亦曰: “ 《莆阳全书》 十四本。查 《莆阳全书》, 明林承霖、 谢天驹同编。 凡《文编》 十四卷, 《诗编》 十二卷, 《纪言》 一卷, 《纪游》 一卷, 所录元以前诗文, 皆 《莆阳文献》 及各家集中所有, 不藉此书以传。 《文编》 所录明人诸作, 有悖妄之语, 应请销毁。”[8]前文所论林承霖、 谢天驹编 《莆阳诗编》, 此书极有可能即是 《莆阳全书》 的 “ 《诗编》 十二卷”, 由于 《莆阳全书》 已佚, 此处阙疑, 暂且将其列为两种书。
二、 明代兴化诗歌总集
1. 明昌应时 《郊居诗抄》
《郊居诗抄》 八卷, 明莆阳昌应时辑, 收录明初至万历年间莆田105 位诗人的845 首诗歌,其中76 位诗人的诗歌未被 《莆阳文献》 收录,且 《郊居诗抄》 为 《莆阳文献》 补阙14 首诗歌作者姓名(详见表1)。 《郊居诗抄》 对 《莆阳文献》 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是明初至万历年间莆人诗歌创作的重要汇编文献。 然而, 《郊居诗抄》 却鲜为人知。 《郊居诗抄》 成书后流传较少, 明代 《千顷堂书目》 《世善堂书目》 等书目均未予以著录, 至清咸丰间林扬祖修 《莆田县志稿·典籍》 才予以著录: “《郊居诗抄》 八卷,临江知府昌应时著。”[9]清末刘尚文 《续梅花百咏斋附记》 曰: “莆诗之有专选, 如昌凤冈 《郊居诗钞》、 林懋扬 《壶华毓秀集》、 谢山子 《莆阳诗编》、 林少威 《木兰风雅》, 今皆不传。”[10]可见, 此书不常见, 甚至在清末就已经被认为失传了。 天津图书馆馆藏的明万历六年(1578) 刻本 《郊居诗抄》 八卷是国内难得一见的孤本,1999 年, 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据此版本影印出版, 将其收入 《天津图书馆孤本秘籍丛书》 第16 册, 《郊居诗抄》 八卷终于得以面世。 此书卷内题 “莆田凤冈昌应时编辑,醒亭林文豪校正”[11], 半叶 9 行, 每行 19 字,四周双边, 版心白口, 单鱼尾。 卷首有明万历六年(1578) 黄谦 《 〈郊居诗抄〉 叙》 《 〈郊居诗抄〉 莆中诸家名氏》 及目录, 卷末有明昌应时《郊居诗抄后序》。 此书卷一收录五言古诗67首, 卷二收录七言古诗45 首, 卷三收录五言律诗230 首, 卷四收录五言排律37 首, 卷五收录七言律诗73 首, 卷六收录七言律诗167 首, 卷七收录七言排律7 首, 卷八收录四言诗3 首、 五言绝句 54 首、 六言绝句 16 首、 七言绝句 146首, 共计收录诗歌845 首。 2009 年出版的 《中国古籍总目》 著录云: “ 《郊居诗钞》 八卷, 明昌应时辑, 明林少豪校。 明万历六年刻本, 天津。”[12]此处 “钞” 也作 “抄”, “明林少豪校”应为 “明林文豪校”[11]。
表1 《郊居诗抄》 为 《莆阳文献》 补阙14 首诗歌的作者姓名
2. 明林兆诰 《壶华毓秀集》
《壶华毓秀集》 (卷数不明), 明林兆诰编,辑录明洪武年间至嘉靖年间兴化府62 位先贤诗作, 现已散佚。 清郑王臣 《兰陔诗话》 载曰:“(林兆诰) 尝缉莆中先辈诗, 始洪武, 讫嘉靖,共六十二家, 为 《壶华毓秀集》。 嘉靖壬戌倭乱, 晓江负母缒城而走, 仓卒中尽弃珠玉, 独怀此书以行。 已而被执, 贼见其负母袖书, 义而释之。”[13]林兆诰, 字懋扬, 又字晓江, 莆田人,林万潮子, 林兆恩弟。 少负才藻, 与姚文炜、 佘翔结诗社, 嘉靖中诸生, 有 《青莲集》[14]。 清郭柏苍辑 《全闽明诗传》[15]选录其诗四首: 《杂诗》 《真州天宁寺秋感》 《寄陈言布衣》 《华清宫》。 妻陈蕙卿, 字兰纕, 莆田人, 光禄寺丞陈翰女, 工诗, 闺中极唱酬之乐。 存诗两首: 《寄夫》 《秋兴》, 见载于清郑王臣 《莆风清籁集》卷五十一。
3. 明林承霖等 《莆阳诗编》
《莆阳诗编》, 郑宝谦先生 《福建省旧方志综录》 著录云: “ 《莆阳诗编》, 佚名辑, 收藏:抄本2 册, 省图善。”[3]584据此可知此书现存抄本2 册, 藏于福建省图书馆。 《莆阳诗编》 究竟是何人编纂? 明黄仲昭 《未轩公文集》 卷末附《名公论诗》 云: “谢天驹曰: ‘见理甚远, 下笔甚逸, 邵康节诸诗俦也。’ 林承霖曰: ‘成弘间天下承平, 士大夫厚重有文, 于此诗之气质渊穆, 可知其人, 可观其世。’ (右俱载 《莆阳诗编》 )。”[16]由此可知, 林承霖、 谢天驹曾同编《莆阳诗编》, 并在 《莆阳诗编》 中评论黄仲昭之诗。 谢天驹曾编 《莆阳诗编》, 亦可从清末刘尚文 《莆风清籁集跋》 中得以验证, 其曰: “莆诗之有选, 自昌凤冈 《郊居诗钞》 始嗣, 后如林懋扬之 《壶华毓秀集》、 谢山子之 《莆阳诗编》、 林少威之 《木兰风雅》 《风雅同时》, 林中子之 《莆阳风雅》, 林公韫之 《乐园秘帙》, 为时未久, 类多散佚。”[17]谢山子即谢天驹。 由此可推断, 《莆阳诗编》 的编纂者为明莆田林承霖、 仙游谢天驹。 林承霖, 字雨可, 莆田县人,诸生, 以古人自期, 崇祯十七年(1644), 京师陷, 入麦斜岩隐居, 藜藿不饱, 潜心理学, 与仙游谢天驹友善; 谢天驹, 字山子, 携家入山, 置书数千卷, 以吟咏编摩自乐, 终身不出。[18]4082另有道光 《福建通志》 载: “ 《莆阳四编诗集》,(莆田县) 林承霖、 仙游谢天驹同编。”[18]1461此《莆阳四编诗集》 疑即为 《莆阳诗编》。
三、 清代兴化诗歌总集
1. 清郑王臣 《莆风清籁集》
《莆风清籁集》 六十卷, 清莆田郑王臣编,辑录兴化府唐代迄清代自仕宦至方外、 闺秀之诗, 以及集句、 无名子、 石刻、 谶语、 杂谣、 神异、 鬼物诗若干, 五十四卷以下并及仙游县。 据笔者统计, 全书著录1062 人3247 首诗歌, 是福建地方诗歌总集中卷数最多、 收诗时间范围最长、 搜集最全面、 编纂体例最为精善的郡邑诗歌总集, 初刊后曾一再重版。 清钱琦称: “宜新集之璀璨环伟, 蔚然可观也。”[19]郑振铎 《西谛书话》 云: “近从事 ‘文学考’ 之纂辑, 乃知地方诗文集之重要, 复稍稍收之。 然实浩如烟海, 不能以一人之力一地之 ‘资’ 搜罗其百一。 聊备其所当备者耳。 此 《莆风清籁集》 余偶得之于抱经堂架上, 殊罕见, 足资文学考之参订。 固非以其乡邦文献而收之也。”[20]《莆风清籁集》 完成于乾隆年间, 然而未及刊刻, 郑王臣就已去世, “子学邹持其所撰 《莆风清籁集》 请序” 于钱琦, 钱琦即为之撰 《序》。 钱琦, 浙江人, 乾隆二年(1737) 进士, 乾隆三十年(1765) 闰二月至十月任四川布政使, 时郑王臣为四川某县县丞, 二人即相识。 据钱琦 《序》 可知, 《莆风清籁集》 首次刊刻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 被收入 《四库全书》 存目。 清张廷玉 《清朝文献通考》 著录曰: “ 《莆风清籁集》 六十卷, 郑王臣编。 王臣, 字慎人, 一字兰陵(按: 陔), 莆田人, 乾隆辛酉拔贡生, 官至兰州府知府。 臣等谨按: 是集选兴化一府自唐以来之诗, 并缀以自著《兰陔诗话》。”[21]《莆风清籁集》 刻版至光绪年间, 仍流传于世, 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 “客夏有以是板求售, (刘尚文) 急为购归, 并缀数言于后”[17], 因此又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 刊本。 后于民国十三年(1924) 又有补刻本。 《莆风清籁集》 现存以下三个版本, 主要馆藏情况如下: 一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 刊本, 福建省图书馆、 厦门大学图书馆、 大连市图书馆[3]581,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22],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23]和山西大学图书馆[24]等有藏; 二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 刊本,首都图书馆、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23]和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22]等有藏; 三是民国十三年(1924) 补刻本,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23]有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第411 册据首都图书馆藏乾隆三十七年(1772) 刻光绪二十六年(1900) 印本影印。
2. 清涂庆澜 《国朝莆阳诗辑》
《国朝莆阳诗辑》 四卷, 清莆田涂庆澜编、刘尚文参订, 辑录清代乾隆间郑王臣至光绪间兴化府47 位诗人464 首诗歌, 是清代最后一部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 对清代兴化府的诗人诗歌收录较为全面, 可视为郑王臣 《莆风清籁集》 六十卷的续编。 卷首有涂庆澜 《序》, 卷一收录郑王臣、 宋帝赍、 曾洪范等 14 人 126 首诗歌, 卷二收录陈梓、 陈茂功、 陈天仪等 6 人 114 首诗歌, 卷三收录陈池养、 翁焕孙、 郭尚英等 16 人121 首诗歌, 卷四收录宋廷尊、 陈绍芬、 吴宏雅等11 人103 首诗歌。 《国朝莆阳诗辑》 以收录陈云章(42 首)、 郑王臣(39 首)、 郭篯龄(39 首)、宋际春(38 首)、 郭尚先(30 首)、 翁霔霖(20首)、 吴元枢(20 首)、 陈池养(17 首) 这 8 人的诗歌为主, 共计245 首, 约占诗歌总数的53%。《国朝莆阳诗辑》 的编纂体例与 《莆风清籁集》相似, 都是 “以人系诗”, 诗人姓名后系以小传, 小传后附各家辑评, 辑评后系以一首或数首诗歌。 此书现存两个版本: 一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莆田荔隐山房刊本二册, 福建省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有藏[2]122。 二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 写本二册,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有藏[2]122。 涂庆澜, 字海屏, 号莆阳遗叟, 室名荔隐山房, 莆田人。 同治十三年(1874) 进士, 选庶吉士, 授翰林院编修, 充国史馆协修。 辑有《莆阳文辑》 《国朝莆阳诗辑》, 著有 《荔隐山房文略》 《荔隐山房诗草》 《进奉文》 《荔隐居日记偶存》 《荔隐居楹联偶存》 《荔隐居卫生集语》《国朝耆老录》 等[10]。 涂庆澜晚年继续郑王臣编纂地方诗歌总集的事业, 归里之后, 致力于搜集整理莆田本土文献, 其 《国朝莆阳诗辑》 序中称: “夫兰陔遭逢盛治, 其时峚山诸老相与篡述,故篇什之富, 多至三千余首。 今文物稍逊, 而故家遗籍散亡, 不复如曩时之盛。 欲继兰陔之后,亦綦难矣。 虽然, 失今不收, 则后来者更何从依据? 爰向刘澹斋处抄集稿本, 略加抉择, 复从宋柘耕、 郭子寿诸公及近人各家集中采而益之。 间有可资琐闻者, 并附著焉, 曰 《荔隐居纪遗》。又属澹斋再搜轶事入之, 曰 《续梅花百咏斋附记》。 书成, 仍名为 《国朝莆阳诗辑》, 共得若干首, 厘为四卷。”[10]
四、 明清兴化其他诗歌总集
除以上介绍的诸书外, 编纂于明代的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 还有明莆田周闻、 林简的 《莆阳风雅》 (卷数不明), 收录兴化府先贤170 人560首诗歌, 道光 《福建通志》 卷七十有著录[18]1461。此书现残存稿本14 卷7 册, 存卷一至六、 九至十、 十三至十八藏于福建省图书馆[3]583。 周闻,字无声, 号去闻, 周贺之子。 明崇祯中诸生, 工草书, 波磔峭折, 文笔亦豪宕可喜, 与林简皆学于竟陵派, 体羸善病, 早岁而卒, 有 《白湖集》。 林简, 字子山, 原名玉烛, 明崇祯十五年(1642) 乡试副榜。 幼嗜奇语, 尝著虫书, 幽险莫测。 与余希之、 郑牧仲、 叶白生、 周无声、 曾叔祁、 柯宓仲、 方章弢结 “琉璃社”, 又与黄子树、 林台正、 徐羽鼎、 许又米、 方八公、 弟小眉结 “七子社”。 寻遭国变, 郁郁不得志, 卒年未三十, 有 《房江集》。
编纂于清代的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 还有如莆田郑远芳选辑的 《莆阳二十四景古今名人题咏集》 二卷, 其原稿散佚, 现存 1964 年 1 月浦城郑春铿增补手抄本一册, 藏于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25]。 郑春铿增补手抄本 《莆阳二十四景古今名人题咏》, 内文书名又作 《莆阳二十四景古今名人题咏集》 《莆阳二十四景诗集》, 此书标称为郑远芳选辑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 共上下二卷, 全书录莆田二十四景诗 1500 多首, 据《后记》 所载, 当时 “因存纸已告罄, 无从续缮”, 所以只完成上卷, 而下卷650 多首未录。考察上卷内容可知, 郑春铿所增补的诗歌, 清末及民国的几乎占了一半, 二十四景诗也多作于1949 年以后。 所以, 郑春铿所编的 《莆阳二十四景古今名人题咏》 不同于郑远芳所编的 《莆阳二十四景古今名人题咏集》。
清代兴化府地方总集较多, 但散佚的也比较多, 如莆田林人中辑 《莆阳风雅》、 莆田林凤仪辑 《木兰风雅》 (亦作 《壶兰正声》, 不记卷)和 《风雅同时》、 莆田林公韫辑 《乐园秘帙》[17], 林向哲 《续莆阳文献》 四卷[18]1464等,皆已散佚, 由于文献记载有限, 很难得知诗歌总集的面貌。
综上所述, 以上这些地方总集都是兴化府地方文学研究重要而丰富的文献资料, 是兴化府地方文学发展的突出体现。 在地方文人别集散佚严重、 地方文学文献资料匮乏的背景下, 地方总集无疑为地方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信息资讯发达、 古籍传播途径日益丰富的今天, 更应该深入挖掘研究, 为完善福建地方文学框架的建构与丰富地方文学文献资料宝库贡献力量。
注释:
① 关于 《莆阳全书》 辑录 《纪游》 的卷数, 吴格先生整理的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 记载为 “二卷”; 清姚觐元编 《清代禁毁书目(补遗)》 记载为 “一卷”,详见文献[8]。 由于 《莆阳全书》 已佚, 此处阙疑,暂存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