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成人教育校外教学点的现状和发展对策探究
2022-04-04胡博
胡 博
(广西教育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3)
一、校外教学点相关概念及案例区域情况介绍
(一) 校外教学点介绍和最新政策
校外教学点,是高校为满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需要,以平等协商方式与校外其他法人单位合作,依托设点单位的场地、人员、设施等资源,开展招生宣传、线下面授、学习辅导、集中考试、实验实训、毕业指导、学生服务与管理等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是高校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依托和服务的延伸[1]。函授站、业余点、校外学习中心以及开放大学在系统外设置的学习中心等,统一规范称为校外教学点。办好继续教育的关键一环是内涵建设,内涵建设是继续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竞争力,对校外教学点的科学管理则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2022 年4 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了几点要求,一是严格控制校外教学点设点数量和范围,二是切实履行好学校的办学主体职责,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校外教学点的职责要求,三是强化教学质量监督和纪律约束,严格招生宣传、学籍、收费和经费使用等管理,确保在高校治理能力范围内设置校外教学点,并能管得住、管得好。鼓励各地院校在省内设立校外教学点,原则上不跨省办学。明确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设点单位的工作职责,并按照《校外教学点设置工作指引》 的要求,对校外教学点进行审批。高校应当高度重视校外教学点的建立,强化对校外的管理,并对校外教学点进行定期的巡查和考核等。“十四五”以来,一些地方及时出台了成人教育校外教学点管理办法,对校外教学点的设置调整、教育教学管理、经费管理、检查和监督等方面作出了规定,设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组建联合专家组协助开展检查和监督,查找校外教学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教学环节管理,提升了当地的继续教育质量。
(二) 广西远程教育校外教学点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广西继续教育持续发展,全民终身学习的态势初步形成,继续教育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服务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21 年12 月,在广西备案的校外教学点共有545 个,其中144 所区外高校在全区备案187 个校外教学点,31 所区内高校在全区备案358 个校外教学点。全区共有171 个校外学习中心,其中30所区外试点高校依托区内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开放大学、培训机构等单位举办129 个校外学习中心。
在规模方面,参加学历教育学习的人数逐年增加。2021 年,广西成人教育招生规模达16.1 万人,与“十三五”期末相比,增加了2.2 万人,增幅为15.7%。2021 年广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52.4%,其中成人教育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贡献率达到了5 个百分点,与“十三五”期间相比,广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的17.1 个百分点中,有1.6 个百分点是成人教育贡献的。
二、目前广西远程教育校外教学点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 部分校外教学点规划不足、定位不够清晰
首先,部分高校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并未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没有很好厘清高校与设点单位之间的责任、权利关系,对校外教学点定位不够清晰[2]。这易造成管理的混乱,难以有效建立校外教学点监管机制,难以做到校外办学点的归口统一管理。其次,部分校外教学点设置不够合理,存在同一城市备案校外教学点较多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些校外教学点重复建设的现象。最后,部分校外教学点招生规模过大。按照现行招生计划分配原则,一些高校简单地按教学点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分配学生,存在校外教学点招生不平衡的现象,部分教学点规模较大,不利于管理和教学质量提升。
(二) 部分校外教学点设置程序不够完善
在程序上,有的高校校外教学点的设置缺少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论证,出现超出备案专业进行办学、同一区域备案多个校外教学点、一个依托单位与多所学校合作的现象。在设置条件上,有的校外教学点缺少相应的办学资质、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教学场所。有的教学点设置多年,但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三) 校外教学点的监管力度需要加强
高校应该履行好监督校外教学点的主体责任。按规定,高校是办学主体,校外教学点应属于高校管理。但由于部分高校追求招生规模[2],扩张校外教学点,日常管理不够,生源发动主要靠校外教学点,容易出现下列问题:一是学校受制于校外教学点,难以进行严格管理,经费分配有时也缺少强有力的话语权;二是考试报名工作不够规范,扰乱了正常的报名秩序。一些校外教学点的教学工作没有按主办高校的规定进行教学,有的缺少教学环节,有些教学质量不高,对主办高校的信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四) 继续教育招生专业结构不够合理
部分高校继续教育专业重合度比较高,同质化情况比较突出,凸显本校优势特色不足,也没有对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部分继续教育专业的设置还停留在根据生源状况设站、根据收益状况设站的阶段,专业设置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紧密度不高。
部分高校继续教育专业服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中,存在高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部分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继续教育领域中咨询、指导和研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 部分校外教学点办学质量需要提升
部分校外教学点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偏重于创收[3],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忽略对教学管理的投资,规划不足,教学经费和管理经费缺少保障,教学质量需要加强。根据国家有关法规,专业主干课程应由本校的教师授课,但部分教学点的外聘教师比例较大,高学历与高职称教师较少。部分校外教学点采取低成本化运作,对教学和管理进行了缩简。
三、针对广西远程教育校外教学点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 完善制度建设,做好校外教学点规划
高校应按照2021 年出台的《广西高等教育振兴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大学等继续教育模式要求,进一步明晰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定位,充分体现为在职从业人员服务、以业余学习为主的特点,严格执行脱产、业余、函授等学习形式的有关规定,处理好本校普通本专科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关系,统筹考虑成人教育发展规模在本校在校生的占比,处理好学校和校外教学点之间的关系,落实学校的主体责任,处理好学校和学生的关系。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优势特色、发展规划、监管能力,以及地方人才需求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合理规划校外教学点布局,严格控制校外教学点数量,慎重选择设点单位。高校要科学合理确定学校成人教育办学规模,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4],并认真贯彻落实《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年度成人继续教育招生计划安排要与办学规模规划目标相匹配,不能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要坚持内涵式发展。
(二) 严格程序,规范设置校外教学点
高校要对校外教学点的设置进行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论证。在设置条件上,校外教学点要具备相应的办学投入,具备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具备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的辅导教师、教辅人员和管理人员,具备固定的、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教学场所。按照《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有关要求,建立和完善高校继续教育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机制。如桂林理工大学2019 年就制定了《桂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评估指标体系》,围绕校外教学点建设、招生与财务管理、培养管理、办学效果等4 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42 个主要三级指标开展工作,并连续三年组织专家组按照该指标体系对教学点进行了评估。高校要厘清与设点单位之间的责、权、利。对不符合办学要求的校外教学点要及时整改或者撤销,对停止招生或撤销的校外教学点,高校须会同设点单位做好善后工作,确保稳妥完成在籍学生培养任务,高校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不符合要求的机构合作。
(三) 加强过程监管,严格落实高校主体责任
一是强化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各高校要把校外教学点建设与管理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重视和加强对校外教学点的领导和管理,学校管理部门要担负起招生宣传、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职能[5],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严禁非法人单位对外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擅自设立校外教学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活动。比如,广西科技大学就将教学点工作列入评估检查的重要内容;广西民族大学每年与校外教学点签订相关协议,对教学点的责任范围、责任内容、工作考核、责任追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是严格执行校外教学点备案招生制度。凡在广西设置的校外教学点必须在自治区教育厅履行备案手续,自治区教育厅同意备案后方可招生。不得先招生后备案,严禁未备案招生,已撤销的校外教学点以及不合格的校外教学点不得招生。
三是加强校外教学点的教学和学籍管理。主办高校应设有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校外教学点的管理工作,负责监督其办学行为,定期检查和评估,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林医学院等院校出台了教学站学生投诉的管理办法,加强学生投诉管理工作,做到“有声音必回复、有回复必满意”。
(四)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统筹做好专业设置工作
为加强对广西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统筹规划与宏观管理,自治区教育厅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高校要根据文件要求,科学安排好继续教育工作,结合学校自身办学实力,发挥专业优势特长,主动对接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广西“九张创新名片”建设人才需要,促使继续教育发展始终与国家发展、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养、适应职业发展需求、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如广西开放大学根据“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点,积极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和职业标准,与家政、建筑、物流、卫生等相关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适应农民工、新型产业工人以及中小微企业人员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衔接。
(五) 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内涵建设
高校校外教学点的规范化管理,不仅是系统的标准化,也是新时期对其进行更深层次内涵建设的需要。教育品牌是学校教学理念、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特色风格等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高校继续教育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就要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加强培训项目的品牌建设。成人高等教育若缺乏办学特色,容易丧失活力与竞争优势。因此,高校的教学方针要创新实践方式,从社会实际应用角度出发,适时地进行调整,形成自己的独特办学方式。如广西医科大学的一个校外教学点开发了育才“云课堂”平台,开展直播教学、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活动。
此外,各教学点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发展适合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与“全面开花”相比,“突出特色”更能发挥“示范点”的作用,使优质的招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