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研究
2022-04-04徐猛
徐猛
摘 要: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各方面的风险,近年来我国对企业的税收监管日趋严格,企业的税务风险也在暴露,但是大部分企业缺乏对税务风险的有效管控,当税务风险发生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阻碍,引发企业经营衰败直至破产。对此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税务风险管控,将税务风险纳入到企业风险管理的范畴中,并建成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本文针对目前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提高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水平,促使企业有效规避税务风险。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各方面的风险,企业要达到生产经营的目标就需要针对各类风险加以防范,进而对税收法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对纳税人涉税工作的全面管理。税务风险近年来对企业的影响日益凸显,大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对于税务风险的防控力度不足导致企业容易面临损失。因此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不仅能够改善企业的税务风险防控水平,还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一、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近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规开展涉税工作。企业内部成员也没有认识到税务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企业没有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开展对税务风险的管控,无法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与应对。
(二)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企业税务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多的弊端。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设置税务管理部门,许多涉税事项由企业的财务人员处理,但是财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税务知识培训,也无法掌握核心的税收政策,在处理税务事项时考虑不到可能涉及的各类风险。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认为仅需要按时进行纳税申报就完成了税务工作,没有认识到税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若企业对各项税务法规不了解,则可能在无意间违背税务法规要求而产生较大的风险。同时企业也没有从整体角度开展税务风险管控,对各项涉税事项的管理力度不足。
第二,税务人员没有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税务风险并非仅停留在纳税申报阶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都蕴藏着税务风险,但是很多企业仅将税务风险管控停留在制度制定和合同签订上,没有考虑税务风险管控问题,也没有基于税务风险管理角度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
第三,缺乏对涉税人员的培训。大部分企业认为内部的涉税人员只需要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就可以对各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把控。但是税法是处于不断完善中的,只有促使内部的税务人员得到定期的业务培训,才能在培训中不断积累自身的经验,并了解税务法规的要求,实现对税务风险有效地防控。
二、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目标
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营目标,要求企业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税负,达到提高企业利润的目标。二是合规目标,健全企业的税务风险控制体系,为税务风险管理奠定基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促使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合法合规,并使企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必须要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促使企业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从而促使企业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二)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原则
第一,合法性原则。企业在制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时,必须要遵循法律法规,避免违反相关法律导致企业面临严重的后果。为避免违规现象的产生,企业必须要学习税法的相关制度并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内部全体成员的管理水平,以有效控制税务风险。
第二,全面性原则。企业的税务风险隐藏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每个环节都与税务风险息息相关,因此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对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加以管控,并针对企业的不同环节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确保内部控制具有有效性,充分考虑企业税务风险的约束激励机制,确保税务风险控制体系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第三,动态性原则。企业处于高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面对的市场竞争也在日益激烈,这就要求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税收法律体系的完善而不断优化。
第四,成本效益原则。税务风险管理会投入一定的成本,当税务风险发生时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这是要求企业判断所投入的成本與可能产生的损失之间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若投入过高的成本防控风险,导致成本大于可能产生的损失,那么内部控制体系就是失败的。
第五,重点监控原则。开展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难以做到面面俱到,要针对重点环节重点监控,从而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寻找最佳的内控方案。
第六,制衡性原则。为了确保企业对税务风险进行有力控制,要求企业明确内部人员的权限及责任,要求企业内部的涉税人员相互制衡。
(三)明确税务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第一,企业要对税务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进行明确。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由财务部门负责对各类税务风险进行管理,但是财务部门忙于日常核算和报表出具等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企业的其他部门也认为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不主动参与到税务风险管理中。因此本文认为针对这一情况,企业要建立税务管理部门,加强对税务人员的培训。企业内部要成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对于没有条件成立税务管理部门的企业,也要在内部设置专门负责税务管理的岗位,要求专人对税务管理负责。另一方面,税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即便企业的税务人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也需要及时对各项税务政策法规不断学习,只有使税务工作人员对税务法规要求有所掌握,才能避免企业承受不必要的税务风险。因此企业要高度关注税务培训工作,对涉税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并对培训工作定期考评,以增强企业内部税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最后,企业要求负责税务风险管理的相关人员具有职业道德,了解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和税务机关加强沟通,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实现对各项税务风险的有效管控。
第二,企业要明确内部的组织架构,落实岗位分工机制以及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管理要求。企业内部的董事会需要对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负责,对于税务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各项工作。经营管理层则负责对各项税务风险进行日常管理。企业要通过明确组织架构,落实高层管理层的税务风险管理要求,以确保管理层主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要求各层级人员主动参与到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并在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定期召开管理会议,要求各部门的员工按照管理工作的要求开展工作,确保各层级人员都严格按照自身职能参与税务风险管理。
(四)税务风险控制的信息与沟通
第一,加强对各类涉税信息的收集。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系统越来越高效,企业要将信息系统充分应用到税务风险管控过程中,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建立适应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以满足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
第二,加强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企业要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加强对各项涉税工作的沟通和反馈,促使企业内部的税务岗位和其他岗位之间实现及时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在企业内部建立信息沟通与交流渠道,联合各业务部门的领导使信息沟通与交流工作高效开展。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和税务机关的信息沟通,针对可能产生的纳税争议的事项及时询问税务机关的意见,在得到税务机关的许可之后方可开展相关工作,避免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
第三,建立有效的税务监察模式。税务监察模式是通过加强内部审计与聘请专业机构开展税务稽查,来共同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的方法。从内部的税务审计方面来看,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难以对企业的各项风险进行全面的防控,因此有必要引入外部稽查机制。首先,完善企业的税务审计制度,针对各项税务管理工作建立合理的审查机制,对于涉税管理的各环节进行全面审查与分析,要求企业内部的成员和审计人员加强沟通与交流。审计人员要求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由企业内部的董事会直接领导,并将税务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管理层汇报,以第一时间解决税务风险,实现对税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其次,引入外部监察模式。企业在开展内部税务审计的同时,为了对税务的风险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企业可以引入外部的专业机构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监察。很多大型企业在税务管理方面会选择专业的机构来承担税务稽查,因为专业的机构具有更加丰富的税务知识且独立于企业之外,能够通过第三方的角度对企业的各项涉税工作进行客观分析,从而得出更加真实与客观的评价。
(五)税务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第一,针对企业主要的税务风险进行分析。首先,判断企业增值税的涉税风险。在全面营改增之后,增值税成为企业的主要税种,增值税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是否存在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关联交易;是否通过关联交易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转移利润或损害公司资产;是否存在购买进项税发票抵扣的偷税漏税行为;是否存在向下游客户不按照真实交易虚开发票。随着金税三期全面落地,企业增值税涉税事项在税务机关的监控之下无处遁形,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增值税税务风险的管控,确保增值税管理符合税务机关的要求,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其次,企业所得税的税收风险。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取决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主要有企业销售或成本与真实不符的风险。例如企业为了逃税、避税存在虚增成本的风险,也可能存在企业对税务法规不了解,对于广告费、业务招待费超过税法扣除标准而未进行调整所产生的风险。
第二,建立有效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企业需要针对重点税种建立多维度的风险评估体系,从多维度判断企业税务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规避风险的产生。首先,企业要从整体的角度制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整体的税务风险指标体系对企业的各项税务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估,通过全方位评估及时发现各类风险,并通过合理的评估体系对各类指标进行配比,准确识别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例如分析成本变动率和利润变动率的比,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多列成本的风险;分析总资产周转率与销售利润率的比,判断是否存在少计收入多列成本等风险。其次,对企业的重点税种建立税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企业针对重点税种需要与同行业进行比较,分析是否存在风险。
第三,明确税务风险的应对策略。首先,企业要了解税务机关对企业各项涉税行为管控的要点,了解企业所在行业的增值税税负率、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并将企业自身的税负率和行业平均值进行对比,判断自身的税负率和行业平均值是否存在较大差异,若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分析原因,判断是否是由于企业税务工作产生疏漏而导致的风险。其次,企业要有足够的时间开展纳税申报,在纳税申报表填报完毕之后,应该由企业的财务总监进行核对,判断各项税收政策是否合理运用,是否严格按照税务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纳税申报,避免由于纳税不遵从而导致的风险。
(六)做好各类税务管理基础工作
第一,強化成本与收入的管理。企业在日常经营环节需要强化自身的纳税意识,通过分析税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企业的成本费用率或收入成本率,当主要指标发生较大变化时,企业的管理层就应该予以重视,对税务指标加强管理,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在确保销售收入正确的前提下加强对成本明细账的管控,并对销售收入的记录进行严格审核,对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一旦发生异常情况需要查明原因并按要求管控。
第二,建立一套有效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实现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对税务风险进行全过程管理。在事前明确税务风险产生的成因并加以防范;在事中对各项指标进行监控,避免违规现象的发生;在事后针对可能产生的违规问题明确原因,并不断完善。
第三,税务人员要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在实务中税款的缴纳具有一定滞后性,这就要求建立信息沟通的共享机制,促使税务工作人员能够参与到日常经营工作中,配合业务决策,要求各项业务工作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从而避免企业的各项业务违反税法的问题,并对企业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增强企业竞争力。
第四,加强对各项涉税文件的学习。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针对税务机关的涉税文件进行学习,仅对大概的税务法律体系有所了解。企业应该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要在满足税务机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制定,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对此企业可以在税务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中,纳入执行涉税文件的力度和质量的指标,通过判断涉税人员对相关文件执行的效果进行考核,以提高企业对涉税文件执行的力度。
第五,完善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要改善企业的税务风险内控体系,就需要针对各项税务风险制定合理的税务风险防范机制,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涉及到企业内部流程的各环节,通过优化税款计算、税款缴纳、发票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实现对各项涉税活动的全面管理机制。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要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管理。在事前管理,要求落实岗位分工机制,要求形成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项管理环节的管理要求,在各管理模块中企业需要通过优化管理流程与管理机制,防范税务风险的产生。在事中管理中,企业需要通过明确税务风险识别机制,分析各项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并以制度化的形式落实风险管理的要求。事后管理模块,需要针对税务风险管理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不断优化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第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形成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体系,通过落实岗位监督机制以及授权审批控制的要求,持续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方案。企业对于各项原始凭证要严格管理,按照业务的实际情况对于入库单、订货单等单据及时传递给财务部门,对各类单据进行有效保管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严格禁止无票报销等一系列违规问题,明确各岗位的管理职责。同时会计人员在开具发票之前,需要对各项原始凭证的情况进行逐一核对,例如銷售环节,开具发票之前要检查与客户签订的合同、客户订单等方面的资料,在开具发票之后,及时登记账簿。企业收到货款时,也需要对收款单等严格保管,建立有效的保管机制。
三、结语
大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过于注重短期利润的实现,忽视了风险的存在,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对税务风险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没有将税务风险管理提升到企业管理的日程中,容易使企业面临较高风险,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受阻。对此本文认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的研究,并针对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促使企业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我国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07).
[2]李娜.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探索[J].纳税,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