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对临床的影响
2022-04-03曾蓉李真柏满云
曾蓉,李真,柏满云
长沙市第四医院,湖南长沙 410006
手术室是医院为患者提供手术和抢救操作的场所。患者,因手术刺激和疼痛出现躁动情况,不利于手术顺利完成,故需要对患者采取合适的麻醉方式,以此降低患者疼痛感,保障手术顺利进行[1-2]。 麻醉药品质量是影响术中麻醉效果的关键[3]。 以往基础麻醉药品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麻醉医师选取麻醉药物并进行管理,虽可起到一定管理效果,但部分麻醉医师责任意识不强,易出现麻醉药品管理不良情况, 增大麻醉药品差错风险,影响术中麻醉效果[4-5]。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可有效弥补基础麻醉管理模式的不足,提高麻醉药品管理质量,保障术中麻醉效果[6]。 本文通过选取2020 年2月—2021 年2 月和2021 年3 月—2022 年3 月长沙市第四医院手术室护士各12 名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手术室护士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对临床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2 月—2021 年2 月本院手术室工作的护士12 名为参比组,开展基础麻醉药品管理模式。选取2021 年3 月—2022 年3 月本院手术室工作的护士12 名为研究组, 开展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参比组女性12 名,年龄25~43 岁,平均(33.79±2.12)岁。研究组女性12 名,年龄26~44 岁,平均(34.68±2.15)岁。 两组手术室护士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在两个时间段内手术室护士管理的麻醉药品中各选取100 份相关记录进行分析。参比组护士管理的药品中局麻药品有32 份、 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品有22 份、静脉全身麻醉药品有25 份、肌松药品有21 份。 研究组护士管理的药品中局麻药品有30 份、 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品有23 份、静脉全身麻醉药品有24 份、肌松药品有23份。 两组麻醉药品的相关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比组开展基础麻醉药品管理模式,主要是由麻醉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选取最佳麻醉药品,提前做好申请工作并获取对应麻醉药品,做好保管工作,保障麻醉药物的有效性,为手术用药做好准备工作。
研究组开展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详细管理内容如下:(1)成立管理小组。在本院手术室护士和药房药师中进行组员筛选, 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等特点。所有组员入组后,均需要学习手术室知识和麻醉药品知识,进行麻醉药品管理内容培训, 待分值>90 分时表示培训合格,可让组员参与麻醉药品管理服务,保障管理工作质量。(2)开展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服务。①进行对账管理。药房药师主要负责手术室麻醉药箱的回收工作, 对手术室麻醉药品的使用数量进行统计并做好记录,将未使用的药品进行回收,放入专柜保管;医师在开具处方时,需要明确麻醉药品名称和规格,标记出术中需要使用的真实剂量,便于清点使用情况,实现收费与处方用药尽可能一致,避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手术室护士在获取麻醉药品时, 需要严格按照处方进行核对,确保麻醉药品的种类、相关信息与账面一致,审核无误后方可让麻醉医师用药。 ②优化配送流程。 组员需要派遣专人配送麻醉药物,避免麻醉药品与多人接触,减少对麻醉药品质量的影响, 同时也降低药品丢失情况;护士需要在手术前一日到药房与药师进行对接,确定第2日需要使用的麻醉药物, 并准备好药箱承装麻醉药品,为第2 日手术做好药品准备工作;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士需要将麻醉药品箱归还药房,便于下次使用。另外,还应落实岗位责任制,对麻醉药品的入库、对账、交接、使用、回收等各项工作分别设立不同的负责人,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完成,同时还可提高管理工作效果。 ③进行质量控制。 在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引入奖惩制度,将手术室护士麻醉药品管理情况与绩效奖金和年终奖金紧密联系,对管理较好的护士进行适当奖励,并合理增加奖金数量,对管理较差的护士进行处罚,包括通报批评、扣除奖金等,屡教不改且情节严重者进行解聘,以此提高护士重视程度,便于更负责地管理麻醉药品。
1.3 观察指标
①使用管理人员拟定标准评估手术室理论、手术室操作两方面成绩,分值为0~100 分,获得分值越高即测评成绩越高、专业水平越好。 ②使用管理人员拟定标准评估麻醉药品保存、麻醉药品发放、麻醉药品监管、药品书写记录4 个方面的管理评分,分值为0~100 分,获得分值越高即药品管理能力越强。③麻醉药品差错率主要是对相应时间段内本院手术室护士管理的麻醉药品各100 份进行分析,共包括药品破损、药品过期、医嘱执行错误、书写记录错误4 种情况,麻醉药品差错率为4 者占比之和。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 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管理后的测评成绩对比
研究组护士管理后的测评成绩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测评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士测评成绩对比[(±s),分]
组别手术室理论 手术室操作研究组(n=12)参比组(n=12)t 值P 值92.46±4.29 86.73±6.15 2.647 0.014 92.51±4.32 86.78±6.21 2.623 0.015
2.2 两组护士管理后的药品管理评分对比
研究组护士管理后的药品管理评分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药品管理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士药品管理评分对比[(±s),分]
组别麻醉药品保存麻醉药品发放研究组(n=12)参比组(n=12)t 值P 值95.39±4.41 88.42±7.26 2.842 0.009 90.52±4.52 83.37±7.31 2.881 0.008麻醉药品监管药品书写记录95.63±4.36 88.55±7.32 2.878 0.008 95.44±4.35 88.45±7.29 2.852 0.009
2.3 两组护士管理后的麻醉药品差错率对比
研究组护士管理后的麻醉药品差错率低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麻醉药品差错率对比[n(%)]
3 讨论
手术室属于医院重要技术部门,是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主要场所。 患者在开始手术前,需要先使用麻醉药品对身体局部或整体进行处理,利用药品有效成分使其丧失疼痛感受, 以此提高手术舒适性和患者配合度,保障手术有效完成[7-8]。 近年来,随着麻醉药品种类不断增多,在进行使用时易出现差错,影响麻醉效果的同时还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故需要采取合适的管理方式进行管控,保障麻醉药品质量,巩固麻醉效果[9-10]。 基础麻醉药品管理模式虽起到一定管理效果, 但不是十分理想,具有局限性。 而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管理方式,通过成立管理小组,学习手术室知识和麻醉药品知识,培训麻醉药品管理内容,增强组员专业水平,保障管理工作质量。 通过开展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服务,包括进行对账管理、优化配送流程、进行质量控制等内容,能够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与账单尽量一致,避免患者不必要的花销;能够简便麻醉药品的配送过程, 减少影响麻醉药品效果的因素,为手术麻醉提供优质药品[11-12];能够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护士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便于更负责地管理麻醉药品,提升管理服务质量。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护士管理后的手术室理论测评成绩、手术室操作测评成绩均高于参比组(P<0.05),说明运用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能够丰富手术室护士理论知识,增强手术室护士操作能力,便于日后更好地管理麻醉药品,做好相关基础工作。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麻醉药品保存评分、麻醉药品发放评分、麻醉药品监管评分、药品书写记录评分均高于参比组(P<0.05),说明运用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能够锻炼护士的麻醉药品保存和麻醉药品发放能力,便于更好地储存药品,合理地为患者发放药品,降低药品失效情况,确保药品发放准确率,同时,还可增强护士的麻醉药品监管能力和药品书写记录能力,便于监管麻醉药品数量,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利于更准确地使用麻醉药品,保障麻醉效果。
本研究显示, 研究组麻醉药品差错率低于参比组(P<0.05),说明运用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能够减少麻醉药品差错情况, 提高麻醉药品使用准确率,保障管理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对手术室麻醉药品运用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效果较好, 可丰富护士专业知识,训练护士管理能力,便于更好地管理麻醉药品,降低麻醉药品差错率,建议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