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2-04-03阳爱国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中数学教学

阳爱国

内容提要: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暴露出人们的心理开始越来越不健康了.当今信息时代,很多新事物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快速呈现.面对这样一个变化莫测的社会,一个人如果不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较强的心理调适与承受能力,是难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普遍重视.正处于心理躁动青春期的高中生心理是否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数学高级教师,长期站在教育的第一线,自然必须为学生负责.为此,我尝试在自己的数学教学中渗透一些心理健康的教育,本文针对高中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心理健康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部分,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加上社会外部环境的影响及自身认知能力的不足,往往导致其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品质或心理障碍。因此,对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高中生来说,关注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影响他们的各种心理因素,有意识渗透、培养他们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对其他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起因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 学生是新世纪的顶梁柱,未来社会的开拓者,科技文化的传承者.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他们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而高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期,这一时期如果拥有健康的心理将会让学生一辈子受益无穷.反之,也会给个人,给家庭乃至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但据我市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很多学校的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多达近5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傲、自卑等.近年来,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就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题

1、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心理相对较为脆弱。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随着高中知识的加深,畏难,惧怕考试,一听说要考试,心里就紧张,而且部分学生还会因此出现焦虑、情绪低落、心里烦躁、抑郁、失眠等不良心理反应。

2、不能正视正常的失败

我校大多数学生相对来说比较优秀,都曾是城区及各乡镇出众的“尖子生”,争强好胜在所难免。先是自傲,当他们在考试多次失利后,就会有挫败感,郁郁寡欢,灰心丧气,惶恐不安,有的学生甚至从此一蹶不振。部分老师和家长还会因此而批评学生,这样更加使其害怕失败,出现自卑、厌学等消极抵抗现象。

3、缺乏自信心

高中数学相对初中数学,难度有了一定的提升,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尤其是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自信心比较差,总认为自己学不好。自信心差的学生在上课集中注意力及独立完成作业方面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表现的也比较差。

4、心态浮躁,意志力薄弱

很多学生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总想速成,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经常没看清题意就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而且做事虎头蛇尾,没有持续性,遇到困难就退缩,怕运算,怕文字量大的题,怕应用题,缺乏坚强的意志。

此外,高中生还存在骄傲自负、情绪不稳定、迷惘心理、封闭心理、自暴自弃等等心理问题。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其成长。

三、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研究表明,造成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也有自身的因素.当然,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心理问题的出现主要还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1、高考竞争的压力

长期以来,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甚至有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是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在高考指挥棒下,高中生的课业负担很重,学习非常压力大,这些都将在心理方面对高中生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2、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当

一些老师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学生期望过高,要求严格,上课非常严肃,而且对犯错或学习不好的学生动辄进行指责和呵斥。有些后进生,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这些也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还有些家长只关心考试结果,平时也很少与子女沟通交流,对子女的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少有关心。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对,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

3、缺失必要的心理教育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变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迫切需要心理引导。然而,大多数学校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几乎没有心理教育课程。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展,如性成熟等原因,使得这时期的学生思维比较独立.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4、不良社會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快速更新,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商品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种种怪异的社会价值观,再加上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也十分大,比如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流入,青少年学生由于缺少辩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非正常心理,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较大的冲击,也波及到校园,影响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为何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明确写入了教学大纲.但是,很多学校由于受到师资、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单独频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不现实.于是很多学校便采取了一些可行、有效的措施,比如我校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了若干名心理咨询教师,给少数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和教育,每学期利用班会课、活动课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当然,这些措施还不能充分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学校教育比较统一的办法要求一线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各个学科开展,在数学的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势在必行了.数学教师如果能够有意识的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那么我们的教育目标就真正实现了.

2.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重新审视高中教育效益观,重视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过程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很多学校将升学率作为老师考核奖励的唯一指标,很多老师将分数高低作为学生是否优秀的评判标准。这种畸形的教学效益观应该逐步改变,要从多元化的角度,从全面素质培养的角度来评判,否则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外,还应努力地将心理健康渗透到课堂中去,应包括在堂课中心理健康发展的习惯培养与问题的纠正。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结果重视分数,更要重视过程,要让学生明白过程做扎实了,结果自然就会如愿的。在平时的测试中让学生将精力专注于解题过程,不要过多考虑考试结果。即使偶尔的失败也是正常的,要让学生正视挫折,通过这些小小的挫折磨砺其意志力。这样就不会给学生在学习过程带了过大的压力,学生就会以平静与放松的心态面对学习考试,以更加健康的心态面对今后的人生。

(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素材,把心理教育有机的渗透到数学教学中

心理教育内容应是教材本身所蕴含的,而不是脱离教材强加的。我们要努力做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的渗透到数学教学中,把数学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心理训练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高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内容,带着新的眼光和思路认真研读教材,并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便可从公式、概念、例题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心理教育资源。还可以以数学史话及科学家顽强追求真理的故事为素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创设良好的数学课堂心理环境,奠定学生安全的心理基础

情绪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识解释,认识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良好的心理环境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数学老师需要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心里环境,奠定学生安全和自由的心理基础。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虚心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不压抑、讽刺、嘲笑学生,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新见解,让学生感觉到亲切和被关注,感觉到自己是被信任的。

(4)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面对全体学生并关注个别差异

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数学老师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整体,但是每个学生却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数学基础的差异性和气质类型的不同性,在数学学习过程的表现也存在着差异。如果教学过程中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的学生确定同样的学习目标,将会挫伤部分同学的积极性,从而引发出自卑、消沉等一系列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因此,数学老师把整体的班级、整个教学过程和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相结合起来有机进行。一方面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另一方面又要有针对性,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好、中、差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得不同层次的同学通过努力均能从实现目标或者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

(5)正面评价和鼓励学生,使其感受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这两个工具,多鼓励学生发扬其长处,赞赏学生的优点,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期望。少批评学生的不足,尤其是后进生,避免因为批评而使其产生自卑感。同时,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功,体验成功的愉悦和快乐,增强学生的自我成就感,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不断增强。当学生有新的进步,老师就一定要多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的发挥,培养并增强其自信心。

(6)加强师生间的心灵沟通.

教师可以经常与学生聊天,主动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鼓励学生主动找老师诉说内心的苦恼、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教师帮助解决.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尤其是留守青少年,单亲家庭的孩子, 高中生都非常看中友情和亲情,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父母的爱. 由于性格、生活习惯、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方式不同,造成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间关系的紧张. 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自身的不良心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无非是培养学生在挫折中不断进步,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数学是一门十分理性的科学,看似枯燥,不用心体味,是很容易对它失去信心的.通过认真钻研新课改的教材,我发现新教材内容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和挖掘,努力使数学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既提高教学效果,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高中数学教学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