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践进路探析
2022-04-02赵冰心杨威
赵冰心 杨威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多次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在不断回应政治经济环境的一系列变化中,采取了诸如以民生关切为基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的说服力;推进理论创新,增加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力和解释力等一系列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举措,并取得巨大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仍须在主流意识形态真正融入到民众日常生活、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规律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进一步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让“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主导意识形态”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新时代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1.014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672-9749(2022)01-0077-07
意识形态领导权主要是指“以特定的意识形态通过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自由竞争而得到的地位,强调产生认同力的非强制性,即社会成员自愿认同该意识形态,并在实践中受此种意识形态的引导、指引”[1]。从作用方式上看,与用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构所进行的强制性统治不同,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一种“软权力”,强调的是对民众的“说服”而非命令。从作用效果来看,意识形态领导权通过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而获得人们的“自觉”认同,这种“自觉”认同一方面表现为对执政党执政理念的认可,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人们能够自觉将执政党所提倡的思想观念内化为指导自己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因此,进行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对于巩固党和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和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2]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以来的百年历史中一直强调要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以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是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所蕴藏的巨大能量。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指出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多次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第一要求,并从顶层设计层面阐述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基本路径,将意识形态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为此,步入新时代,开展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研究,既能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也能为全新历史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参照。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都发生了很多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4]的重大论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既存在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面临的机遇
第一,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有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提升。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世界经济中心由西方向东方转移,美国在二战以来的经济中心地位逐渐被打破,国际权力在西方大国间来回流转的局面走向终结,全球治理格局由单极向多极转变,中国在全球政治生活中的话语权有较大提升,国际地位迎来了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仅是结构性调整,更意味着西方中心论的破产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而中国也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取得许多历史性突破:中国经济规模逐年增长,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科技领域取得重大进展,2020年如期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中国还积极开展对外援助,参与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地解决,这有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变革理论正在获得现实意义,它所蕴含的经济、社会、政治战略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有力条件。尤其是在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抗疫中的表现让世界看到西方所谓的“价值观”绑架了人的生命价值,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进一步受到挑战,而社会主义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将人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以举国之力抢救生命、救治病患,不仅自己出色地控制住了本国的疫情,而且还向其他国家提供了帮助,为全球抗击疫情做出了实实在在地贡献,体现出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增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第二,信息化急速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高效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近年来,集网络通信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声音视频处理技术等于一体的新媒体迅猛发展,使得网络传播实现了从平面向立体、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大大增强了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性和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首先,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和表达方式不断获得更新,信息的传递更为便捷和及时,受众面更广,也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尤其是随着4G技术的广泛应用及网络流量资费的大幅下调,民众更愿意通过手机客户端、社交软件获取信息、交流和沟通,极大地延伸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时间和空间,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其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受众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成为可能,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掌握民众接收主流意识形态情况,研判某一群体的思想倾向和价值选择,预测其思想动态趋势,然后将一定的价值理念柔和其中有针对性地发布和推送信息,进行个性化、预判性和分众化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策略。最后,新媒体有助于主流意识形态进行舆论引导。新媒体时代,虽然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分散了信息的传播权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让信息的传播更为集中,因为新媒体用户在网络行为中极易产生趋同心理,产生信息流和意见流的“聚集效应”,这就为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创造了条件,有助于主流意识形态进行舆论的引导,形成网络正面舆论氛围。gzslib202204021449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面临的挑战
第一,消费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构成一定的挑战。改革开放的推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得中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很多新的思想观念相伴而生,在众多价值观念中,最应当引起重视的就是消费文化。消费,原本是通过购买商品而获得其使用价值的行为,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逻辑的推动下,人们的消费行为已经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还为了获得能够进行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的文化符号价值,人们消费的对象早已不是商品本身或者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被嵌入到其中的品味、格调以及广告中所表征或暗示的商品潜能,比如地位、身份、声望、权力等。正如波德里亚所言,“消费者把自己看作处于娱乐之前的人,看作一种享受和满足的事业”[5]消费文化使得人们关注身体超过关注精神,热心隐私超过热心公共事务,理财、追星、时尚、健身、塑形、娱乐等逐渐成为一些人每天追逐的话题,在日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很容易沉浸在媒体打造的去政治化和自我想象的个性中,而逐渐远离现实,不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第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在思想文化上的攻击和渗透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当前国际局势“东升西降”的历史大势日趋明显,但“西强我弱”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美国开始正式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在思想和文化上对中国进行攻击。比如美国全国民主基金会(NED)曾发布报告说中国正在以操纵的方式渗透影响其他国家,污蔑中国损害国外民主政治的開放性,是言论自由、公开辩论和独立思想的敌人。美国政界、智库界和学界也都纷纷在文化和思想领域对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发动进攻,美国前副总统彭斯甚至污蔑中国干预美国选举,认为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监视国家[6]与此同时,美国还通过文化和学术交流、各种评奖等活动传递西方价值标准,企图一点一点瓦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凝聚力,并通过互联网等隐蔽性强的手段,利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矛盾问题,大肆渲染,刻意放大,煽动民众不满情绪,将社会热点问题泛政治化和泛意识形态化,试图消解政党的政治合法性。这些都影响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维护和巩固。
第三,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难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第四次信息革命的影响,信息传播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变化,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所谓新媒体,是指包括微信、微博、抖音等在内的与报社、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相对的新的传播形式。其重要特点就是“其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来源,因此,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者,每一个传播者与无限的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可能成为一个媒体”[7]。因此,人们可以以更为多样的方式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一方面,新媒体极大拓宽了信息来源和渠道,同一个信息经过多人转发,在不同的群中传播发酵,形成纵横交错的信息网,而这张网完全打破了时空界限,有时候即使一个很小的团体或者个体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新媒体大大提升了受众的传播地位,使受众也能以互动的方式参与到思想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这使得信息的生产和传播逻辑从“传播者本位”向“接收者本位”转变,极大地改变了原来的话语生产结构。这就为中国整个社会领域内各种思潮和文化带来竞争态势,亦即主流意识形态要想继续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引导其日常行为,就必须与多样的思想和文化展开竞争,让自己更具吸引力,以此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基本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来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这主要包括:
1.以民生关切为基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的说服力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所以执政党要想在思想文化上获得人们的认同就必须满足人民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思想文化方面的工作从来就不是单独存在的,一定要与经济工作一块进行,甚至可以说,物质条件的满足是思想文化工作的基础:“从根本上说,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意识形态工作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8]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执政的主旋律,不仅在十九大报告中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描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9],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10],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使民生建设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具体来看:
第一,加强贫困治理,践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共同富裕”一直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及基本诉求,马克思的一生曾致力于消除贫困,并将物质与精神极大富足的共产主义作为其理论与实践的终极目标。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共同富裕这一基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多个场合提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把解决贫困问题摆在最突出最优先的位置,不断加大贫困治理力度,先后把贫困治理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止步,而是继续推行乡村振兴战略,以期提高脱贫成效的可持续性,确保小康底色,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成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现实说服力的最有效途径。
第二,重视生态文明,践行“环境民生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1]改善环境就是改善民生。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关心人民群众现实的生态环境需要出发,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已经凸显,因而将生态文明纳入民生建设领域,将生态治理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位置,以通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生态利民的目的。不仅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还将之上升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继而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中,不断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人民“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在改善环境的同时,着力破解了影响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让民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不仅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还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要求,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现实说服力。gzslib202204021449第三,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异化现象以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之间的不平衡性和不协调性,指出无产阶级的解放不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更是精神上的自由,是政治、經济、文化等向度上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要争取和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进入发展新阶段,党和国家深刻意识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更包含了对精神文化的多层次、多方位需要,因此作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产品的决定。一改过去以政府为主体提供文化产品的方式,承认市场在文化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出“转企改制”“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出资人制度”“投贷联动”等制度,逐步构建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文化产业体制,进一步加大中国文化市场的规模和水平。同时,还十分重视科技的重要作用,将文化与科技融合起来,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成果,催生新型文化生态,大大提升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力,进一步拓宽了为人民提供优质文化产品的渠道,丰富了人民的精神食粮,从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2.推进理论创新,增加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力和解释力
一种意识形态要保持生命力,就一定要与环境变迁保持“张力”,不断根据实践创新自身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就在于理论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1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时刻根据时代变化和人们的精神需要,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不断发展与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作用的同时,努力增加其包容力和解释力。具体来看:
第一,拓展意识形态话语的个人视阈,增强其包容力。从建国以来一直到改革开放前期的中国社会中,主流意识形态往往与普遍历史规律的宏大叙事结合在一起,如“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等,这与当时国家建设发展的历史使命有关。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拓展意识形态话语的个人视阈,充分考虑民众的个人情感和文化心理。比如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个层面“中国梦”,既是国家和民族集体意愿的表达,同时也辐射和观照到社会生活中现实的人,既能够将党自身的政治理想同中华民族的社会理想以及公民的个人追求结合在一起,又能够把不同社会阶层甚至海外中华儿女都囊括进来,充分起到了团结人民和凝聚人心的作用。再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到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所具有的调节人们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作用,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与之前的主流意识形态相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兼容并蓄,起到了整合意识形态话语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第二,回应时代问题,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理论思想要想为人们所信服,必须具备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推出理论创新,以期对时代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理论解答。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维护民族发展的同时也具有全球化指向,既保证了民族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又确立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的基本方向,更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当前人类面临新冠疫情、全球气候变暖等重大问题的理论回应。再比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已成共识等诸多问题的解答,展现了对时代声音的回应。
3.紧跟新技术发展,增加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
意识形态的传播是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尤其是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将传播方式从传统的政权空间和社会空间延展至网络空间,传播的去中心化、碎片化、多元化特征较为明显。面对这样的形势,党和国家紧跟时代和技术的发展步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作出调整,使其更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具体来看:
第一,以“接地气”的方式表达主流意识形态,推进大众化传播。在互联网时代,以图像、符号、动画、视频等为代表的视觉象征话语因其“视觉化”“故事化”“场景化”的感性表达形式和契合大众接受偏好、理解习惯及情感诉求而成为新的传播载体。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上,不仅充分运用公众号、短视频、微电影、手机APP、网络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而且结合AR、VR、MR等一系列新技术,逐渐改变传统政治宣传所固有的抽象化和脸谱化特征,充分把握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视觉化的认知与接受规律,让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既有思想内核,又不失趣味。比如,2019年,为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宣部理论局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共同策划的国产动漫——《领风者》,用动漫的形式讲述了马克思的人生经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同时,作品还选择在青少年群体中影响力较大的网站同步播出,并且设置“弹幕”等时事评论功能,增加了传播的热度,被称赞为一部很“燃”的动漫作品,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一个成功典范。
第二,让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共同“发力”,推行全媒化传播。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使传播领域出现“全媒化”的特征与发展态势。所谓“全媒化”,是指与传统媒体各自为战、分散传播相对的、以各个媒介的联动与整合为特点的新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全媒化传播对内能够整合媒体资源,协调分工,“构建全链条式的内容生产机制”[13],对外则能联合其他媒体形成传播合力,从而增强了传播力和影响力。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注意到传播领域的这一发展趋势,提出要顺应移动化大趋势,推动媒介融合,使得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科学技术的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打造功能齐全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平台。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14]此后,全国的主要新闻媒体尤其是中央主流媒体都进行了全媒体建设。比如,2016年中国共产党党报《人民日报》推出融媒体工作室机制,形成“一本政经”“麻辣财经”“大江东”等45个工作室,鼓励记者跳出“稿格纸”,跨部门、跨媒体、跨地域、跨体制,按兴趣自由组合,按项目组织生产。新华社建立了“现场云”新闻在线生产系统,为入驻媒体免费提供基于移动端的全媒体采编发功能,采编人员可以即采即拍即传、即收即审即发,有效整合了资源,协调了分工,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矩阵,助推主流意识形态做大做强。gzslib2022040214494.以巩固政治领导为保障,加强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力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获得需要政治上的保障,因为只有牢牢掌握政治领导权,才能更好地推进本阶级的思想和文化,更好地推进党对意识形态掌控力和领导力。作为带领中国人民获取民族解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党的领导地位,早在1962年,毛泽东就曾说过: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55年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重提这一主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5]并一改历届党代会报告中“党的领导”的顺序,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放在“十四个坚持”的首位,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对维护党的领导的核心地位的重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巩固政治领导,增强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力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的:
第一,突出思想宣传领域的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的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想在文化领域中占据主导权就必须坚持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突出党性原则在文化思想宣传领域中的引领作用,夯实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的政治基础。习近平多次强调,无论是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还是新闻舆论工作者,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提出党性原则在思想宣传工作上的基本要求“三个坚定”:“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判断”[16],以及“两个坚决”:“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17]新时期,坚持思想宣传领域的党性原则突出表现在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和管理权上,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18]。为了使报刊、通讯社、电台、电视、新闻网站等媒体的宣传工作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耳目,在组织制度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延续新闻媒体双重管理体系,即政府领导的出版广播电视局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部门一同管理媒体宣传方面的工作,但党的宣传部门在权限上大于政府部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权,主要表现就是在2018年发布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将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的电影管理和出版管理职能划归中共中央宣传部,扩大了党对新闻媒体的直接管理权。大大提高了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主流思想”的传播力度,以及抵制和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的能力,让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
第二,明确党委主体责任,强化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力量。为了将党管宣传、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到实处,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明确管理主体,严格落实党管责任制。习近平强调:“要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求不含糊”[19], “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阅读本地区本部门主要媒体的内容,带头把住本地区本部门媒体的导向。”[20]并要求各级党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定期听取新闻舆论工作汇报,对重要的工作要亲自指挥,重要稿件要亲自把关,重要媒体亲自指导。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管文化思想工作的责任制,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个党内法规性文件《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里面详细规定了各级党委(党组)应该承担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不久,在中共中央组织部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到位与违反政治律令和政治规矩一道列入“问题清单”,表现出党中央对全面落实思想文化领域党管责任制的重视。从实效上看,党管责任制能够明确思想文化工作的主体责任,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正承担起维护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政治责任。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探索与展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主流思想观念在众多社会思潮中能够发挥引领作用。但是,作为一项长久工程,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方面还需进行更多的探索。
第一,将主流意识形态真正融入到民众日常生活中。文化和思想的认同不应是空洞的理论推导,而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亦即只有将其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中,与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交织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正是在“单位制”“人民公社”等社会基本组织方式以及集体主义的工作形式、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的共同作用下,强调“公正”“集体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才会深入人心,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同。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与之相适应的是世俗化的、反映日常生活情感的精神文化。虽然中国共产党很早就认识到将主流意识形态深入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不断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化和大众化。但是,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一面是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在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另一面是快节奏工作后的人们倾向于去浏览一些愉悦性的娱乐新闻。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强调“集体主义”“爱国”“奉献”等崇高价值的、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主流意识形态应当弥补与社会结构的裂痕,真正将其思想和文化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实现日常生活中“现实的人”的精神需求与社会主义的崇高思想境界的统一。
第二,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规律,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所引发的技术与人口的重大变化,对旧的文化权力格局有很大的冲击。在传统媒体时代,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被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主导和垄断,普通民众只能是被動地接收信息。但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通信、5G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了信息传播场域。这个沉默的大多数的“受众”身份随之发生改变,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传播者,既是接受者也是使用者,信息传播进入大众化时代。大众传播所具有的重要特点就是在传播场域中,人人都能利用社交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大家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用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来组织语言。于是,一些非理性的情感伴随着信息的传播在互联网中流动,并通过转载、围观等形式像水波纹一样逐渐向外围扩展,越聚越大,形成左右社会舆论、影响舆论生态的强大力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舆论现象多具有情绪化、非理性的特点,极大地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引导能力。为此,我们应当一方面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和领导,不断加强监督监管,防范和遏制有害信息;另一方面大力弘扬主旋律、积极进行舆论引导,努力让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网络阵地,尤其是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时候,要加强对互联网领域中的非理性情绪的疏导,不让这种情绪左右党和国家的政策,同时使广大民众真正学会理性思考。gzslib202204021449第三,进一步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让“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主导意识形态”。因为“主流意识形态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伴随时代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处在永恒的动态发展之中。”[21]要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就需要最大程度地将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主导意识形态”。而成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关键是它的诠释功能和导向功能,即看它能不能回应民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能不能解答民众的困惑,能不能解释当前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因此,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设应当一方面应增强其前瞻性,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当在理论层面全面、准确、前瞻性地回答现实提出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要增加敏锐性,敏锐关注民众思想观点的变化,尤其是当前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以往不重要的问题现在可能会变得很重要,以往不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现在可能需要特别关注,以往不曾想到、遇到的问题可能会频频出现。比如由于新冠疫情可能出现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矛盾,所可能导致的民粹主义、保守主义等问题,都需要主流意识形态及时进行思想上的引领和引导。
参考文献
[1] 卢旭东.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三题[J].理论导刊,2014(1):10.
[2]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7.
[3][9][10][1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11,23,20.
[4] 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6-24(1).
[5]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71.
[6] 美国副总统对华发表“新冷战演说”?姑妄听之吧[EB/OL].(2018-10-15).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8_10_05_474405_2.shtml.
[7] 唐緒军.“后真相”与“新媒体”:时代的新课题[J].传媒观察,2018(6):8.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5.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
[12][16][17][18][19][2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5,27,27,25,27,33.
[13] 柏路,包崇庆.运用全媒体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传播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9):128.
[14] 庹震.推动媒体融合取得新突破[J].新闻战线,2015(17):6.
[21] 徐国民,孙文秀.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提升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