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阶段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理路

2022-04-02李卓王永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兴国四个自信四史

李卓 王永友

摘 要:新发展阶段背景下,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科学把握时代要求,以“四史”教育厚植青年的爱国情,通过“四史”教育提升国家认同感、增进民族认同感、增强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感;以“四个自信”教育激发青年的强国志,通过“四个自信”教育激励青年担当使命的志向、提升青年敢于胜利的志气、坚定青年为国奋斗的意志;以目标使命教育引领青年的报国行,通过目标使命教育引领青年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只有认清并遵循养爱国情、树强国志、践报国行的逻辑理路,才能增强青年一代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更好地引导青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关键词:“四史”教育;“四个自信”教育;爱国;强国;兴国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1.026

中图分类号: D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2)01-0141-07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后,正式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1]。在新发展阶段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引领新时代青年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这是必须回答的现实课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2]。这为当前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知史爱国:以“四史”教育厚植青年的爱国情

爱国情指的是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真实情意,以及愿意为国效力、为国献身的真挚情怀。爱国情必须建立在对国家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基础之上。历史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传承知识、经验和智慧,还在于唤醒人们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3]为此,在新发展阶段背景下,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历史教育尤其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厚植青年的爱国情,帮助青年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提升国家认同感、增进民族认同感、增强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感。

1.通过“四史”教育提升青年的国家认同感

爱国情首先应当体现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认同“我是中国人”的身份。当前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四史”教育帮助青年唤醒国家记忆,确认国民身份,树立“我是中国人”的国家意识,培育其爱国情怀。一是在党史教育中唤醒青年的国家意识。树立国家意识是实现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回望国家苦难、铭记历史伤痛,有助于唤醒青年的国家意识、激发其爱国之情。在党史教育中要帮助青年深刻认知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向青年展示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凌辱的历史事实,让青年深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以此提升青年的国家主权意识,提升青年的家国情怀、忧患意识,培育青年的“中国心”,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二是在新中国史教育中引导青年珍惜并守护红色政权。新时代的国家认同强调的是对红色政权、对新中国的认同,这种认同感既来自于对红色政权来之不易的感知,也来自于对新中国历史发展成就的认可。一方面,在新中国史教育中要明确回答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引导青年深刻认识党领导人民在革命的血与火中打下了红色江山、建立起了新中国,教育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另一方面,在新中国史教育中要回顾总结新中国70多年艰苦奋斗的探索史,突出强调新中国历史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帮助青年深刻认识新中国历史的曲折发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强化对新中国的认同,激发青年守护红色政权的自觉性。三是在改革开放史教育中增强青年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这是实现国家认同的重要心理基础。在改革开放史教育中要生动呈现改革开放40多年奋发勇为的发展史,重点强调改革开放历史发展中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帮助青年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让我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由此,增强青年对国家未来的强大信心,“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4]。四是在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中增强青年对中国道路的信心。新时代的国家认同最根本体现为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开展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要重点介绍社会主义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着重回顾总结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发展,引导青年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理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2.通过“四史”教育增进青年的民族认同感

新时代爱国情强调的所爱之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王朝国家,而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里国家和民族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我们强调的民族认同不仅仅指的是对原生民族的认同,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深度感怀和体认中华民族共同体,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这是厚植爱国情的核心要求。一是通过“四史”教育培育青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增进民族认同感的前提和基础,是凝聚民族力量的关键。在“四史”教育中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近代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要意义,宣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此,让青年深刻认识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帮助青年抵制狭隘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分裂思想,不断提升青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青年的民族认同感。二是通过“四史”教育增强青年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中华民族精神表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它是中华儿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要形成并巩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关键是要认同并弘扬民族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5]在“四史”教育中必须引导青年深入了解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患难与共、共同抗击外国侵略的团结奋进史,深刻体会各民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进程中体现的伟大民族精神,让青年在历史回顾中接受伟大民族精神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民族精神的认同。三是通过“四史”教育促進青年产生“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挚情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最关键的是要拥有“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挚情感。在“四史”教育中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帮助青年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发展史是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是各民族人民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各族人民都需感同身受”[6],引导青年深刻认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让青年深刻认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帮助青年树立“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情感,引导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增强民族凝聚力。gzslib202204021827

3.通过“四史”教育增强青年的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感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7]当代爱国情不单单指的是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它更是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复合情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将厚植爱国之情与培育爱党、爱社会主义之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四史”教育要明确回答“四个选择”的问题,帮助青年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培育其“党情”“社情”。一是通过“四史”教育增强爱党之情。在“四史”教育中要向青年总结分析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砥砺前行的奋斗史,告诉青年党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党带领人民改变了近代中国的悲惨命运,阐明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性贡献,以此教育青年深刻认识“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8],激发青年对党的感激之情。在“四史”教育中还要讲好红色故事,注重宣传党的革命精神,向青年充分展现党的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向青年深入讲解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帮助青年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精神,激发青年对党的敬仰之情。在“四史”教育中更要积极澄清、批驳那些歪曲、抹黑“四史”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引导青年坚决抵制丑化党和国家形象,诋毁、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物、革命英烈的恶劣言行,以此增强青年对党的爱护之情。二是通过“四史”教育增强爱社会主义之情。在“四史”教育中要让青年深刻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以此增强青年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一方面,在“四史”尤其是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中要帮助青年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讲清楚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历史维度讲清楚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引导青年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深刻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深刻蕴涵,以此激发青年对社会主义的感激和认同之情。另一方面,在“四史”教育中要着重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讲清楚其历史渊源,突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帮助青年深刻认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深刻蕴涵,以此增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热爱。

二、立志强国:以“四个自信”教育激发青年的强国志

强国志指的是拥有报效祖国、勇担使命的强烈意愿、远大志向和坚定意志,以及推进国家发展的雄心壮志和坚定信念。“强起来”的时代倍需强国志,而强国志需要建立在认清国情、明确实力、树立信心、坚守正道的基础之上。坚定“四个自信”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9]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为此,在新发展阶段背景下,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四个自信”教育激励青年担当使命的志向、提升青年敢于胜利的志气、坚定青年为国奋斗的意志,以此激发青年追逐强国梦、实现中国梦的强国志。

1.通过“四个自信”教育激励青年担当使命的志向

志向是青年的奋斗方向、追求目标。有远大志向,青年的生活才有激情、才有意义。强国志首先强调的就是要求青年必须树立报效祖国、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自主意愿和远大抱负。只有通过“四个自信”教育引导青年深刻认识民族复兴光明前景,引导青年树立实现中国梦的理想追求,激发青年不断追逐中国梦的雄心壮志,才能更好地激励青年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志向。一是引导青年深刻认识民族复兴光明前景。让青年认清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是激发青年担当使命志向的强大动力。在“四个自信”教育中要明确告诉青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0]因为我们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能够引领中国繁荣富强和走向复兴的人间正道,这个正道给予我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底气。通过“四个自信”教育还要告诉青年,经过长期接续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日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迎来了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帮助青年深刻认识和把握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以此引导青年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能帮助青年树立为实现中国梦接续奋斗的志向。二是引导青年树立实现中国梦的理想追求。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是帮助青年树立强国志的强大驱动力,让青年拥有担当使命的自觉性,这是激发其担当使命志向的重要条件。在“四个自信”教育中要帮助青年深刻認识到实现中国梦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要从历史维度培育青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历史责任感。具体来说,在“四个自信”教育中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在不断追逐中国梦过程中的历史产物,由此回溯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艰苦奋斗、砥砺探索的生动实践,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告诉青年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中国人民长久而深沉的殷切期盼和价值追求,从而激发青年树立担当使命的志向。三是激发青年不断追逐中国梦的昂扬斗志。拥有追逐中国梦的雄心壮志、昂扬斗志,才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定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志向,确保远大志向不变向、不动摇。“四个自信”能够为青年的未来指明前进的方向,也能够为青年不断追逐中国梦提供精神依托。在“四个自信”教育中要向青年积极传递实现中国梦的信心,鼓舞青年追逐中国梦的斗志,为青年追逐中国梦注入精神动力。具体来说,要通过“四个自信”教育帮助青年深刻认识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国梦拥有正确的道路方向、拥有科学的理论指引、拥有坚实的制度保障、拥有强劲的文化动力,让青年看清未来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引导青年树立“四个自信”意识,激发青年以自信的精神状态去追逐中国梦。

2.通过“四个自信”教育提升青年敢于胜利的志气

有了志向目标,还需要依靠志气支持青年全力以赴地去追求目标。志气是追求目标的信心和勇气,有志气干事创业才有前进动力。强国志要求青年必须树立敢于追逐强国梦想的信心和勇气,要有敢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志气。明确中国实力,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前途充满信心,这样才有敢于逐梦、敢于胜利的底气和志气。一是引导青年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才能激发青年的自信心、自豪感,避免妄自菲薄,才会有敢于胜利的底气和志气。提升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这是“四个自信”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四个自信”教育中既要向青年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让青年感受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让青年深刻认识我国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巨大的经济潜力,激发青年产生“厉害了,我的国”的国家自豪感;更要向青年“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11],增强青年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此提升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志气。二是引导青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提升青年敢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志气,必须要帮助青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四个自信”教育中要向青年深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让青年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以此引导青年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意识,从而引导青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引导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志气。通过“四个自信”教育引导青年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才能让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志气。在“四个自信”教育中要旗帜鲜明地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尤其要注重融入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感人故事和突出成就,通过展示中国抗疫真实情况、对比中外抗疫不同成效,帮助青年深刻认识我国独特的制度优势,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坚定“四个自信”,引导青年提升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从而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志气。gzslib202204021827

3.通过“四个自信”教育坚定青年为国奋斗的意志

拥有了志向、志气不一定能实现目标,在目标实现过程中遇到困难挑战时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意志。有了坚定意志才能百折不挠,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强国志要求必须帮助青年树立为实现强国梦想而努力奋斗拼搏的坚定意志,强化其报效祖国的信念。一是坚定实现远大理想的意志。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相统一的,从长远来看,为国奋斗就是要为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理想信念高度帮助青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而坚定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精神意志。正所谓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有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更好地帮助青年坚定为国奋斗、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心和恒心。通过“四个自信”教育一定要向青年讲清楚“四个自信”的理论根据,让青年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它为人类未来指明了方向,帮助青年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2],从而引导青年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意志。二是坚定实现强国梦想的意志。在新发展阶段背景下,为国奋斗最主要是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当前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帮助青年坚定实现强国梦想的意志。在“四个自信”教育中要告诉青年“四个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同时“四个自信”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帮助青年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国指明了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深刻认识我国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拥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条件保障;还要告诉青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这表现出党和国家对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信心和高度自信,以此帮助青年提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树立良好精神状态,坚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意志。三是坚定战胜风险挑战的意志。在为国奋斗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风险挑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正确应对。当前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帮助青年樹立应对风险挑战的正确心态,引导青年学会直面风险挑战并在风险挑战中砥砺强国志,树立“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在“四个自信”教育中要帮助青年坚定对党和国家的信心,同时教育青年不能盲目自信,要认清前进道路上的挑战,深刻认识“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3],告诉青年离梦想越接近,可能遭遇的挑战越艰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更是前所未有,以此引导青年随时准备战斗,坚定青年战胜风险挑战的意志,鼓励青年“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14]。

三、实干兴国:以目标使命教育引领青年的报国行

报国行指的是积极投身于国家民族事业建设当中,落实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报国行需要目标使命教育来引领,促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朝着国家民族的发展目标奋力前进。新发展阶段的目标使命教育指的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教育。为此,当前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倡导知行合一,通过目标使命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将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1.引领青年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要实现新发展阶段的目标使命,归根结底就是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当前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通过目标使命教育凝聚共识,引领青年将报国行落实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之中。一是引导青年坚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必然要求。在目标使命教育中要向青年阐释实现目标使命的条件和保障,告诉青年是党引领并强力推进着目标使命的实现,没有党的领导,新时代的目标使命将难以完成;还要告诉青年伟大的事业必须要由坚强的党来领导,让青年深刻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以此帮助青年增强“四个意识”,引导青年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支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二是引导青年主动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5]进行伟大斗争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落实报国行的重要途径。通过目标使命教育要告诉青年实现目标使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提醒青年既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又要居安思危、知危图安,随时准备斗争,以此引导青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主动参与意识形态斗争、反腐败斗争,积极同分裂势力作斗争、同歪风邪气作斗争,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上坚定不移,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要敢于碰硬,同阻碍我国实现中国梦的各种风险挑战进行坚决斗争,鼓励青年在与各种风险挑战作斗争的过程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三是引导青年自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自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落实报国行的重要方式。通过目标使命教育要引导青年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喊出来的,帮助青年明确认知自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份子,明确告诉青年应当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应当以什么样的实际行动去推进目标使命的实现,以此提升青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自觉性,引导青年自觉参与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伟大实践当中。gzslib202204021827

2.引领青年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新发展阶段是开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当前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引领青年的报国行,使其积极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之中,积极推进新时代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是教育青年深刻把握强国目标。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国家发展目标是鼓励青年为目标奋斗的前提。只有深刻把握强国目标,青年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融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安排当中。通过目标使命教育要向青年宣传“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帮助青年深刻认识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目前已经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还要教育青年深刻把握“两步走”战略安排,帮助青年深刻认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16],以此帮助青年深刻认识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战略意义,引导青年自觉推进强国目标的实现。二是教育青年为实现强国目标艰苦奋斗。要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青年必须要努力拼搏、团结奋进。在目标使命教育中要告诉青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没有不懈奋斗的精神将难以取得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最后胜利;告诉青年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离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还有较大距离,以此引导青年树立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与久久为功的坚韧精神,树立“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的不懈奋进精神,引导青年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三是教育青年深度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积极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将实际行动融入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当中,这是推进强国目标实现的奋斗方式。通过目标使命教育帮助青年深刻认识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治理,为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贡献力量。在目标使命教育中要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国家的“五位一体”建设,推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当前还要着重引导青年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鼓励青年敢于迎难而上,推进强国目标的实现。

3.引领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中国梦是引领青年在实现人生价值理想中努力追逐社会理想的精神旗帜。当前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通过中国梦的使命教育引领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一是引导青年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在理念上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激发报国行为的内在动力。要落实追逐中国梦的报国行,关键在于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要通过中国梦使命教育引导青年学会把个人的理想与事业融入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建设中,树立与中国梦相契合又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梦想,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二是引导青年的理性报国行为。报国行为必须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规范,理性的报国行为是个人爱国情怀的现实体现,也是衡量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在中国梦使命教育中,一方面要让青年知道实现中国梦的路途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挑战,引导青年争做护国卫民的爱国先锋,敢于与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敢于对辱华、辱国、践踏民族尊严、伤害人民感情的行为发出抗议,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另一方面,要告诉青年中国梦也是世界梦,“我们强调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与对外开放相统一、具有民族情怀与彰显世界眼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17],引导青年绝不做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要学会理性表达爱国情感,绝不能以爱国的名义去行违法乱纪、伤害国民之事。三是引导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建功立业中推进中国梦的实现,这是报国行的重要体现。通过中国梦使命教育要引导青年树立历史自觉意识,认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引导青年接好民族复兴的历史接力棒,鼓励青年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引导青年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同时,通过中国梦使命教育要鼓励青年在各行各业中建功立业,教育引导青年勤思笃学、注重实践,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为抗击疫情保驾护航,引导青年在日常学习、工作奋斗中推进中国梦。

培养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这三者在开展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以“四史”教育厚植爱国情,这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起点,也是青年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的重要情感基础。以“四个自信”教育激发强国志,这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青年实践报国行的重要思想前提。爱国主义既是一种深厚情感,更是一种执着行动,只有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担当时代使命”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以目标使命教育引领报国行,这是当前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和落脚点。所以,新发展阶段背景下,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把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引领新时代青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何毅亭.谈谈我国新发展阶段[N].学习时报,2021-01-04(1).

[2][7]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6).

[3] 杨凤城,谢春涛.以史鉴今 砥砺前行——习近平历史观述论[J].毛泽东研究,2018(6):13-21.

[4][1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5]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4(2).

[6] 李尚旗,郭文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2019(1):62-66.

[8][10][1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0,36,32.

[9] 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1).

[11]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時代声音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N].人民日报,2019-03-05(1).

[13][1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14] 习近平.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N].人民日报,2019-01-22(2).

[17] 潘静.习近平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价值定位、逻辑理路与基本特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5):70-74.

猜你喜欢

兴国四个自信四史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时代学生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秦兴国:一根拐杖撑起一所学校
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