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究
2022-03-31陈宗霞
陈宗霞
(1.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2.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财经管理学院,重庆 401331)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事关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和教育精准脱贫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18年,全国范围内共资助学生9 801.48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共计2 042.95亿元,比2017年提高211.07万人次,增幅为2.2%[1]。2019年,全国范围内累计资助人数1.06亿人次,比2018年增加789.31万人次,增幅8.05%;资助资金2 126亿元,比2018年增加83.05亿元,增幅4.07%[2]。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资助资金不断增大,资助工作效率不断提升,资助对象愈加精准。但是,在国家不断加大对资助工作投入的同时,却未能引起受助学生感恩意识的提升。因此,对学生资助工作而言,资助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学生资助的目的在于通过“资助”实现“育人”,而在学生的资助工作中融入“感恩教育”,是实现资助育人的有效途径。
1 “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依据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不仅是历史发展表现出来的正确选择,也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要求。
1.1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纵观古今中外,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亘古不变的主题。通过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培养,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2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包括“资助”在内的育人功能,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在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时,“要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4]。可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已成为我国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资助育人环节的重要指标。
2 “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和困境
目前,虽然我国政府不断根据我国教育制度的新变化,逐步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制度,激发高校学生通过学习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以实现资助育人水平的决心。但是尽管如此,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困境。
2.1 政府资助体系中,“精神帮扶”滞后于“物质资助”,部分学生不懂感恩
我国的资助政策主要包括奖、助、贷、勤、免、补等六大类,完善的资助体系可以全程保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三不愁”。这种资助体系虽然能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但是一味的经济资助,也使得目前部分高校学生存在着“等靠要”的心理。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资助育人工作,使得学生资助工作更加暖心,但是在整个资助体系中,对学生的精神帮扶始终落后于物质资助,使得受助学生缺“志”。在部分学生眼中,贫困生资助变成了“钱多”与“钱少”的评比:没有得到资助的学生抱怨命运不公,希望得到国家资助;得到资助的学生仍然怨天尤人,觉得自己的受资助金额太少。部分高校学生甚至出现在资助工作前“晒穷”,资助资金发放后“炫富”的现象,对于政府的资助金,学生不懂珍惜,更不懂感恩。
2.2 社会资助体系中,“经济资助”多于“道德浸润”,部分学生不会感恩
2019年,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等各类资助资金共计27.11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1.28%[2]。目前,我国几乎所有高校的资助体系都涵盖了部分社会资助资金。如重庆某高校就设立了来自社会(包括校友企业)的资助项目,比如“丰润励志奖学金”“华润励志奖学金”等社会性资助项目,这些社会资助每年均会在全校范围资助部分贫困生。目前这些社会性资助主要以经济资助为主,部分企业也会邀请受助学生实地参观企业,让受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眼界和技能水平。但是目前大多数社会性资助对学生的道德浸润作用较少,导致部分学生获得资助之后不会感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违背了社会资助的初衷。
2.3 高校资助工作中,“资助助人”关注重于“资助育人”,部分学生不知报恩
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难点在于对贫困学生进行精准认定实现“资助助人”,而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在于“资助育人”。为了实现精准认定,保证资助工作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学校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资助前进行政策宣传,资助中全程参与,资助后及时公示资助结果,安抚未获得资助的学生,并总结经验等。如果在资助的任何环节有学生对资助认定表示不满,对学校的资助工作进行投诉,学校还要花时间和精力进行投诉后的善后工作。资助的目的是育人,但为了更公平助人,忽视了学生的感恩教育,反而让使得受助学生对学校的资助工作产生负面情绪甚至敌意,这让资助工作的效果适得其反,也使得学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形成一纸空文。
2.4 学生的家庭教育中,“智育和学历”重于“德育和能力”,部分学生不思报答
目前我国在读的高校学生几乎都出生于2000年前后,独生子女较多,家庭的溺爱容易造成学生自私自利、不思报答的心理中。很多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看重学生的智育和学历,忽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认为学生只要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部分家长会为了获得学校资助而奔走于各种贫困手续的办理,并动员子女申请学校的各种资助。部分家长不了解学校还有“资助”一说,如果学生不主动告知家长,那么家长根本不会了解学生在校期间所获资助情况,当然也不会教育学生合理理财以及对资金来源主体进行感恩。存在错误教育思想的家长容易使得学生不思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感谢学校、报答父母,以至于出现云南大学杀害大学室友、北京大学吴谢宇弑母等事件的发生。
3 “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意义与实质
将“感恩教育”融入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是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学生资助工作会议精神,培养受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受助学生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励志自强的精神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并落实教育部资助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将“感恩教育”融入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有利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有利于实现教育“扶贫扶志扶智”的目标;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图1所示。
图1 “感恩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工作的模型图
3.1 “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德与树人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立德”是“树人”的先决条件,“树人”是“立德”的价值旨归。“感恩教育”是通过“立德”达到“树人”目的的途径之一,也是通过“资助”达到“育人”的方法之一,“感恩”“树人”与“育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融入“感恩教育”,依托学生资助载体,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可以强化资助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感恩教育”,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可以实现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重大转变,为资助育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对“育何人”“立何德”“如何育”等问题做出回答,通过多方发力引导学生成为胸怀感恩之心、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3.2 “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有利于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
“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要求。通过感恩教育,让受助学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感恩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学子心存感恩、砥砺前行,实现全员育人。通过对受助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资助,着力弘扬资助育人正能量、传播资助育人好声音,将育人贯穿始终,实现全过程育人。通过将感恩教育融入校内各种教育载体,并贯穿至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实现全方位育人。在学生资助工作中进行感恩于心、励志前行的感恩教育,有利于塑造受助学生健全的人格、善良的人性和崇高的人品,有利于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
3.3 “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有利于实现教育“扶贫扶志扶智”的目标
感恩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资助育人的目的之一是要教会学生做一名感恩社会、回馈祖国的人。结合“扶困”与“扶志”,端正学生受资助心理,提高受助学生文化自信,强化使命担当,培养学生懂得知恩感恩的良好品质。结合“扶困”与“扶智”,提高学生知识覆盖面和劳动技能,让学生可以更加自信地走向就业岗位。通过国家资助、社会捐助、学校奖助和家庭帮助四方主体的合力,形成对学生“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实现教育“扶贫扶志扶智”的目标。
3.4 “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通过将感恩教育作为主线贯穿资助育人工作始终,可以激发受助学生奋发向上、自立自强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怀揣感恩之心、牢记诚信理念。通过助学—筑梦—铸人,让学生学会“达则兼济天下”,不仅是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4 “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路径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资助的基础上,要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就需要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大格局、教育“扶贫扶志扶智”目标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融入“知恩、感恩、报恩、报答”的感恩教育,让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形成四方合力,共同提高资助育人成效,如图2所示。
图2 将“感恩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工作路径图
4.1 落实国家资助育人政策,优化资助育人环境,让学生懂得知恩
4.1.1 传承感恩基因,强化精神培育
在对学生进行资助政策宣传时,要注意融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比如“乌鸦反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遇之恩,永生不忘”等,来提高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受助学生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当代先进文化的浸润熏陶中,树立文化自信,强化使命担当,懂得知恩感恩。
4.1.2 培育“扶志”场域,重视心理关怀
由于家庭贫困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将成为继贫困之后阻碍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大因素[5]。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资助的同时,不仅要保证国家的资助资金及时到位,还要以学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资助的各个环节注重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和隐私,通过多途径降低资助对受资助学生的负面心理影响,在对学生进行物质资助的同时,摒除学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怀,使学生资助工作变得更加暖心。
4.1.3 培养励志资助典型,诉说感恩故事
目前,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奖助贷勤补免”的资助政策体系。在对学生进行资助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资助获得者的励志故事和感恩故事,通过对身边真实的典型故事进行宣传,带动和激发其他同学的感恩之心,实现全员育人。
4.1.4 解读国家资助政策,落实资助育人机制
近年来,国家资助政策不断完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资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呈现出从资助助人向资助育人的转换趋势。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资助的同时,要及时解读国家资助政策,跟上国家资助节奏,重视国家资助政策的“育人”目标,通过融入感恩教育,将资助育人落到实处。
4.2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营造资助育人氛围,让学生学会感恩
4.2.1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当对学生进行社会性资助时,可挑选受助学生代表深入到企业或社区实地参观,通过企业文化或当地社区文化营造资助育人氛围,感染受助学生,让受助学生知道资助来之不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2.2 通过美德教育,使学生学会感恩
中华民族有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多方媒体也会通过多种方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宣讲“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等励志人物故事。在对学生进行资助的同时,要利用各种社会媒体提高这些模范人物对学生的影响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在资助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感恩,提高资助育人成效。
4.2.3 创新资助育人形式
可通过开展实施具有“育人”倾向的“发展型资助的育人行动计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计划”等,开展“诚信感恩于心·青春励志同行”“诚信校园行”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将“诚信”“感恩”作为立德、立学、立言、立行的重要依据,培养诚信意识,营造校园感恩氛围。
4.3 借助多种资助手段,拓宽资助育人途径,让学生知道报恩
4.3.1 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物质帮扶的同时,还要关注受助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变化,通过与受助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为学生“精神解困”,使学生“心理脱贫”,培养学生成为眼里有光心里有爱的人。
4.3.2 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双管齐下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资助的同时,要理解学生的难处,尊重学生的隐私,保护学生的尊严,通过显性资助和隐性资助双管齐下,使学生资助做出温度,做得暖心。高校可以通过大数据获得学生的相关消费数据,通过为学生充值校园一卡通,准备购书卡、超市卡及学习生活用品,为学生购买回家返校车票等方式资助特殊困难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4.3.3 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有机结合
要从“输血”式助学向“造血”式助学转换,强化勤工助学的育人导向。通过勤工助学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通过成立资助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通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其感恩意识,实现资助育人。通过成立爱心基金,坚持“取之于生,用之于生”的原则,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经济困境,还能让学生将感恩付诸于行动。
4.3.4 “扶贫”与“扶智”联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仅要提高学生资助工作水平,严肃资助工作纪律,全面提升学校资助工作成效。还要在资助过程中重视对贫困学子就业技能及学业的帮扶,引导受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保证受助学子毕业之后能够凭自己所学所能创造自己的一片天空,实现全过程育人。
4.4 实现家校互动,落实资助育人成果,让学生懂得报答
4.4.1 让家长了解国家和学校政策,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家庭是学生最初的生命孕育之地,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可否认,学校和家庭的最终愿望都是希望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因此,要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必须实现家校联合。通过“学校”“家庭”两个教育主阵地双管齐下,传播资助育人好声音,塑造受助学生自尊自信、心怀感恩、励志向上的阳光心态。
4.4.2 让家长知情学生所获资助情况,合理规划学生资助资金
学校可成立“家校合作工作小组”,实现家校互动,让家长知情学生在校期间所获资助,避免部分学生对父母隐瞒自己的资助资金,一边拿着父母每月固定的生活费,一边享受着学校资助。通过家长教育学生要合理规划资助资金,资金可以用在生活上、学习上、提升技能上,但是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要让学生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了解父母的默默付出,让学生将感恩之心付诸对国家、对社会、对母校和对父母的实际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