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

2022-03-30崔高峰张晨雪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3期
关键词:合肥市教练员武术

崔高峰,张晨雪

(1.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 合肥市望湖小学,安徽 合肥 230051)

现阶段体育培训机构是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项目是我国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具有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独特功能。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已无法满足青少年对武术项目的需求,这就对校外武术培训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承担着武术专业运动员的选拔和业余武术兴趣班的双重任务,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校外延伸。但随着体育产业发展的激烈竞争,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在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分析现阶段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存在的系列问题,及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从而优化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的教学与管理,促进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科学、规范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发展现状与对策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平台,以“青少年”“武术培训”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研究需要,走访在合肥市青少年俱乐部和武术培训机构等研究方面的专家进行问卷咨询,请相关专家、培训机构主管、教练员对拟定的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现状问卷内容、指标和访谈提纲进行筛选和补充,并对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有效性检验,分值分别为4.77、4.73。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合肥市新精武武术馆、仁武极武馆、君武国术馆、百川武术馆、玄龙武术会馆、博霖武术培训中心6所武术培训机构中的6~16岁青少年学员和武术教练员为调查对象,共发放348份问卷,其中学员325份、教练员23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23份,其中学员300份,有效率为92.3%;教练员23份,有效率为100%。

根据研究需要,访谈了合肥市新精武武术馆、仁武极武馆和博霖武术培训中心的相关教练员和青少年家长,了解武术馆招生、分班、教学内容、学习动机及满意度等相关情况,征求访谈者的同意后,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并进行文字记录。

通过ExceL 2007软件对回收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 结论与分析

2.1 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发展现状

通过表1可知,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教练员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5人,21~25岁年龄的有9人,26~30岁年龄的有6人,31~35岁年龄的只有3人。由此可知,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的教练员年龄普遍在20~30岁。据访谈了解得知,大部分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教练员为各省、市代表队退役运动员,在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前,暂时兼职代课,同时利用空闲时间补习文化,报考教师岗位或考研。而31岁以上教练员较少,归其原因是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教练员的薪资较低。因此,多数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教练员的教学水平受限、教学经验不足。

表1 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教练员年龄分析 n=23

专业背景是指在某个领域或项目中,经过多年的学习后掌握比较扎实且擅长的运动技能。由表2可知,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教练员中有超过80%的教练员来自各市的专业队或武术学校,其自身专业水平较高,但缺少武术理论知识的积累,在教学中缺少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动作讲授中缺少对重难点的把握。通过访谈得知,因合肥市武术培训机构的日益增多,其相互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导致部分机构为了招收生源而打价格战,从而降低了教练员的工资待遇,导致教练员的流失性增大,这也是影响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留生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表2 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教练员专业背景分析 n=23

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教练员的学历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练员的教学、训练和科研的水平,同时也反映出这个群体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结构。由表3可知,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教练员中有14人具有本科学历背景(含在读),占总调查人数的60.8%;有6人是专科学历背景(含在读),占总调查人数的26.1%;具有硕士学历背景的(含在读)只有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3.1%。由此可知,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教练员的学历水平普遍为专科和本科。

表3 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教练员学历背景分析 n=23

由表4可知,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中有超过69.5%的教练员教学年限在11个月内,17.4%的教练员教学年限为12~23个月,只有13.1%的教练员教学年限在2年以上。由此说明,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的教练员普遍缺少教学经验,教练员队伍流动性较大。

表4 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教练员教学年限分析 n=23

(1)学习动机分析: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是提升学员学习兴趣,掌握某项运动技能的关键要素。表5显示,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有92名学员选择了强身健体作为学习动机,占总调查人数的30.7%。还有53人选择了课外娱乐23人选择其他,占比分别是17.6%、7.7%。由此可知,部分学员学习动机不明确,导致学员无法长期坚持学习。

表5 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学员学习动机分析 n=300

(2)学习时间。表6显示,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学员学习时间基本为31~90min,占总人数的71%。通过访谈得知,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大部分课程的授课时间是90min,因此与学员选择学习时间上相对应。

表6 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学员学习时间分析 n=300

(3)学习频率。由表7可以看出,在学习频率上,青少年学员选择最多的是每周练习1~2次,共108人,占学员总调查人数的36%;有93人选择偶尔练习,占学员总调查人数的31%。可见,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学习频率不高,稳定性较差,不利于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长期、稳定发展。

表7 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学员学习频率分析 n=700

(4)家长满意度。表8显示,在合肥市青少年对培训机构满意度调查中,非常满意的有92人,占学员总调查人数的30.7%;满意的有99人,占学员总调查人数的33%。由此看出,大部分学员对武术培训机构还是比较认同的。但也有26位学员选择不满意,占总调查人数的8.6%。调查得知,少部分学员选择不满意的原因是受武术培训机构的场地较简陋或教练员不固定等因素影响。在此建议培训机构应加大场馆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和家长等候区的桌椅配置,同时避免不同教练员带同一个班级问题的出现。

表8 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学员满意度分析 n=300

2.2 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发展的障碍因素

综合素质高超、业务能力出众、技术水平精湛的教练员队伍是保障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调查显示,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教练员平均年龄较低,部分教练员专业水平不高,学历教育水平有限,运动等级不高,普遍缺少教学经验。教练员薪资较低和缺少专业培训是教练员队伍不能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由此可见,教练员团队的长期不稳定性,阻碍了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的科学化发展,不利于武术培训机构可持续化发展。

经调查发现,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学员练习的时间较固定,但练习的频率不固定,缺少主动参与意识,学习动机不明确,参与锻炼的随意性较大。访谈得知,部分青少年虽然在参与武术培训,但其并不是自愿参加的,而是受家长要求参加的武术培训。其原因是青少年常在课余时间参与各种文化课补习班,导致青少年身体素质变差,家长希望能通过武术培训增强其身体素质,同时培养青少年的武术兴趣爱好,增强青少年参与武术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科学规范的管理是促使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访谈发现,目前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大多缺少必要的管理制度。本文研究调查的6所培训机构中只有1所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而其他5所较欠缺,特别是在学员管理、教练员管理、场馆场地等方面存在不足。

2.3 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发展对策

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锻炼是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素养,强健的体魄,同时有效缓解学习压力。我国多次提出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各类学校层面政策实施过程较好,但普遍缺乏对家长的宣传与引导,部分家长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不支持青少年参加各类体育培训。这种片面的教育思想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水平。因此,建议各级各类学校应积极对青少年家长进行终身体育意识讲解,鼓励家长和青少年一同进行体育锻炼,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

兴趣是青少年学习某项技能的内在动力。面对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学员学习武术兴趣不足的现象,教练员应利用各类教学方法进行启发与引导,提升青少年对武术项目的学习兴趣。首先,可以利用优秀武术影视作品、英雄人物等正面引导,激发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的形成,同时培养青少年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青少年对中国武术的兴趣爱好;其次,通过学校积极宣传科学健身方法,让每位青少年都能掌握1~2项运动技能;此外,武术培训机构可通过各类新媒体积极宣传武术运动的内涵、本质和优势等特点。

教学质量是武术培训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教学质量的好坏与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应以服务为本,不以营利为目的。要重视教练员队伍的培训工作,只有教练员队伍综合水平得到提升,才能不断提高青少年武术培训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学、场地、教练员的科学、规范管理也是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健康发展的必然要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教练员年龄偏小、缺少理论知识积累、教学经验不足和教练员薪资偏低,是导致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教练员队伍流动性较大的因素。部分青少年学习武术动机不明确、缺乏锻炼意识、学习频率较低、培训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也是阻碍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可持续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3.2 建 议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寻找社会力量赞助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共赢。优化合肥市青少年武术培训机构管理制度。建议有规模的培训机构可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创新育人模式,提高教练员的薪资待遇,保证教练员队伍的长期稳定性。

猜你喜欢

合肥市教练员武术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合肥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合肥市包河区语文老师书法作品选登
合肥市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