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角色教学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30王玉洁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3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乒乓球教学法

王玉洁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良好的乒乓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反应能力、变通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在传统乒乓球教学模式中,由于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学形式过于单调,影响了学生对乒乓球知识及技能的熟练掌握。为实现最佳教学成效,教师需要依据乒乓球的运动特征、能力要素等要求,探寻适合乒乓球教学的新方法。

1 多角色教学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解读

多角色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角色扮演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假设乒乓球运动的多元场景,完善学生体验环节,调动学生参与乒乓球教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具体熟悉乒乓球教学的要求,为学生有效掌握和接受乒乓球知识提供有力支持。

1.1 趣味环境,体验升级:营造乒乓球教学的趣味场景

引入多角色教学法,为学生参与乒乓球学习创造了自我学习和独立表达的空间,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乒乓球训练技术、规则,也为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乒乓球水平创造了良好场景。第一,引入多角色教学法,为学生创造了开放、趣味的乒乓球学习场景。通过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乒乓球教学,调整了以往重技能、轻体验的教学导向,为学生提供了完整的乒乓球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乒乓球运动的学习与理解。第二,引入多角色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了自由、灵活的乒乓球学习场景。通过以学生主体为导向,设置乒乓球教学等模拟情景,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参与”向“主动体验”升级,切实改善了学生的乒乓球学习成效。第三,引入多角色教学法,实现了乒乓球技能教学与学生体验的互动融合。通过设置学生灵活参与的乒乓球教学场景,使乒乓球教学从传统的“机械模仿”升级为新的创造学习。

1.2 模式重构,教学升级:营造乒乓球学习全新形态

引入多角色教学法,将角色扮演与教学内容一体融合,实现了对乒乓球教学流程的重构与优化,也为教师及时发现乒乓球教学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实践场景。一方面,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以多角色扮演为主要形式,设置多人角色组合练习的乒乓球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扮演“裁判员”“教练员”“教师”等角色过程中,具体了解乒乓球教学的规则、内容,实现“寓教于学”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通过由师生共同制订乒乓球教学方案、竞赛规则,形成新的“探究式”学习形态。在引入多角色教学法创新乒乓球教学时,教师通过向学生描述完整的教学情景,明确不同角色的具体职责及任务,从而改善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知识理论、实践技能的理解,并使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学习保持较高的参与热情,真正实现“学生主导”的教学形态。

1.3 理念重塑,育人升级:搭建乒乓球学习的全新平台

引入多角色教学法,推动乒乓球课堂与全面育人深度融合,为学生搭建内容更多元、过程更自由的学习平台,契合乒乓球教学的多元需求。其一,将乒乓球教学内容与角色扮演相融合,为学生创造相对真实的学习空间。通过对乒乓球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解,借助多元化的角色扮演,有效培养学生的乒乓球学习思维。其二,通过设置学生主导的乒乓球角色扮演课程,为全体学生理解、掌握乒乓球运动技能创造了良好条件。利用角色扮演开展乒乓球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征等内容灵活开展乒乓球教学,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有效支持。其三,通过重塑教学理念,将乒乓球教学、体育文化、竞赛规则等内容融入其中,既能改善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理解,也有助于实现乒乓球学习认知、身心素质、运动规范、行为能力等多元化育人目标。将多角色教学法引入乒乓球教学,不仅着眼于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知识及实践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在竞技精神、体育习惯和体育规则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为学生全方位掌握乒乓球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素质提供了现实可能。

2 多角色教学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多角色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角色扮演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扎根乒乓球运动实际,合理设置扮演角色,使学生能够在原生态、全方位的学习场景中切实理解乒乓球运动的特征内涵与竞赛规则。因此,在创新乒乓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乒乓球运动的教学特征、学生诉求和教学环节等内容为基础,综合多角色教学法的应用特征,探寻科学、合理的乒乓球教学路径。

2.1 基础前提:坚持学生主体,确保角色扮演与教学训练实现有效契合

依据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及教学要求,教师应坚持“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构建多层次、趣味化的教学体系,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以乐学、会学的心态参与乒乓球学习,实现乒乓球教学的最佳成效。第一,要以学生自主探究、自发参与为先导,引导学生对乒乓球学习形成良好认知。在开展乒乓球教学时,要注重做好教学角色的有效转换,通过设置扮演情景、引入团队协作和构建对话学习场景,引导学生对乒乓球教学内容形成全面认识。第二,要合理设置教学情境,提高角色扮演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要设计吸引学生的趣味学习情境,并按照乒乓球教学特征,合理确定各角色的特点与职责分工。在应用多角色教学法,创新乒乓球教学体系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素质、技能水平和学习兴趣等基础差异,遵循学生的个体意愿,提高角色扮演与学生实际的匹配度。第三,要提升角色扮演的目的性,通过设置明确的体验目标与角色扮演要求,使学生以深度体验的方式来认识乒乓球教学的内在要义,使乒乓球运动的赛事规则、精神理念与技能知识等以合理的方式融入乒乓球教学的全过程。

2.2 关键步骤:合理分配角色,确保学习体验与教学实现一体融合

在应用多角色教学法时,要注重明确乒乓球教学的重点,精选、优化教学体系,通过对乒乓球教学动作进行合理分解,将教学内容与角色扮演相融合,促进学生熟练掌握乒乓球技能,形成良好的乒乓球意识。首先,要注重合理安排乒乓球角色转化的频率与规则。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诉求等进行收集,依据“从简到繁”的原则,合理安排学生角色,并组织学生对角色体验状况进行自评、互评,确保学生从角色扮演中获得良好的乒乓球学习体验。其次,要坚持学生主体的基本原则,注重倾听学生意见。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学生在组内交换角色进行表演,保障学生对乒乓球教学形成完整的参与体验。通过合理设置乒乓球教学主题,优化学生的角色扮演环节,营造科学、完善的角色体验流程,从而改善学生的乒乓球学习体验,使学生在角色扮演、课堂互动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认知。最后,要将角色扮演与乒乓球教学内容融合。为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乒乓球动作技巧、比赛规则等内容,通过设置“见习教师”,由学生讲述乒乓球的发球、垫球、接发球等动作,阐述个人对技战术的理解,改善学生对具体动作的认识,通过设置“裁判员”,负责学生对抗的比赛监督、规则执行等,为学生深度参与乒乓球学习创造良好机会。

2.3 重要延伸:拓宽学习体验,推动自主探究与学习实现有序整合

综合多角色教学法的应用特点,其更适宜于乒乓球教学的实践环节,在基础概念、理论知识应用领域存在局限性。因此,要将案例教学、课堂示范等方法与多角色教学法相融合,确保乒乓球教学有效创新。首先,教师要注重向学生示范标准、规范的乒乓球动作,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乒乓球教学的基本要领、赛事规则,为学生有效理解扮演角色的职责形成有效认识。其次,要深入乒乓球教学细节、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向学生讲述垫球、正手攻杀和多回合球等多种技术、基本步伐、比赛规则、竞赛组织、裁判规则等内容,使学生在实践参与中掌握乒乓球运动知识。最后,要重视发挥智慧教学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的乒乓球教学情境,通过向学生生动、全面地展示乒乓球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乒乓球教学形成更高层次的学习思维。

3 结 语

在传统乒乓球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加上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理解与认知。为更好地发挥多角色教学法的应用优势,持续改善乒乓球教学成效,教师应在组织学生参与多角色扮演的基础上,设置完善的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和课后反馈体系,通过对多角色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持续跟踪,全面激发学生的乒乓球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角色扮演与乒乓球教学实现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乒乓球教学法
乒乓球悬浮术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角色扮演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