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2-03-30赵文杰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小学生体育

赵文杰

(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416000)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发展,体育课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升。目前,我国很多小学在体育教学中都运用了体育游戏,但是运用效果参差不齐。对某些小学体育游戏运用效果低的原因分析发现,这些小学都未能准确制订科学的体育游戏计划,同时在运用体育游戏时,也未能准确把握体育游戏的运用时机。鉴于此,本文对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旨在为小学体育教师运用体育游戏提供一些参考。

1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了解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是小学体育教师制订科学的体育游戏计划的前提。本文在充分考虑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认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有以下方面。

1.1 增强小学生体质,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

小学体育教学最显在、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增强小学生体质、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小学阶段是人骨骼、肌肉、韧带以及身体内部各器官机能发展的黄金阶段。体育游戏以走、跑、跳、投、翻滚、攀爬等动作为运动形式,能够在游戏过程中促进小学生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增强韧带和关节的柔韧性。同时,小学生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其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也得到显著改善,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

1.2 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

部分小学生因性格、家庭条件、学习成绩等原因存在自卑心理,不敢与教师和同学交谈,不敢参与集体活动、性格孤僻。自卑心理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较大危害,需要教师予以高度重视。体育游戏趣味性十足,同时强调教师与小学生之间、小学生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充满欢声笑语,有助于打开自卑小学生的心扉,让其体会集体的温暖。

1.3 培养小学生品德素质,促进小学生品德发展

“立德树人”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体育游戏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求小学生主动布置游戏道具、认真遵守规则游戏规则、注重团队协作、尊重教师和同学、爱护游戏道具、爱护大自然等,进而培养小学生的品德素质,促进小学生品德发展。

1.4 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其容易被新鲜的、具有一些挑战性的、五彩缤纷的事物所吸引。目前一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较低,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不强。分析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仍以“灌输式”的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为主,对小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关注较少,导致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体育游戏集趣味性、多样性、健身性和交互性于一体。体育游戏中多样的道具和充满挑战的游戏规则,能较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提高其学习兴趣。

1.5 培养小学生运动习惯,进而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首先要求小学生形成课外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组织的体育游戏较简单。在体育游戏过程中,体育教师会清晰告诉小学生游戏名称、所需的道具、游戏的规则等。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游戏教学,小学生会掌握体育游戏的方法,然后在课外和同学、家长一起游戏,从而有助于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2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与实践

围绕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本文提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

2.1 运用时机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要掌握好体育游戏的运用时机。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建议体育教师将体育游戏运用在准备活动、正式教学活动和结束整理活动中。刚开始上课时,小学生的情绪往往十分高涨,运动欲望强。此时,体育教师可以直接以体育游戏的形式指导小学生开展准备活动,提高其大脑神经中枢的兴奋度,提高其身体关节、韧带的柔韧性,使小学生做好即将进行较大运动负荷的身体准备。在正式教学活动中,部分小学生会因为单一、枯燥、反复的教学内容而学习兴趣锐减,不愿意运动,即使运动也存在动作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此时,体育教师组织一些体育游戏,可以重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快要结束时,很多小学生会出现意犹未尽的表情。体育教师组织一些体育游戏当作结束整理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小学生对体育兴趣,为其课后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2.2 运用程序

体育游戏的运用要有较为严谨的程序,不能杂乱无章。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本文建议体育教师按照“准备游戏道具→讲解体育游戏→开展体育游戏”3个基本环节开展体育游戏。在“准备游戏道具”环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图画展示的形式告诉小学生体育游戏所需要的道具,同时体育教师要清晰告诉小学生体育游戏道具的名称、数量、放置地点、搬运时的注意事项等。在“讲解体育游戏”环节,体育教师要向小学生生动地讲解体育游戏的名称、游戏目的、游戏规则以及游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讲内容,体育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在“开展体育游戏”环节,体育教师要专心带领小学生游戏,不能游戏进行了一半,停下来给小学生再次讲解体育游戏相关知识,这样容易造成小学生情绪低落、学习兴趣锐减。

2.3 运用技巧

虽然体育教师可以在现有的体育游戏类书籍或者网络上获取体育游戏的内容与方法,但在实际运用时,为增强体育游戏与教学目标的关联度,同时为增强体育游戏教学的针对性,建议体育教师掌握一些体育游戏创编方法,见表1。

表1 体育游戏创编技巧

在体育游戏组织与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的语言对小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最为直接。考虑到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喜欢玩耍、喜欢提问、喜欢比较与竞争的特点,建议体育教师从激发兴趣、引发思考、促进行动3个方面调整自己的语言,见表2。

表2 体育教师在开体育游戏时的语言技巧

体育游戏的组织与开展,离不开语言讲解,也离不开动作示范。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运用一定语言技巧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动作示范技巧。考虑到小学生喜欢童话寓言故事、角色扮演的特点,建议体育教师从模仿、演绎2个方面做好动作示范,见表3。

表3 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时的动作示范技巧

2.4 运用要点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游戏前期的创编工作,还是游戏过程中语言讲解和动作示范,体育教师都要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注意游戏的趣味性、多样性。小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主动、长时间地参与体育教学。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在游戏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所以,体育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时一定要注意游戏场地设施的安全以及游戏方法的安全。当小学生做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时,体育教师要做好帮助和支持。

体育游戏具有体育和游戏的双重属性,其中体育的属性决定了其应当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需要通过体育游戏改善小学生的身体形态,促进小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体育教师科学创编体育游戏,同时科学控制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运动负荷量。

体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在体育教学中有差异、有层次地运用体育游戏。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体育教师要创编动作难度小、运动负荷量小的体育游戏,并结合童话寓言故事、动画片开展教学,提高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而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体育教师可以创编动作难度较大、运动负荷量较大的体育游戏,并结合体育教材大纲开展教学,提高体育游戏的锻炼性。

3 结 语

体育游戏集趣味性、多样性、健身性、交互性于一体,能够显著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运用体育游戏。为了提高体育游戏的运用效果,体育教师应当掌握好体育游戏的运用时机,科学规划体育游戏的运用程序,同时掌握一定的体育游戏运用技巧。另外,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体育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小学生兴趣、注意小学生安全、促进小学生身体发育、加强个性化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小学生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们的“体育梦”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