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基于人文素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文化

2022-03-29杨晓婷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堂文化人文素养小学美术

杨晓婷

摘要:遵照新课程标准指导,在美术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多元化因素,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课堂文化创设教学环节,以达到启迪学生艺术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愉快的审美体验。因此,本文将对小学美术课堂文化创设的策略以及其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文化;人文素养

一、结合课堂文化,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和进步,而学生因为年龄尚小,特别容易受到周围情况的影响。因此,为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结合课堂文化,学校和教师要重视课堂文化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结合课堂文化教学模式下的目标引学,主要包括“课前展示”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前的三分钟,为学生播放一段美术小常识、小故事,结合课堂文化,让学生在课前时间加强学习兴趣,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深度学习。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复习上一阶段的学习内容,采用趣味的视频导入,让学生巩固旧知识,充分进行复习回顾。目标引学阶段,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起始阶段。

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点的集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目标引学阶段采用人文素养引导教学,借助经典的美术作品,欣赏“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从审美上熏陶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知识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一段奥运会射击片段,片段中的中国运动员举起射击枪直击靶心,学生也将注意力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学习之中,并在目标引学期间为学生运用人文素养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此期间建立学习兴趣,合理利用点的组合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和谐的色彩。

二、结合课堂文化,引导学生活用美术思维

在小学阶段,学生还不具备着一定的知识储备,主观能动性也还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应当在学生的年龄基础上,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优化结合美术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美术教学内容,高效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在结合课堂文化的活用,在课堂上要确立主导意识,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课堂的引导指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展开针对性的分析,从问题中探寻真正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做好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趣味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其中,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展开形象化的教学,积极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创作思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小学美术《记录色彩》这部分内容的绘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人文素养培养丰富课堂教学,为学生讲解概括色彩的主调,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结合课堂文化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结合夕阳西下的美景和晨雾的景色,给了大家一种怎么样的色彩体验?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对教学内容展开分析和探讨,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到问题讨论之中。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文化的活用引导学生通过课堂的讨论,对丰富的色彩内容进行剖析。对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人文素养的教学元素,积极寻找人文素养的教学契机展开提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主学习,更好锻炼自身的思考能力。

三、结合课堂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当中,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于人文素养的认识并不充分,会导致学生对于美术创作学习缺乏兴趣,降低艺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全面优化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教师要结合课堂文化,设置小组合作的活动,对每一名成员进行定位,促使他们充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小学的美术教学过程当中,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师通过人文素养的培养,运用多种美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课堂文化的实践应用,有利于教师更快捷,便利的讲解美术要素的组成,帮助学生感悟美术创作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学生自主地融入到美术创作的实践学习之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分。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集合人文素养培养展开评价,教师在结合课堂文化进行教学期间,要注重开展综合评价活动,并利用学生美术思维培养进行综合评价。

例如,在美术课堂文化的氛围之下,教師可以丰富审美教育内容,提高审美教育质量,高效开展审美教育。在多个审美教育要素之间建立多样化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形式,拓展美术审美教育形式。教师可以利用物质资源,辅助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雕与刻的乐趣》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边听课边操作,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给学生多一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参与到整个雕刻过程之中,这要比干巴巴地听教师讲解所收获的知识多,效果也会更好。教师在上初中美工课时,可以先将所需的材料:橡皮泥;小刻刀和雕刻物品准备好,然后向学生展示几个蝴蝶、毛毛虫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雕刻的兴趣。教师可以一步步结合语言的魅力教学生,让学生边听课边进行操作,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加度和动手才能,使学生学会更多本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课堂实践氛围与美术课堂的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丰富学习生活。

结束语:

美术教学课堂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摒弃传统陈腐的教学观念,结合课堂文化的魅力积极创设美术高效课堂,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课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才能打好底子,以此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常亚恒. 构建基于人文素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文化[J]. 教学与管理, 2021(24):3.

[2]李影.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探析[J]. 新智慧, 2021(9):2.

[3]王娟. 如何将人文素养渗透到小学美术课堂[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20):1.

蒋烈珊.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探索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16(7):00166-00166.

猜你喜欢

课堂文化人文素养小学美术
探究初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文化的构建
物理课堂文化的构建
浅谈体育课堂文化构建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