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花界人间》的多重叙事空间及其象征意蕴

2022-03-29孙凯璇

歌海 2022年1期
关键词:虚拟空间舞剧

[摘 要]舞剧作为戏剧艺术具有多维性,其空间性是第一位的。舞台上的对象通过演员的表演变化,便能调动观众无穷的想象力,把有限的舞台时空转变为无限的自由时空。《花界人间》是国内第一部以壮族花婆信仰为题材创作的大型舞剧作品,以极富想象力的方式,将民族信仰的创世主题、生命观以及民族文化搬上舞台,呈现出“壮乡大地”独特的人文生态和民族之魂。以空间角度为切入点,研究壮民族舞剧《花界人间》所呈现的花界、人界和黑暗世界三重叙事空间,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其蕴含的丰富象征意味。

[关键词]舞剧;花界人间;戏剧空间;虚拟空间;民族舞剧

《花界人间》是广西近年来呈现的大型民族舞剧。此剧取材于民间传说,原创性突出,将民族符号与现代光电技术妥善融合,拓宽了想象边界,对壮民族民间舞的素材进行了创新,在花婆神话之外加入原创幽灵蜘蛛角色,不仅丰富了传说细节和情节性,而且对花界、人界、黑暗幽灵界多重叙事空间的表达独特而多元。对这一大型民族舞剧的研究是拓展和丰富广西民族艺术、地域文化和空间理论的重要课题。

一、《花界人间》戏剧空间上的真与幻

从时空角度考查,各类艺术具有不同的时空特征。譬如绘画、书法是二维的平面艺术,雕塑是三维的立体艺术,诗、小说、音乐是一维的时间艺术,戏剧则是空间三维加上时间一维的四维时空艺术。1戏剧艺术是四维艺术,舞剧作为戏剧艺术的一种,突出表现为视觉主因的艺术,其空间性是第一位的。

真与幻的交织使得《花界人间》戏剧空间得以延伸扩展,有助于演出进入深层情感的层面,传达出强烈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内容,呈现出多元的魅力。

以真观之,舞剧存在于真实的空间中,可以被观众感知;并且遵循了现实逻辑,比如故事发生的人间背景,展示了壮乡人民的世俗生活。农作、收获和庆祝、祭祀等繁多的生活场景都是真实的生活经验;构成背景和道具的桂林山水、师公面具等现实物体,也都是极具代表性且有助于营造演出氛围的真实之物,作为背景的桂林山水是极具典型性的要素,直接为观众塑造出漓江河畔的一片壮美壮乡风情。角色的喜怒哀乐紧随故事发展,是人物處在当时当地做出的合理反应,比如女主角的心智被黑暗侵蚀之后,昔日的伙伴也变得对她心怀恐惧。作为素材的花婆神话也是现实存在的故事,这些遵循和借助了现实逻辑和现实实在物体的元素,都是《花界人间》自有戏剧空间中“真”的一面。

以幻观之,舞剧以自由的想象营造了花、人、黑暗幽灵三界,舞剧以幕布和场上道具的变换、演员的虚拟动作,把观众带入戏剧空间中。观众可以借助想象,跳脱出舞台上已有的场景,自由扩展、填补花界的神秘和魅力;在黑暗的舞台灯光之中,观众也如入幻境,把自我带入舞剧展现的幽灵地界。观众会为主角的困境而担心,终幕看到角色打败黑暗、魂归花山之时,会在小小舞台空间之外,感受到“花人合一”“从花界来,到花界去”的花婆信仰生命观、自然观。并且在观看舞剧结束之后,观众除了对花婆神话有了解,会有对男女主角之间爱情、对主角心中大爱和人性光辉产生感动和钦佩。观众心中留下的感动和韵味,也是自更广阔的舞台之外的空间而来。

二、围绕《花界人间》的多重空间

《花界人间》分为上下两本,上本主要展示人间的壮乡生活,以民族特色为主;下本加入大量神话元素,主要描叙女主角达棉受到幽灵蜘蛛的蛊惑,受到伤害,男主角布壮陪伴达棉走上求药之路,达棉与以幽灵蜘蛛为代表的内心欲望和邪恶力量进行对抗。

(一)叙事空间的建构:花界、人界和黑暗世界三重场景

首先是充满想象的花界,舞剧呈现了花界的瑰丽与梦幻之美。表现花界空间时,舞台上会投下一块薄幕,既区别于人间,也让观众产生一种距离与朦胧之感。花界表现为一朵硕大的花,以“姆六甲”为圆心展开,舞者层层叠加,以肢体语言展现花瓣的开合与舒展,用现代语汇的身体构成一朵完整而巨大的人形花朵,表现出万紫千红的生命怒放。舞台背景上方有一块彩色玻璃组成的绽放花朵,舞剧的开头和结尾都以花界为主画面,从花界的花朵下凡成为男、女主人公开始,又到二人经历人世间种种,死后魂归花界为结尾。

第二重是充满爱意的人间, 舞剧的大部分篇章都在表现人间,展现出人间的热闹和乐之美。或是通过“打谷舞”“打砻舞”“求花舞”等群舞片段,表现生机勃勃、热闹欢乐的壮族人民的劳作和生活场景,或是以庄严肃穆的场面展现壮族人民的仪式与信仰,或是通过描述各民族在男女主求药时纷纷给予帮助来展现各民族的友爱和睦、纯朴善良。此外,男女主的爱情线索也表现出人间的爱意。

第三重是幽灵蜘蛛所在的黑暗地界,与人间的热闹欢乐气氛形成鲜明对比。幽灵蜘蛛的黑暗地界主要以黑紫色调为主,地界除了一棵干枯衰败的树并无他物,意境压抑沉郁。幽灵蜘蛛嫉妒男、女主人公的和美以及人间的欢乐丰收,她去到人间,化身恶之花蜇伤女主人公,在女主人公的心里种下了黑暗的影子。其后女主角与幽灵蜘蛛的搏斗既可以认为是发生在女主角的内心,也可以看作是处在幽灵蜘蛛的势力范围即黑暗地界。

人界、花界、幽灵蜘蛛所在的黑暗世界,这三重的故事场景在舞剧固有的剧场空间和戏剧空间之外,又进一步扩充了叙事空间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了舞剧的可看性和故事的多样性。

(二)叙事空间的拓展:故事角色心理空间的转变

舞剧中最为引人瞩目的重头戏是达棉战胜幽灵蜘蛛,从幽灵蜘蛛的蛊惑下夺回对自己心智的掌握。舞剧表现出的不仅是二人搏斗的场景,更是达棉内心重塑的过程。幽灵蜘蛛也是女主角心理空间的外化。达棉内心的矛盾斗争构成全剧的高潮,除了以达棉和幽灵蜘蛛的双人舞来抽象表达达棉内心,还有具体的舞美相呼应。

在祭祀片段中,铜鼓位于祭桌上方,分成三个部分,祭祀时三片交错在一起,显现出一个镂空的铜鼓形象。达棉的莲花灯舞动时,灯光将达棉的影子投射到铜鼓上面;当达棉被蜘蛛控制发疯时,铜鼓一分为三,从完整到分裂到黑化,也与情节一一呼应,形成内心空间与舞台空间、戏剧空间的吻合。1铜鼓象征着达棉内心的纠结变化,铜鼓的变化和动荡象征着当时场景中达棉内心的不安和激荡。

幽灵蜘蛛作为反派人物而存在,以毒物蛊惑达棉,使得达棉内心不定,陷入错乱,丧失自我。幽灵蜘蛛构成的黑暗空间正象征着女主角内心的欲望和黑暗,与幽灵蜘蛛的斗争过程也是达棉自我超越的过程。编剧加入幽灵蜘蛛这一角色,不仅制造了舞剧矛盾,推动舞剧发展,也使得原有的较为单一平面的花婆素材更加丰富饱满。铜鼓、背景色彩等具象元素的呈现,再结合舞剧本身象征抽象的特点,使得达棉的内心世界得以外化,有力地感染了观众情绪。

(三)情景唯美化与立体动态化的现实观演空间

《花界人间》充分利用光电技术塑造多重空间,舞台上的灯光适时地变换色调,在表现花界、幽灵蜘蛛所在的黑暗世界等非现实世界时起到冲击观众视域的作用。花界的缤纷和炫丽,通过投影屏上的流动灯光如梦如幻地表现出来;黑暗幽灵所在的世界,直接以黑暗灯光笼罩。此外,借助灯光还可以表现场景氛围和人物情绪,比如在“打谷舞”结束时,灯光突然变得炫目,演员把手中作为道具的禾把抛向天空,灯光的炫目变化直接传达出热烈、张力十足的感情。在表达主角内心世界的时候,聚光灯、追光等传统灯光表现手法也極为常见。达棉的内心挣扎和独白通过聚焦的灯束也直接向观众提示了叙事空间的转化。

《花界人间》除了在多地巡回演出,还曾在中央电视台第三频道的《舞蹈世界》播映,在网络上也有官方摄影版本的录像可以观看。这种大规模媒体放送播映不同于在剧院面对面的观看方式,也不同于此前购买刻录版光碟进行观看的方式。特别是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庞大、获取方便等特点,网络播映舞剧等戏剧形式也给观影空间带来新的变化,未能亲临现场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观看《花界人间》,临场感的缺失会对观看体验造成影响,重复观看又会使得观看体验常看常新。

三、《花界人间》多重空间的象征意蕴

(一)壮民族文化符号的再创造

《花界人间》中有众多具象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有助于戏剧空间的塑造,有助于观众沉浸其中,进入花界等抽象空间,极具象征意蕴。符号可以形成空间,《花界人间》的符号群是比较有体系的壮乡文化空间。

舞剧本身就具有虚拟表演的特点。《花界人间》大量从广西民族舞蹈中提取元素,以极具特色的壮族民间舞蹈来进行编排演绎。壮族民间舞蹈有很大部分是对农耕生活的描述和模拟,主要舞蹈动作包括撒秧、栽秧、割谷、打谷、舂米等,《花界人间》中极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的“打谷舞”“打砻舞”就是壮族稻作文化的产物,演员借用禾把、竹竿等日常劳作工具,通过欢快的群舞表现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与劳作,极富现场感和民族感染力。“祭祀”片段将毛南族的傩舞,壮族的巫舞、师公舞,京族的天灯舞等极具特色的仪式性舞蹈结合到一起;“求药”片段将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特色民间舞蹈浓缩呈现,展现了各民族大团结的景象,这一切象征着壮族人间的勤劳勇敢和欢乐幸福。

在音乐上,该剧主要从传统民族音乐和山歌中提取精华,以胡琴、笛子和具有壮族特色的器乐,结合带有原生态唱腔的女声吟唱,来丰富舞剧多层次的情感表达。此外,音乐配合舞蹈与空间的变换而变化,比如在“打砻舞”中,背景乐是整齐划一的打砻节奏,象征着人们劳作时的愉快和喜悦;在“祭祀舞”中,背景乐是师公舞的鼓点,伴有神秘沧桑的女声吟唱,象征着祭祀的神秘以及故事发展方向的不明朗。

舞剧中极为突出的符号是桂林山水,它会随着情节推进而变化,颜色的变化也象征着舞剧故事的变化。比如表演“打谷舞”时,桂林山水剪影为金色调,象征着金秋十月收获季的喜悦氛围;再如布壮带着达棉踏上寻药之路的片段,不仅借助了竹筏和渔火的符号,而且打造了一种烟雨漓江的情景,象征着求药之路的迷茫和漫长,与故事发展相契合。

(二)壮民族信仰历史的现代化发展

故事直接以花婆神话为素材,花的意象作为主线贯穿始终。该剧题材新颖,是国内第一部以花神信仰为题材的大型舞剧,以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具有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的信仰。民间信仰具有一定的崇拜对象,壮族的花婆信仰以生育女神花婆作为崇拜祭祀的对象,体现了“花人合一”的生命观、自然观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

花界的塑造不仅代表花婆信仰中的花界花山,更象征着人性的光辉殿堂。达棉与黑暗世界的斗争象征着每个人与自身欲望的斗争;而达棉最终战胜自己,以生命来维护光明世界的结局,更是象征着人对自己的超越和世界对正义美好的渴望。终幕达棉和布壮重返花界、携手相拥的美好处理,不仅体现了花婆神话“从花界来,到花界去”的理念,还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舞剧创作者对美好灵魂拥有美好归宿的愿望。舞剧在达棉“奉献生命”而“决绝欲望”之后,通过广西十几个世居的少数民族风格绚烂、色彩缤纷的舞蹈来营造高潮——这高潮使“魂归花界”成为“人性升华”的象征,使布壮和达棉的人生隐喻着“人生的信念花界的善”。1

结语

《花界人间》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以花婆信仰为题材创作的大型舞剧作品,以极富想象力的方式,将民族信仰的创世主题、生命观以及民族文化搬上舞台,呈现出壮乡大地独特的人文生态和民族之魂。舞剧是一种视觉为主以及空间性第一的艺术形式,《花界人间》这一舞剧对花界、人界、黑暗世界的多重叙事空间有着独特而多元的表达,在这三重场景之外,还有心理空间和想象空间的参与。《花界人间》创新舞台艺术,将古老的民族叙事、民俗信仰转换为当代人易于并乐于接受的文艺作品,完成了民间信仰的现代化叙事,更好地表达了原有的民间信仰内容和现代化内涵。

作者简介:孙凯璇,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1胡润森:《戏剧时空论》,《戏剧》1999年第4期。

1李琛:《幻想花界,爱意人间——小议舞剧〈花界人间〉》,《戏剧之家》2019年第25期。

1于平:《人间的信念花界的善》,《中国文化报》2018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虚拟空间舞剧
浅谈舞剧编导创作中的新颖与独特
虚拟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回眸,是为了下一次的启程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艺术的数字化“虚拟空间”探究
冯双白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与虚拟空间研究
网络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奇闻趣事
中国舞剧“心理结构”方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