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2-03-28林媛珍顾云雨胡庆霞
朱 倩,林媛珍,顾云雨,胡庆霞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是造口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排泄物接触区域皮肤发痒、发红甚至破溃,有时可深及真皮层,致使病人病情加重,影响康复效果和预后[1-2]。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可造成肠造口用具难以稳固粘贴于皮肤上,增加护理难度、造口用品消耗、治疗和护理费用,也可增加造口周围皮肤破损、排泄物渗漏发生风险,加重病人生理痛苦,影响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3-4]。了解影响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识别高危病人,及时实施相应防治对策干预,对预防或减少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对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胃肠外科行造口术治疗的9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护理对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胃肠外科行造口术治疗的9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男61例,女34例;年龄20~89(60.40±12.14)岁;造口原因:肿瘤84例,肠穿孔3例,肠梗阻8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首次接受肠造口术治疗;具备正常交流、沟通能力;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随访期间持续住院;术后行二次造口术者;死亡或病重者;有精神疾病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以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入组病人资料,如年龄、体质指数、性别、手术时机、造口部位、手术方式、底盘渗漏次数、排泄物种类及性状、造口方式、造口支撑棒、底盘区域手术伤口、造口原因、排便规律性、文化程度、造口袋类型、饮食类型、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情况等资料。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3]:造口周围皮肤长期暴露于伤口渗出液、粪便等自身潮湿源和游泳、洗澡等体外潮湿源;病人主诉瘙痒、疼痛、有烧灼感;皮肤损伤出现在与潮湿源接触部位,形状多不规则,表现为表皮侵蚀或剥脱、水疱、皮肤红斑,可有渗液;造口袋易脱落,需频繁更换;造口袋底盘撕下时皮肤损伤对应部位会出现粪便黏附。
1.3 观察指标 分析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定性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现状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率为42.11%(40/95)。
2.2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造口部位、底盘渗漏次数、排泄物种类及性状、底盘区域手术伤口、文化程度与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有关(P<0.05)。见表1。
表1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例
(续表)
2.3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以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为因变量(无=0;有=1),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自变量赋值见表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回肠造口、尿路造口、底盘渗漏次数>3次、排泄物性状水样便、排泄物为尿液、有底盘区域手术伤口、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是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的危害性 造口是人为地在腹壁上做切口,拉出一段肠管翻转缝于腹壁,以替代原来会阴部肛门的排便功能,即为粪便出口的改道,被广泛用于直肠癌等肠道疾病治疗[5-6]。尿路造口袋则具有抗液体反流作用,且末端可与床边的引流袋连接,液体可从造口袋直接流入引流袋内,便于计量和倾倒,适用于尿路造口术后早期排泄物的收集[7-8]。部分病人会因造口处皮肤受到排泄物、摩擦等因素影响而出现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增加造口感染风险,严重时可能威胁生命安全[9-10]。如何有效预防或减少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
3.2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本研究结果显示,回肠造口、尿路造口、底盘渗漏次数>3次、排泄物性状为水样便、排泄物为尿液、有底盘区域手术伤口、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是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①回肠造口、尿路造口:回肠造口者排便量多,且粪便多呈稀糊状或水样,含有部分消化酶,易损伤造口处皮肤,且回肠造口多为袢式造口,需放置支撑棒,底盘粘贴难度明显增加,致使底盘开口裁剪过大,增加皮肤与粪便接触可能性,促使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风险增加[11-13]。对于此类病人可选择抗腐蚀性更强的增强型造口底盘,且术后及时将造口支撑棒拆除,尽可能减少皮肤与粪便的接触。尿路造口术后病人经腹壁造口排出尿液,造口处皮肤长期与尿液接触,造口与皮肤交界处开始逐渐向外扩大发生皮肤侵蚀、剥离或皮肤炎症,易导致病人发生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14-15]。对于此类病人术后应选择舒适且可保护造口周围皮肤的造口袋,减少造口袋对皮肤造成的刺激和摩擦,减少造口周围皮肤问题。②有底盘区域手术伤口、底盘渗漏次数>3次:底盘粘贴区域存在手术切口者护理时需兼顾伤口无菌、换药和造口底盘粘贴,加大护理难度。加上该部位皮肤有瘢痕、皱褶,易因伤口渗出、皮肤不平整等因素影响而降低底盘粘贴牢固性,增加渗漏风险,造成伤口污染、感染,延迟伤口愈合,极易引发底盘渗漏,形成恶性循环,易诱发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16-17]。造口护理时可将皱褶的皮肤拉平后再粘贴造口袋,若皱褶较深,对皱褶处可适当使用防漏膏填补。若切口靠近腹股沟或脐孔而影响底盘边缘粘贴牢固度时,可在确保粘贴区域基础上用弹力胶带加宽底盘边缘,或对底盘边缘适当裁剪,防止脐孔被贴住而形成缝隙[18]。针对有底盘区域手术伤口者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水胶体敷料覆盖伤口,再对造口底盘粘贴,在隔离造口排泄物、促进伤口愈合、预防伤口污染时,用敷料创建较为清洁干燥、平坦的底盘粘贴面,预防发生底盘渗漏,减少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③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低者自我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治疗期间缺乏造口相关知识和护理技巧,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偏低,常忽略碱性肠液、尿液排泄物的排出,致使造口周围皮肤感染,长期反复易引起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19-20]。护理人员需重视造口相关知识宣教,通过发放疾病手册、播放视频、集体授课等途径向病人讲解造口护理知识、相关危险因素等,使其充分了解造口护理的重要性,做好早期预防护理。叮嘱病人对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应勤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依次用造口粉、喷涂液体敷料隔离排泄物,避免排泄物刺激,同时告知病人清洁排泄物的正确方式,防止其污染皮肤。造口治疗师示范造口护理用品、造口袋的粘贴、更换、排放技巧,确保病人熟练掌握每一个护理细节,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防止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
综上所述,回肠造口、尿路造口、底盘渗漏次数>3次、排泄物性状为水样便、排泄物为尿液、有底盘区域手术伤口、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是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护理人员应针对高危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病人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