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流产术后实施盆底肌修复治疗仪的效果分析

2022-03-27贝桂平苏小娟韦丽胡慧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8期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

贝桂平 苏小娟 韦丽 胡慧

关键词:盆底肌修复治疗仪;人工流产术;子宫内膜厚度;早孕妊娠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8--01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素质的提高,怎样减少人工流产给妊娠女性造成的痛苦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话题[1]。人工流产是育龄女性意外妊娠的首选补救措施,在终止早期妊娠中广泛应用,人工流产虽能防止非意愿妊娠的发生,但手术后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阴道出血等副作用,长时间阴道流血还能引发感染、月经失调、贫血甚至继发不孕不育等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构成极大负面影响[2]。为此如何加强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盆底肌修复治疗,是减少人工流产术后相关并发症、促使患者术后康复的重点。盆底肌修复治疗仪是当前康复治疗学对于改善肌肉收缩功能较为普遍且有效的方式,其是通过电生理等因素刺激盆底肌,促使盆底肌肉被动收缩,继而加强盆底结缔组织的收缩与支撑功能,使患者盆底肌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3]。同时适当电刺激能显著改善子宫卵巢血液循环,提高患者免疫力,促使血管收缩,使阴道流血情况得到改善,并使肌腱及筋膜韧带收缩功能得到改善,使子宫功能得到复原。本文现展开以下研究,分析盆底肌修复治疗仪的临床应用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排列法作为分组依据,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80例早孕妊娠患者列为常规组与修复组,各40例,本次研究均取得伦理委员审核批准[批号:2020年审(22)号],常规组年龄最低20岁,最高38岁,均值(27.46±2.81)岁,孕周最短6周,最长10周,均值(7.65±1.82)周,修复组年龄最低21岁,最高39岁,均值(27.52±2.83)岁,孕周最短5周,最长10周,均值(7.35±1.73)周。组间临床资料完整且无差异,P>0.05,可进行分组比较。

纳入标准:①无生殖系统感染;②无肝肾功能障碍;③停经后B超显示宫内早孕5~10周;④无精神系统疾病或认知障碍;⑤患者与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全程参与。

排除标准:①合并全身性免疫性疾病者;②凝血功能存在障碍者;③合并心脑血管等疾病者;④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不全者;⑤妇科器质性病变者;⑥酒精成瘾与吸毒史者;⑦不配合此次研究或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患者促宫缩药物治疗:给予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ml/次或缩宫素注射液10U/次;口服产后逐淤胶囊0.9g/次,每天3次,连服7-10天。修复组在上述前提上加用盆底修复治疗仪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南京麦澜德公司生产的MLD B4PIus型盆底肌修复治疗仪进行治疗,清理消毒患者中下腹部及骶尾部皮肤,将电极片分别贴于患者双侧耻骨联合上方子宫投影部位及及骶尾部,将刺激频率调至40-50Hz,脉冲宽度调至250μs,从低频逐渐向高频过渡,每次持续30min,在增加强度时与患者沟通,待患者适应当前强度后再增加强度,尽量在3min内增加至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强度,强度越大则效果越好。

1.3 观察指标

(1)依照本院自拟会阴肌力测试对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水平进行评估,肌力0~5级,盆底肌肌力与肌力等级呈正比。

(2)对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阴道流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做出评估并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n(%)]表达,应用统计软件SPSS 20.0实施t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后选用P<0.05表达。

2 結果

2.1 组间盆底肌肌力对比

与常规组比较,治疗前组间盆底肌肌力无差异,P>0.05,治疗后修复组盆底肌肌力评级较高,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人工流产指的是通过负压吸引辅以刮宫术继而终止妊娠的一种手段,但手术的机械性刺激与短期反复手术易造成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盆腔感染、不孕不育、月经紊乱等相关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均构成极大影响。为此需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促进其得到尽早恢复[4]。

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过长的原因大多是由于部分绒毛或蜕膜残留在宫腔内而影响子宫收缩所导致,有时会出现大出血现象。促宫缩剂能加强子宫收缩,及早排出残留的绒毛或蜕膜组织,从而使子宫尽快复旧,降低清宫风险,减少阴道流血的时间及出血量,但常规药物治疗时恢复时间较长,临床效果欠佳。本文经研究分析后发现:与常规组比较,治疗前组间盆底肌肌力无差异,P>0.05,治疗后修复组盆底肌肌力评级较高,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盆底肌修复仪主要是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与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其中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是新兴的一种治疗方式,主要是针对盆底肌群予以不同程度的电刺激,以起到加强盆底肌相关肌群的作用,生物反馈主要是通过置于阴道内检测压力装置检测相应肌肉收缩力,以检测盆底肌收缩产生的电信号拟定针对性治疗措施,正确协助与指导患者放松与收缩盆底肌,继而获得改善盆底肌肌力的目的。据资料显示[6],被动外界刺激对机体本体感觉有唤醒效果,通过设置正确的生物反馈可起到恢复患者肌肉运动功能的作用,经反馈产生的肌肉收缩波形能引导肌纤维的收缩,协助患者逐渐掌握正确的肌肉收缩方式,继而使肌肉功能得到恢复,盆底肌修复治疗仪能起到术后镇痛,促进盆底子宫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组织修复恢复生理功能,促使子宫内膜修复,使患者阴道出血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此外本文比较组间子宫内膜厚度、阴道出血与月经恢复时间后显示:与常规组相比,修复组子宫内膜厚度较高,阴道流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均较短,P<0.05。这是由于盆底肌修复治疗仪的电流通过对交感神经兴奋进行抑制,扩张子宫动脉血流使子宫卵巢血流得到改善,继而促使子宫内膜得到有效恢复,同时适当电刺激能显著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患者免疫力,促使血管收缩,使阴道流血情况得到改善,并使肌腱及筋膜韧带收缩功能得到改善,使子宫功能得到复原,从而恢复正常月经周期[7-8]。

综上所述,盆底肌修复治疗仪能缩短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阴道流血时间,使子宫内膜厚度得到增加,且促使月经恢复正常,同时提高其盆底肌肌力,建议采纳。

参考文献:

[1]岳青芬,邢燕,王颢,等.盆底康复治疗对流产所致不孕不育患者封闭抗体表达的影响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3):510-513.

[2]郑小花,黄惠娟,徐颖. PHENIX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Meta分析[J].人民军医,2021,64(3):246-251.

[3]梁培琴,卢军,汪万君.人工流产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对子宫内膜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0,15(1):118-120.

[4]石薇,牛晓宇,陈悦悦,等.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21,17(2):215-220.

[5]卢朝霞.补肾活血汤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对人流术后闭经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139-141.

[6]韦彩素,陈慧峰,潘琦文,等.仿生物电刺激在重复人工流产术后的应用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1,13(7):58-62.

[7]罗秀清,李博,王力文.仿生物电疗法用于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9,20(1):74-75.

[8]军晖,杨琳,简皓,等.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1):63-65.

猜你喜欢

人工流产术
计划生育手术育龄妇女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分析
优思明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妇女40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不同时间舌下含服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畸形子宫人工流产术的护理效果观察
卡孕栓与米索前列醇片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人工流产术后即服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