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家校共育心理健康策略

2022-03-27蒋国明

启迪·上 2022年1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

蒋国明

【摘要】学生的成长环境、家长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冲击,并在学校生活中彰显出来。而在以往的教育中,通常会忽略家庭教育在学生心理教育中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家长参与意识薄弱、家庭教育失当。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形式单调。在家校合作中也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是更多流于形式、摆摆样子,随意性强,计划性和连续性很差,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也无法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地渗透进家校合作中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家校共育  心理健康  策略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强调人本身拥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主要对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认知过程、积极人格特点给予途径和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在家校共育学生健康心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探究家校共育学生健康心理的策略。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其以研究人的幸福为一个中心,以积极的情绪、人格特质和社会组织系统为三个基本点。在以往的教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存在忽略心理教育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家长参与意识薄弱、家庭教育失当。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他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则往往是忽视了或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形式单调。在家校合作中也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是更多流于形式、摆摆样子,随意性强,计划性和连续性很差,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也无法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地渗透进家校合作中去。

因此,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有效的家校活动,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与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一道为班级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为教育好每一位孩子而努力。为健全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切实增强师生珍爱生命意识,提高师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二、家校共育学生健康心理的策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一)加强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意义的宣传

学校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家校共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好处以及必要性进行宣传教育,让家长增强在家庭中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感。此外,营造班级、校园心理文化氛围,例如:每个班级都设置独特的班级口号,班徽、班旗、班服;每个班级的宣传栏都布置心理健康求助热线的各级联系方式;在年级走廊耀眼位置布置宣传海报,随时给孩子提供积极心理暗示。

(二)全面筛查,了解师生心理

心理普查能够全面快速地发现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有效避免和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进行,同时也是全方位了解学生发展,科学指导教育教学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三)创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施及时辅导

以学校为主导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心理筛查,在家长的陪伴指导下,按照学校要求完成相应的心理测评文件、心理健康摸底调查,与本班班主任以及各科任课教师沟通孩子在家的情绪反应,心理变化。家校双方都能适时掌握心理健康水平、学业焦虑水平、阳光因子等方面,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建立心理健康个人档案,有针对性了地给予辅导。

(四)开发多元共育课程,浸润心理思维

有别于其他学科课程,心理健康课将心理元素和心理思维浸润于课堂中的每一个时刻、每一个环节、每一次游戏、每一堂课,同时也浸润于家庭里的每一个角落,父母的每一句言行,亲子关系的每一次活动。在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中,我们主要以活动体验、小组合作、学生自主生成知识为主要教学方式,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课后通过布置心理幸福日记,亲子心理绘画,亲子心理影视欣赏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五)培训家长志愿者,参与主题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针对每个年级的发展特点和最近大多数班级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学校德育处和心理健康中心联合开展主题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每次活动开始之前,对参与的家长志愿者进行培训,协助老师带领本班学生参与活动,讨论分享,管理活动器材,活動安全员,活动之后还要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反馈。

(六)开设特色家长课堂,树立科学家校共育理念

根据不同需求,心理健康中心开展“读懂孩子”、“一年级新生亲子沟通课程”、“情绪管理”等家长课堂,或者开展“智慧父母正面管教周末约吧”家委会团辅、“隔代抚养”的家庭教育沙龙等活动。

此外,积极举办家长会、主题沙龙等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培训交流活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避免盲目攀比增加课外负担,培养孩子开朗自信、乐观向上的精神。强化家长履行教育监护责任,关注孩子情绪变化和心理问题,采取措施有效疏导。

参考文献:

[1]陶新华.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任俊.积极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1(1).

[3]孙艳梅.家校合作理念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1,(15):143-144.

[4]柴江.家校合作的本质属性、困境根源与破解思路[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62-72.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