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2022-03-27胡萍
摘 要: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越来越多新型的教学技术涌入到课堂教学中,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手段,微视频的出现及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便是信息化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体现.微视频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方法,如何将其与物理教学融合,成为了众多物理学科教师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微视频在初中物理课前、课中、课后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视频;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2)05-0118-02
收稿日期:2021-11-15
作者简介:胡萍(1983.11-),女,江苏省扬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微视频”一般情况下以5~10分钟的视频资料呈现给学生,以更为直观的视频、图片、音频方式架起了“教”与“学”沟通的媒介,将微视频运用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提升教师所陈述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有效性,运用视频、音频技术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打造了一场视听的盛宴,能够在学生在微视频所创设的真实情境之中主动地参与学习、构建知识与能力,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但是,因为诸多教师并未掌握微视频的有效使用方法,或只是将微视频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而导致微视频并没有在课程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这个问题迫切地需要解决,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1 微视频在课前预习阶段中的运用
预习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预习可以为学生的课堂知识点理解与吸收提供助力,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若是学生们能够在预习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带着尝试后未能解决的问题或疑惑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其学习效果必然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那么,怎样让学生实现高效的课前预习就成为了物理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在过去的物理预习指导中,大部分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课前阅读书本内容的预习任务,但是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中生而言,物理课本中所呈现出的物理知识点过于抽象,物理定义与公式难以理解,因此导致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会产生物理学习难的消极心理.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微视频运用在课前预习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微视频与书本内容结合的方式,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以吸引学生对物理课前预习学习的关注度,降低学生物理预习学习的难度,让初中生可以轻松的、高效的完成物理预习学习任务.
以“功”的课前预习教学为例,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力学中功的含义,掌握做功必须要具备的两个条件,掌握计算功大小的表达式等等,在课前预习中若是学生只是通过书本内容的阅读,很难理解功的定义,也无法准确地判断何时是有效做功,哪种状态下力对做工没有成效.为了帮助学生在预习学习中理解功的定义,初步地学会判断是否做功,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择了几个实例,并将其制作成微视频展示给学生们观看,首先视频中展示了一个小车从静止状态到受到推力前行的运动状态改变,一个木箱子在叉车上从下面运动到上面,一个人站在高楼上,用定滑轮拉动绳子下面的物体,物体受到拉力向上移动.在观看了这一段视频之后,让学生分析这几个物体在运动的状态下受到了什么力,并解释当力对物体的运动做出“贡献”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做了“功”.接下来,学生继续播放教师提供了预习微视频内容,视频中有一块大石头,一个人用了全身的力气推大石头,但是因为石头太沉,丝毫没有运动,让学生思考此时力是否做出了“功”,又展示了一个球在光滑的地面上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而滚动,那么此时有没有力做功呢?让学生在微视频的观看之后,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中的内容,从生活经验的视角去主动地理解与分析力学中的功,可以让学生的课前预习更具针对性,提升学生预习学习的有效性,并带着问题进入到后续的课堂学习中,为高效的课堂学习奠定了基础.
2 微视频在课堂教学阶段中的运用
微视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起到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作用,发挥出微视频的教学优势,在新课导入中创设情境,利用微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以微视频攻克物理实验教学的难关,以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具体如下:
首先,在新课导入中利用微视频,抓住学生的眼球.相较于教师的口头表述,微视频在新课导入中的运用,可以凭借其声情并茂的特点快速地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新知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探索新知.以“运动的快慢”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导入中可以给学生们播放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奥运会百米比赛的视频观察,说出在这场比赛中谁获得了第一名,许多学生都激动地说出“苏炳添”,教师继续提问:“你是怎么判断谁跑的快、谁跑的慢的?”,学生说出:“速度,第一名跑的速度是最快的”,由此引出了本节课学习的主题“运动的快慢”与“速度”的关系.
其次,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利用微视频,使概念教学更为具体化、生动化.如在“日食”、“月食”的概念解释中,即使教师尝试多次的语言讲解,学生对于“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以及概念理解仍然不够透彻,那么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动态地展示出“日食”、“月食”形成的過程,在动态的展示中利用箭头表示出光线照射的方向,可以让学生在物理微视频内容的观察中,由表及里地理解“日食”与“月食”的概念,掌握其形成的过程,了解其形成的原因,这是教师仅仅凭借语言讲述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3 微视频在课后复习指导中的运用
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无法为学生逐一地解答疑惑,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吸收情况并不好,对于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若是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学生的疑惑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影响了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同时也阻碍了初中生今后的物理学习之路.为了解决学生课上知识吸收不到位的问题,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课下结合自己的知识模糊点有针对性的选择重复播放某一段视频,反复的观看之后弄清晰、理明白物理知识点.同时,教师也可以从网络中选择一些有助于学生知识点巩固与能力提升的微视频资料,以带领学生走出题海战术,又能起到查缺补漏的效果,促进学生在课后学习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总之,微视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丰富物理教师的教学手段,为物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但是需要正确地认识微视频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是以辅助工具运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角色.只有做到合理的、适度的运动微视频教学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微视频的教学作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晓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微视频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1(17):148-149.
[2] 林晓.微视频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使用策略研究[J].中学理科园地,2021,17(03):23-24+31.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