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精设情境、引学启思”的实践探究

2022-03-27谢世军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噪声杠杆情境

摘 要:在研究《课标》解读《教材》的基础上,以“噪声”概念的归纳、“杠杆”模型的建构、“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结论的概括,为案例说明运用精彩的物理情境、科学的设问启思,引导学生从生活、从自然、从实验走向物理,领悟知识是从何而来的,最终落实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情境;引学启思;噪声;杠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2)05-0076-03

收稿日期:2021-11-15

作者简介:谢世军(1977-),江苏省海安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微情境”创设与运用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研究》批准号:D/2020/02/114

2021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相对2011年课程标准而言,在“内容标准”的“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个主题中,都增加了“情境素材建议”内容.显然,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物理的教学,教师有职责创设适合学生进行物理知识建构的情境,运用自己的知慧和经验,艺术地把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融入精彩情境,用情境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用情境带动学生的知识建构,用情境活化学生的知识运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学离开教师的科学引导,不论情境多么精彩,学生从情境走进物理难,真正达到课程目标更难,甚至可以说不可能.为此,现结合几十年的教学实践,运用三个教学案例,说明基于《课标》的建议、教材的素材,设计丰富多彩的物理情境,顺应情境的特点、学生的认知,实施科学合理、巧妙自然的引学、启思.

案例一:“噪声”概念的归纳

苏科版初中物理中,关于“噪声”的概念,没有设置什么情境,运用言语的描述直接呈现,为了改变这种呆板的课堂,采用下列思路来归纳“噪声” 的概念.

课前播放黄霄雲演唱的《星辰大海》、课的伊始播放纺织车间短视频.针对两种不同声音问道:两种声音分别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你们喜欢哪种声音呢?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呢?

针对两种声音的不同点,大部分学生会从“动听”和“难听”角度进行回答.如果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追问,会有学生回答:纺织车间的声音是噪音,对人们有害,…….在黑板适当位置板书——动听、难听、噪声,补上几条线变成简表.

接着教师追问:动听的《星辰大海》和难听的“车间声音”,在物理角度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学生有点为难,稍停片刻,教师不紧不慢地在板书课题《噪声及其控制》的同时,告诉学生现在就从物理角度探究两种声音的不同.

出示、简介“声波传感器”,用其播放“车间声音”和去掉配音《星辰大海》的波形,引导学生发现两种声音在物理学角度的不同点——噪声的声源振动无规律,乐音的声源振动有规律.接着运用自己拍摄的小视频“值夜班在家补觉的护士对邻居小孩弹钢琴的反應”“正在完成作业的学生,对电视机播放武打片的反应”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出: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就是噪声,适时在表中板书——无规律振动、不需要.

梳理噪声的概念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境地.针对表格,引导学生发现 “难听”“动听”凭“感觉”来区分噪声和乐音后,直接告诉学生“无规律振动”“不需要”分别从“物理”“环保”的角度来界定是否为噪声,适时补上表格中的关键词语——听觉、物理、环保、角度.这时的学生对乐音的关键词“规律振动”“需要”已经熟知了,就不需要再耗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来讨论和填表了.

案例中情境看似简单,却让学生在不知觉中,从生活、从自然、从实验走向枯燥乏味的噪声,在建构物理知识的同时,把握方法、体验情感,这样的物理学习,再苦学生也不会感到辛苦,久而久之也就会感悟到物理的乐趣、产生好感.

两点说明:一是为何选《星辰大海》,期望情景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甚至爱好.《星辰大海》学生熟悉而且喜欢,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引进教学内容;二是为何删《星辰大海》的配音,含有配音的声音比较丰满,波形图也就更为复杂,有害于学生发现波形的规律.

案例二:“杠杆”模型的建构.

教材提供如图1所示的器材,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把图钉拔出来.实际教学中,学生甚至不用工具都能拔出图钉,失去运用杠杆解决问题的情境,且没有挑战性.为此,选择硬度较大的木板、用带有螺纹的沙发钉替代图钉;准备器材时,注意沙发钉和木板间空隙的控制,有的小组只能插进螺丝刀,有的小组可以插进螺线刀和羊角锤.

学生活动后发现:螺丝刀、羊角锤撬运用如图2、3所示的方法更为方便.

教材中还有如图4、5所示的开瓶扳手、钓鱼竿,根据这些物理实事建立杠杆模型.实际鱼竿的顶端比较柔软,鱼竿在不同情境时的支点也不相同,为总结“固定点”“硬棒”带来困难,而没有采用这个情境.

针对图2、3、4所示的情境投影思考题: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哪些共同点?这样的问题学生很难直接回答,为此分四步启思:

第一步画图,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工具所受的力,学生一般都要画出通过支点的力和重力.

第二步思考,工具在力的作用下,是怎样运动的?这些转动有什么共同点?

生:绕着点转动.

师:力的作用下绕点转动(板书).

第三步忽略次要因素,工具所受的力中,哪个力对杠杆的转动没有影响、哪个力相对其它力而言可以忽略?在图中擦掉这两个力.

生:通过转动点的力、工具的重力.

第四步,为了工具的正常使用,对工具的材料有什么要求?

生:硬度大.

师:如果这些工具,看成一根棒的话,就必须是一根硬棒(板书:硬棒).

教师针对(黑板已有的)板书强调“这就是工具工作的共同点”点明“物理学中,把这样的工具称之为杠杆”.

相关杠杆的名词如何认识?难点在哪儿呢?

学生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已经很熟悉,即支点的概念直接给出,学生会轻松地在图2、3、4中标注出杠杆的支点.

难就难在“动力”“阻力”不同点的辨识,如何辨识呢?第一步,组织学生针图2、3、4讨论,一个杠杆上的两个力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发现:手的作用力都是使工具(杠杆)往人们需要方向转动;另一个力作用效果恰恰相反,阻碍工具往往需要的方向转动.

第二步,讨论不同杠杆上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共性?启发学生发现:一个力最终使杠杆转动起来,达成使用工具的目的;另一个力越大杠杆越难转动起来,让学生意识到这个力是在阻碍杠杆的转动.

第三步,这时不再纠结,直接告诉学生:物理学把这种阻碍杠转动的力称为阻力,使杠杆最终根据人们需要而转动的力,简称使杠杆转的的力称为动力.

力臂怎么办?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动力臂、阻力臂,动力臂、阻力臂统为力臂;通过简单的案例提醒学生注意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例如,在图4中将动力臂画成“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带领学生找错并纠错.

这时不要涉及也不能涉及为什么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因为涉及了讲不清道不明,这个问题延迟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都不晚.

案例三:“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结论的总结

教师提出问题:在寒冷的冬天,怎样才能让冰冷的手暖和起来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容易蹦“取暖器”“热水杯”“嘴对手哈气”“两手相互搓”等等,注意运用肢体语言诱导出如图6、7所示的方案(投影) .

針对哈气取暖问道:手暖和了,手的哪些物理量发生改变,如何改变?对此,学生往往回答“温度升高”,教师沉静片刻或者追问,很快会有学生意识到“内能增加”(板书:搓手——两手内能增加).接着追问:哈气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因为前面刚刚学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哪些抢嘴的学生会不加思考地答道“热传递”,学生的抢嘴教师不急于表态.

冷场片刻,针对“哈气”问:哈气时热是如何传递的?启发学生发现哈气暖和的原因:水蒸气的温度高于手的温度,水蒸气直接传热给手;更重要的水蒸气在手上液化放热.这时的学生知其然(表象)——水蒸气传递热给手,更知其所以然(本质)——主要是水蒸气液化放热.

经常体验这样的分析、判断,学生会逐步明确物理知识不是独立的,看似不同的物理知识可能会存在某种关联,有益于物理观念的落实,有益于科学论证能力的发展.

到了讨论“搓手”的时候,教师问:搓手暖和,热是从何而来?启发学生发现:搓手取暖不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而是摩擦力做功的结果.

精设情境、引学启思可以长足地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但要注意循序渐进,要求不能过高、速度不能过快,注意习得与养成,不拔苗助长,学生以做到的当然由他们来.

参考文献:

[1] 李宝银.初中物理科学推理教学的研究[J].物理通报,2020(09):32-3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备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1年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噪声杠杆情境
“白噪声”助眠,是科学还是忽悠?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降杠杆引发股指冲高回落
判断杠杆哪端下沉的方法和技巧
要减少暴露在噪声中吗?
有些噪声能让你深睡眠
Does a Junk Food Diet Make You Lazy?
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双模噪声中信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