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2022-03-27姜伟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培育策略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摘 要:核心素养在物理学科中的具体要素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要素.这几个要素并非并列的关系:物理观念强调的是观念的培养,科学思维对应的是具体的思维方法进行运用,实验探究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式,科学态度与责任是物理学习的认知提升与情感回归.初中物理教学要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物理学习方法,要将教学的目标锁定在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共同发展上.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研究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研究某一具体知识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存在,然后为学生设计一个符合认识发展规律的学习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存在,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2)05-0073-03

收稿日期:2021-11-15

作者简介:姜伟(1981.8-),女,江苏省徐州睢宁人,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当核心素养开始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时候,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需要建立,那就是今天孩子在课堂里学物理,不是让他成为物理学家,而更应关注的是:学生毕业以后,作为一个公民,学过物理和没学过物理有什么差异?物理能留给他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核心素养.

从概念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个定义是北师大著名心理学教授林崇德带领其团队,在比较了教育发达国家对核心素养的相关阐述之后,结合我国教育的具体实际而给出的.很显然,这个定义当中,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最值得思考的两个子概念,同时这儿所强调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指向学生的社会发展与终生发展的,于是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就可以都认为一个指向学生的远景成长目标,同时又从品格与能力角度强调了“必备”与“关键”来共同支撑起“核心”的培养学生的系统.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点,到核心素养的真正发展之间,必须有一条有效的途径.从这个角度来看,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是一个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由于核心素养在物理学科中的具体要素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要素.很显然这几个要素并非并列的关系:物理观念强调的是观念的培养,科学思维对应的是具体的思维方法进行运用,实验探究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式,科学态度与责任是物理学习的认知提升与情感回归.建立这些理解,有助于在寻找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的时候,有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下面就以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能”這一概念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来培育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1 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视野之下理解核心素养,是一个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演绎的过程——所要学习的是关于核心素养以及高中学段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这一认识更为朴素,更容易形成记忆与理解.而笔者在进一步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观点是:其一,初中物理教学要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其二,初中物理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其三,初中物理教学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物理学习方法,也就是实验与探究;其四,初中物理教学要超越知识层面,将教学的目标之一,锁定在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共同发展上,而这也正是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这样的理论建构,可以让初中物理教师对物理学和核心素养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同时可以将这些要素更好的融合到一个教学过程的整体当中,这就使得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不至于被各个要素所解构.

2 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改变单一教学模式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单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学生长时间在这种模式下进行学习,自身不具备主观的判断能力,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大部分学生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知识内容,久而久之,就会对物理知识产生抵触的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初中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尊重学生的主地地位,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生动活跃.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有效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初中生之后的成长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2 有利于解决物理学习中的问题

不管是在教学设计环节,还是在课堂授课环节,都要以学生接受能力为核心,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利用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及时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已经成为了物理教师教学首要目标.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就可以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的情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能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便于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进而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3 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物理核心素养不是空中楼阁.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供合适的学习路径和策略,支持学生最终达成具备物理学科特质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有研究者认为,具化目标分解,拓展学科领域,提升思维品质,领会学科本质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课堂落实的有效途径.而进一步再结合上述理论理解,那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育策略就比较清晰了:研究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研究某一具体知识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存在,然后为学生设计一个符合认识发展规律的学习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存在,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

“能”在苏科版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是重要的,在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本质上,“能”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一个独特视角.纵观整个初中物理两学年的物理教学,“能”这一概念的建构,可以强调这样几个环节:

环节一:在声、速度概念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能”的观念.

苏科版教材在第一章“声”的学习中,就已经提到了“声能”的概念.但是这个时候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事实上这个时候也不宜去讲定义),但是可以先帮助学生建立起“能”的观念,如让学生结合“发声的物体具有声能”如声波碎石等例子等.

这是一个打开“能”的大门的过程,同时也是物理观念得以培养的过程.

环节二:在“机械能”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能”的实质.

能的概念建立主要在于“机械能”这一知识当中,苏科版初中物理将“能”解释为“做功的本领”,这一解释非常通俗,便于学生理解,更重要的是这一解释可以将功和能这两个重要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功和能之间的定性联系与定量关系.而这在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当中就已经是对“能”的实质的理解了.这一理解可以迁移到后续热学知识与电学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推理得出“内能”和“电能”的概念.

在这样的推理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得以建立,而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来看,“能”的概念的迁移,本质上也是一种探究,当然,此过程中伴随着诸多实验,此处不再赘述.

环节三:在生活事例分析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化对“能”的理解.

物理知识的应用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的重要方式,事实上初中学生生活中的好多现象都可以用能的知识来解释,学生在分析这些例子的过程中会认识到,只要看“某一物体是否具有做功的本领,以及本领的变化”,那就能够判断是否具有“能”或者“能”是如何变化的.

4 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是教学目标以及学生成长目标的高度概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关键取决于教学策略的运用.课程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虽然说核心素养是一个新的理论,但是核心素养的落地却要以当前的教学为基础.这也就意味着日常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继续要关注传统的教学需要,又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让物理学和核心素养的培育有一条坚实的路径.4.1 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學活动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课堂氛围,以为物理学科具有抽象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对初中生自身的理解能力要求偏高,在课堂中,学生一旦出现听不懂的现象,自身就会产生沮丧的心理,不愿意与物理教师进行有效地互动,而良好课堂氛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物理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关于概念与定律的学习,如能力的概念、欧姆定律等,这部分知识内容对初中生来说非常抽象,如果教师没有利用科学合理地教学模式,将学生代入到情境中,学生就不能跟上教师教学的步伐,这样不单单影响教学的质量,也会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初中生学习积极性.而且,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有效地引导,提升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让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的知识内容的同时,体验生活,为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夯实基础.4.2 突出课堂情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物理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经常受到实践因素的影响,进而阻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科学有效地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及时地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通过情境化教学,就可以将知识内容更加直观呈现给学生,利用有效地途径,将其融入到综合习题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做题的趣味性,还能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情境教学为核心,让学生能够与其建立关系,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内容的同时,培养初中生自身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认识到“以人为本”是当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而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则是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本质上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夯实文化基础的同时能得到自主发展和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有了这样的认识,就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思考,不断的积累,从而让物理学和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越来越科学,运用起来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 刘庆高.浅谈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3):21-21.

[2] 杨琴荣.浅析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J].物理通报,2017(9):33-35.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培育策略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