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法下的舒适护理在小儿急诊急性哮喘发作中的应用
2022-03-26吴祎君王文霞张琳娜
吴祎君,王文霞,张琳娜
(1.河南省儿童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2.武警河南总队医院)
小儿急性哮喘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儿童气道黏膜出现炎症反应,导致支气管发生堵塞,临床症状表现为喘憋、胸闷、气短等,且并发气流受限等症状,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儿童易于密集场所中,且免疫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受外部因素影响导致呼吸系统感染[2-3]。小儿急性哮喘后病情发展快速,若未及时治疗,则病情短时间内不断恶化,威胁其生命安全[4]。因此,在小儿急性哮喘的治疗过程中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5]。本研究旨在探讨行动研究法下的舒适护理对小儿急诊急性哮喘发作的护理效果,为患儿临床护理提供相关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收治的94例急性哮喘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经诊断确诊为急性哮喘发作[6];②患儿病程<4 d;③患儿资料完整,家属依从性好。排除标准:①病情反复发作者;②严重心肺功能异常者;③严重精神障碍、沟通障碍者。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1~14(7.22±1.28)岁,病程(2.24±0.48)d;研究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1~14(7.19±1.32)岁,病程(2.20±0.46)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均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患儿入院后,进行常规解痉、祛痰、抗感染等急救处理;常规检查生命体征,纠正机体酸碱失衡;度过危险期后,常规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由护理人员指导患儿用药、饮食、起居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行动研究法的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问题诊断 采用文献研究和访问谈话法,了解急性哮喘发作患儿、家属及护理人员的需求,并分析影响患儿临床治疗、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1.2.2 计划与措施 根据问题诊断的结果,制订护理干预内容:①加强环境舒适度;②加强健康教育;③心理护理;④排痰、吸氧护理;⑤饮食、用药护理;⑥出院指导。
1.2.3 行动 ①改善患儿居住病房环境,每天按时打扫病房卫生,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定时紫外线杀菌消毒患儿病房,降低患儿感染风险;保持病房温度适宜、空气流通。②向亲属宣讲健康知识,耐心讲解小儿急性哮喘发病原因、治疗过程、主要临床病症表现、药物服用、预后情况等;指导家属关注监测患儿体温、呼吸、咳嗽等情况,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嘱家属为患儿勤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燥。③护理人员多关注患儿病情,查房时与患儿多互动交流,关注患儿情绪变化,以和蔼亲切的态度进行心理疏导;提醒家属多陪伴患儿,给予鼓励、支持与关爱,逐步建立起患儿与护理人员的熟悉感与信任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④住院期间提高患儿关注度,及时清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定时观察记录患儿呼吸状况,及时与医生沟通恢复情况;指导家属掌握正确排痰方式,保持呼吸畅通,缓解患儿呼吸不适;氧气流量控制在1~3 L/min,保证患儿自主呼吸的舒适性。⑤科学指导患儿饮食,为患儿提供清淡流质饮食,嘱家属为其提供粗纤维、高维生素食物,增加患儿每天的饮水量、饮水次数,帮助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除;禁食海鲜、辛辣食物,避免引起呼吸道不适;遵医嘱为患儿按时按量服药,定时记录其服药与护理情况,并指导家属进行喂药,保证出院后能正确喂药。⑥出院后,定期随访患儿疾病康复情况,耐心解答家属提出的问题,嘱家属按时喂药,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定期适量运动,增强其肺功能与自身抵抗力。
1.2.4 观察与反思 随时记录工作日志,本次护理完成后展开总结会议,听取家属建议,综合评估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依据评估结果完善行动内容,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开展下一轮护理。
1.3 观察指标 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喘憋、咳嗽、肺部湿啰音及肺部哮鸣音)及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其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并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效果评判标准[7]: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仍需药物辅助;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加重。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2.3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改善状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改善状况比较
2.4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小儿急性哮喘病情发展快且极易反复,部分患儿患病季节性较为明显;患儿发病后症状险恶,存在危险并发症发生率,若未及时进行积极治疗,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8]。因患儿处于儿童时期,机体功能发育尚未完全,免疫力与抵抗力较低,存在感染风险的同时,导致疾病复发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肺功能指标[9]。目前,尚无临床特效药可用于治疗小儿急性哮喘。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辅以有效护理,对改善患儿疾病病情、促进预后恢复意义重大。
行动研究法是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以问题发现、制订计划、发起行动、观察反思为主要步骤,强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研究方法[10]。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下的舒适护理,了解急性哮喘发作患儿、家属的需求,在了解相关情况的前提下制订护理干预方案,将舒适护理贯彻于整个医疗服务中,自患儿入院开始至出院均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护理过程中结合家属的建议、发现的问题,通过反思总结积极调整护理方式,调整护理计划后开始下一轮循环。护理过程中需提高患儿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保证室内空气畅通,避免细菌滋生,为患儿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11];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正确认知疾病,并介绍疾病治疗护理成功案例,树立其治疗自信心,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护理[12];定期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避免患儿、家属产生不良情绪,减轻治疗不适感,缓解患儿紧张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预后恢复效果[13];排痰与吸氧护理可指导家属帮助患儿以正确的方式排痰和吸氧,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同时促进预后;帮助患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患儿食用海鲜、辛辣食物等,导致病情加重,降低预后恢复效果,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力[14];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帮助患儿养成健康行为,进一步控制疾病发展,避免患儿疾病加重。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喘憋、咳嗽、肺部湿啰音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行动研究法下的舒适护理通过了解急性哮喘发作患儿、家属及护理人员的需求,制订护理干预内容,从加强环境舒适度、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排痰与吸氧护理、饮食与用药护理、出院指导,增加患儿生理和心理的舒适性,且不断调整护理内容,减轻护理中的不适感,提高护理效果,同时,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指标,提高家属满意度。
综上所述,行动研究法下的舒适护理对小儿急诊急性哮喘发作的护理效果满意,可提高护理总有效率,缩短喘憋、咳嗽、肺部湿啰音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改善其肺功能指标,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