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链式急救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SICU严重创伤骨折患者的影响
2022-03-26周春蕾
周春蕾,侍 玲,王 新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江苏苏州215000)
伴随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出现巨大的改变。人们的住房越来越高,且交通越来越发达,因此,高空坠落、交通事故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2]。同时考虑到创伤具有多样性,若不能得到有效治疗极易引发死亡[2]。创伤急救分为院内急救和院外急救2个部分,是急诊医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创伤急诊的质量是医院技术水平的体现,同时也对全国医疗水平进行衡量的一项重要指标[3-4]。一体化链式创伤急救护理模式是一种将抢救的各个环节有效连接起来的方式,可提升抢救效率。认知行为干预是针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给予对应的心理干预以降低心理应激[5]。2020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我们对40例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严重创伤骨折患者采用一体化链式急救结合认知行为模式,经临床实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我院SICU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骨折患者,男41例、女39例,年龄1~14(10.5±2.3)岁;其中颅脑损伤20例,肢体骨折20例,骨盆骨折20例,脊柱损伤10例,胸部损伤10例。纳入标准:①存在外伤史者;②X线检查结果显示为创伤性骨折者;③骨折后可以自理者。排除标准:①因非外伤等因素导致的骨折者;②X线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多发性和陈旧性骨折者;③合并意识障碍、残疾等疾病者;④存在理解和认知障碍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抢救时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对应的干预,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者呼吸、体温、尿量、脉搏、血压等指标;根据患者骨折的部位、危重程度等给予对应抢救治疗;做好伤口护理,避免发生感染,敷料保持干燥;后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研究组采用一体化链式急救结合认知行为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组建团队。借助网络系统做好准备工作,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主要职责,并做好病情和信息的反馈。入院后,医护人员采用激励性语言与患者交流和沟通,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不良情绪,找到根源,可采用手册和视频方式将急救护理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和家属,消除心理应激。②静脉通路。随车的医护人员应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及时进行反馈。对休克患者应保证呼吸处于通畅状态,及时为患者换药和包扎伤口,术中应注意倾听患者真实想法,及时回答疑问,满足其合理诉求,降低术中应激。③合作分工。合理分配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做好循环和气道支持,做好体征检测,提升工作效率。④绿色急救通道的建立。在抢救过程中应该将用到的物品、信息等送到相关科室,帮助CT、B超室等进行辅助检查,缩短等候时间。⑤院内外合作。术后将呼吸锻炼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实施疼痛认知行为护理,帮助翻身避免出现压力性损伤,降低疼痛感,疼痛难以耐受时可给予镇痛药治疗。做好院外和院内的工作对接,给予患者全面的急救干预,在急救前后帮助医护人员掌握患者身体状况,为患者制订科学的延续性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①抢救指标:记录比较两组抢救时间、相关检查时间、急诊转手术时间及急诊至病房时间。②满意度:a.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采用患者自评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测评,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满意度越高。b.医护人员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对医护人员常识掌握及护理技能进行评分,取两者平均分,分值越高代表医护人员满意度越高。③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SDS评分:<53分为无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SAS评分:<50分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6]。④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躯体功能4个维度,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7]。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随着现代技术及经济水平的发展,交通事故及高空坠落事故发生率越来越多,创伤问题也越来越严重[8]。有研究指出,创伤病死率在全球人类病死率中占7%,是导致青少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大多是被坠落、交通及锐器所伤。在急救过程中,除需要必要的抢救措施,还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以提升预后及治疗的效果[9]。对危重创伤患者来说,急救的最佳时间为受伤后的1 h,这是降低致残率和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因此,急救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完美结合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既往传统的急救方式虽然对时间掌握程度较高,但在院前急救方面的重视度不足,存在救治不到位的情况。因此,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应居于全方位的监护[10]。
一体化链式创伤急救护理模式是针对传统急救模式的弊端提出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实现各个急救环节的结合和顺利进行,缩短急救时间,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11]。有研究指出,一体化链式急救模式除了给严重创伤患者带来好处外,该模式可保证急诊科急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通过科学分工,护士各司其职,使每个急救环节环环相扣,与其他科室高效协调配合,保证了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患纠纷风险。同时,急救护理小组的护士通过专业的培训及新模式的锻炼后,能系统、全面、高效地掌握各项急救仪器、技术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护理人才,形成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急救护理团队。认知行为干预是一种对患者思维方式和行为进行干预来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该干预方式源自心理治疗的领域,以达到疏导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抢救时间、相关检查时间、急诊转手术时间、急诊致病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提示一体化链式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以为急救争取更多的时间,有助于提升抢救质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和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一体化链式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提升各方配合度,做好各环节的配合,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提升各方的满意度。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一体化链式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纠正患者对自身身体状况的认知,可引导患者释放负性情绪,指导患者以理性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改良心理健康状态,增强其自我减压水平。干预后,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一体化链式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可以理性对待生活中挫折和困难,促进其社会角色的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总之,将一体化链式急救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SICU严重创伤骨折患者中,整体抢救效果良好,提升各方满意度,改善心理状态,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