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2022-03-26康怀然
康怀然
心律失常主要指心脏冲动频率和节律、起源位置、传导速度以及激动次序异常。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提升,心律失常发生率也呈逐步升高趋势。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胸闷、头晕、心悸以及晕厥。主要发病原因为电解质紊乱、心肌缺氧和代谢物影响,治疗不当则会引发心力衰竭继而威胁生命健康。选取有效治疗方式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十分重要,常规治疗多采用小剂量胺碘酮,此种药物有良好扩血管、抗心肌缺血以及抗交感神经、激活神经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但单纯采用此种药物效果有限。有学者提出,稳心颗粒有生津养血以及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间的效果,联合胺碘酮治疗时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1]。现选取本院74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联合稳心颗粒、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5 月~2018 年8 月本院收治的74 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温特斯制定的心律失常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①患者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②患者均出现心律失常;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②合并脏器严重疾病患者;③碘过敏、胺碘酮过敏患者;④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将患者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7 例;年龄30~76 岁,平均年龄(56.28±9.41)岁;病程5 个月~ 11 年,平均病程(5.34±2.34)年。观察组男21 例,女16 例;年龄32~76 岁,平均年龄(56.34±8.37)岁;病程4 个月~11 年,平均病程(5.29±2.3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需进行降压、降糖治疗和基础性疾病对症治疗,但禁止服用心律干预型药物。对照组采用小剂量胺碘酮[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治疗,600 mg/d 分为3 次服用,也可将800 mg/d 分为4 次服用,之后剂量逐步递减,至200 mg/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6)治疗,5 g/次,3 次/d,开水口服。
两组患者均治疗3 个月,疾病复发时可增加用量。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心室激动总时间及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心悸、胸闷等症状消失,动态心电图恢复正常,心率控制在60~80 次/min;有效:患者心悸和胸闷等显著缓解,心律失常次数显著降低,动态心电图有早搏问题;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并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心室激动总时间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心室激动总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心室激动总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心室激动总时间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心室激动总时间对比()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心律失常为心室心律紊乱性疾病,主要分为室性早搏、心室扑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多个类型。临床多为药物治疗,治疗时主要考虑因素为年龄、患者基础性疾病、治疗依从度。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步衰退,对药物代谢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重视患者年龄状况。基础性疾病为多数患者会合并其他原发性疾病,因此治疗时需重视基础性疾病的干预。此疾病多需长期治疗,因此治疗时需提升整体依从度。
胺碘酮被多位学者证实可有效治疗心律失常,相比于其他药物,胺碘酮有较强优势。其有较强抗缺血效果,同时有负性肌力作用,同时在治疗疾病时并不会引发室内传导阻滞,因此该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但研究发现[4]不同剂量胺碘酮在疾病治疗时效果有较大差异,剂量过度则会引发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胺碘酮也会提升病死风险。也有学者提出长期采用胺碘酮治疗可引发尖端扭转性室速度变化,同时也需定期检查患者Q-T 变化,严重情况甚至会引发肺间质纤维化[5]。由于胺碘酮自身问题,控制使用剂量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便十分重要。稳心颗粒主要成分为甘松、丹参、黄精等药物,有定悸复脉、益气养阴以及活血化瘀的效果,同时也可有效改善由于心脏血脉不通以及淤血阻滞所引发的头晕失眠、胸闷气短等症状。党参有补中益气以及润燥养阴的效果;甘松则可行气止痛,也可开郁醒脾;黄精则有滋肾润肺、补脾益气的效果。全方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安神定悸之功效[6]。动物实验分析认为,此种药物可有效提升心肌细胞膜钾外流,同时也可抑制钠过度内流,继而发挥药效,改善自身微循环,提升心肌收缩力。现代药理学分析认为,稳心颗粒内有较多黄芩素葡萄糖苷和多糖、皂苷、缬草酮等物质。多糖和皂苷等有良好扩张血管和降压的效果,也可提升心脏组织内血液灌注量,便于患者恢复自身心脏功能[7]。缬草酮则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进而抑制心房颤动,有效控制心脏组织内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同时也可有效控制炎症状况,提升患者心肌功能恢复效果。即使患者停止用药后也可有效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提升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小剂量胺碘酮、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时协同发挥两种药物的效果,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也可有效提升单独用药时心室率降低幅度较小的问题。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2.17±0.69)mg/L 低于对照组的(3.62±0.52)mg/L,心室激动总时间(450±20)ms 长于对照组的(412±16)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和联合治疗时不仅可控制心律同时也可活血化瘀、补脾养肺、改善临床症状有重要关系。其他研究[8,9]发现,联合胺碘酮稳心颗粒可有效改善临症状,和本次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可知联合治疗时不仅可协调两种药物,也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多数学者 认为[10-12],联合用药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心室激动总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