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大规律”中深刻把握三个“重大时代课题”
2022-03-25段虹,骞真
段 虹, 骞 真
1.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2.西安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9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1]三个“重大时代课题”是我们党在全面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事业基础上对当前局势作出的科学研判,深刻体现了党中央理解与把握新问题的思想高度和理论视野。学习与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不断加深对全会精神的领悟能力,不断挖掘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一般性规律的科学总结。在“三大规律”中把握三个“重大时代课题”,不仅是领悟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更是学习与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重要精神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题中的应有之义。
一、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中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根本性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础上,科学运用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政党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在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执政规律,就是共产党执政后必须遵循的、反映党执政本质和必然性的法则和客观要求。”随后,总书记又补充道,“而政党执政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也是相互联系的。”[2]这就是说,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首先要正确认识本质与必然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1.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规律
本质是一个事物的根本属性,它决定了事物之所以能成为自身的根本原因。从本质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政党始终是阶级和利益集团的代表。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代表的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它首先具备了共产党的属性,即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科学学说建立起来的政党,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区别的根本原因。在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马克思就曾以“社会的人”取代西方哲学传统意义上“概念的人”,以人的现实性需求代替了人的抽象性想象,将人的根本利益置于一切哲学的标准之上,创立了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以争取全人类解放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果断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始终以人民为立党之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又提到了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规律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2.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必然性规律
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本质性决定的,它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坚定不移的趋势,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实践反复检验后中国人民的自主选择,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近代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压迫下,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不得不生活在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的苦难境遇之中。在此背景下,各方势力和利益集团纷纷组建政党来维护自己的政治利益,尤其是在民国临时政府“议会政治”的背景下,掀起了一股政党成立的热潮,政党数量一度达到300余。在众多林立的党派中,中国共产党在既没有军阀官僚的背景,也没有充足资金储备的情况下,毅然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党的百年奋斗史已经证明,党的领导是一切事业的根本保证。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性规律,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党中央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和权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优势,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愿景。
3.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普遍性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普遍性规律就是要坚持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恩格斯最早提出的概念,在一次演说中恩格斯提到,“在同宗教的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结成统一战线。”[3]不久后,他和马克思便在《共产党宣言》中发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根本任务是凝聚人心、团结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分别建立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与爱国统一战线,在最大限度上寻求公约数、画出同心圆,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中实现了从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的历史巨变,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了党民同心的壮丽史诗。人心向背、团结一致向来是无产阶级政党取得胜利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4]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不断吸收一切可以吸收的成果,不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世界人民展示出“党民一家亲、全国一条心”的团结力和凝聚力。统一战线的普遍性规律蕴含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立和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统一战线过去,又会产生新的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执政党兴国的重要法宝。
4.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特殊性规律
特殊性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特殊性规律,就是要把握我们党自我革命的特殊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我们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是强调对执政规律特别是在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关键时刻自我革命特殊性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作为一个具有纯洁性、先进性的工人阶级政党,我们党始终坚持不忘初心,时刻保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革命精神,充分地保证了党的生机与活力。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兴是我们党百年历程的现实写照。毛泽东同志也曾提到“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的党内作风建设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内部建设工作中也曾谈道,“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作出了“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指示。坚持自我革命,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确保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条件。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的奥秘就在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认识与把握这一特殊性规律,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两个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需要根据时代的进步不断前进和发展的事业。然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不仅是由于社会主义本身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开拓性事业。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力量还很微弱,社会主义要走的路还很漫长,这就需要不断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守正创新、奋楫笃行中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1.在科学社会主义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
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首先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6]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立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提出的科学理论。和一切科学的理论相同,科学社会主义也有着自身的历史局限性。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应运而生,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社会已然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具体的革命的实践问题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并没有为我们提供现成的方案,这就需要我们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下找到符合现实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的具体实践。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其中,唯物史观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而剩余价值则是我们克服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融合了中国自己的本土国情,即建立在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之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因此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现实中完成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性继承。在当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多样性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
从十月革命到今天,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已有百年多的历史。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和现有状况的局限性,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上个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取得胜利后,并没有对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进行明确地回答。到斯大林时期,苏共虽原则上承认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式,但实际上还是建立在苏联社会主义体系的基础之上,根本上没有脱离“苏联模式”的束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兴起,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开始站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尝试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到了七八十年代,这种改革浪潮起此彼伏,突破“苏联模式”已是大势所趋,“苏联模式”等同于社会主义的神话被彻底打破。特别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的苏东剧变,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多样性,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那个时候创立并逐步发展起来。从各国社会主义发展来看,社会主义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有相对的适合。列宁同志就曾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7]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是人类的最终的发展方向,但由于各民族都有自身的特点,因而各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的形式上可以有所不同。列宁的这一论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深刻揭示了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的特点,这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
根据列宁的论述,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必须努力探索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发展起来的适合中国人民需要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更不是苏联模式的再版,而是经过长期探索、反复验证的中国模式的原版。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党始终尊重无产阶级道路的多样性,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发展的前行性,在实践中创造了符合我们国情和道路的全新的发展模式,为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当然,这种选择是独立的、自主的,是否选择是其他国家自己的事情,我们不接受他国干涉自己的内政,更不会去干涉他国的内政。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同样,道路适不适合国情也只有本国人民最清楚。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要始终坚持“一种主义”和“多种发展”。“一种主义”说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抛弃社会主义原有的性质和方向,“多种发展”则说的是各个国家要根据自身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无产阶级政党自身的成熟程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机的根本保证。
三、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深刻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性问题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8]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思维和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并为我们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根本途径。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性问题。而任何人类社会的问题都需要把它放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大视野中去分析与研究,方能在历史的维度科学地把握其核心要义。
1.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要矛盾是在社会发展阶段上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非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同时,在一定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也会发生变化。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问题,构成了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前提和任务。党的十九大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9],明确提出了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逻辑关系上来看,新时代的“新”就在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更为关键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本就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提条件。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首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内外部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充分发展,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又是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要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全面提升。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的逐步推进,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二者是同频共振、同向而行的关系。
2.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选择性
回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在尊重客观历史规律前提下人们不断选择的结果,对现代化的认识也是逐渐加深并不断赋予新内涵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敏锐地发现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并以此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深刻地认识到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已经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时,党又适时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问题,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1956年,党的八大深刻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0]由此,我国开启了集中力量实现工业化的道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科学研判,并由此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我们说,我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认识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的把握上,是客观必然性与历史选择性的辩证统一。
3.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的前进性指的是在现代化探索道理过程中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它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也经历过波澜起伏的艰辛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民生艰苦、百业待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了建立以工业为基础的“四个现代化”。然而,由于“左倾”思想的不断蔓延,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以阶级斗争取代了发展生产力,给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后果。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路线,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增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大目标。”[11]在党的奋斗历程中,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在我们这样一个物质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是十分困难的。但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前途的坎坷而止步不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大势也不可逆转,我们必须在深刻把握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中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应对好各种复杂局面,关键是要提高对规律的认识,善于运用规律来处理问题。规律,最重要的就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12]在“三大规律”中深刻把握三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工作方法。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思考如何提出具有原创性、主体性的思想理论是摆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而破题之策就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规律来理解和把握现实问题,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